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毅笑道:“看來你這次是有備而來,說說吧,要是不難辦,我可以替你說說話,不過據我了解,你小子開口必是大事,可不要把我這個老頭子嚇著了!”
王鴻濤目前堅毅的說:“老領導,這次來京,主要是我貧困的滇省人民謀求一條長久的發展之路。百年大計,教育為先,為四千多萬滇省人民,省委、省政府將舉全省之力,擬請國科大成立春城分校,擬請工程院在春城創辦工程院大學,這是滇省全體幹部群眾共同的呼聲,請老領導體恤滇省人民之苦,為萬名計,替滇省發聲,大力支持滇省的教育事業!”
“鴻濤,你這是道德綁架呀,逼著我替你們說話。”
“老領導高風亮節,我才敢這麽說。要說道德綁架,那得先有道德,你的愛民之心,大家有目共睹。現在,太多無德之人,道德敗壞,搞得社會烏煙瘴氣。風氣不正,做好人的往往吃虧,而昧良心做事的人卻得道升天。”
“鴻濤,你說的不錯,確實存在這種情況,比如麵北的電詐現象,已經成了社會的毒瘤,國家很重視。”
“老領導,這正是我去滇省的重要使命,請您放心,等兩所大學的事情敲定後,我馬上回去謀劃,一定讓那些違法分子無所遁形,無論他們身在何處,都必須接受法律的製裁!”
唐毅笑著說:“繞過來、繞過去,離不了你的目的。鴻濤,這兩所大學就這麽重要?”
“老領導,大學因城市而興,城市因大學而盛。城市為大學發展提供滋養的沃土,大學為城市建設貢獻有力的支撐。一座城市對高校的態度,實際上是對未來的態度,也預示著這個城市今後發展的高度。大學和城市共生、共興、共榮、相互成就。好的大學可以為城市發展育人聚人,為城市現代化建設提供科技創新動力源泉。
城市的蓬勃發展需要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需要持續澎湃的創新動力,需要技術成果落地。高校的人才培養優勢、科技創新優勢、成果轉化優勢正是城市發展所需。
為了滇省的發展,我們必須要做好頂層設計,讓滇省有幾所好的大學,發揮大學的科技教育文化輻射作用。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個人,那麽大學就是這座城市的靈魂。擁有一所好的大學,有時甚至可以決定整個城市的命運。頂尖的大學,匯集了一群優秀的人才和最活躍的年輕人,給所在城市帶來了青春的氣息和發展的力量。一個城市可以沒有高樓大廈,但是不能沒有好大學。沒有好大學的城市,是沒有靈魂的。
老領導,你評評理,我們滇省又不是後娘養的,全省就一所211,教育水平本來就滯後,沒有好的大學做支撐,滇省根本沒辦法源源不斷的培養出人才。隻有培養出大量有歸屬感的滇省本地人才,滇省才有希望迎來大發展!”
“好吧,鴻濤,你成功的把我說的動心了,我答應你,會替滇省說話,其實再過幾天我們人大會組織一次論證會,就是關於高等教育以及布局,會上我會明確的把你的意見闡述,把資料留下吧!”
王鴻濤大喜,馬上讓常務副省長把早就準備好的申請送進來一份,讓邱亞民有了和唐毅麵對麵交流的機會。
唐毅難得的對邱亞民說:“亞民同誌,能遇到鴻濤這樣的領導是你們滇省人的福氣,一定要好好支持他的工作!”
從人大出來,邱亞民忽然低聲對王鴻濤說:“書記,以後有什麽指示您隨時吩咐,我一定保質保量完成,不打任何折扣!”
王鴻濤笑著說:“都是為了滇省人民的幸福,我們一直要做正確的事,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 ,我們共同努力吧!”
從人大出來,王鴻濤帶著邱亞民、葛軍一行,在駐京辦主任張啟斌的安排下去了飯店,提前等候陳德明書記等人。
紀委副書記劉佗先來,帶著中科院紀檢組長馬修安和工程院紀檢組長王平,介紹給王鴻濤認識,少不了一陣寒暄。
王鴻濤貴為省委書記,肉眼可見的前途無量。加之他和陳德明的關係在紀檢係統高層眾所周知,本身又幹過巡視組組長,所以大家聊得很愉快,甚至馬、王兩位組長帶著一絲巴結之意。
他們已經知道了王鴻濤此番進京的目的,所以知曉今天這場酒局的目的,再加上陳德明書記親臨,已經表明了領導態度,他們二人自然知道了自己的使命,必須全力促成兩所大學落戶滇省。
陳德明書記到後,隻字不提工作的事。但堂堂老大親臨,誰又敢不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兩院豈能是清淨之地?正如袁隆平袁老曾經回憶,當時,有人說我落選比人家當選更引起轟動!他指出,兩院裏麵也不見得就是一幹二淨的,還是有些不正之風,有門戶之爭的。
所以,紀檢組長的能量有多大,影響力有多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誰都不會小覷。
能和紀委一幹“大佬”同席而坐,邱亞民和葛軍十分激動,這樣的機會十分難得。大家都清楚,論結交難度,隻能是紀委!
今晚純屬公務宴,所以在陳德明的把控下,不到兩個小時就結束,臨行時他囑咐兩院紀檢組長,如果有能幫到滇省的地方,一定要盡全力。
又囑咐王鴻濤,和這兩位不要客氣,以後工作上互相支持、互相幫助!
聊聊三言兩句,便把問題全部搞定。
回到家時,老婆兒子都在等王鴻濤。
看到他微醺,家人都很高興,其實到了王鴻濤這個程度,隻要自己不想喝醉,一般人輕易不敢灌酒。
跟兒子聊了會天,感覺他狀態很好,鼓勵了一番,便去睡覺了。
劉夢瑤談起了兒子的學業問題,馬上要上初中了,兒子學習一直不溫不火,而且家裏的學區也不是京城最好的學校。
王鴻濤笑著說:“你在京城教育局工作,還搞不定兒子的學校?看來你在單位混的也不怎麽樣!我覺得中等就很好了,沒必要非名校不上,何必讓兒子那麽累呢?隻要能保持這個水平下去,高中沒有問題,大學也沒有問題,不就好了?不是每個人都得上‘清北’,以後的路還長著呢,你看我,一個中師生,不也混的風生水起?”
“誰能跟你比!全國有幾個你?鴻濤,你就想想辦法,讓兒子去人大附中、第四中學或者北師大附中,要不然我不甘心,說不定兒子進了名校,成績會突飛猛進。在那些學校,哪怕是墊底,一本也有保障。說不定好好抓一下,考個中等,那就是雙一流的可能,你又不是不知道,京城的重本錄取率特別高。”
“我看是你虛榮心作祟吧,說不定兒子寧當雞頭不當鳳尾,去一個普通學校,他可能就是優等生,對自信心各方麵的提升大有裨益,我覺得你沒必要過於焦慮,兒孫自有兒孫福,更何況,他不用為生計奔波,喜歡幹啥就讓去幹啥吧,隨遇而安,現在的孩子、家長實在太卷了,教育問題得下功夫治理了!”
“鴻濤,我不管,我就是個小老百姓,隻能管眼前的事,不想兒子輸在起跑線上,你就滿足我一次。如果兒子進了重點,實在跟不上,我同意把他轉出來,怎麽樣?”
“非進不可?”
“是的,非進不可!”
“好吧,不過我先跟你說好,別逼兒子。你剛才說的學校我也不知道情況,你選一個吧!”
“進哪個都很好,不過要是能選,就去人大附中吧!鴻濤,人大附中我們教育局也說不上話,除了局長靠個人關係能擺平,其它人都差點意思,你也知道,在京城藏龍臥虎,多頭管理,部屬大學的附中、附小,得找校領導,或者找教育部才能說上話,要不然京城一塊磚頭下去能砸一大片處級幹部,誰都想安插個人,還不亂套了。”
王鴻濤笑道:“你老公好歹是省委書記,連兒子的上學問題都解決不了,那就丟人丟到爪哇國去了!”
王鴻濤想了想,辦事得找正主,在鎮北當區委書記時,和人大附中合作辦學,校長魏廣軍也算認識。
翻出號碼,王鴻濤撥了出去,不過三秒電話便接通了,對麵傳來熱情的聲音:“王書記,好久沒聯係了,您還留著我的號碼呀!”
王鴻濤笑著說:“當年在鎮北區任職,多虧有魏校長大力支持,至今仍然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這可是我的得意之作,怎麽會忘了你這個貴人!”
“王書記客氣了,都是應該做的!這麽晚了,王書記有什麽指示嗎?”
“哎,可憐天下父母心,兒子六年級,馬上小升初,我愛人就想讓兒子去你們學校就讀,這不求到魏校長這裏來了。”
魏廣軍忙說:“王書記言重了,您日理萬機,做的都是利國利民的大事。上學這等小事實在不值得您操勞,如果能看得起我們學校,讓您夫人直接跟我聯係,保證安排的妥妥當當,讓您免去後顧之憂!”
“魏校長,感謝!這段時間忙,等抽出空來,一定和你把酒言歡!”
掛了電話,劉夢瑤驚訝道:“這就搞定了?”
“那還要怎樣?”
“省委書記這麽厲害?你又不是京城市委書記,也不是教育部長,也這麽管用?”
“到了一定級別,官場的職務是通用的!”
王鴻濤目前堅毅的說:“老領導,這次來京,主要是我貧困的滇省人民謀求一條長久的發展之路。百年大計,教育為先,為四千多萬滇省人民,省委、省政府將舉全省之力,擬請國科大成立春城分校,擬請工程院在春城創辦工程院大學,這是滇省全體幹部群眾共同的呼聲,請老領導體恤滇省人民之苦,為萬名計,替滇省發聲,大力支持滇省的教育事業!”
“鴻濤,你這是道德綁架呀,逼著我替你們說話。”
“老領導高風亮節,我才敢這麽說。要說道德綁架,那得先有道德,你的愛民之心,大家有目共睹。現在,太多無德之人,道德敗壞,搞得社會烏煙瘴氣。風氣不正,做好人的往往吃虧,而昧良心做事的人卻得道升天。”
“鴻濤,你說的不錯,確實存在這種情況,比如麵北的電詐現象,已經成了社會的毒瘤,國家很重視。”
“老領導,這正是我去滇省的重要使命,請您放心,等兩所大學的事情敲定後,我馬上回去謀劃,一定讓那些違法分子無所遁形,無論他們身在何處,都必須接受法律的製裁!”
唐毅笑著說:“繞過來、繞過去,離不了你的目的。鴻濤,這兩所大學就這麽重要?”
“老領導,大學因城市而興,城市因大學而盛。城市為大學發展提供滋養的沃土,大學為城市建設貢獻有力的支撐。一座城市對高校的態度,實際上是對未來的態度,也預示著這個城市今後發展的高度。大學和城市共生、共興、共榮、相互成就。好的大學可以為城市發展育人聚人,為城市現代化建設提供科技創新動力源泉。
城市的蓬勃發展需要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需要持續澎湃的創新動力,需要技術成果落地。高校的人才培養優勢、科技創新優勢、成果轉化優勢正是城市發展所需。
為了滇省的發展,我們必須要做好頂層設計,讓滇省有幾所好的大學,發揮大學的科技教育文化輻射作用。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個人,那麽大學就是這座城市的靈魂。擁有一所好的大學,有時甚至可以決定整個城市的命運。頂尖的大學,匯集了一群優秀的人才和最活躍的年輕人,給所在城市帶來了青春的氣息和發展的力量。一個城市可以沒有高樓大廈,但是不能沒有好大學。沒有好大學的城市,是沒有靈魂的。
老領導,你評評理,我們滇省又不是後娘養的,全省就一所211,教育水平本來就滯後,沒有好的大學做支撐,滇省根本沒辦法源源不斷的培養出人才。隻有培養出大量有歸屬感的滇省本地人才,滇省才有希望迎來大發展!”
“好吧,鴻濤,你成功的把我說的動心了,我答應你,會替滇省說話,其實再過幾天我們人大會組織一次論證會,就是關於高等教育以及布局,會上我會明確的把你的意見闡述,把資料留下吧!”
王鴻濤大喜,馬上讓常務副省長把早就準備好的申請送進來一份,讓邱亞民有了和唐毅麵對麵交流的機會。
唐毅難得的對邱亞民說:“亞民同誌,能遇到鴻濤這樣的領導是你們滇省人的福氣,一定要好好支持他的工作!”
從人大出來,邱亞民忽然低聲對王鴻濤說:“書記,以後有什麽指示您隨時吩咐,我一定保質保量完成,不打任何折扣!”
王鴻濤笑著說:“都是為了滇省人民的幸福,我們一直要做正確的事,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 ,我們共同努力吧!”
從人大出來,王鴻濤帶著邱亞民、葛軍一行,在駐京辦主任張啟斌的安排下去了飯店,提前等候陳德明書記等人。
紀委副書記劉佗先來,帶著中科院紀檢組長馬修安和工程院紀檢組長王平,介紹給王鴻濤認識,少不了一陣寒暄。
王鴻濤貴為省委書記,肉眼可見的前途無量。加之他和陳德明的關係在紀檢係統高層眾所周知,本身又幹過巡視組組長,所以大家聊得很愉快,甚至馬、王兩位組長帶著一絲巴結之意。
他們已經知道了王鴻濤此番進京的目的,所以知曉今天這場酒局的目的,再加上陳德明書記親臨,已經表明了領導態度,他們二人自然知道了自己的使命,必須全力促成兩所大學落戶滇省。
陳德明書記到後,隻字不提工作的事。但堂堂老大親臨,誰又敢不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兩院豈能是清淨之地?正如袁隆平袁老曾經回憶,當時,有人說我落選比人家當選更引起轟動!他指出,兩院裏麵也不見得就是一幹二淨的,還是有些不正之風,有門戶之爭的。
所以,紀檢組長的能量有多大,影響力有多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誰都不會小覷。
能和紀委一幹“大佬”同席而坐,邱亞民和葛軍十分激動,這樣的機會十分難得。大家都清楚,論結交難度,隻能是紀委!
今晚純屬公務宴,所以在陳德明的把控下,不到兩個小時就結束,臨行時他囑咐兩院紀檢組長,如果有能幫到滇省的地方,一定要盡全力。
又囑咐王鴻濤,和這兩位不要客氣,以後工作上互相支持、互相幫助!
聊聊三言兩句,便把問題全部搞定。
回到家時,老婆兒子都在等王鴻濤。
看到他微醺,家人都很高興,其實到了王鴻濤這個程度,隻要自己不想喝醉,一般人輕易不敢灌酒。
跟兒子聊了會天,感覺他狀態很好,鼓勵了一番,便去睡覺了。
劉夢瑤談起了兒子的學業問題,馬上要上初中了,兒子學習一直不溫不火,而且家裏的學區也不是京城最好的學校。
王鴻濤笑著說:“你在京城教育局工作,還搞不定兒子的學校?看來你在單位混的也不怎麽樣!我覺得中等就很好了,沒必要非名校不上,何必讓兒子那麽累呢?隻要能保持這個水平下去,高中沒有問題,大學也沒有問題,不就好了?不是每個人都得上‘清北’,以後的路還長著呢,你看我,一個中師生,不也混的風生水起?”
“誰能跟你比!全國有幾個你?鴻濤,你就想想辦法,讓兒子去人大附中、第四中學或者北師大附中,要不然我不甘心,說不定兒子進了名校,成績會突飛猛進。在那些學校,哪怕是墊底,一本也有保障。說不定好好抓一下,考個中等,那就是雙一流的可能,你又不是不知道,京城的重本錄取率特別高。”
“我看是你虛榮心作祟吧,說不定兒子寧當雞頭不當鳳尾,去一個普通學校,他可能就是優等生,對自信心各方麵的提升大有裨益,我覺得你沒必要過於焦慮,兒孫自有兒孫福,更何況,他不用為生計奔波,喜歡幹啥就讓去幹啥吧,隨遇而安,現在的孩子、家長實在太卷了,教育問題得下功夫治理了!”
“鴻濤,我不管,我就是個小老百姓,隻能管眼前的事,不想兒子輸在起跑線上,你就滿足我一次。如果兒子進了重點,實在跟不上,我同意把他轉出來,怎麽樣?”
“非進不可?”
“是的,非進不可!”
“好吧,不過我先跟你說好,別逼兒子。你剛才說的學校我也不知道情況,你選一個吧!”
“進哪個都很好,不過要是能選,就去人大附中吧!鴻濤,人大附中我們教育局也說不上話,除了局長靠個人關係能擺平,其它人都差點意思,你也知道,在京城藏龍臥虎,多頭管理,部屬大學的附中、附小,得找校領導,或者找教育部才能說上話,要不然京城一塊磚頭下去能砸一大片處級幹部,誰都想安插個人,還不亂套了。”
王鴻濤笑道:“你老公好歹是省委書記,連兒子的上學問題都解決不了,那就丟人丟到爪哇國去了!”
王鴻濤想了想,辦事得找正主,在鎮北當區委書記時,和人大附中合作辦學,校長魏廣軍也算認識。
翻出號碼,王鴻濤撥了出去,不過三秒電話便接通了,對麵傳來熱情的聲音:“王書記,好久沒聯係了,您還留著我的號碼呀!”
王鴻濤笑著說:“當年在鎮北區任職,多虧有魏校長大力支持,至今仍然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這可是我的得意之作,怎麽會忘了你這個貴人!”
“王書記客氣了,都是應該做的!這麽晚了,王書記有什麽指示嗎?”
“哎,可憐天下父母心,兒子六年級,馬上小升初,我愛人就想讓兒子去你們學校就讀,這不求到魏校長這裏來了。”
魏廣軍忙說:“王書記言重了,您日理萬機,做的都是利國利民的大事。上學這等小事實在不值得您操勞,如果能看得起我們學校,讓您夫人直接跟我聯係,保證安排的妥妥當當,讓您免去後顧之憂!”
“魏校長,感謝!這段時間忙,等抽出空來,一定和你把酒言歡!”
掛了電話,劉夢瑤驚訝道:“這就搞定了?”
“那還要怎樣?”
“省委書記這麽厲害?你又不是京城市委書記,也不是教育部長,也這麽管用?”
“到了一定級別,官場的職務是通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