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關閉後,朱元璋笑眯眯的看向李世民:“世民老弟,咱們先別處置這個東西了,讓人家祖孫團聚吧。”


    李世民也看到了已經到門口的朱棣:“元璋兄說的對。”


    朱元璋哈哈大笑:“康麻子,咱來了!你要等著咱啊!”


    這兩個人是高興了,但門口的朱棣破防了:“李二!朕看你就是想打架!”


    朱元璋虎目一瞪:“老四,你剛才好像是踹門進來的吧。”


    朱棣都快被氣哭了:“爹啊,你怎麽能叫李二老弟呢?李二怎麽說也是唐朝皇帝,比大明早了幾百年呢。”


    李世民可不會在意那麽多:“沒事,按照歲數,洪武皇帝比朕大,朕叫一聲兄長,也合情合理。”


    “合理個屁!”


    朱棣還不知道李世民的心思嗎,這濃眉大眼的家夥就是想當他叔。


    為了當他叔,臉都不要了。


    下方的乾隆緊握著拳頭:“你們不可能打的過聖祖,康熙王朝乃華夏最鼎盛的王朝,你們不行!”


    “呦,這麽有自信啊。”李世民看向這名老頭:“那朕的大唐,還真要和康麻子碰一碰了。”


    “咱也一樣,咱有兩支神機營,兩支三千營,這次都給康麻子用上。”


    朱棣一頭問號:“爹,你什麽時候有兩支了?”


    “加上永樂時空的不就行了。”


    。。。。。。


    朱棣麵容一僵:“爹,成化時空也有,您老人家去和他要吧。”


    “孽障!見深是咱的子孫,他已經很難了,咱照顧都來不及,怎麽能去麻煩他?”


    朱棣又破防了:“爹,我也是你兒子啊。”


    “你看看你這一臉褶子,比咱都老,你這聲爹是怎麽叫出口的?”


    朱棣感覺自己就不應該來看朱元璋,就沒這樣欺負人的。


    “李二……”


    “停,叫二叔。”


    朱棣很想動手:“我叫你大爺!有正事找你。”


    “哦,說吧。”


    “你不是已經控製草原了嘛,來一些馬。”


    。。。。。。


    李世民拒絕了:“沒有,秦皇要走了一批,劉徹也要走了一批,再說了,你永樂時空也不缺馬吧。”


    “瓦剌跑的太快,追不上,中原馬怎麽可能比得過草原馬啊。”


    “那你等著吧,等朕滅了西突厥再說吧。”


    “行吧,我去一趟天幕空間。”


    在乾隆震驚的目光中,朱棣消失了。


    “你們?你們?”


    朱元璋一臉嘲笑:“你吃過機器人的苦頭吧。”


    乾隆打了個冷顫,那些機器人太恐怖了,完全不是人力可以抵擋的。


    天幕空間中,張彥正陪著二女看小豬佩奇。


    “張彥,朕需要幫助,你有沒有辦法弄到馬,大量的馬。”


    張彥無語:“弄不到。”


    “不行,你必須給朕想辦法,不然朕就不走了。”


    張彥戳了戳朱媺娖,這種事,需要朱媺娖出手。


    “成祖爺,你都那麽大年紀了,怎麽還和小孩子一樣啊?”


    今天絕對是朱棣破防的日子:“你再說一句!你是不是沒挨過打!”


    朱棣剛想動手,朱媺娖就拿出了朱元璋的腰帶。


    “成祖爺,別動啊,太祖腰帶在呢。”


    朱棣想哭,被自家爹和李二合夥欺負就算了,現在一個小輩也來欺負他。


    看來回去後應該再把朱瞻基揍一頓。


    張彥也不想讓朱棣難過:“給,這是自行車圖紙,就是橡膠,你有嗎?”


    朱棣看了看:“這個也行,橡膠沒有,不過可以找到替代品。反正比兩條腿強。”


    朱棣離開後,朱媺娖又開始調侃了:“真沒找到,能誅人十族的太宗還有被欺負的一天。”


    李麗質一頭問號:“媺娖,你沒說錯吧,什麽誅十族?”


    “哦,那個方孝孺還記得吧,太宗在原本的曆史中誅了他十族。”


    李麗質被驚的目瞪口呆:“這麽狠?”


    張彥攔住了李麗質這個好奇寶寶:“別聽她的,這事是假的。”


    朱媺娖愣住了:“啊?不可能吧。”


    “怎麽不可能,梳理一下方孝孺被誅十族的經過你就可以發現問題。”


    “從錦衣衛的記錄檔案來看,就處死了八百人,充其量就是夷三族的水平。”


    “講真的,清朝修的明史中有很多黑明朝的,但唯獨這個誅十族,被清朝撥亂反正了。”


    朱媺娖一臉懵:“啊?”


    “我們總結一下,方孝孺的事件共有五個階段,分別是方孝孺被抓,姚廣孝求情,方孝孺拒絕擬旨,之後是和朱棣辯論,最後是誅十族。”


    “首先看第一階段,官方資料有記載,出自明太宗實錄。”


    “時有執方孝孺來獻者,上指宮中煙焰謂孝孺曰:此皆汝輩所為,汝罪何逃?孝孺叩頭祈哀,上顧左右曰:勿令遽死。遂收之。丁醜,執奸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至闕下。上數其罪,鹹伏辜,遂戮於市。”


    “至於那個《奉天靖難記》我就不提了。”


    “下麵是第三階段,也就是天順時期,《天順日錄》中是這樣記載的。”


    “文廟即命草詔,乃舉聲大哭曰:‘將何為辭?’救左右禁其哭,授以筆,即投之地,曰:‘有死而已,詔不可草。’文廟大怒,以淩遲之刑刑之,遂夷其族。”


    “說實在的,天順時期的記載反而更可信,畢竟已經過去三代了,沒什麽可以隱瞞的了。”


    “不過這裏還沒有出現辯論的事。”


    朱媺娖有些不好意思,看來應該好好看看大明曆史了。


    “至於所謂的誅十族,是在正德時期出現的。”


    “文皇既即位,問廣孝誰可草詔。廣孝以方對,遂召之。數往返,方竟不行,乃強持之入,方被斬表行哭。”


    “既至,令視草,大號,不從。”


    “強使管,擲去,語益厲,曰:‘不過夷我九族耳!’上怒曰:‘吾夷爾十族!’左右問何一族,上曰:‘朋友亦族也。’於是盡其九族之命,而大搜天下為方友者殺之。”


    “這段出自《枝山野記》,作者叫做祝枝山。而且這裏麵記載的並不是方孝孺自己因為嘲諷而說的,而是明成祖單方麵給予的處罰。”


    “至於姚廣孝給方孝孺求情則是出自嘉靖時期的《薑氏秘史》。這裏麵還第一次出現了明成祖和方孝孺辯論的情節。”


    “燕邸南下,姚廣孝請曰:‘殿下至京,須全方孝,殺此人則天下讀書種子純矣。’上納之。”


    “既至,建文帝亡去,遂召孝孺問曰:‘我以周公匡成王而來,成王不在,當議所立。’對曰:’殿下既以匡王室而來,成王不在,當立成王之子。’忤旨,因有滅十族等語。上大怒,即收捕其族黨,盡誅之。”


    “怎麽樣?故事是不是連起來了。”


    二女點頭:“連起來了。”


    “你以為這就完了,還有呢。”


    “下麵是明熹宗實錄。”


    “詔恤先臣方孝孺遺胤。孝孺在建文朝以侍讀學士直文淵閣,當靖難師入,以草詔不從,致夷十族。”


    “這下,方孝孺的事就有了官方背書。”


    李麗質一臉懵:“啥情況。”


    “很簡單,明朝小說家盛行,各種匿名抹黑此起彼伏,謊話說多了,就成真的了。”


    “這也導致明末清初時期,這件事沒得洗,這就是事實。”


    “但這期間相距了兩百年,所謂誅十族的記錄也僅僅是秘史和野史,而且沒有其他任何資料作證。”


    “直到乾隆時期,張廷玉修的明史中,誅十族的說法才被剔除。”


    “顧左右授筆禮,曰:‘詔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獨投筆於地,且哭且罵曰:‘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成祖怒,命碟諸市。孝孺慨然就死,時年四十有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掌握天幕,行走萬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紛紛落花櫻吹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紛紛落花櫻吹雪並收藏掌握天幕,行走萬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