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清楚事情原委後,王鴻濤問道:“誌強,你如何回答,在這其中,你有沒有批過字,拿過人家的好處?”


    張誌強急忙說:“書記,我向您保證,我沒有摻和過一絲一毫,沒簽過任何字。但是環保、國土、安監、城建幾個單位的領導都簽過字,也給我匯報過,是王鵬硬逼著他們簽字,否則就要就地免職,而且時候煤礦老板給這幾個局長每人兩百萬,這些他們都給我匯報了。迫於無奈,他們隻能收著。”


    王鴻濤又問:“建國對此事知曉嗎?”


    張誌強想了想說:“陸市長知道,據我所知,市長沒表過態,唯恐避之不及。但是,有份文件是王鵬秘書拿到政府辦蓋的章,市長好像知道,但沒表態。”


    這個陸建國,還是有些膽小了,有些事不是你想避就能避的開,一定會影響到上級領導對你的評價,秋後算賬你也逃不掉,糊塗呀!


    王鴻濤躺在床上考慮了很久,忽然坐起來說:“誌強,你回去找一下那幾個局長,讓他們形成口供,然後把那200萬轉入省紀委廉政賬戶,形成證據鏈。還有,聽說王鵬指定了一些項目承建方,比如教育局、衛生局,你回去了解一下,盡可能形成材料,拿到證據,一並交給我。這種人的存在,會影響到銀州發展大局,總之,要拿到鐵證,不出手則已,出手就一定要把問題徹底解決掉,不給對方任何翻身的機會。”


    張誌強高興的說:“書記,太好了,這些天我一直擔心,畢竟是我分管的領域,出了事我肯定要承擔責任,最起碼失察之罪總會有。”


    王鴻濤點了點頭說:“你想的很正確,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反戈一擊。這件事,建國做的不好,你回去轉告他,就說我說的,有些事躲不開,該出手時要出手!”


    “好的,書記,我一定轉告給市長。”


    “還有,第三季度基本沒上什麽項目,這事他也有責任,畢竟政府管經濟,如果他堅持原則,一心一意謀劃項目,不至於各項經濟指標下滑的這麽嚴重。”


    “書記,其實市長多次找過王鵬,每次都是敗興而歸,時間久了幹的沒有動力了,包括我也有這種感覺。”


    王鴻濤頗為無奈,越來越體會到“一把手依賴症”,原本正常辦理的工作都要一把手過問,依賴一把手推進。一些一把手甚至成了對上、對下的唯一“把手”,副職成為二傳手。“上麵一句話,下麵一溜煙”,原本應該正常辦理的工作,在某些環節一拖再拖、一推再推,直到一把手過問,才能有效解決。一些小事成“老大難”,不是部門沒能力解決,而是沒真正重視,非要等頂頭上司發話,才趕緊辦理。


    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原本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但“一把手工程”似乎成了筐,什麽都能往裏裝,各項工作都要等一把手過問,靠一把手推動,希望得到一把手認可。為


    主要領導重視的工作,就快馬加鞭狠抓落實;主要領導不怎麽重視的工作,就選擇性忽視。


    全不做,不夠意思;做多了,什麽意思?


    主要領導辦公室門前經常門庭若市,等待請示、匯報、簽批的排成一隊,分管副職的辦公室則門可羅雀,副職的工作積極性難以得到有效發揮。


    一些人不願走正常辦事程序,將找一把手打招呼視作辦事“不二法門”,一些不法商人目標性很強,隻有黨政一把手才能幫他們開綠燈、打招呼、拿項目,所以他們不僅投其所好,而且百般逢迎,一旦圍獵成功,上套的一把手就再也擺脫不了,越陷越深。


    對於這種情況,王鴻濤也沒有好的辦法破解,這是整個社會的通病,是體製機製的問題。


    回到賓館時,已經十二點多了,王鴻濤發現賓館的大部分燈都亮著。


    上了樓,隨便敲開了兩個房門,竟然發現很多同誌在搜集資料。王鴻濤深受感動,馬上叫來小斌,讓他從安排,從明天開始,一定要有夜宵,水果全天候滿足供應,省紀委要是不出這個錢,自己就親自找省長要,辦案本來就是很辛苦的事情,絕對不能讓同誌們餓著肚子加班。


    第二天早上,100個專案組小組在9個組長的帶領下,全部出動,灑向長安市各個角落、各個行業,對宋勇展開全麵調查。


    其中有一組分配給了王鴻濤,吃過早飯後來向王鴻濤報到,兩男一女,分別是省紀委的黃豔豔、迎江市紀委的高金陽和成倉市紀委的唐一軍,都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感覺精力充沛、活力無限的樣子,三人竟然都是未婚。


    任務都給別人分配了,王鴻濤感覺無所事事,便和高川軍帶著三人出去隨便走走,了解民情社意。


    五個人,隻有一個女同誌,而且長的還挺漂亮的,工作單位也不錯,自然成了這幾個未婚人士的香餑餑,比王鴻濤還有受照顧,剛出了賓館的門,唐一軍就自掏腰包買了幾瓶水,其中一瓶殷勤的遞給了黃豔豔,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王鴻濤覺得很好,要是能把婚姻問題解決了,這次專案組就沒白來。


    幾人漫無目的的走在長安的大街上,走著走著,被正在施工的一條道路擋住了去路,一個攪拌車和一個渣土車站在路邊,五六個工人幹的熱火朝天、如火如荼。


    剛準備繞路走,王鴻濤被路邊商戶的罵聲吸引過去了。


    “不得了,這他媽的是世紀工程,比珠穆朗瑪峰修電梯都費事。”


    “又要影響生意了,本來就沒幾個人。”


    王鴻濤湊過去問:“這條路修的時間久了?”


    一個商戶說:“這幾年少說修了二十幾次了,修好了挖開,挖開了再修,反反複複,沒辦法,公家的錢麽,虧他們老先人了。”


    王鴻濤說道:“可能是要改造什麽管網、線路,或者是天然氣、下水吧?”


    另外一個商戶嗤之以鼻,說道:“就算上挖開要改造什麽,我在這幹了這麽多年了,最多七八次是改造,其它的都是重複建設、維修,你見過一條路三四年維修十幾次?多了不敢說,一億肯定投資進入了,聽說是市委書記的工程,聽工人們講每次都有名堂,咱也不敢說,咱也沒辦法,但是太他媽影響生意了。還有,你改造管網,不能和其它單位商量一下,一次性都解決了?真是錢多的沒去處了。修了二十幾次,真有他們的!”


    王鴻濤走到工人身邊,掏出中華煙每人給發了一支,套了套近乎,問道:“兄弟,把這挖開弄啥哩?”


    “嗨,我也不知道,先挖開再說,老板說讓弄什麽就弄什麽。”


    “上次也是你們弄的?”


    工人笑了笑,說道:“我都在這幹了三年了,上次是搶險工程,道路改造維修。”


    王鴻濤又問:“不是剛修好嗎?咱們又維修?路就這麽費?”


    “兄弟,見識淺了吧?不這樣搞,怎麽賺錢?老板有關係,拿政府的錢總要有點由頭吧?”


    “聽說你們老板是市委書記的關係,那可牛逼了,想掙錢太容易了。為啥不搞個大工程?一直幹這些小項目?”


    另一個工人說:“你懂個啥,大工程能有這個利潤大?維修活才更掙錢,而且結賬又利索,大工程啥時候才能把錢結清?政府的欠賬這麽多,排隊都排不上。幾十、幾百萬的,領導隨便給財政局打聲招呼就撥出來了,學著點,裏麵的門路多著呢!”


    王鴻濤真是長見識了,看來那幾個商戶所言非虛。


    離開後,王鴻濤對高金陽說:“金陽,你去長安飯店,找中央巡視組的周雷,讓他跟長安市要剛才那條路近五年的施工建設詳細情況,挖一挖背後的事情,看能不能牽扯到宋勇,這件事你具體負責。”


    “好的,組長,我馬上就去!”


    黃豔豔說道:“組長,我從小在長安長大,其實長安的重複建設一直以來就很嚴重,在我的印象中一直再修,好像又一直修不好,上學的那段路好像修了幾十年。哎,財政資金有時候就這樣浪費掉了,太可惜了!”


    對此,王鴻濤深有感觸,重複建設確實是政府行為。首先,對地方政府領導考核製度不科學,主要是以gdp、財政收入多少等進行簡單的量化和比較。這使得地方政府領導片麵追求gdp和財政收入,直接造成地方政府片麵追求經濟增長速度,大搞政績工程,追求短期效益、局部利益。


    其次,存在經濟壟斷,各級政府除了直接掌握投資資源,還掌握較大的經濟權力和經濟政策資源。地方政府通過運用財政資金、幹預銀行信貸、指令國有企業投資等方式,直接推動開發區和城市建設項目投資,還通過提供土地、稅收減免和資金支持,為各項建設項目創造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重複建設。


    最重要的還是腐敗問題,就像剛才那條路,人為的拆了建、建了又拆,缺乏有效的監督,官商勾結,謀取利益,這才是最可怕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貴巔峰之一路狂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並收藏權貴巔峰之一路狂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