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轉公”學校老師的去留,對在編教師是否有影響?


    王鴻濤的答複給的答案很明顯,是有影響的,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麵。首先很多原民辦學校的教師,由於教書時間很長,知道自己沒有其他什麽行業可以做,最終還會選擇教師這個行業,而其中部分教師會通過考編或者競聘的方式進入公辦學校任教,這明顯增加了在編教師的競聘壓力,跟在編教師形成競爭關係。


    對在編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或許也有影響,“民轉公”後教師的工資待遇落在國家肩上,一旦財政資金緊張,就會影響到在編教師的待遇,工資可能無法及時發放,或許還會通過降低工資標準來解決教師隊伍擴大的問題,這是隱患,主要看地方財政如何。


    民辦學校轉為公辦學校之後,師資力量的配備就由官方負責,學校在招聘符合公辦學校聘用標準的教師時,會出現一段過渡期,在編教師的工作量會增加,不過這都是短期的,等到學生步入正軌,師資力量充足。在編教師的工作壓力也會相應減輕。


    總而言之,“民轉公”對原私立學院教師和在編教師都會造成著一定的影響,要“民轉公”的校內教師最好提前做好打算,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道路,而在編教師要用積極的態度麵對這些影響,畢竟這項政策對教育發展有好處,也就是對教師隊伍發展有好處。


    王鴻濤離開長安高新國際學校後,省長的發言很快傳遍了全省私立學校,引起廣泛熱議。雖然是省長的一家之言,但是大家很篤定,省長的意見和政策相差無幾。


    “頂尖民辦學校的教師工資普遍高於公辦學校,這部分教師的待遇如何解決?”有業內人士表示,“一旦實施,現有公辦學位是否可以滿足入學需求?不具備公辦入讀資格的家庭如何解決入學問題?不解決好這些問題,盲目響應政策,可能造成的影響更大。”


    多位公參民學校的負責人表示,不讚成對民辦教師搞“一刀切”,一方麵財力所限,政府不可能將所有的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可能采取部分老師通過考核的方式獲得公辦教師編製,從而獲得身份的真正認同。


    渭陽市一名校長表示,民辦教師人數眾多,僅渭陽市區內就有1000多名民辦教師,這部分人的安置需要政府妥善解決。


    談到民轉公,漢江市一名校長算了一筆賬,民辦學校給一名老師的投入,僅一年工資這一項投入便達十二三萬元,還不算“五險一金”。此外學校還有固定資產、設施設備及水電、安保、保潔、人員培訓等方麵的費用及開銷,可以說,投入非常巨大。民辦教師分流,最有可能的是政府實行全員聘任製,這樣既避免了政府財力不足的難題,又賦予學校用人機製的靈活性,打破“大鍋飯”,利於學校的發展。


    迎江市一所公參民學校的副校長表示,在教師分流上還需要考慮部分老師為了學校發展奉獻了青春,若單純從年齡上分流不妥,畢竟很多骨幹教師都在35歲以上。


    他建議,政府在製定招教方案時,希望參考學校提供的依據,比如將師德師風、能力、評價等作為民辦教師考核通過的參考。


    總之,取消“公參民”,完成“民轉公”成立秦省上下熱議的話題,比較教育涉及到千家萬戶,改革是好是壞最終需要實踐來檢驗,不過大家對省長有信心,相信秦省的教育會越辦越好,這也是全省人民共同的心聲。


    10月25日,省委召開常委會,通報第三季度經濟運行和重點項目建設情況,研究部署近期重點工作。


    常規學習後,常務副省長牛前華通報了秦省第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第三季度秦省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各項經濟指標穩中有升,均為全國第一方陣,gdp為萬億元,排名上升一位為全國第五。十一旅遊的火爆為gdp添了一把火,增速為14.24%,排名全國第一!


    固定資產投資,達到了億元,繼續霸榜,靠著絲博會招商引資的成果,這個指標今年有望堅挺的保持下去,不過明年就不好說了,現在還是吃長安的紅利。


    財政收入4102億元,秦省排到了第七……


    聽了這些活生生的數字,包括省委書記陸文華在內都非常振奮,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發展的好,對本省領導幹部的提拔重要有莫大的好處,因為大家全程參與過秦省的崛起,能帶著豐富的經驗高升去其他省發揮更大的作用。


    王鴻濤點評道:“秦省的經濟現在處於穩步上升階段,隨著萬億醫藥產業園區眾多企業的達產達效,和新能源汽車的興起,相信到了年底會有一波大的增長,gdp有望衝到第四名的曆史最好成績。而長安市已經在發力,第三季度結束後gdp達到億元,排名曆史性的闖到了全國第三,堪稱為‘奇跡’!值得高興的是,各市第三季度ddp增速均好於前兩個季度,都有明顯的增長,銀州正在向萬億gdp衝刺,一個市好不是好,全省都好才叫好。”


    陸文華聽後感慨萬分,誠心誠意的表揚了省政府在經濟工作中付出的艱辛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會議的氛圍非常和諧。


    王鴻濤投桃報李,順利通過了同州古城改造提升第二批2.8億元的專項資金。


    可惜好景不長,在下一個議題中,兩大巨頭發生了激烈的爭執,是理念上的衝突,也是兩人關係惡化的分水嶺!


    按照議程安排,副省長程堅匯報了關於在全省範圍內實施教育改革的實施方案,其中:“公參民”學校全麵取締,公辦學校力量要全部退出;全麵啟動“民轉公”工作,計劃於寒假完成任務50%以上,於2020年全麵完成任務,原則上嚴格限製私立學校辦學。


    程堅匯報完畢後,省委書記陸文華直接亮明態度,說道:“教育改革事關重大,需要深思熟慮,認真謀劃,我認為秦省目前的情況較為良好,沒必要如此大刀闊斧的給教育做‘外科手術’,其實涉及的麵太廣、人太多,沒有上級的指導意見,萬一弄巧成拙,把好事辦成壞事,對秦省的教育產生不好的影響,我們承擔不起呀!”


    隨著陸文華任職時間的增長,他累積了不少威望,畢竟是一把手,在政治上占據著天然的優勢,有權利對省政府的工作“指手畫腳”。


    但是,教育改革是王鴻濤謀劃已久的工作,哪會因為誰的一句話便偃旗息鼓?


    所以,在書記明確表態的情況下,王鴻濤說道:“陸書記,教育改革方案初稿是經省政府常務會審定通過的,是省政府集體意願。‘民轉公’學校改製工作的開展,招生製度的不斷優化,都有利於緩解各大名校對優質生源的壟斷,這是實現教育資源平等化、均衡化供給的必經之路,也是未來教育行業發展的大趨勢。而且,7月,中央八部門發布了《關於規範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通知》,明確要求‘公參民’學校要徹底撤出,也對‘民轉公’工作提出了指導意見。


    老百姓對教育的關注主要集中在教育質量、教育成本上,我們製定的教育改革方案重點就是雙減+民轉公、取消學科類輔導班,如此一來,家庭教育投入可以減少,讓教育回歸學校,讓優質教育回歸到免費義務教育,讓每一個家庭都有機會享受最好的教育模式,給普通老百姓孩子提供了一個接受優質教育的可能,這是全省人民群眾共同的心聲。民心所向,還請陸書記予以支持。”


    合著你幹的工作就是全省人民的心聲,我成了反動派?


    陸文華有些生氣,語氣不善道:“這幾天省裏傳的沸沸揚揚,鬧得人心惶惶,要知道‘公參民’‘民轉公’涉及到的學校足有上百所,涉及到的老師足有數萬,很多家長不理解,民辦學校為什麽一定要轉公呢?民辦學校給學生們提供了更多的學位,這不算是給學生們接受教育的機會嗎?那麽轉公的意義又是什麽呢?”


    王鴻濤直接打斷道:“民辦學校大多數都是帶著名校的影子,打著名校的借口吸引眾多學生和家長們的目光,但其實跟名校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學生和家長們都是被蒙在鼓裏。民辦學校學費高昂,家長們要承受巨大的經濟負擔,所以一般的家庭根本就無法支撐學生完成學業。改革的原則是隻要是符合條件的學校就能進行轉公,不符合條件的學校就要停止招生,而且轉公的學校不僅規範了收費標準,同時還增加了入學名額。”


    陸文華反問:“那多餘出來的幾萬名老師何去何從?如果是下崗,會造成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剝奪了幾萬名高素質人才的就業機會,這是極不負責的行為。如果讓他們全部進去公辦學校,幾萬人的規模,就算每人每年財政投入10萬元,那也得好幾十億,為什麽就不能讓社會解決這些問題,我們何必給自己增加負擔?再者,這些私立學校的老師收入不菲,轉公後收入下降一截,他們願意嗎?製定政策要考慮到大多數人的利益,不要拍著腦袋決定!那是極不負責的行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貴巔峰之一路狂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並收藏權貴巔峰之一路狂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