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兵小哥幾個回來的時候天都黑透了。


    幾個人跑去王府井瀟灑了一圈兒,一個一個吃的嘴油肚圓的,那是相當的滿足。玩也玩了,吃也吃了,確實應該滿足。


    這個時候的王府井大街正處於新舊交替的節點上,從實際上來說,應該算是全國最繁華的一條商業街區了,也是最早成立商業管理辦的馬路。


    又直又寬的馬路,兩邊都是寬寬的人行道,所有的店鋪商場各種買賣都換上了時髦的大玻璃窗和玻璃門,拉著彩燈。


    而且這個時候還特別流行國營單位出來擺攤兒,飯店小吃衣帽什麽的,再加上那麽我的個體戶。


    雜而不亂,煙火氣相當濃厚。


    這個時代的商業和老百姓都是息息相關的,還不像後來弄的那些,都脫離了低級趣味兒,離老百姓遠遠的,冷冰冰的。


    從早到晚,大馬路上都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那種鬧熱沒經曆過的人根本都想象不出來。


    王府井的百貨公司也是這會兒全國銷售額最多的商業體。


    “這是溜達夠了呀?”張媽看到幾個大小夥子低眉順眼的進來,笑著問了一句。


    “就是閑逛。”張鐵兵略有心虛,笑的相當諂媚。


    他幾個舍友就挨個叫人,叫的可親了。


    “現在王府井確實是熱鬧,逛逛也挺好的。”張鐵軍點了點頭沒說什麽:“就是你們逛街帶幾個心眼兒,手別欠。”


    “我明白,俺們都懂,不想買的東西絕對不伸爪子,就遠遠的看看。”


    到不是說在王府井這邊會被沾到訛上,而是九十年代整體來說商業這一塊就是這麽個氛圍,這是為了讓他們養成一個習慣。


    像這個時候的大柵欄潘家園包括鑼鼓巷玩這套的人多了,實際上一些賣服裝鞋帽的也會搞些手腳在裏麵。


    不管是什麽時候都是有好人有壞人的,隻能說各個時期的道德底線高低會有不同。


    “你們還吃點東西不?就零嘴兒對付飽啦?”張爸的關注點永遠是那麽的淳樸。


    “可得了,再吃就爆了,今天有點放縱了。”張鐵兵拍了拍肚子。


    “鐵兵應該鍛煉鍛煉了,”小柳說:“臉蛋子都要圓了,你們平時在學校是不是一動也不動?”


    “我是王八呀?還一動不動,那就算上廁所是不是也得使使勁兒?”張鐵軍一聽讓他運動就不樂意了,運動哪有躺著舒服。


    “確實胖了,還是剛來那會兒,軍訓那會兒精神。不白訓。”張媽打量了幾眼小兒子,點頭同意小柳的說法。


    “媽你竟能提起我不堪回首的回憶。”張鐵兵往沙發上一倒雙目無神:“那是軍訓嗎?那是在扒我的皮呀,太難了,以後不要提了。”


    “以後你們幾個早晨都早點起來,出去活動活動跑跑步,”張鐵軍對安慶偉說:“這裏就你體格好,你帶個頭,他們誰不聽話你告訴我。”


    “行。”安慶偉眼睛一亮,痛快的答應了下來。


    他本來就是整個宿舍最喜歡動的人,愛幹這個。


    “多活動身體好,年輕輕的就胖起來可完了,”張爸在一邊點頭:“鐵兵你聽你哥的,聽見沒?不興偷懶我跟你說,到時候我檢查。”


    “你們都是壞銀。”張鐵兵滿臉的不憤和憋屈,起來去抱著妞妞就走:“走,老叔帶你私奔得了,咱們不在這個家混了。”


    “這話讓你給說的,稀碎。”一家人都笑起來。


    “還有我呢。”樂樂不幹了,這麽好玩兒不帶我?豆豆沒聽懂,在那一臉懵逼的觀察中。


    徐熙霞摸了摸兒子的小腦袋:“兒子啊,怎麽感覺你什麽都得慢半拍呢?這你長大了不得讓你哥你姐把你給熊死啊?”


    “你正好說錯了,”


    張媽笑著說:“豆豆就是讓哥哥姐姐給保護的太好了,啥也不用尋思,反正有啥好事兒都落不下,跟著就行了唄。”


    周可麗摸了摸肚子:“就俺們妮妮可憐,等俺們長大能走哥哥姐姐全都上學了,都沒人帶著玩兒。”


    “你倆連名兒都給起好啦?”


    張媽笑著看周可麗:“這可真夠積極的了,啥?妮妮?這是跟著妞妞走的唄?也行,好聽,大名呢?叫啥?”


    張爸張媽都沒有給孩子起名的癮,不像人家爺爺奶奶都要爭一下冠名權,有人起好了才好呢,省著動腦筋了。


    “他說叫張小悅,和張小愉正好湊一對兒。”


    “嗯,好聽,意思也好,和姐姐正好是一對兒。行。”張媽點頭同意。


    家裏人都知道周可麗姐仨的情況,誰也不會提如果是兒子怎麽辦,一概默認就是女兒。肯定也必須隻能是女兒。


    而且這麽一來正好是兩男兩女,兩個好字,誰也不落單,感覺就舒服。


    大聊也沒有個主題,就這麽左一句右一句的閑聊了一會兒,張鳳問張鐵軍:“鐵軍明天有事兒沒?”


    張鐵軍看向她揚了揚下巴。有事兒說唄,還客氣呀?


    “明天有人來咱們寄讀學校打算收養孩子,我想去看看,總感覺有點不大放心似的。”


    “為什麽要收養?”張鐵軍問:“咱們養不起了怎麽的?把工作人員找好對孩子好一點兒比什麽都強。胡扯。”


    “有人想來收養孩子呀?”張媽看了看張鳳:“我也感覺最好是不搞這些,怎麽也不是親生的,以後的情況誰能知道?”


    “我也從來沒打算讓咱家的孩子給誰收養,都是一時衝動,”張鳳撇了撇嘴:“都不是奶孩兒了,不少都記事了,能親哪去?


    到時候弄到最後不知道是什麽模樣呢,萬一再把好好的孩子給養壞了可得了。”


    “現在收養的時候說的好聽,等以後萬一有了親的或者時間長了耐性沒了,那孩子可就遭罪了,都不說別的,天天打打罵罵就夠嗆。”


    張爸也不想讓這些孩子給誰收養。


    老張家又不缺錢,這些孩子在這邊吃的好住的好穿的好的,挑的都是細心有耐心的護工阿姨,小的更是有專人照顧。


    說直接點,這個時候大部分人家的條件可能還不如寄讀學校呢。


    孩子們在這有病治病快快樂樂的長大,然後上自己家的學校一路讀上去成人,起碼這一輩子都不用遭什麽坎坷被人白眼兒。


    “那你還打算去?再說明天不是禮拜六嗎?”張鐵軍沒弄明白。


    “去影呼影呼唄,是幾個外國人,不搭理感覺不太好像。”張鳳啾了啾嘴:“這外國人也是的,跑這麽老遠來收養孩子,真是燒的。”


    “怎麽的?咱們孩子不給他收養還能弄出來外交事件哪?”張媽就不高興了:“就不給,咱家孩子一個都不走。


    就算是找到親生父母了還得看情況呢,起碼得弄明白當初擁護啥不養的,也不能說給就給呀,還外國人。


    自己國家的人知根知底的我都不樂意,外國人就更不行了,吃不慣穿不慣的,跟著出去話都聽不懂,去遭罪呀?”


    “你說他們圖啥呀?就獻愛心唄?”張鐵兵發出了質疑。


    嗬嗬,張鐵軍扯了扯嘴角。圖啥?圖心肝脾胃腎唄,圖那一腔熱血,還能圖啥?


    到是不能一杆子全打死,裏麵也確實有真心實意想要收養孩子,不過那個基數到底是多少就誰也不知道了,反正肯定不多。


    其實這樣的還算好的,直接痛痛快快的死了也不遭罪,最可憐的是那些被弄回去做各種實驗的。


    從八十年代開始,小日子和美國佬就開始搞這方麵的事情了,用各種借口在國內到處抽血搞研究,從各地收養或者偷孩子。


    不完全統計,就九十年代這十年,小日子和老美從咱們這以各種借口弄走的孩子得有十多萬,誰後來聽說過這些孩子了?聽說過幾個?


    這還是有記錄的,沒有記錄的呢?就地取材的呢?


    要知道他們可沒有什麽計劃生育,那是隨便生使勁生各種鼓勵生育的,孩子生多了政府還給各種補貼和獎勵。


    結果寧可不要錢也要養中國孩子,這是什麽精神?這是什麽樣的大公無私助人為樂一切為了地球更美好的精神?


    純屬扯基巴蛋。


    而在這其中的各種帶路黨又是一種什麽精神?


    “明天我和你一起去。”張鐵軍心裏有點煩躁,囑咐了一聲站了起來:“我去書房寫點材料。”


    “這咋瞅著像生氣了呢?”張鐵兵的察眼觀色是胎帶來的神通,一瞅一個準兒。


    “你哥的事兒你少問。”張爸打斷了張鐵兵的聯想功能。


    張鳳咂吧咂吧嘴:“許是這事兒裏麵有啥咱們看不出來的東西唄,層次差太遠了。現在鐵軍也像個老頭子似的了,可咋整你說。”


    “竟胡說,一天天的。”小柳瞪了張鳳一眼。最煩她說張鐵軍老氣了,還總沒個記性。


    張鐵軍上了樓坐了一會兒,抽了根煙,這才拿出電話,想了想打給了秦哥。


    “秦哥,這麽晚打擾你了。”


    “有事你還是直接吩咐吧,這麽說話怪嚇人的。”


    秦哥這個人特別板正,張鐵軍對他的尊重全部化了他工作的動力,做事說話的尺度拿捏的特別好,即親近又不失嬌。


    “你找時間幫我約一下才讓部長,具體時間上以他方便為準,最好是放在工作以外。”


    “不用說什麽事情?”


    “不用,我和他當麵說就行了,就這個事兒,你好好過周末,好好陪陪嫂子和孩子,等禮拜一再安排,不急。”


    掛了電話,張鐵軍又給蔣衛紅打了過去,讓他安排人在全國範圍內調查一下外國人收養孩子這事兒,要一個盡量準確的數字,還有時間段。


    再一個就是查一下各地學校,看一看有沒有那種打著體檢的旗號對學生進行抽血的事情,有多少,具體的時間。


    “那件事兒進行的怎麽樣了?”


    “還在跟進,主要是限製比較大。”


    “行吧,盡量抓緊,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越快越好。”


    “順便對全國的孤兒院和兒童福利院也做個調查吧,把情況摸摸清楚,要加大對孤兒和被虐待孩子的搜救工作。”


    張鐵軍又補了一句,掛了電話,這才整理了一下情緒和思緒,拿過筆繼續寫報告,心裏想著這事兒得找個機會當麵匯報一下。


    不過這裏麵還是有難處的,就是這個時候還沒有人關注重視這方麵,完全都還沒有意識到這方麵的種種都是陰謀。


    蜜月期嘛,總是會有那麽一些人嚐到點甜頭就忘乎所以忘了自己是誰了。或者是知道也不在意,誰說的清呢?


    時間一晃就到了第二天早晨。


    張鐵軍起來在花園裏跑了幾圈,回來衝了個澡吃了早飯,張鳳才從床上爬起來。還是被孩子給叫起來的。


    小家夥們是真能起早,那真的是日落而眠日出就起,也不知道是哪來的這麽大精神頭,隻要天一亮就聽他們在院子裏吵鬧了。


    家裏老太太醒的早,黃大姐來的早,張爸張媽就也跟著老太太的作息時間走了,每天早睡早起。


    主要是你不起也不行,孩子可不管你幾點睡的睡沒睡夠。


    況且東北人本來就習慣了早起,慢慢的一家子人大概就都這麽個樣子了。不用提張鐵兵他們,在學校起的更早。


    這個時候的大學可不是以後那種垃圾,各個方麵還是相當嚴格的,想賴床翹課門都沒有。


    吃了早飯陪著孩子們玩了一會兒,張鐵軍和張鳳一起去了京城的龍鳳寄讀學校。


    學校在六郎莊那邊,緊挨著冠軍大學,邊上是冠軍完全學校和紅星職工醫院。完全學校就是十二年製學校,從小學到高中。


    其實還有幼兒園,東方這邊各公司職工的孩子基本上都在這裏,有校車接送。


    咱們國內其實一直都是多學製共存的,像這種完全學校就有很多,當然也有不完全學校,一般都是指小學。


    正常六年製的小學事實上應該叫完全小學,同理,六年製的中學就是完全中學了。


    這些都有,甚至國內現在還有五年製的小學。


    兩個人到了學校的時候,對方的人還沒到。


    張鐵軍一直也沒來過這邊看看,正好借著這個機會參觀一下。主要是張鳳辦事他能夠放心,也用不著他操心。


    寄讀學校不算很大,分為三個部分,幼兒部,少兒部和少年部。


    事實上,咱們國家對幼兒少兒和少年還有青年的概念表述一直都不是很清晰的,應該是習慣了模糊吧,幹什麽都是這樣。


    寄讀學校這邊是按照自己的規定執行,學齡前就是幼兒,要不為什麽叫幼兒園呢?對吧?


    上了小學就是少兒,中學就是少年,高中畢業了才是青年。


    也就是說這些孩子會在這個大家庭裏一直成長到十八歲,高中畢業才會離開。


    離開也不是甩給社會不管了,大學有宿舍的嘛,沒考上大學的或者大學畢業了都會提供公寓提供工作,公寓會收一點租金。


    這些到是不強迫,到時候還是要看孩子自己的選擇,反正這邊都是安排好了的。


    學校幼兒部的人最多,這麽大點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照顧和保護,嬰兒在這裏都是一對一撫養的,其實和自己孩子也沒啥大區別了。


    其實說是一對一也不全麵,還有夜班呢。


    好在嬰兒並不多,從學校成立到這會兒一共也才十幾個,基本上都是三四歲四五歲的孩子要多些。全國都是這樣。


    “理事長。”學校的校長是個一瞅就特別慈祥的大娘,有五十多歲了,一頭花白的頭發。


    大娘沒有家,也不知道是離了婚還是另一半去世了。


    她帶著女兒在城邊上辦了一家黑孤兒院,收養了三四個孩子,收入全靠她一個人張羅,還要供自己女兒上學。


    她原來有兩個女兒,後來沒了一個,這也是她收養孩子的原因,感同身受,感覺這些孩子太可憐了。


    基金會找到她的時候,她整個人瘦的都已經不像個樣子了,每天晚上都要出去翻垃圾桶撿瓶子。


    要不是她還有一點退休工資估計早就挺不下去了。


    後來基金會就把她的孤兒院給合並了,聘請她當了這所寄讀學校的校長,要求就是她自己每天都要吃好喝好睡好。


    她的女兒高中畢業就沒再念書了,現在也在寄讀學校上班,管理少兒部,現在也已經變了個樣子。生活有了希望。


    “於姨。”張鳳笑著和大娘打招呼:“這是俺家那個,他平時忙,還是頭回過來。”


    “於姨。”張鐵軍叫了一聲。


    “哎。真精神,你倆可是真般配,以前就聽著說我還不咋信呢。快進來。”


    禮拜天學校是鎖大門的,孩子們都在學校的操場上或者遊藝室玩兒,或者在圖書館看書,高中以後才會被允許出去,但也要登記。


    目前學校還沒有那麽大的孩子。


    “姐。”一聲脆生生的招呼,一個大丫頭笑著跑了過來:“你今天怎麽來了呢?想我了呀?”


    “把你給美的。”於姨拍了那丫頭一下,對張鐵軍說:“我家丫頭,叫於小曼,一天瘋瘋叨叨的。叫姐夫。”


    於小曼就打量著張鐵軍,叫了聲姐夫。


    “你好。”張鐵軍衝她晃晃手,打量著裏麵的建築。


    “你是不是一趟都沒來過?”張鳳問張鐵軍。


    張鐵軍點點頭,略微有些心虛:“我就去過沈陽的,也沒去上幾次。以後盡量多來。”


    “那到沒啥,就是感覺有點怪。媽和爸都來過好些回了。”


    “怪啥?”


    “你花錢張羅的學校,你自己沒來過,不怪呀?換個人早就把錢卷跑了。”


    “相信你唄,一看弄的就不錯。”張鐵軍誇了張鳳一句。這話誇的一點都不違心,搞的確實好,確實是用心了。


    “你們小兩口都是好人,都是舍得的人,我做夢都沒想到過孤兒院還能這麽蓋。”於姨誇了兩個人一句,又歎了口氣。


    她是真高興,歎的這口氣是為自己過去的堅持。


    “他。我啥也不是。”


    張鳳指了指張鐵軍:“都是他張羅的,學校醫院還有這裏,現在咱們在全國一共有幾十家寄讀學校了已經,有三萬多孩子。”


    “真好。”於姨有些感動:“這可是不能少花錢了,你們兩口子肯定能幸福。也是真舍得。”


    於小曼在一邊抱著於姨的胳膊眨著大眼睛好奇的打量張鐵軍。


    “你是做什麽工作的?”於姨問了一句。


    “叫我鐵軍就行,我是當兵的,在總政。”


    “我好像在電視上看見過你。”於小曼帶著點疑惑問:“是你不?”


    “我也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我呀,”張鐵軍衝她攤了攤手:“我到是沒少上電視,昨天晚上就有個欄目裏有我。”


    “對,就是昨天,新聞調查特別節目,對不對?我就說是你。”於小曼在那蹦,蹦的一抖一抖的,到是有些實料:“你太帥了。”


    “瞎說話,從哪學的這些話。”於姨瞪了女兒一眼,真是的,都二十多了還像個孩子似的,一點也不穩當。


    “本來嘛,你都沒看見,姐夫在電視上說的那些話,聽著就解氣,本來就帥。”


    “你都說啥了?”張鳳問張鐵軍。現在老張家的人對張鐵軍上電視都沒那麽關注了,昨天就沒看這檔節目,就顧著聊天了。


    “說了一些當下的情況,法律還有教育方麵的一些事情。備過案的。”


    “姐夫你是不是大官兒?”


    “呃……算是吧,反正不小,大到也算不上多大。”


    “那姐夫你說的那些事兒是真的不?是不是要管了?”


    “對,要管了,別人不管我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過去,我做曹賊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溪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溪仁並收藏重回過去,我做曹賊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