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參加工作以來,付代文都沒這麽為難過。


    王鴻濤已經把話撂那了,堂堂一個fg親自跑到省裏抓工作,抓不出名堂是不可能的。嫉妒是一回事,但這群省委書記哪個心裏不佩服人家?尤其是那種一往無前、破釜沉舟的銳氣,付代文自認為做不到。


    就拿這清欠工作來說,誰不想無債一身輕,但偏偏王鴻濤執政的兩省做到了,但後果極為慘烈,鍘刀之下,屍橫遍野。那樣的工作力度,付代文做不到,身正才不怕影子斜,自己屁股下那麽多灰,能跟誰動真格的?


    就算全省的債務不是自己一任欠下的,但一半總有的,有多少利益糾葛?付代文已經記不清了,但絕對少不了!這樣的情況,清欠工作如何搞?以前的慣例是把問題留給下一任,既然你想當這個官,就得有擔當。所以,日積月累下來,就形成了龐大的政府債務,就像一個炸彈一樣放在那裏,都能看得見、摸得著,但誰都不去引爆。


    如今,“愣頭青”出現了,打破規則的人來了省裏,自己這個省委書記首當其衝,成為全國壓力最大的省份。


    付代文真的特別後悔,為什麽那天沒有參加清欠大會,不僅領導發火了,還引火燒身引來了王鴻濤。


    但凡是別的組長來,付代文都有信心以權壓人、以勢壓人。再不濟也能拖著,看看其它省怎麽個情況,不至於現在要當出頭鳥。


    現在,排查摸底工作火燒眉毛,到底是報?還是有選擇的報?付代文糾結的無以複加。實在拿不定主意,幹脆連夜進京,請教高人。如果實在沒辦法,他打算直接請示最高指示,反正q省的情況不是個例。


    上麵沒指示,下麵自然一團糟,王鴻濤坐鎮省會,全市各縣區愁雲慘淡,各欠款單位惶惶不可終日。


    如果僅僅是報個數字,那沒啥好擔心的。但是,數字報上去後總不能一直是數字,誰都知道是要還錢的。如果還不了錢,怎麽辦?按照王鴻濤以往的尿性,那是要追究曆史責任的,未知的風險太大了,難道秦省的“悲劇”要在黔省上演了?


    各級政府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動員所有的欠款單位,安撫拖欠企業,讓他們安安分分,督察組遲早會走,以後的日子還長,都是朋友,沒必要給政府添麻煩,至於債務,政府怎麽會欠錢不還?還錢得有個過程!


    1月18日,督察組出人意料的舉動讓省會各級政府、部門為之一動。


    督察組在酒店大門拉起了大大的橫幅,公布了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的投訴舉報方式,承諾將受理g陽所有的政府性欠款。


    同時,清欠督查組進駐q省的公告通過多個媒體、短視頻平台向q省廣泛宣傳,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組長是王鴻濤!


    現在的王鴻濤,在全國範圍內名聲顯赫,一心為公、一身正氣、一塵不染的風骨被國人爭相傳頌,被視為人民群眾的貼心人。


    所以,王鴻濤的到來引起了q省人民極大的震動,尤其是那些被久欠不還的企業家,無比期待王鴻濤能解決困擾大家的難題。這政府債務打不得、罵不得,還不能起訴,一直得賠著笑臉,求爺爺告奶奶的去上門說好話,淋漓盡致的演繹了欠錢的是大爺,債主是孫子!


    債務逐漸變成了經濟危害,那種舉債上項目,有貸款就可以發展經濟的理念,開始不斷結出苦澀的果實。回首市場經濟發展的一二十多年裏,舉債、貸款愈演愈烈,“空手套白狼”肆意演繹。


    為官一方,造福一方,政績不僅可以青史留名,而且也是升遷的資本。遠去的大小城市“經濟開發區”工程,至今仍留有當年奢望經濟繁榮的“遺址”;600多個城市,居然有183個城市提出要建國際化大都市。比世界還大,比國際還牛,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形象工程已經成為經濟浪費的樣板。錢是國家的錢,項目是國家的項目,經濟效益在這裏退居其次,而領導人的意誌、地方官員的政績效益上升為“路徑優先”。不考慮投入產出比,投資損耗極大,華而不實的政績工程比比皆是,真可謂觸目驚心。


    反腐敗中落馬的所有領導幹部,無一例外地都與此有關。這格外發人深思。貸款本身雖然並不產生腐敗,但權力資本介入之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有人說,“腐敗分子在那裏,就在政績工程中,就在舉債貸款裏。”


    過去人們不理解,以為隻有經濟發達地區容易產生腐敗,後來發現出問題的許多幹部都紮根於貧困地區,原來一切都發生於權力與貸款的結合中。“一拆一建,小錢大錢”,老百姓的樸實話,可謂入木三分。


    債務成因複雜、清償難度大,涉及經濟部門的方方麵麵,牽扯前任後任領導班子錯綜關係,已經嚴重影響了地方政府的執政形象。尤其是廣大農村、西部地區,財力緊張、稅源單一,過度負債帶來的負麵效應更為突出。個別地方領導竟然成了“躲債幹部”、“病急亂投醫”,根本無心搞發展。由於基層政府的債務往往跟群眾利益息息相關,政府還不了債,就會損害群眾對政府和幹部的信任。由於清償債務往往是替上一屆政府善後,還要去揭“舊蓋子”、翻老賬,因此不少地方在化解政府債務問題上往往“雷聲大、雨點小”,盡量把矛盾推到下一屆。


    最終“埋單者”隻能是廣大老百姓,隻能是每位納稅人。必須說,債務,是加重稅負的罪魁禍首之一。政府本應在市場經濟中向老百姓伸出“援助之手”,而今在有些地方,這隻手蛻變成真正的“掠奪之手”:一方麵是掠奪自然資源,大量圈地卻拋荒無數,工廠竣工之時即是停工之日,土地價值無法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另一方麵則是對普通百姓的掠奪,野蠻征地、野蠻拆遷業已成為基層的最主要矛盾;最後還要從老百姓身上掏出債務的均攤錢。


    對此,王鴻濤堅定的站了出來,堅決地說“不”!必然會得到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十點左右,錄製好的音頻開始在酒店大門循環播放,提醒著大家,關於政府拖欠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賬款,大家可以隨時進來投訴、舉報!


    十點半,看到酒店門口圍滿了看熱鬧的群眾,但沒有一個人進來投訴,王鴻濤直接走到大門,笑著和群眾打招呼。


    忽然,群眾中爆發出驚天動地的歡呼:“真的是王鴻濤書記,鴻濤書記來q省了!”


    不一會,歡呼聲整齊劃一,響徹整條大街:“王書記,歡迎您!王書記,歡迎您!”


    不少人嘀咕:人家已經不是書記了!升官了!


    但這又何妨?大家就是喜歡叫他書記,以後還會當更大的書記!


    王鴻濤拿著擴音器,笑著說:“大家好,我是王鴻濤,這次來q省隻幹一件事,給q省的中小企業、民營企業還債來了。請大家幫個忙,宣傳一下,政府欠你們的錢,都可以來這個酒店舉報。你們要是不來,我就了解不到真實的情況,就沒辦法為黔省的企業家們服務了!”


    “王書記,真能舉報嗎?舉報有用嗎?”有人發問。


    王鴻濤笑著說:“有用沒有進來試試不就知道了?大家是不相信我的人品呀!”


    “哈哈!”“王書記,我們相信你!”“王書記的人品不容置疑!”“王書記,您來q省當書記吧!”……


    越說越離譜,王鴻濤趕忙對那個提問的人說:“老哥,你是不是有債務?”


    那人糾結了好一會,最後下定決心說:“王書記,我是三包,五年前給縣裏幹了4000多萬的油返沙道路,到現在拿到了1200萬。2000多萬呀,欠了我整整五年,這五年為了付利息,房子、車子都買了,工人工資、材料款還欠一大筆。老婆住院連個住院費都交不起,孩子上大學還是靠助學貸款。去年,我成了‘老賴’,兒子隻能勤工儉學。王書記,不是我叫屈,也不是我不上進,掙的那點錢真不夠還利息。我實在無路可走,在這樣下去,隻有跳樓一條路!”


    王鴻濤問道:“老哥,我還不知道你叫什麽?公司名稱?在哪個縣做了什麽工程?”


    “王書記,我叫羅衛民,開了個晨光建築有限責任公司。在獨山縣幹的活,是從省一建手上接的活。”


    王鴻濤朗聲說道:“羅總,你這筆債務我管定了,會一管到底!一定會讓你盡快拿到這筆錢!”


    羅衛民痛哭流涕:“王書記,如果真的能拿到這筆欠款,我給您磕頭、立長生祠!


    有興趣的書友加群:或。


    審核:這是前麵過了審的章節,要殺要剮,給個明示,行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貴巔峰之一路狂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並收藏權貴巔峰之一路狂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