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辦公室後,王鴻濤陷入了沉思,心中無限感慨,真的要離開工作十幾年的迎江了嗎?未來會在哪裏?


    這十多年,從費盡心思當一名小小的秘書開始,到現在的市委常委,中間經曆了什麽隻有王鴻濤自己清楚,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次心力交瘁,多少回失望與期待交織,多少次裝孫子一樣跑項目、拉客商,萬般滋味隻有自己能體會。


    人就像在陰潮的泥土裏,每一粒種子都要隱忍一冬的孤獨,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裏,每一位有為者都要寂寂無聞多少個春秋,厚積分秒之功,始得一鳴驚人!


    等你埋頭走了很長很遠的路,抬頭所見,就是星辰滿天!


    王鴻濤知道,未來不會差,但是對於工作和奮鬥了這麽多年的家鄉,這裏的山、這裏的水、這裏的人、這裏的事,讓人無限留戀,尤其是還有很多未竟之事和一些未實現的抱負、夢想,讓王鴻濤感到非常遺憾。


    第二天開始,調離的緊迫感讓王鴻濤開足馬力、上緊發條,爭分奪秒的開始工作,以彌補心中的遺憾和工作上的缺失。


    最先感受到壓力就是兩個秘書王剛和劉傑,可以說是工作任務堆成了山。


    上午,王鴻濤和設計院的陳躍進探討了三個小時的新區規劃,按照周希書記的想法直接點名問題,要求三天內見到整改方案,沒有一點商量的餘地,給了陳大師很大的壓力,必須得回去加班加點了。


    下午,王鴻濤回到鎮北區區委,召集區長馮東、副書記王成龍、組織部長江達賢、紀委書記張小斌,召開五人小組會,研究鎮北人事調整方案,就這點事情已經拖了一個多月了,很多崗位空缺,嚴重影響到了工作的正常運行。


    王鴻濤沒時間聽他們囉嗦,快刀斬亂麻,自己指定了幾個位置,其餘由馮東定奪政府組成部門的人事,王成龍和江達賢定奪其它區直部門的人事,不到下班就研究出了最終人事調整方案,要求在市委組織部備案和考察同步進行,一周內完成人事調整。


    第二天,區委組織部4個考察組迅速分布到各部門、各鄉鎮開始人事考察,等塵埃落定後幹部們也不吵不鬧了。


    上午,王剛通知人事局長康義、財政局童建明、河口鎮黨委書記潘從民、鎮長管啟武、吳小俊、政務服務中心主任薛楊、組織部鄭偉,書記要見他們。


    康義離的最近,第一個來報到,進門後王鴻濤便說:“康局長,訂單式培訓搞得不錯,這兩年你的工作實績能拿得出手,我打算推薦你進入政府領導班子,擔任副區長,談談你的想法吧!”


    康義被驚的五迷三道的,緩了幾秒才回了神,激動道:“感謝書記給機會,太意外了,有些失態,書記不要見怪,書記請放心,我會一如既往認真工作,不打折扣的貫徹書記所有的指示!”


    “錯了,是區委、區政府的指示,近期你再把訂單式培訓好好完善一下,主要實效,形成長效機製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就當我給你的布置的任務吧!”


    “書記請放心,保證高質量完成任務!”


    “好,看實效。你去把童建明叫進來。”


    不一會,童建明進來說:“書記,有什麽指示?”


    “建明,坐下說!有個事情給你說一下,市裏要調整人事,鎮北可能會空缺副區長,我打算向市委推薦你。”


    話音剛落,童建明聽到自己心跳的咚咚咚,深吸一口氣說道:“謝謝書記,我也不會說話,隻能說書記指哪我就打哪!”


    王鴻濤笑著說:“建明,不要緊張,又不是要你上戰場,你對鎮北是有功勞的,當初政府債務讓人不勝其煩,你前後給鎮北爭取回來有十億資金吧,財政局這兩年也沒聽到吃拿卡要的事情,你幹的不錯,等事情有了著落,給童主任回個信,這也是我當初給童主任的承諾。”


    “書記,我再次說聲謝謝,我是鎮北人,為鎮北做點事情是應該的,感謝書記對我的培養和關照!”


    “這事你知道就行,還沒有上市委常委會,不要到處論說。”


    “嗯,我知道輕重。”


    空缺了兩個重要局長,王鴻濤打算把其中一個位置給河口鎮黨委書記潘從民,無論從能力還是資曆都算是佼佼者,在大局過渡一下,下一步提副處級就順理成章了。


    潘從民進來後,王鴻濤說道:“叢民,當鄉鎮書記幾年了?”


    “書記,三年鎮長,四年書記,到河口鎮馬上就八年了,在鄉鎮工作已經十三年了。”


    “不短了,該挪挪位置了,在一個地方待久了會產生惰性,不過總體上你的工作區委還算滿意,尤其是工業園區的建設上,河口鎮給予了大力支持。給你兩個選擇,財政局、人事局。”


    潘從民稍微過了一下腦子,便毫不猶豫說:“書記,有可能的話我想去財政局。”至於原因,不言而喻,很多人戲稱財政局是天下第一大局。


    王鴻濤點了點頭說:“知道了,我會盡量協調,管好自己的嘴!”


    “書記,我明白!”


    接著,進來的事管啟武,現在是鎮長職務,王鴻濤打算給他的職位再增加點含金量,畢竟這也是個有功之臣,化解政府債務也有他很大的功勞,正是因為無債一身輕,王鴻濤才能輕裝上陣發展經濟。


    管啟武進來後,王鴻濤直接了當的說:“啟武,鎮長幹的怎麽樣?有什麽感觸?”


    “千頭萬緒呀,自我總結一下感覺就是少說、多做、擔當。少說就是幫忙不添亂,搭台不拆台,維護好書記和班子的權威;多做就是分憂解困難,納於言、敏於行,工作上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擔當就是當家不出亂,書記當家,鎮長就要管好家、理好財,做到有膽有識、敢於負責、真抓實幹。書記,自從您把鄉鎮的債務化解後,說實話工作好幹多了,實施了很多惠民政策,鎮政府的公信力提高了很多,說話也有人聽了,前幾年吃完麵條食堂都不給欠賬,堵大門要賬的比比兼是,也就是咱們鎮北,其它縣的鄉鎮還是老樣子。”


    王鴻濤讚許道:“不錯,看得出進步了許多。啟武,我想調整一下你的崗位,給你兩個選擇,一是鄉鎮書記,二是人事局局長,你想想。”


    有進步的機會,管啟武當然不會推辭,想了想便說:“書記,我年齡也不小了,最終歸宿還是回來當局長,去了鄉鎮工作是很充實,但工作強度太大,應酬太對,身體不太能堅持了,胃病很嚴重,本就打算跟書記談談,如果能去人事局就再好不過了,還請書記成全。”


    “啟武,身體問題不大吧?有問題早點說呀,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哎,萎縮性胃炎,還有一些其它的什麽高血壓之類的,不過不耽誤工作,就是有愧於書記的培養,要不然我真想幹幹鄉鎮書記,鄉鎮工作了一回,每當書記肯定會遺憾一輩子。”


    “那就回來吧,就去人事局,不過現在隻是謀劃階段,注意保密紀律。”


    “書記,我明白,讓書記失望了!”


    管啟武走後,也快下班了,王鴻濤幹脆讓小俊、薛楊、鄭偉一起進來。


    麵對三個同班同學,感歎離別才是人生的主旋律,離別不是桃花潭水,不是長亭古道,而是有一些人會慢慢淡出你的生活,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想幹出名堂必須得忍受孤獨,去陌生的環境闖蕩。


    到了這裏小俊習慣性幹起了秘書的活,給三人倒了杯茶,又給王鴻濤填滿了水。


    王鴻濤說道:“今天叫你們來,是人事方麵的事,按道理作為書記,調整人事要公平公正,但是我隻是個凡人,該照顧的總得照顧,幸好你們幾個工作上也都能拿得出手,不是那種扶不起的阿鬥,我再給你們搭建一次平台吧!小俊,你也幹了段時間鎮長了,知道書記和鎮長都該幹些什麽,去河口鎮當書記吧。”


    小俊點頭道:“聽書記安排,我就去試試吧!”


    “不是去試試,是要盡全力去幹好,別人鎮北人說王鴻濤用了些什麽人,你當過我的秘書,得給我爭麵子,要是沒信心幹好,趁早別去了!”


    “是,書記,一定盡全力幹好!”


    王鴻濤又說:“薛楊,小俊留下的位置,你去頂替吧,政務服務中心畢竟是個事業單位,你比較活套些,去鄉鎮鍛煉提高一下能力水平,以後的天地更廣闊。”


    “書記,我會幹好的!”


    “鄭偉,你在組織部,這個單位有些特殊,給你兩個選擇,一是接薛楊的位置,擔任政務服務中心主任,另外一個是組織部副部長,至於現在的副部長我會調整一個出去,你考慮一下。”


    鄭偉想了想,感覺難以抉擇,便說:“書記,我也拿不定主意。”


    薛楊建議道:“我那人多、事雜,需要和方方麵麵協調,能接觸不少單位和企業,對於人脈擴展還是挺有幫助的,組織部和核心要害部門,上了副部長可能以後的發展會更好,不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還需要你自己拿主意。”


    小俊直接說:“鄭偉,去政務服務中心吧!”但是卻沒說具體原因。


    聽了小俊的話,鄭偉下定決定說:“書記,那我去政務服務中心吧!”


    “嗯,我知道了,出去不要亂說,人事調整還沒開始。咱們是同學,我有幾句話想對你們說:生活是自己的,有什麽樣的能力,就過什麽樣的生活,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要量力而行,有自己的原則,有自己的信仰,站在屬於自己的高度,看該看的風景,任何時候,切勿伸手!你們去忙吧,我還得加會班。”


    三人點頭稱是,出去後小俊低聲說:“以前聽書記提過一嘴,可能要在政務服務中心的基礎上成立行政審批局,要把所有的審批權限放在這一個單位,而且鄭偉能一步到位上正科級,我覺得比副部長好點。”


    薛楊說道:“如果真是那樣,那這個單位就牛逼了,我都有些不想走了。”


    鄭偉笑道:“行了,你那是下去當鎮長了,別得了便宜還賣乖,要點臉。”


    忽然,小俊聯想到了什麽,說道:“我怎麽有種書記要走的感覺?要不然怎麽無緣無故給咱們調整?”


    薛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貴巔峰之一路狂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並收藏權貴巔峰之一路狂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