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子難看的表情中,王鴻濤陪著喝了人生中第一碗豆汁。


    “爸爸,怎麽這麽酸?這麽餿?”


    王鴻濤笑著說:“你再喝兩口,會不會像臭豆腐一樣,聞著是臭的,咽下去是香的?”


    “不喝了,不喝了,打死我都不喝了!”


    吃過早飯,兒子問道:“爸爸,咱們去哪玩?”


    “兒子,京城是全球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城市,共有7處。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名勝古跡達200多處。9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國家地質公園,15處國家森林公園。你給咱們製定個計劃,爭取這個假期把他逛完,好嗎?”


    兒子興奮的蹦蹦跳跳的,忽然又擔心道:“爸爸,不學習了嗎?”


    “你自己安排吧,暑假作業還是要寫完的。”


    “好耶,爸爸,快回家,我要寫計劃!”


    “今天不用寫了,咱們現在去北海公園、頤和園和圓明園,爭取今天把他們逛完,爸爸晚上陪你一起製定計劃。”


    看著前麵有說有笑的父子倆,劉夢瑤又開心又無奈,學習怎麽辦?難怪都看見爸爸親,都是這麽無原則慣出來的。


    在銀州,免費醫療徹底黃了,人們無比懷念王鴻濤。經過幾天的精心組織,全社會、各行業發起了浩浩蕩蕩的請願行動,以各縣區為代表,數十萬銀州人民在請願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12個縣區的領導知曉此事後,竟然帶頭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全市人民在行動,作為市委書記的王鵬竟然不知道此事。


    7月28日,從銀州駛出幾十輛汽車,帶著13份萬人請願書,其中有一份是銀州企業家的聯名上書,奔赴京城和省城長安,一場史無前例的請願行動拉開了帷幕。


    下午三點,20輛轎車齊刷刷停在秦省省委大門口,在眾目睽睽下拉開了兩條長長的橫幅,上麵赫然寫著:銀州人民需要王鴻濤書記!


    請把王鴻濤書記還給銀州!


    瞬時間引起了大量路人的圍觀,省委大門被圍的水泄不通,造成了交通的癱瘓!


    好事者立即拍下了視頻,發到了網上,鬥音、快手都在瘋傳。


    消息很快匯報到了省委書記陳家忠這裏,立即委派組織部長李憶笑出麵處理此事。


    李憶笑出現在眾人麵,亮明身份後後,請願團抬出了13份萬人簽字請願書,帶頭的陳剛說道:


    “李部長,我們就一個心願,希望王鴻濤書記重新回銀州當市委書記,銀州需要他,這是我們全體銀州人民的呼聲。我是一個白血病患者的父親,沒有王書記,我們家早完蛋了。這次的請願是我們自發組織的,我們隻是代表,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人出人,要不是顧忌影響,來的人會更多。”


    李憶笑讓人接過請願書,慎重的說:“大家的請求,我一定會如實反映上去。但是,暫時不能給大家明確的答複,希望你們能理解。不過,我相信省委會慎重考慮你們的訴求,盡快給你們答複,請你們先回去吧!”


    陳剛說道:“李部長,謝謝了!我們不回去,還要跟另外一隊匯合,我們要去京城!”


    李憶笑一聽就慌了,這麻煩大了,忙問:“還有一隊,他們現在在哪?”


    “已經去京城了,這次我們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憑什麽把王鴻濤書記調走?他犯了什麽錯?我們銀州人不會讓王書記受委屈,誓死扞衛王書記的尊嚴!”


    說完,陳剛等人立即上車,啟程前往京城。


    交通疏散了,但是在網上,輿論徹底被引爆了,如同山呼海嘯般洶湧而來,衝擊著所有人的思想,震撼著每個人的心靈!


    王鴻濤事件又一次成為了網絡熱點,這一次比前幾天卸任時更勁爆,更有衝擊性。因為,和離別的溫情不同,這是在討公道,網民們開始揭秘,為什麽王鴻濤會被無端調離,其中的隱情又是什麽?


    陳家忠書記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後,立即向陳德明部長做了匯報。


    陳德明收到消息後久久無語,這個王鴻濤怎麽這麽能整事?讓那些人來了京城可怎麽收場?怎麽答複?民意不可違呀!


    陳德明感覺自己做不了主了,立即起身去給領導匯報。


    醫藥協會會長王峰一臉的沮喪,忍受著電話那頭劈頭蓋臉的罵聲:“你是怎麽做事的?豬腦子嗎?一點政治敏銳性都沒有嗎?這麽關鍵的時候,怎麽能讓這種新聞在網絡上發酵?幹不了趁早滾回家去!立刻砸錢,讓關於王鴻濤的消息限流、屏蔽,事情再這麽發展下去,你們都喝西北風去吧!你好好看看,有些網名的評論已經映射到我了!王峰,這事處理不好,就把你從醫藥行業徹底除名!”


    領導一句話,底下跑斷腿,而且領導的很多話基本不過腦子,隻憑主觀臆斷。


    王峰真想反駁一句,網絡有那麽好控製嗎?如果沒有政府禁令,那些資本家們能聽自己的?


    王峰嚴重懷疑,自己那點資金,砸不動人家,便說:“我立即去辦,盡全力控製輿論。領導,能不能給中宣部、網信辦打聲招呼,事出緊急,他們放話了事半功倍。”


    “把你的是先做好,我去協調!”


    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茫茫人海狂風暴雨!


    7月29日早晨,長途跋涉的請願團在京城匯合,立即前往西城,直奔中組部。


    在首都,人們發現了驚奇的一幕,一百多人排的整整齊齊,拉著兩條長長的橫幅,靜靜的站在中組部大門口。


    橫幅上寫著他們的訴求,銀州人民需要王鴻濤書記!


    請把王鴻濤書記還給銀州!


    橫幅前麵的空地上,整整齊齊擺放著13疊厚厚的萬人請願書。


    就那麽靜靜的站著,不喧嘩、不吵鬧!


    請願團來京前,受到了不少高人指點,經費保障由部分企業讚助,免除了後顧之憂,挑選的人員都是身世清白,背後還有銀州各縣區官方的影子,市長陸建國等人也是視而不見,甚至推波助瀾,稱得上組織嚴密,行動統一,力求取得實效。


    這一幕,迅速被發到網上,鬥音和快手甚至有同步直播,受到了全國網民的關注和熱議!


    而此時,王鴻濤正帶著老婆孩子在北大未名湖邊閑逛,兩耳不聞窗外事。


    陳德明部長早有預料,並且嚴陣以待,迅速派幹部一局局長林子帆把請願團請進了會議室,和他們麵對麵交流。


    畢竟涉及到了京城,影響力比昨天更甚,所以在有關部門的關注下,京城請願活動僅僅發酵了一個小時後便銷聲匿跡了。但是,這樣更激起了網民的好奇心,相關消息和評論層出不窮,演變成無數版本,甚至出現了陰謀論,網友們紛紛呼籲,請政府還原真相,給廣大網民一個交代。


    在會議室裏,請願團堅持己見,就一個訴求,請王鴻濤重新回銀州任職。


    無論如何,組織任命是嚴肅的,無法更改的,林子帆苦口婆心的勸說,解釋組織原則,王鴻濤這麽優秀的幹部,不能隻是銀州的,要放在更重要的崗位上造福更多的人,難道大家想組織你們書記提拔嗎?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不管王鴻濤幹的多好,總是要走的,咱們不能阻擋人家進步吧?


    論打太極,由群眾組成的請願團如何能和林子帆這樣的老狐狸周旋?


    經過半天的忽悠,請願團啟程返回了銀州,以為目的已經達到。


    可是在回去的路上,大家一合計,好像人家什麽明確的答複都沒有給呀?這可如何是好?回去後如何給大家交差?


    事已至此,也隻能先回去了!


    王書記,我們對不起你呀,我們盡力了,奈何鬥不過那些老狐狸呀!


    國家的力量還是有保障的,在有關部門的解釋下,網民們明白了,王鴻濤是個優秀的市委書記,能力出眾,成績突出,是要重用的,已經與前幾日被提拔為副部級幹部,即將履新新的崗位。


    慢慢的,輿論被引導過來,向著好的發向發展。


    自回到京城,王鴻濤鮮有玩手機,一家人開開心心的過小日子,發生這麽大的事情竟然一無所知。


    直到弟弟鴻海打過來電話才得知此事,鴻海說,有關部門口頭通知,所以事情來得快,去的也快,詢問哥哥需要有什麽後續動作?


    王鴻濤讓他消停些,要做什麽自己會親自通知他,關於自己的事不要擅自做主張。


    晚上,王鴻濤意外接到了衛生部副部長王強的電話。


    “鴻濤,現在回京了吧?”


    “是的,已經回來了,部長有何指教?”


    “鴻濤,事已至此,非我所願呀!有些事情最好不要鬧得太大,對誰都不好?”


    “部長,今天的事你不會認為是我指使的吧?我王鴻濤還沒有那麽下作,背後耍手段。如果想做點什麽,我也會光明正大!”


    “鴻濤,情非得已呀,希望你能理解,如果你有什麽要求,可以跟我說,我會盡力滿足你。”


    “部長代表的是你自己?還是別人?”


    “這沒什麽區別,鴻濤,萬事以和為貴,以後的路還很長,想走的長遠,還得大度一些!”


    王鴻濤笑了,說道:“部長這話讓我想起了一個著名相聲演員的話:我最厭惡那種不明白情況,就勸你一定要大度的人,離他遠一點,雷劈到的時候會連累你。紮你一刀,你這血還沒擦幹淨呢,他在那說要大度一些,你死不死?無非就是一些上市企業,些許的一些利益,真以為我王鴻濤是好欺負,可以任人拿捏的?哪怕是商業手段,我也不懼,有本事就真槍實彈的幹一場!”


    說完,王鴻濤就掛了電話,沒什麽好說的。


    當你開始拒絕別人,知道以牙還牙的時候,他們反而會更加的尊重你,甚至敬畏你、怕你。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有時不留情麵才是最正確的。


    他奶奶的,不能讓人這麽白欺負了,生死看淡,不服就幹,誰怕誰?得好好合計一下,看用什麽方便把他們徹底打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貴巔峰之一路狂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並收藏權貴巔峰之一路狂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