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謀劃工作,手機響了,看了看是高振省長打來的,也是自己的前任省委副書記,趕忙接通電話說道:“省長,難得還能記得起我,有啥指示?”


    高振笑著說:“最近忙的團團轉,都沒時間和大家溝通一下感情,怪我,怪我!”


    “省長說的哪裏話,真正的朋友,平時無需電話寒暄,卻從來不會忽略不會遺忘你。掌管一省政府,忙是可以想象的,如果有什麽事,請省長直接指示。”


    “鴻濤,那我就直說了,有個不情之請。聽說長安市調整了一批市級領導,常務副市長空缺。受人之托,不知道臨童區委書記張濤有沒有機會?”


    王鴻濤問道:“省長,不是我駁您麵子,區委書記一步到位擔任常務副市長,不合常規,我不好給全市幹部群眾交代。這樣吧,試著看看副市長有沒有機會。”


    “嗯,理解。打這個電話也有些無奈,我的一個副手和他是堂兄弟,實在推不開。鴻濤,你就按照常規使用幹部。”


    “省長放心,會讓他動一動,應該能交代得了。”


    “那就謝謝了,有機會咱們京城聚,如果來閩省玩,一定得打招呼!”


    “省長放心,一定會去叨擾!”


    掛了電話,王鴻濤有了絲絲不悅,對這種投機取巧、上躥下跳的幹部很反感。


    “不跑不送,原地不動;隻跑不送,平級調動;又跑又送,上級重用”——這句在坊間長期流傳的笑談,真真切切從側麵反映出了當前在個別地方黑暗官場上所存在的買官賣官不正之風和各種貪汙腐化場麵,令人雖驚但帶有餘音,值得人們好好深思!


    部分地方和部門的政治生態受到了汙染,出現了一些讓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痛心疾首的“常見病”:


    一是潛規則——“不跑不送,原地不動”。幹部群眾普遍認為,買官賣官是最大的腐敗。在這種潛規則支配下,賣官者權力尋租,明碼標價;買官者投其所好,錢賄、色賄、雅賄無奇不有。


    二是特權現象——“拚搏不如拚爹”。


    三是圈子學——“能力不如關係”。“無人不求人、人人都被求”往往挑戰法律尊嚴、政府公信、社會公平和市場規則,必然導致權錢交易、人身依附。


    四是投機鑽營——“琢磨事不如琢磨人”。


    五是論資排輩——“幹的不如看的”。


    六是形式主義——“做事不如作秀”。


    七是偽穩定——“擺平就是水平”,穩定就是搞定,擺平就是水平,沒事就是本事,妥協就是和諧,一些同誌把它作為領導學說的真諦。搞無原則的妥協、無法紀的放縱和有失政府公信力的遷就對各種不良風氣隻能是更加縱容。


    八是好人主義——“多栽花少栽刺”。放棄積極的思想鬥爭,討巧賣乖,回避矛盾,是非麵前不開口,遇到矛盾繞著走。


    九是逆淘汰——德才兼備者,正直清廉、苦幹實幹,卻無出頭之日;而一些德才不彰之輩,投機取巧、阿諛逢迎,很可能平步青雲。


    十是地方保護主義——“不怕犯事隻怕‘出事’”,導致攻守同盟的抱團現象,產生有案不查的地方保護主義,形成滋長腐敗的“政治生態”。


    雖然極力在扭轉長安市的政治生態,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段時間內想徹底達到風清氣正,無異於癡人說夢。幹的越久,對一些現象越無奈。


    政法委書記田曉江辦公室裏煙霧繚繞,未北區委書記董紅兵掐滅了煙,說道:“老田,你好歹支個招呀,市裏誰不知道,書記對你最尊重。”


    田曉江也掐滅了煙,喝了口茶,慢悠悠的說:“紅兵,我的建議是不跑不送,找幾個工作亮點,多去匯報工作。”


    “扯淡,沒看到這幾天進京的人有多少?你和書記關係特殊,就不能幫我敲敲邊鼓?”


    “你拉到吧,那是因為王書記尊重我,畢竟我曾經是他的直屬上級。這麽多年,據我觀察,真沒發現誰是靠送禮上去的,反而是有真材實料的提拔的很多。如果哪個領導收受賄賂,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我問問你,聽說過書記收誰的錢嗎?你又不是爛泥扶不上牆?坦坦蕩蕩的,多匯報工作,多接近,把自己的訴求光明正大的告訴書記,我覺得比你挖空心思找關係強多了!”


    董紅兵點了點頭,說道:“話是沒錯,但我怎麽心裏這麽不踏實呢?”


    田曉江笑道:“瞧你那犯賤樣,遇到好領導又不適應,活該不提拔你!”


    董紅兵怒道:“老田,你罵我可以,但不能拿我的前途開玩笑!你個老東西,政法委書記油水這麽大?你就不尋思動一下?”


    田曉江問道:“那我去幹啥?組織部?紀委?政府那邊我拿不下來,精力趕不上,耽誤書記發展大計就不好了。我哪都不去了,你這小雞崽子,燕雀安知鴻鵠之誌!”


    董紅兵咧著個嘴,“嘖嘖”說道:“我還不知道你打的什麽如意算盤?哎,跟真正有後台的狗大戶不能比呀!”


    下午,董紅兵調整好心態,深思熟慮後選定了營商環境這一主題,前往市委匯報工作。


    趕在他前頭的是臨童區委書記張濤,滿懷信心進去後,發現書記的態度不冷不熱,平淡無奇。


    表達完訴求後,王鴻濤隻說了句:“想進步是好事,我知道了,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話雖不重,但張濤聽後心裏真不是滋味,難道適得其反了?


    仔細想想,堂哥的副省長和省委副書記、長安市委書記好像真不是一個檔次,真的是鬼迷心竅了,有正路不走,偏偏想走“捷徑”,真是昏招!


    輪到自己進去時,想起書記的為人、為官,不知道為什麽,董紅兵忽然心靜了下來。


    推門而入後,董紅兵說道:“書記,我來匯報工作。”


    王鴻濤抬頭看了一眼,說了句“你說吧!”然後又低頭看著文件。


    董紅兵定了定神,匯報道:“未北區落實書記提出的‘營商環境突破年’指示精神,上下一心,銳意進取,攻堅克難,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聚力打造‘四最’營商環境,用心用情,苦幹實幹,堅定釋放‘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紅利,擦亮了未北審批服務‘金字招牌’,優化營商環境,以實際行動“奮戰‘十三五’,建設新未北。


    推動“一件事一次辦”、縮減審批服務環節、創新審批服務模式、強化審批技術保障,為企業開辦帶來極大便利,提升了市場主體獲得感、滿意度。我們將企業和群眾涉及的多個審批服務事項進行整合打包,梳理‘一件事一次辦’服務套餐135份,明確項目辦理材料及流程圖,深度推動‘七個一’工程,即一圖讀懂、一號谘詢、一套表格、一次提交、一窗受理、隻跑一次、一次辦好,申報材料壓縮比超過35%,總體壓縮比達61%,減少群眾跑動次數比達73%。


    減法去重,縮減審批服務環節。我們在深入調研、多方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推出了‘改革試點診所備案’新舉措,診所備案實現‘四減’,即減資料,減少提交資料3份;減時限,辦理時限縮短50%;減環節,原則上不再進行現場踏勘和專家評審;減審批層級,將審批人員四級審批減為兩級審批。切實提高了工作效率,極大地方便了企業和群眾。


    拓展思路,創新審批服務模式。構建‘填空式申報、標準化審批’模式,製定中等以下學曆教育、學前教育的學校設立、變更等標準化申報模板30餘套,精簡申報材料10份,材料一次性審核通過率達100%,辦結時間縮減60%以上。


    構建體係,強化審批技術保障。目前,已有15個行業119名專家入庫,為43項高頻審批事項製定了《技術保障工作指南》,壓縮辦理時限5-85個工作日。未央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現場技術踏勘體係’,榮獲新華社、長安日報頭版報導,目前,僅新華社推文瀏覽量已達111萬。”


    王鴻濤邊批閱文件,邊聽匯報,等董紅兵講完後,放下手中筆,淡淡的說:“未北區提升營商環境力度很大,下了一定的功夫,群眾、企業的滿意度很高,所以招商引資工作也取得了新突破,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紅兵,我記得你從基層幹起,一直做實際工作,但沒有秘書工作經曆,願不願意到市委工作,擔任秘書長?這可是伺候人的活!”


    聞言,董紅兵有些發懵,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你懂我的欲言又止,我懂你的言外之意!


    “書記,我願意!我一定盡快轉變角色,竭誠服務好書記的各項工作!”


    市委秘書長拓曉軍,擔任了短短的半年秘書長,就要調整了,董紅兵料想,常務副市長的概率最大!


    從書記辦公室出來,董紅兵真想仰天長嘯,啥時候提拔竟如此簡單?田書記真不欺我!有生之年能遇到如此領導,敢不效死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貴巔峰之一路狂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並收藏權貴巔峰之一路狂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