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諸葛亮的家族,遍布三國,曹魏,蜀漢,東吳,都有諸葛家族的人。】


    【最關鍵的是,很多家族都和諸葛家族有親戚關係,這其中包括建立晉朝的司馬家族。】


    【諸葛亮一脈來自於西漢司隸校尉諸葛豐。】


    【諸葛豐字少季,琅琊人也。以明經為郡文學.名特立剛直。元帝擢為司隸校尉,刺舉無所避。京師為之語曰:“間何闊,逢諸葛。”】


    【就因為諸葛豐太過剛直,被漢元帝罷官,之後一直居住在琅琊一帶。】


    【當諸葛家族發展到諸葛亮這一脈,就已經是琅琊地區的大家族了。】


    【諸葛亮的父親有三子兩女,但諸葛亮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諸葛兄弟是由其叔叔諸葛玄養大的。】


    【諸葛玄的能量也很大,與荊州劉表也有交情,等到曹操攻打徐州時,諸葛玄就帶著一家人投奔劉表。】


    【從此,諸葛亮便隱居了,在此期間,諸葛亮的姐姐也嫁人了,大姐嫁給荊州蒯氏家族。】


    【二姐嫁給了龐山民。】


    (龐山民都不熟悉,說一個熟悉的,龐山民是龐統的堂兄。)


    【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則是在東吳為官,成為了孫權的重臣。】


    【而諸葛亮的堂弟,諸葛誕在曹魏為官,甚至官職還不低,但魏明帝不待見諸葛誕,在魏明帝在位期間,諸葛誕被罷官,直到魏明帝去世後,諸葛誕才在曹爽的幫助下重新為官。】


    【諸葛亮一生共有四子,名義上的長子是兄長諸葛瑾過繼過來的諸葛喬。】


    【其他三個則是諸葛瞻,諸葛企,諸葛懷。】


    【但除了諸葛瞻以外,其他兩個都存疑。】


    【因為諸葛恪的神奇操作,諸葛瑾一脈斷絕,所以諸葛喬便回到了諸葛瑾一脈。】


    【所以諸葛瞻從小就被寄予厚望。】


    【但諸葛亮太過耀眼,以至於所有人都對諸葛瞻的期望很高。】


    【但諸葛瞻並不是諸葛亮,雖有才能,但並沒有達到所有人的期望。】


    【蜀漢滅亡時,諸葛瞻也沒能撐起來。】


    【六年冬,魏征西將軍鄧艾伐蜀,自陰平由景穀道旁入。瞻督諸軍至涪停住,前鋒破,退還,住綿竹。艾遣書誘瞻……瞻怒,斬艾使。遂戰,大敗,臨陳死,時年三十七。眾皆離散,艾長驅至成都。瞻長子尚,與瞻俱沒。】


    【雖然能力一般,但卻沒有辱沒其父諸葛亮的一世英名。】


    【一切結束後,諸葛瞻的次子諸葛京被推薦給了晉武帝司馬炎,慢慢的成為了江州刺史。】


    【而在曹魏為官的諸葛誕一家就比較熱鬧了,諸葛誕在曹魏擔任要職之後,就和司馬懿結成了親家。】


    【諸葛誕的長女嫁給了司馬懿的第五子司馬伷,按照禮法,司馬懿的兒子是諸葛亮的侄女婿。】


    【司馬懿和司馬師去世後,司馬昭掌權,開始屠戮曹魏大臣,但司馬昭殺了諸葛誕的朋友夏侯玄,這就引起了諸葛誕的不滿。】


    【之後諸葛誕在揚州起兵,但很快就被司馬昭平定了,諸葛家族在曹魏得到了夷三族的待遇。】


    【但諸葛誕的小兒子諸葛靚逃到了吳國。】


    【西晉建立後,司馬炎滅吳,滅吳戰爭中,司馬伷也參加了。】


    【東吳末帝就是在諸葛靚的建議下,向比較忠厚的司馬伷投降。】


    【論關係,司馬伷是諸葛靚的姐夫,所以司馬伷就收留了諸葛靚。】


    【司馬炎從小也認識諸葛靚,所以司馬炎也邀請諸葛靚為官,但諸葛靚拒絕了。】


    【司馬炎並沒有為難諸葛靚,但司馬家很快就倒黴了。】


    【先是八王之亂,之後是永嘉之亂,司馬家族被打的衣冠南渡,在南方建立了東晉。】


    【這個東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睿便是司馬伷和諸葛氏的孫子,也就是說,東晉皇族身體裏有諸葛家族的血。】


    三國時代的人都傻眼了,這關係有點複雜啊。


    “丞相。”嶽飛看向諸葛亮。


    此時的諸葛亮也傻了,事情怎麽會發展到這一步?


    【這也導致東晉非常尊崇諸葛亮,所以司馬睿便追封諸葛亮為武興王,諸葛靚的兩個兒子也得到了重用,一直到東晉滅亡才淡出曆史。】


    【可以說,諸葛家族見證了華夏百年的跌宕起伏。】


    天幕空間中,李麗質也有些感慨:“我以前竟然沒注意到這一點。”


    “這不奇怪,很多人都想不到,互相作為敵人的諸葛亮和司馬懿是親戚。”


    這也是張彥學習曆史的原因,各種巧合,各種神奇的關係,總是讓人著迷。


    李麗質嘿嘿一笑:“未婚夫,給我補補課,我也要學習曆史。”


    “哦?有沒有一種可能,你在我眼中也是曆史人物。”


    “沒錯,在我眼中,麗質也是曆史人物。”朱媺啊戳了戳李麗質:“這可是古董啊。”


    “咋滴,你還想拿我去換錢啊。”


    朱媺娖壞笑:“如果有可能,我還真想換錢。”


    李麗質佯裝生氣:“好啊,朱媺娖,你竟然打著這樣的心思,看打。”


    閨蜜二人又開始打鬧了,一旁的張彥隻是靜靜的看著。


    最開始,認識他的人都說學曆史,以後就業困難,但如果沒學曆史,他怎麽可能給曆代科普曆史?


    往深處想一下,如果不是學習曆史,他甚至都沒辦法得到天幕空間,或許那輛車之後,他就出生了。


    另一旁打麻將的幾人隻是看了一眼,就不再關注了。


    “朱由檢,你閨女挺厲害的,能讓朕的孫女同意,恭喜啊。”


    朱由檢想哭:“別恭喜,朕現在理解唐太宗,這閨女如果不靠譜,比兒子還能氣人。”


    李淵瞥了朱由檢一眼:“看你那點出息,能被親生女兒拿捏,你也是第一個。”


    “朕能有什麽辦法?她有太祖的腰帶。”


    對朱由檢壓製力最強的便是腰帶,雖然腰帶是死的,但祖宗是活的啊。


    “他這個太上皇名義上清閑,但實際上他的祖宗可以隨時來抽他,這還不如以前呢。”


    傍晚,李麗質和朱媺娖窩在張彥懷裏看動畫片。


    這就讓張彥難受了,哪個幹部能禁得住這種考驗。


    “未婚夫,你說我阿耶的功績那麽大,為什麽還是太宗?”


    朱媺娖也好奇:“我也想知道我家祖宗對太宗廟號那麽執著?”


    張彥這才鬆了一口氣:“我說過。廟號在從前可是很珍貴的,兩漢隻有七個,帶祖的也就兩個。”


    “文景之治的開創者還有北擊匈奴的劉徹也是宗,這兩位可是後世曆史教科書的重點。”


    (漢朝有廟號的皇帝有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注水了,在漢朝時就被人家自己人給廢了。)


    “在這一點,漢就比唐明做的好,關於廟號,和商朝一樣,非常謹慎,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李麗質不解:“這不就是一個稱號嘛。”


    “可不能這麽說,廟號可不是稱號那麽簡單,也是一種榮譽,漢和商的君主如果有一個廟號,那就說明幹的確實不錯。”


    朱媺娖想了一下:“我記得是在東漢滅亡後,廟號就開始爛大街了。”


    “沒錯,太祖曹操,高祖曹丕,烈祖曹睿,一口氣三個祖,不掉價才怪,而且曹睿還是活著的時候給自己定的呢,我估計乾隆就是學習的曹睿,隻不過乾隆玩脫了。”


    “到了北魏時期,什麽太祖,世祖,顯祖,高祖,一個朝代有四個祖,我是沒誰了。”


    “曹魏和北魏還算是大一點的割據政權,至於五胡十六國時期那些遍地開花的小國,國祚不長,但廟號就和不要錢一樣。”


    “什麽列祖列宗都上來了,麗質,我不是說過嘛,你阿耶抑製了廟號的貶值。”


    “對啊,我阿耶說過,要學習漢朝。”


    “也隻能學習漢朝,你看大一統王朝時期,唐之前也就漢一個國祚長且強大的大一統王朝。”


    “而且你阿耶一生的功績需要那個祖字來貼金嗎?”


    李麗質搖頭:“不需要。”


    “所以啊,與其學習那些割據小國,不如學習漢朝,把廟號的含金量拉回來,你阿耶成功了,但也沒完全成功。”


    “唐朝也是一堆水貨,實際上如果隻論含金量,合格的廟號也就那幾個,高祖,太宗,高宗,憲宗,武宗,宣宗,當然,玄宗也必須有一個。”


    (有人說宣宗和玄宗一樣,前明後昏,實際上這兩個人不一樣,李隆基接手的是盛唐,隻要不亂搞,基本沒問題,宣宗接手的是最後時刻的晚唐,一地雞毛,能搞成那樣就不錯了。)


    李麗質有些難受了:“他李隆基憑什麽?”


    “你看看盛唐,再看看安史之亂後的唐,多玄幻啊,你就說,玄宗這個廟號適不適合李隆基?”(說ji不說ba,文明你我他。)


    李麗質無言以對:“沒想到後世還真給他找補回來了,未婚夫,你說要論能力,大唐哪位皇帝最強。”


    張彥一頭問號:“你這是在往小棉襖的路上一頓狂飆啊。”


    “沒辦法,我阿耶一直盯著我,就想揍我,我有些怕。”


    朱媺娖被逗笑了:“麗質,你也不行啊,你看看我,我就不怕。”


    “廢話,你有個超牛祖宗,我這祖宗裏麵論功績,能壓住我阿耶的有誰?”


    “也對,唐之後的王朝都是按照唐朝的那一套來的。”這一點,朱媺娖必須承認,這是事實。


    “差不多吧,有唐太宗在前,後麵的那些王朝皇帝還有什麽臉去稱祖,直到老道士給我們的永樂大帝弄了個成祖,廟號就又開始離譜了。”


    “所以麗質,不是你阿耶的廟號一般,隻是水貨多了,才顯得一般,如果真的以含金量來論,後世能稱太宗的,隻有永樂皇帝。”


    就在此時,朱元璋也到了,正好聽到這句話:“哦,張公子,難道咱也沒資格稱太宗嗎?”


    朱媺娖愣了一下:“太祖,你多少有點大病。”


    這就屬於說話不過腦子了。


    現場一片寂靜,張彥覺得這個傻是會傳染的。


    “唉,您可是洪武大帝,不會和小丫頭計較吧。”張彥趕緊出來打圓場。


    朱媺娖最近過得太舒服了,有些得意忘形,等話說出去,才感覺不對,隨後躲到了李麗質身後。


    “媺娖啊,在咱心裏,可是把你和見深放在同一個位置上的,你說你怎麽也欠揍了呢。”


    朱媺娖可憐兮兮的看向朱由檢:“父皇救我。”


    朱元璋則是看向朱由檢:“哦,你敢救?”


    朱由檢嚇的直哆嗦,順勢拿起兩團紙,塞住自己的耳朵,求生欲拉滿了。


    朱由檢不管,但張彥不能不管啊:“陛下,給個麵子。”


    朱元璋不解:“和張公子有什麽關係?”


    “很簡單,二夫人。”李麗質開口幫朱媺娖說話了:“我允許了。”


    。。。。。。朱元璋愣了一下,隨後大喜:“來,張彥,叫聲祖宗讓咱聽聽。”


    。。。。。。。


    這朱元璋屬狗的吧,說變臉就變臉。


    實際上,朱元璋也搞不清楚朱媺娖到底該叫他什麽,差的輩分太多了,所以也沒太在意。


    但是朱元璋可不是吃虧的主,張彥的麵子不能不給,這口氣也不能不出:“朱由檢,不對,草民朱重八拜見思宗皇帝。”


    朱由檢很想破口大罵,但理智告訴他,不能罵:“太祖,您別這樣,孫兒害怕。”


    朱由檢很想逃,轉過頭看向自己的靠山。


    但李淵把朱由檢賣了個徹底:“老朱,你要打就趕緊打,別耽誤朕打牌。”


    “不是,唐高祖,你不能這樣啊!”


    “這是你朱家的家事,我李家不好參與。”


    朱元璋陰笑著走過來:“思宗皇帝啊,所謂女債父還,委屈一下吧。”


    神踏馬女債父還,朱由檢現在很想把這個朱媺娖過繼給朱由崧,不是一直盯著他閨女嘛,趕緊來,送給你了。


    夜裏,朱媺娖像狗腿子一樣給朱由檢揉肩:“父皇,你就別生氣了。”


    “哼,朕哪敢生氣啊,您可是大名鼎鼎坤興公主,張公子的二夫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掌握天幕,行走萬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紛紛落花櫻吹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紛紛落花櫻吹雪並收藏掌握天幕,行走萬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