就在莊秋和西北軍在晉西進行激烈的爭奪戰同時,劉湘的部隊同樣在川渝和西北軍打得熱火朝天。


    川渝軍區並沒有飛機坦克,但是憑借大量重機槍,即使是處於兵力劣勢的他們,突然扼守主力了川地的防線,兩倍於川渝衛國軍的西北軍,沒有寸進半步。


    馮於祥急忙催促老蔣,讓後者趕快行動。


    被催的煩惱不堪的老蔣,在心中大罵,“讓你不聽指揮,遇到困難就知道催我!特麽的,老子這不是在等裝備嗎!”


    此時老蔣的60萬大軍,有20萬要放在粵廣,西江兩個省,防備衛國軍在桂西和湘鄂兩地的軍事部署,還有20萬要放在閩東和孫傳芳相持,剩下20多萬已經準備運往東北,打算直接從北方往南打。


    為了推進自己的戰略,老蔣致電給馮於祥,讓其堅守對峙,牽製衛國軍兵力,他將從東三省登陸,從北側進兵冀北。


    12月,到了年底,陳天明所部已經成功控製了冀北,當地所在的一些零散的軍事力量全部向衛國軍投降。


    隨後李興國攜部隊進入上京,百姓簞食攜漿以迎王師,這並不是作秀,而是老百姓內心的真實寫照。


    這些年來,西南的各種產品在全國銷售,人們早就對西南望穿秋水,他們十分好奇為什麽西南地區能生產出這麽多商品。


    要知道全國的商品幾乎被外國人把持,直到西南政府出現後,華夏人自己工廠生產的商品開始在市場上和西方國家展開激烈的競爭,這麽多年,到現在西南的商品已經和西方國家平分秋色,甚至在很多領域已經形成了對西方國家的壓製。


    比如最典型的就是汽車行業,西南政府的汽車廠幾乎快壟斷了華夏市場,就連西方國家的工廠都不得不按照西南汽車的標準來生產配件。


    汽車或許和普通人關係不大,但和老百姓息息相關的一些商品,比如化妝品,打火機,電燈,香煙,電風扇,裁縫機,收音機……等等,這類型的民生輕工業,西南的公司已經可以和西方國家平分秋色。


    再加上老百姓對北方政府失去了耐心,所以當衛國軍到來時,人們自然渴望至極。


    12月7日,衛國軍進入上京。


    李興國讓空軍部隊所有戰鬥機起飛,從上京的天空掠過。


    王波作為貴黔軍區的空軍總司令,甚至親自帶隊飛行。


    當一百多架雷鳥戰鬥機組成密集編隊時,鋪天蓋地的景象讓上京老百姓震撼不已。


    “快看!這就是衛國軍的戰鬥機!”


    “乖乖!太壯觀啦!”


    “前幾年我還在嘲諷西南政府製造的飛機都是別人不玩的,這麽快就發展成這樣了?我為我之前的言行感到慚愧。”


    之後,李興國更是在禁宮廣場外舉行了閱兵儀式。


    他讓士兵把所有重裝備全部排列在廣場上,站在高處一看,黑壓壓一片,極具視覺衝擊力。


    當一百多輛坦克,五百多輛裝甲車,還有幾百門遠程榴彈炮的排列開來,衛國軍士兵整齊的列隊在旁,這一刻,所有上京老百姓認識到了什麽叫做鋼鐵之師。


    黑壓壓的人群擁擠在外圍想要一睹王師風采,肅穆的衛兵在人群前麵挺立,他們背上的鋼槍和士兵眼神中透露出的殺氣讓人為之一顫。


    坦克車上恐怖的彈痕,隻有這群士兵知道他們經曆了什麽。


    就是這樣的士兵們在兩個月時間裏全殲了吳佩孚30萬大軍嗎?


    當人們知道,像這樣的部隊衛國軍還有另外兩支時!所有人都覺得這局應該穩了。


    李興國這一次之所以如此高調,是出於政治上的考量,在上京有很多人,特別是那些世家,他們對西南政府的製度是有排斥心理的,相比之下,他們更願意接受華民黨的統治。


    為了徹底擊碎這些世家門閥的幻想,李興國隻能把自己的肌肉露出來讓他們看看,你們就不要想著還有華民黨的事情了,有中華黨在,一切敢於挑戰改革的人都將被碾碎。


    這一番操作的確對世家門閥起到了很強的威懾作用,第二天就有很多人跑到李興國那裏抱著大腿表示投誠,改!你說怎麽改,我們就怎麽改。


    改革的本質就是把既得利益者手裏的蛋糕拿出來進行重新分配,所以為何曆朝曆代以來每一次改革都是血流成河。


    當然李興國也不會把他們逼到絕路上,該有的優惠政策還是照給,甚至還會有一些技術上的幫助,以此來扶持他們後續的發展。


    還是相同的套路,按照川渝,湘鄂等地的模式來進行改革,中華黨要先把廣大人民群眾拉到自己的陣營中來,隻要有人民支持,那麽李興國就無所畏懼。


    這時,李興國收獲到了兩個情報。


    第一個是以英法為首的歐羅州國家在巴黎召開了一個對華策略的秘密會議,隻是情報部門還無法知道會議確切內容,但肯定和當前的北伐戰爭有關。


    西南政府內部不少人提出了要防備西方國家介入北伐戰爭的情況,但李興國卻不以為然。


    因為李興國擁有上帝視角,他很清晰的知道當西方國家麵臨的困難以及他們當權者的思維狀態。


    西南政府的崛起撼動了歐羅洲的利益,這時毋庸置疑的,那些國際市場上和他們競爭的華夏企業就是證明。


    但李興國知道他們根本無力改變這種狀態,原因很簡單,首先是經過第一次藍星大戰後,西方國家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雖然這幾年有所緩和,但人民對戰爭的排斥度很高。


    然後是西方國家的戰略中心主要放在歐羅洲,以及剛剛崛起的蘇約,也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


    最後就是利益關係,在西方內部不少人的利益是和西南政府有關,這些人賺著錢自然極力反對於他們利益衝突的事情。


    所以李興國沒有關注他們的會議,隻是對其他人說不必在意西方國家,他們沒有精力投入華夏內部的戰爭中,頂天了就是賣些武器給軍閥。


    似乎是為了印證李興國的說法,第二個情報就是關於r國幫助華民黨運兵的事,華民黨首批5萬的兵力已經從丹東的東港抵達東北。


    對於r國的軍事幹涉,西方國家卻出奇的保持了默許,李興國告訴眾人,這是因為蘇約對歐羅洲的威脅,讓他們認為一個強大的r國有利於對抗蘇約,所以他們對r國的行為沒有做出反應,這就是為什麽這麽多年來,不管r國在東北如何跳腳,北方政府在國際社會上叫破了嗓子,西方人卻置之不理的原因。


    於是西南政府內部有人提出應該將此事在國內大肆渲染,r國幫助華民黨,對華夏進行軍事幹涉,這是他們輿論攻擊的一次大好機會。


    但李興國沒有同意,因為這種攻擊不痛不癢,最多就是惡心一下華民黨,國民對此最多也隻是吐槽兩句,因為目前r國還沒有明顯觸碰到華夏人民的核心利益,至於他們和華民黨做了什麽交易,情報部門也沒有獲取到關鍵的信息,似乎r國這次幫組華民黨就僅僅是為了獲取在東北的一些商貿市場,這並不能引起國民多高的反應。


    所以,還不如不要打草驚蛇,等r國露出爪牙的時候,在做行動也不遲。


    實際上李興國當然知道r國接下來要做什麽,但是為了讓國民認清r國的嘴臉,他必須等待,將來他再對r本人做出的強硬行為時,才不會引起國民的抵觸心理。


    老蔣那邊開始在東北和張小良交戰,李興國抓緊時間趕快把東山解放了,這樣他就完成了第一步的戰略目標。


    戰爭進行到這一步,北方政府度覆滅在即,孫傳芳在浙洲和華民黨一戰之後,兵力再次銳減,從20萬減員到15萬,最後隻能退守在皖徽一隅之地,連蘇江都直接讓了出來。


    公曆1928年關剛過,此時衛國軍從東山開始往南進攻,這致使孫傳芳無力再進行反攻,他迫不得已隻能逃到了東北,依附在張小良手下。


    至此,北方政府在中原地帶的勢力完全被消滅,但是戰爭並沒有結束,中華黨和華民黨爭奪中原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孫傳芳逃到東北後,衛國軍和華民軍開始了對皖徽省的爭奪。


    由於先前老蔣吃掉了北洋軍20萬兵力,在加上這個途中他們又發展了些許人員,現在他在這個方向上擁有50萬的兵力。


    李興國把陳天明和龍雲的兩支部隊全部集中在了皖徽,總兵力15萬,這是衛國軍的精銳。


    與此同時,趙虎在湘南邊界集中了20萬兵力,重渝軍區的楊嘉文在桂西邊界集結了10萬兵力。


    從最開始的軍事試探進行到這一步,雙方的大戰即將上演。


    而此時老蔣剛剛接受了美聯提供的坦克以及大量防空炮,r本人又援助了幾十架戰鬥機,現在他信心暴增,覺得完全可以和衛國軍一戰了。


    李興國知道,他必須迅速解決在徽皖的戰鬥,華民黨從東北登陸後,張小良恐怕支持不了太久,最終很有可能會向華民黨投降,到時候他就隻能分兵去阻擋東北的華民黨南下,屆時,局麵將於衛國軍不利。


    此時已經臨近春節,雙方陳兵對峙,但是卻沒有多大的軍事行動,隻是偶爾會有一些小的軍事衝突,但都不痛不癢。


    雖然如此,但戰爭的緊迫感卻絲毫不減,今年的春節也讓所有人的心都是提在嗓子眼過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界最強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霖思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霖思喻並收藏世界最強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