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日上三竿後,王鴻濤才暈暈乎乎的起床。


    思戴強掐著點敲開了房門,端進來一大盤豐富的早餐。


    “書記,我陪您去寧陽吧!”


    王鴻濤邊吃邊說:“我去祖墳祭奠一下,你好好幹工作。戴強,再給你一年的時間,好好把鎮北的城市建設和作風建設抓一抓。城市建設不是大興土木,而是完善基礎設施,尤其是城市道路的問題,太堵了!至於作風建設,主要是幹部缺乏擔當精神,缺少幹事創業的激情,這和‘跑官要官’有很大的關係。小小的一個局長,往往能驚動‘京城’,雖然有曆史原因,但這股風潮要狠狠的政治一下。你放心手腳幹,不要怕得罪人!”


    思戴強堅定的說:“書記,您放心,我一定不會給您丟人!做不出來成績,我不會離開鎮北!”


    吃完早飯,王鴻濤帶上墨鏡,去院子裏乘車。


    剛坐電梯到了酒店大堂,王鴻濤便知,行蹤暴露了!


    隻見酒店所有的工作人員,包括廚師、服務員,一百多號人站的整整齊齊,見到王鴻濤出了電梯,齊聲喊道:“歡迎王書記回家!”


    王鴻濤尷尬的摘下墨鏡,笑著跟大家打招呼:“同誌們辛苦了!”


    工作人員心領神會,配合道:“書記辛苦了!”


    王鴻濤笑道:“回來辦點私事,你們再這樣興師動眾,以後我可不敢來你們酒店。好了,散了吧,中午客人快要來了,工作要緊,非常感謝大家!”


    好不容易擺脫了“糾纏”,可剛出酒店大門,忽然聽到有人“尖叫”:“是王書記,真的是王書記,王鴻濤書記,王書記回來了!”


    鎮北賓館在市中心,門口圍了很多人,聽說王書記回來了,昨晚就住這,今天專門過來碰碰運氣。服務員可是“萬事通”,傳話異常的迅猛。


    這一嗓子出去,隻見市中心的人肉眼可見的向鎮北賓館湧動,很快演變成了飛奔!


    十年了,鎮北人民心心念念的王鴻濤書記終於回來了!


    不到一分鍾,千言萬語匯成一句呐喊:“王書記、王書記、王書記……”響徹天際!


    鎮北人民永遠忘不了,鎮北所有的好政策,所有的支柱產業,全部是王鴻濤書記一手打造。十年前,王鴻濤書記殫心竭慮、嘔心瀝血,造就了鎮北的全國百強區,直到現在鎮北人民還在大吃特吃王鴻濤時代的紅利,鎮北人民豈能忘記王書記的“恩情”?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才發現,鎮北能遇到這麽好的領導,真是千年難得一遇,屬於老天爺睜眼了!於是,大家對王書記的懷念與日俱增,尤其是近幾年,鎮北發生了一些事情,大家第一句話就是“如果王書記在,如何如何!”


    看著人越聚越多,交通徹底癱瘓,王鴻濤在欣慰、感動的同時,有些焦急。


    思戴強遞過來一個話筒,低聲說:“書記,說幾句吧,要不然大家不會讓您走!”


    好吧!王鴻濤接過話筒,爽朗的說道:“家鄉的父老鄉親們,我回來了!


    非常感謝鎮北人民能歡迎我,說明在大家心目中,我還是做點了事情。時過境遷,十年後的今天,還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就是我最大的榮譽!


    站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我感到非常的踏實。無論無走到哪裏,在鎮北工作時的點點滴滴,總是不經意間的在腦海裏浮現。我向大家一樣,深愛著這片土地!


    別以為我走了,就對鎮北不管不顧、不聞不問。我無事不刻的牽掛著鎮北,關注著這裏的一舉一動,鎮北的事情都是特事特辦!以後,我還會一如既往的關注鎮北的所有事情。我知道咱們很多人都關注了我的鬥音,鎮北有什麽事情可以隨時給我留言,隻要標注你是鎮北人,我會第一時間注意到!


    老鄉們,中心街的交通已經堵死了,會耽誤很多人的事,我也要回老家給‘老先人’們‘燒紙’,請大家散了吧,都忙‘生活’去吧!再這麽熱情,我以後還敢回來看大家?”


    忽然有人喊道:“王書記,再回來給咱當書記吧!”


    結果眾人哄堂大笑,有人罵道:“羞你先人,王書記要領導全國,你給老子敢給王書記拖後腿?”


    有人喊道:“散了吧,給王書記騰一條道,‘燒紙’當緊,書記怕是好多年沒回老家了!”


    很快,大批的交警過來了,開始維持秩序,給王鴻濤“殺開一條血路”!


    在交警的引導下,王鴻濤的車緩緩向城北駛去,整條道站滿了交警。


    在出城的十字路口,很多出租車、私家車被強製停車讓行,有些不耐煩的車主不停的按著喇叭,嘴上罵罵咧咧道:“又是哪個驢日的領導來了?還得多久?鎮北就這麽個慫樣子!”


    交警聽到了罵聲,走過來說道:“堅持兩分鍾,王書記的車馬上就過去!”


    “王書記?哪個王書記?”


    “王鴻濤書記!咱們鎮北以前的區委書記!”


    隻聽見“啪”的一聲,司機自己抽了自己一個嘴巴子,罵道:“我他娘的嘴賤,敢罵王書記!如果是給王書記讓道,今天在這站一天都行!”


    不一會,所有的車輛全部熄火,靜悄悄的停在那裏。


    很快,隻見一輛紅旗車開了過來,一路暢通無阻,很多司機探出頭高聲呐喊:“歡迎王書記回家!”


    在鎮北,王鴻濤同誌用行動踐行了入黨誓言,用工作書寫了赤膽忠心,用成績堅守了人民信仰,為鎮北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是鎮北人民心目中最好的幹部,為鎮北人民的無私奉獻精神永遠被鎮北人銘記。所以,多年以後鎮北人不會忘記他的豐功偉績,不會忘記他的無私奉獻,依然會把王鴻濤記在心裏、捧在手上、頂在頭上,每當王鴻濤受到各種流言蜚語時,鎮北人民總是第一個衝出來維護“自家”書記,容不得半點“閑話”!


    紅旗車駛出鎮北,上了高速,王鴻濤感歎道:“往事曆曆在目,恍然如夢,在鎮北工作是我最充實的時光,確實幹了幾件實事!”


    高川軍說道:“書記,可不是幾件,是非常多件,可以說鎮北能有今天,是您一手打造的,群眾心知肚明,您在鎮北的聲望無人能比!”


    鎮北距離老家30公裏,半個小時就到了鎮裏,高川軍下車買了紙錢、祭品等。


    汽車開到山底,二人提著兩個塑料袋開始上山,還得爬半個小時才能到老墳。


    “書記,要不給寧陽打個招呼?給這裏修一條生產路?最起碼讓車能開上去。”


    王鴻濤看了看四周,有不少墳頭,種的地也不少,便說:“行吧,先了解一下,看縣裏、鎮裏有沒有規劃,方便一下在這種地的人。我父母年齡也大了,沒條路以後‘燒紙’也是個問題。”


    到了“老墳”,王鴻濤緩了口氣,眺望了下四周,三麵環山,視野很開闊,感覺風水確實不錯,心想能當這麽大的官,是不是祖先保佑!


    爸媽經常提點,老墳埋了3代人,家鄉的習俗是“老墳”要進三代或者五代人,他們是一定要進“老墳”,按照習俗王鴻濤百年之後一定要進“老墳”。


    這麽好的地方,進就進吧!


    清理了下雜草,燒了十來分鍾的紙錢,王鴻濤恭恭敬敬的給“先人”磕了幾個響頭,算是盡了盡孝道。


    下山後,高川軍問道:“書記,去寧陽轉轉?還是?”


    王鴻濤想了想說道:“去看看吧,多年沒有回來,那滋味挺讓人懷念。中午吃點寧陽的羊係列,解解饞,順便見一下汪飛,看看資助了多少貧困大學生。”


    汪飛已經是寧陽副縣長,主管文教衛。正在聽教育局局長姚倩匯報工作,忽然電話響了。


    汪飛不經意看了看手機,猛然坐直了身體,壓了壓手示意姚倩停止匯報,接通電話說道:“書記,回寧陽了?”


    “是呀,打算吃頓羊肉就回去,馬上到縣城了。”


    “寧陽大酒店怎麽樣?”


    “行,安靜一些!”


    “行,我馬上安排。書記,要不要叫一下同學?”


    “讓誌宏來一下,其它人就不要通知了,吃個便飯就走。”


    姚倩本不想“偷聽”,打算離開,但剛聽了兩句便挪不開腳步了,厚著臉皮聽完。


    看到汪飛掛了電話,姚倩問道:“鴻濤書記?”


    汪飛點了點頭說:“吃頓便飯就走,沒讓召集同學們。”話裏話外就一個意思,不方便帶你!


    “汪縣長,方便加雙筷子嗎?”


    汪飛不敢輕易做主,很是為難,想了想說道:“姚倩,咱們是校友,鴻濤現在身份特殊,我覺得還是不要見了吧!”


    姚倩點了點頭離開了,留下的是一個落寞的背影和一聲歎息!


    不到四十歲的教育局長,在小縣城也算是個奇跡。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九八,可與人言者並無二三。有些人,錯過了就是一輩子!


    新書推薦,有興趣的書友加qq群:或


    書友們,作者也需要鼓勵!看完文章後,勞煩您的小手點下催更,有耐心的為愛發三次電,下一章不就來了?不用花一分錢!


    第一章催更過5000,立即發第二章(不用等到下午五點);第二章催更過1萬,立即發第三章;第三章催更過2萬,立即發第四章,以此類推,沒有上限。


    不花錢的催更到位了,要啥有啥,登頂隻是常規操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貴巔峰之一路狂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並收藏權貴巔峰之一路狂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