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結束後,王鴻濤在座談會上向銀州市委、市政府下了軍令狀,要求銀州今年要向萬億gdp發起衝刺。同時對銀的發展方向提出建議。


    王鴻濤說道,1984年《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刊發的新華社一篇題為《秦北有煤海,質優易開采》不到千字的電訊稿,讓偏僻落後的銀州成了令世界矚目的熱土,也拉開了銀州能源化工大發展的序幕。


    幾十年來,依靠地下豐富的礦產資源,銀州經濟社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在新的發展環境下,由於產業結構單一、粗放能源開發模式等引發的發展矛盾日益凸顯,成了銀州這座資源型城市不可回避的問題。


    在如何實現能源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命題時,銀州要創新求變,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的轉型之路,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依托科技創新布局全產業鏈項目,蹄疾步穩地向著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邁進。


    王鴻濤指出,銀州是全國油、煤、氣、鹽是銀州重要能源基地,在建設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基地的同時,必須要充分利用好能源的延伸產業和產品,包括燃油、燃氣、聚烯烴、芳烴、液體化工品、深加工、其它副產品等等二次利用、三次利用,乃更多次的利用,這方麵大慶做的比咱們更好。舉個最簡單例子,一個小小的打火機,一塊錢一個,我們可是原材料產地,可惜錢都被別人掙走了。中國打火機生產基地——會亭鎮,隻有5.3萬人的一個鄉鎮,以每年生產40億隻打火機,打火機配件20億隻,而成為“中國打火機生產基地”,小產品大產業!腦子要往這方麵用,下一步,銀州要建設完整創新生態係統,使能源化工基地形成以現代煤化工、新材料、氫能、高端專用化學品、精細化工等互為補充、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吃過晚飯後,天色漸黑,王鴻濤一行離開銀州,直奔迎江。


    進入寧陽地界後,王鴻濤感覺特別的親切,終於又回到了家鄉!


    司馬遷說人在窮困之時,“未嚐不呼天也”,“未嚐不呼父母也”。其實,與其說是呼“天”、“父母” ,不如說是對於親情、鄉情的依戀。


    家鄉是傳統文化的情感沉澱,無論如何,兒時的記憶是無法抹掉的。人在漂泊之時,想到的也常是故人的音容笑貌、鄉土的一草一木、各種各樣的禮俗。“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即使漂洋過海、去國萬裏,那份情感也會曆久彌新。


    家鄉,往往成為一個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一個在時間塑造下的詩意所在地,往往也是“鄉音難改”。


    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撫慰高樓大廈下“受傷的心靈”,驅散那些在生活中積聚的委屈、孤獨、抑鬱,回歸家鄉成了一個重要的選擇。


    重新尋找生活的信心、勇氣、希望,在它平靜的港灣中稍作停頓,再次朝氣蓬勃地上路,“胡馬依北風,越鳥朝南枝”,可見家鄉的魔力。


    考斯特駛入寧陽賓館時,迎江市委書記李明洲、市長李瑞芳、寧陽縣委書記高遠飛、縣長胡成偉等一眾領導在賓館門口等候。


    下車後,市委李明洲上前迎江,笑著說道:“好不容易把省長一行盼來了,舟車勞頓,一路辛苦,先去洗漱吧,然後吃點宵夜吧。”


    王鴻濤說道:“明洲書記,公務繁忙,你不用來的,打擾大家工作了!”


    “省長客氣了,好不容易回來一趟,我肯定要伴隨左右,要是能學兩招,受益無窮呀!”


    王鴻濤又和市長李瑞芳握了握手,說道:“瑞芳市長,精神狀態不錯,看著更幹練了。明洲書記可得照顧一下女同誌,我怎麽看著她更瘦了!”


    李明洲笑著說道:“今年的考核指標任務很重,瑞芳市長責任心太強,壓力很大。省長,你要真關心女同誌,可得手下留情,一季度結束了,月點評可得手下留情!”


    接著,王鴻濤和寧陽的兩位主要領導也握了握手,便去了房間休息,李明洲書記陪著說話。


    洗了把臉,李明洲也泡好了茶,王鴻濤坐下後說:“明洲書記,快走了吧?”


    李明洲說道:“部長談過話了,不過等見了文件才算塵埃落定。”


    “是去京城吧?”


    李明洲絲毫沒感到奇怪,部長和眼前這位省長的關係大家都清楚,沒必要遮遮掩掩,顯得不大氣。


    “嗯,暫時談的是組織部。”


    “明洲書記,祝你此去鵬程萬裏,一路繁花似錦!”


    “省長才是錦繡前程,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明洲書記,離任時想必部裏會向你征求銀州市委書記的人選吧,出於工作延續性的考慮,可否推薦瑞芳市長?”


    李明洲笑著說:“英雄所見略同!雖然和瑞芳市長搭班子僅僅幾個月,但是個同誌是巾幗不讓須眉,工作思路清晰,工作措施得力,黨性、原則性很強,資曆也夠,我正打算向組織推薦,而且省委這邊正好缺個女常委,她還是有一定機會的。”


    “那就謝謝了!馬上離開秦省了,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嗎?”


    “謝謝省長好意,如果有什麽需要,我肯定不會跟你客氣!”


    李明洲剛走,王鴻濤電話響了,看了看是高誌宏打過來的,接通後說道:“誌宏,這麽晚了沒事吧!”


    “省長,剛看到李書記走了,幾個同學在二樓開了個小包間,想和您坐會,方便嗎?”


    王鴻濤看了看表,十點出頭,便說道:“行,我過去。”


    剛把門打開,省政府秘書長陸建國、市長李瑞芳、秘書思戴強聽到動靜馬上開門觀察動靜,看到省長獨自一人出門,李瑞芳忙說:“省長要出去嗎?”


    堂堂省長,下來調研,安保措施一定會很周密。


    王鴻濤笑道:“沒事,去二樓坐坐,幾個同學在那。”


    陸建國有些不放心,說道:“書記,讓川軍和戴強跟著去吧。”


    王鴻濤說道:“沒必要吧,就在二樓。”


    這會,高川軍也出來了,說道:“省長,我陪您過去,不會打擾到你們。”王鴻濤無奈隻能答應。


    剛出了電梯,就看到誌宏在電梯口等候。


    王鴻濤笑著說:“有一年沒見了吧,也不說來長安看看我。”


    “省長公務繁忙,沒什麽事不好意思去打擾。”


    進入包間,王鴻濤看到了小平、梁曉峰、汪飛三個師範寧陽縣的校友,還有在周川鎮時的秘書石鑫。小斌和衛衛去了省城後,這幾人走的比較近。


    王鴻濤笑著說:“有些日子沒見到大家了,你們也不說來長安看看我!”


    大家善意的笑了笑,身份的差異帶來的隻能是疏遠,這和人品沒啥關係,就今天的局幾人都有些忐忑,省長多忙呀!


    王鴻濤說道:“有幾年沒回來了,你們都還好吧,工作幹的怎麽樣?”


    誌宏說道:“省長,去年我剛提了副縣長,現在分管農業;小平在迎江新區管委會,擔任辦公室主任;梁曉峰去年也提了周川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延鋒是管委會副主任;汪飛是教育局副局長,管業務的;石鑫在道鎮當鎮長。”


    王鴻濤點了點頭說:“不錯,都進步了!”


    縣級公務員,除去四家班子公檢法,二十多個副縣級以上領導幹部,再往下就是政府職能部門正職,縣委常委部門副職,群團部門正職,鄉鎮黨政一把手,一百左右含金量高的正科級領導幹部。


    在縣裏大部分公務員可能一輩子也就止步於副科,職務職級並行後運氣好能升到二級主任科員甚至一級主任科員。然而,縣局局長不出問題的話保底四級調研員,一部分甚至有可能升到二級調研員,那可是正處級待遇。


    如果沒有大機遇,這就是絕大多數縣級公務員的終極目標,而這幾個同學在三十幾歲時能坐到這些位置,在縣裏稱得上是天花板的存在,這和王鴻濤有非常大的關係,在他離開寧陽和迎江時,把他們都推到正科級的級別上,後麵都是調整了一下崗位,畢竟是省長的舊部,不論誰來當縣委書記都得照顧一二,萬一把他們惹急了,是會去給省長告狀的,一般人是不會惹這種大麻煩。


    這些級別的幹部對王鴻濤這個級別的領導來說,工作很難有什麽幫助,不過畢竟是同學,不介意在關鍵時候幫他們一把。


    都是同學,友情肯定在,不一會大家就熱聊起來,不過話題都圍繞著王鴻濤。


    這種久違的感覺讓王鴻濤很放心,和同學把酒言歡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不一會,二叔家的弟弟小磊也打來電話,王鴻濤索性讓他過來一起坐坐。


    省長的堂弟,在寧陽有著超然的地位,也是公安局副局長,和誌宏他們幾個自然很熟悉。


    大家邊喝邊聊,不知不覺就到了12點,市長李瑞芳和思戴強特意過來催了一下,明天早上還有調研安排。


    王鴻濤順勢把幾個同學、朋友給李瑞芳介紹了一下,別的啥話都不用說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貴巔峰之一路狂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並收藏權貴巔峰之一路狂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