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給朱元璋科普
經過這個小遊戲,朱元璋算是明白了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裏了,但是朱元璋不可能錯,有錯也是別人的錯。
沒錯,朱棣,就是他了。
“朱棣這個兔崽子,竟然把咱的寶鈔糟蹋了!”
。。。。。依舊是那個熟悉的朱元璋。
“陛下,錢莊的作用你應該知道吧。”
朱元璋點頭:“知道。”
(古代錢莊最初主要從事貨幣兌換業務,後來逐漸增加了存款,放款和匯兌業務。錢莊在明清時期發展成為經營存款,抵押放款和短期拆息等業務的封建金融機構,所以別覺得古代就沒有現代銀行的經營模式,更早期確實沒有,但是明清時期的錢莊業務和銀行已經差不多了,古人隻是沒見過現代化產品,不是傻。)
“陛下,那你知道銀行在經濟中起到的作用嗎?”
朱元璋搖頭:“咱知道那些幹嘛,隻要咱一句話,就有人給咱解決。”
朱元璋是皇帝,自然不可能關注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然還要大臣幹什麽。(別提朱元璋專權,朱元璋是人不是神,累死他也不可能麵麵俱到。)
“這比較有意思。”
“哦?說說。”朱元璋來了興趣。
張彥拿出了一枚棋子:“一個工人,經過自己的努力掙了一兩銀子。”
“之後這名工人把銀子存進了錢莊,現在這錢莊裏有一兩銀子了吧。”
朱元璋點頭:“對。”
“這個時候,有一個商人想開商鋪,缺錢,所以商人向錢莊借錢,這筆錢到了商人的手裏。”
“之後呢?”朱元璋沒看明白。
“商人借到錢後,去租商鋪,這錢到了商鋪主人的手裏。”
“之後商鋪主人把錢存進了錢莊。”
“之後呢?”朱元璋眉頭一皺,依舊沒看明白。
“之後這個商人沒錢裝修,所以又向錢莊借錢,借到錢後又請了那個工人裝修。”
“啊?”朱元璋傻眼了,看向張彥,一臉不可思議。
“工人賺到錢後,又把銀子存進了錢莊。”
李麗質也被繞迷糊了:“張彥,你先等一下,明明就這一兩銀子,怎麽就做了七兩銀子的事呢?”
朱元璋感覺得腦子不夠用了,怎麽感覺打仗都沒管錢那麽廢腦子呢:“張公子,你讓咱捋一捋。”
“這有什麽可以捋的?在後世,同一筆錢可以做成百上千件事情,陛下隻需要知道,錢莊的最大作用就是調節市場。”
“也就是說後世的市場上實際上沒有那麽多錢,隻不過有錢莊在,才能做那麽多事。”
朱元璋眉頭一皺,感覺這件事不靠譜:“會不會出事?”
張彥點頭:“會,而且不止出過一次。”
朱元璋不理解了:“為了什麽?”
“為了存在,陛下,你要清楚,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隻有沒有的東西,出事的前提是,必須要有,才能出事。”
“實際上,如果調控好,出事的幾率不大,就算出事了,隻要調控得當,損失也沒那麽大。”
“如果真的出事了呢?”朱元璋還是很擔心。
“朝廷兜底,陛下,你知道後世華夏是什麽存在嗎?”
“你不是都說過嘛。”朱元璋知道後世的強大。
“那隻是表麵,實際上,華夏不止是軍力強大,軟實力更加強大,南美的電力就是掌握在華夏手中的,隻要華夏一句話,南美瞬間回到刀耕火種的時代。”
“美利堅說是世界霸主,但這個世界霸主,華夏隻需要禁止稀土出口就瞬間成了笑話。”
(這裏不是開玩笑,雖然美國也有稀土,但是美國沒這個技術,中國隻要不賣稀土,那些武器就會慢慢趴窩。)
“世界那麽大,華夏隻需要給鋁加一點關稅,世界經濟瞬間哀嚎,如果說華夏有短板,那也就是芯片和石油了。”
朱元璋著急了:“怎麽能有短板?”
“陛下別急,雖然芯片上有短板,但是華夏掌握著芯片的原材料,至於石油,確實沒辦法,華夏雖然有大量的石油儲備,但是華夏工業實力太強了,那些石油儲備就是杯水車薪。”
“不過華夏在新能源領域是一絕,以後就會擺脫石油的。”(作者有信心,畢竟現在已經看不懂了,作者都懷疑自己是不是中國人了。。。。。。)
朱元璋冷哼一聲:“不許有短板,說說,那個石油哪裏多,咱去取。”
張彥拿出地圖:“中東,這裏有龐大的石油儲備,還有這裏,巴庫,這些地方的石油都是比較好開采的。”
“咱討厭這些名字,咱回去就想新名字去。”
“陛下,先把蒸汽技術吃透吧,等你們吃透了,我再給你們內燃機技術。”
“行。”朱元璋滿意的笑了笑,雖然張彥這小子嘴上不積德,但是在大是大非麵前,那是真靠譜。
“長樂公主,你不回去嗎?”朱元璋看向李麗質。
李麗質愣了一下:“回去幹嘛?”
“回去和你爹炫耀啊,給你爹說說錢莊。”
李麗質雙眼放光:“好主意。”
張彥扶額:“別去,不挨打不死心是吧。”
張彥感覺朱元璋學壞了,竟然慫恿他的小女朋友。
朱元璋這下笑的更開心了:“你還真護短啊。”
“行了,陛下,你覺得後世的銀行怎麽樣?”
“有利有弊。”朱元璋給了一個很中肯的評價:“但總體而言,利大於弊。”
“在大一統王朝,沒有弊。”張彥笑了笑:“後世的華夏雖然一直在做單挑世界的準備,但也僅僅是準備,單挑世界,做不到。”
“但是大一統王朝不一樣,黑暗森林法則,強則強,弱則亡,弱就是原罪。”
“你的意思是。”朱元璋瞬間就明白了。
“北美的平原,中東的石油,南美的黃金,非洲的動物,東南亞的香料,陛下,你在擔心什麽?”
“是啊,朕在擔心什麽?”朱元璋承認自己格局小了,在華夏這一畝三分地上種地,能賺幾個錢?
如果不做出改變,天命遲早降臨,大明撐不過三百年。
經過這個小遊戲,朱元璋算是明白了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裏了,但是朱元璋不可能錯,有錯也是別人的錯。
沒錯,朱棣,就是他了。
“朱棣這個兔崽子,竟然把咱的寶鈔糟蹋了!”
。。。。。依舊是那個熟悉的朱元璋。
“陛下,錢莊的作用你應該知道吧。”
朱元璋點頭:“知道。”
(古代錢莊最初主要從事貨幣兌換業務,後來逐漸增加了存款,放款和匯兌業務。錢莊在明清時期發展成為經營存款,抵押放款和短期拆息等業務的封建金融機構,所以別覺得古代就沒有現代銀行的經營模式,更早期確實沒有,但是明清時期的錢莊業務和銀行已經差不多了,古人隻是沒見過現代化產品,不是傻。)
“陛下,那你知道銀行在經濟中起到的作用嗎?”
朱元璋搖頭:“咱知道那些幹嘛,隻要咱一句話,就有人給咱解決。”
朱元璋是皇帝,自然不可能關注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然還要大臣幹什麽。(別提朱元璋專權,朱元璋是人不是神,累死他也不可能麵麵俱到。)
“這比較有意思。”
“哦?說說。”朱元璋來了興趣。
張彥拿出了一枚棋子:“一個工人,經過自己的努力掙了一兩銀子。”
“之後這名工人把銀子存進了錢莊,現在這錢莊裏有一兩銀子了吧。”
朱元璋點頭:“對。”
“這個時候,有一個商人想開商鋪,缺錢,所以商人向錢莊借錢,這筆錢到了商人的手裏。”
“之後呢?”朱元璋沒看明白。
“商人借到錢後,去租商鋪,這錢到了商鋪主人的手裏。”
“之後商鋪主人把錢存進了錢莊。”
“之後呢?”朱元璋眉頭一皺,依舊沒看明白。
“之後這個商人沒錢裝修,所以又向錢莊借錢,借到錢後又請了那個工人裝修。”
“啊?”朱元璋傻眼了,看向張彥,一臉不可思議。
“工人賺到錢後,又把銀子存進了錢莊。”
李麗質也被繞迷糊了:“張彥,你先等一下,明明就這一兩銀子,怎麽就做了七兩銀子的事呢?”
朱元璋感覺得腦子不夠用了,怎麽感覺打仗都沒管錢那麽廢腦子呢:“張公子,你讓咱捋一捋。”
“這有什麽可以捋的?在後世,同一筆錢可以做成百上千件事情,陛下隻需要知道,錢莊的最大作用就是調節市場。”
“也就是說後世的市場上實際上沒有那麽多錢,隻不過有錢莊在,才能做那麽多事。”
朱元璋眉頭一皺,感覺這件事不靠譜:“會不會出事?”
張彥點頭:“會,而且不止出過一次。”
朱元璋不理解了:“為了什麽?”
“為了存在,陛下,你要清楚,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隻有沒有的東西,出事的前提是,必須要有,才能出事。”
“實際上,如果調控好,出事的幾率不大,就算出事了,隻要調控得當,損失也沒那麽大。”
“如果真的出事了呢?”朱元璋還是很擔心。
“朝廷兜底,陛下,你知道後世華夏是什麽存在嗎?”
“你不是都說過嘛。”朱元璋知道後世的強大。
“那隻是表麵,實際上,華夏不止是軍力強大,軟實力更加強大,南美的電力就是掌握在華夏手中的,隻要華夏一句話,南美瞬間回到刀耕火種的時代。”
“美利堅說是世界霸主,但這個世界霸主,華夏隻需要禁止稀土出口就瞬間成了笑話。”
(這裏不是開玩笑,雖然美國也有稀土,但是美國沒這個技術,中國隻要不賣稀土,那些武器就會慢慢趴窩。)
“世界那麽大,華夏隻需要給鋁加一點關稅,世界經濟瞬間哀嚎,如果說華夏有短板,那也就是芯片和石油了。”
朱元璋著急了:“怎麽能有短板?”
“陛下別急,雖然芯片上有短板,但是華夏掌握著芯片的原材料,至於石油,確實沒辦法,華夏雖然有大量的石油儲備,但是華夏工業實力太強了,那些石油儲備就是杯水車薪。”
“不過華夏在新能源領域是一絕,以後就會擺脫石油的。”(作者有信心,畢竟現在已經看不懂了,作者都懷疑自己是不是中國人了。。。。。。)
朱元璋冷哼一聲:“不許有短板,說說,那個石油哪裏多,咱去取。”
張彥拿出地圖:“中東,這裏有龐大的石油儲備,還有這裏,巴庫,這些地方的石油都是比較好開采的。”
“咱討厭這些名字,咱回去就想新名字去。”
“陛下,先把蒸汽技術吃透吧,等你們吃透了,我再給你們內燃機技術。”
“行。”朱元璋滿意的笑了笑,雖然張彥這小子嘴上不積德,但是在大是大非麵前,那是真靠譜。
“長樂公主,你不回去嗎?”朱元璋看向李麗質。
李麗質愣了一下:“回去幹嘛?”
“回去和你爹炫耀啊,給你爹說說錢莊。”
李麗質雙眼放光:“好主意。”
張彥扶額:“別去,不挨打不死心是吧。”
張彥感覺朱元璋學壞了,竟然慫恿他的小女朋友。
朱元璋這下笑的更開心了:“你還真護短啊。”
“行了,陛下,你覺得後世的銀行怎麽樣?”
“有利有弊。”朱元璋給了一個很中肯的評價:“但總體而言,利大於弊。”
“在大一統王朝,沒有弊。”張彥笑了笑:“後世的華夏雖然一直在做單挑世界的準備,但也僅僅是準備,單挑世界,做不到。”
“但是大一統王朝不一樣,黑暗森林法則,強則強,弱則亡,弱就是原罪。”
“你的意思是。”朱元璋瞬間就明白了。
“北美的平原,中東的石油,南美的黃金,非洲的動物,東南亞的香料,陛下,你在擔心什麽?”
“是啊,朕在擔心什麽?”朱元璋承認自己格局小了,在華夏這一畝三分地上種地,能賺幾個錢?
如果不做出改變,天命遲早降臨,大明撐不過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