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機場回來,謝書記那邊有個會就先走了,宋省長陪著張鐵軍去看工業園地塊。


    整個工業園用地直接就靠在機場快速路上,是個不太標準的長方體,西側抵在成昆鐵路貨運外繞線上,然後順著機場路往東。


    實際麵積應該有二十四點幾平方公裏大小,幾個人過來的時候,測繪人員正在打樁,已經弄好了西側邊界。


    “東一側這邊不需要打樁,”宋省長說:“把北側搞好就可以了,東側這邊可以做為工業園的預留地登記在案。”


    這個不超標,一般來說工業園或者大型工廠學校什麽的,都會在附近給留出來一塊預擴地。當然,不是永久性的。


    就是說隻要你發展的快,那麽這塊地就是你的,但是你發展不起來那就沒辦法了,到了一定的期限賣給別人你也別不樂意。


    這東西算是一個順水人情吧,有,但不多。


    張鐵軍對於這種安排還是挺滿意的,西邊頂到外繞線上,以後可以引過來一條貨運鐵路,這邊直通機場,相當方便。


    而且這麽安排也比較合理,基本上這一段開放的機場路也算是歸工業園使用,以後出錢維護什麽的也不至於心裏不舒服。


    “你打算怎麽建設?”宋省長和測繪的負責人員說了幾句,回來問張鐵軍。


    “先建生活區,”張鐵軍指了指:“大概就在這個地方,公園商業醫院學校都會有,這裏建設的過程中可以規劃其他區域。”


    他指的那個地方是個斜角,正好用生活區來把地塊修直。


    “不建在中心點上?”宋省長有點意外。


    一般都會選擇把生活區建在中心點上吧?二十多平方公裏的區域可不小,生活區建在中心點上會感覺方便一些,去哪邊都近。


    “建在哪裏其實都一樣,”張鐵軍說:“怎麽樣也是要搞通勤車的,這邊這裏的環境更適合一些。”


    “地麵上的人口能不能留下?”


    “可以,反正也是要招工。”張鐵軍想也不想的直接答應了下來。


    地麵上一共也沒有多少人口,就是幾個自然村,相對於整個工業園十幾萬人的用工量來說簡直是不值一提,怎麽都能安排上。


    這個生活區建起來以後,規模上肯定會超過京城的天通苑,功能上也會超過天通苑,其實就是無中生有的新建一座城鎮。


    天通苑就是一個小區,當時隻考慮了居住問題,什麽交通醫療教育供水維修等等全都被忽略了,導致入住的居民在生活上極其的不便利。


    這種不便利不但沒能慢慢緩解,反而是越來越嚴重,已經嚴重擾亂了居民的生活,一度苦不堪言。


    十幾年以後政府不得不介入,先後成立了十幾個部門專門來處理各種問題。


    九六年這會兒天通苑的建設就已經在規劃當中了,開發公司會在明年成立。


    同一時期還有一個回龍觀,總體來說和天通苑一樣一樣的,感覺就是都沒仔細考慮好就匆匆忙忙的上馬了。


    結果就是各方麵配套完全跟不上,又在短時間內聚集了以數十萬計的人口,也沒有解決的方案和處理機製。


    “這麽大個生活區可不簡單,”宋省長看著張鐵軍指的那裏,想了想還是說了一下看法:“一下子幾十萬人口可不是小事情啊鐵軍。


    各方麵的配套,維修,物資供應,交通醫療教育,都要謹慎一些。”


    這邊到是不用考慮交通問題,園區會成立自己的客運單位。


    “請領導放心,”張鐵軍笑著說:“東方也不是第一次搞大型工業園了,在生活區配套這方麵還是挺有經驗的,保證萬無一失。”


    “以前有經驗?”


    “有一些,沈陽申城都搞過,不過規模上沒有這麽大。放心吧,讓人家來是工作的,生活上肯定得想方設法的滿足需求才行。


    東方又不是搞房地產開發,隻要糊弄著把房子賣掉就萬事大吉,什麽也不用管反正也不怕誰來鬧。”


    宋省長笑起來:“鐵軍你這是話裏有話呀,有時間咱們可得找個地方好好聊聊才行,我很想聽聽你的一些看法和意見。”


    “可別,我感覺你這是在捧殺我,我才屁點大個人能懂什麽?不管什麽事情還得需要你們這些經驗豐富性格穩重的前輩來掌舵才行。”


    “……你是不是會開的太多把腦子給開壞了?這些話也能聽進去?”


    “哈哈哈,這可是你說的,我可啥都沒說啊。不過實話實說,這話還是有一點道理的,起碼在不少事情是也確實是好用。”


    “你別往一邊扯,房地產開發這一塊我確實想聽聽你的說法。”


    張鐵軍這個人在這個層次上,可沒有人敢把他當成小年輕的屁孩子,這可是北方周報的筆杆子,敢寫也說還能說到點子上。


    鐵軍兩個字是在內參買了房的,隔幾天就能看到一些見論。


    這說明什麽?說明他的見解點評是入了法眼的,他的意見是被重視的。


    宋省擔任了十年部級領導,也不敢說自己寫的東西就一定能上內參,那就不是能琢磨的事兒。


    這個需要的不是地拉級別,而是專業性,是在某一個方麵的理論和實踐都要能達到一定的高度。


    “其實這一塊沒什麽好說的,”張鐵軍想了想說:“房子是剛需,是大事兒,是老百姓過日子的基本條件。


    地產開發這一塊是用來滿足住房商品化的,說白了就是換一種方式給老百姓造房子。


    所以這一塊我感覺,還是純粹一點好,說的再多都沒用,就是保證老百姓買得起那就達標,那就是合格的。”


    “我聽說你非常反對預售和公攤麵積這一塊。”


    “對,完全沒有必要,老老實實的把房子蓋好一樣賺錢,可是總有些人不滿足,隻想賺的更多再多,把題做歪了。


    現在這一塊的整體趨勢是高端化,都在追求更高的售價,捂盤捂房屢見不鮮,而另一邊大量的商品房賣不掉。


    這個其實不是市場的問題,是貪婪沒有受到限製的問題。


    再一個就是土地,土地價格的提升對一座城市來說並不是什麽好事兒,但是因為能來錢,所以大家都很熱衷。


    這是一條死胡同,其實很多人也知道這是一條死胡同,但還是在爭著往裏麵鑽,太掙錢了。而且說白了最後死的也不是他。”


    “死的是誰?”


    “嗬嗬,反正不是蓋房子的人。”張鐵軍搖了搖頭:“有些東西是根本,可不能一句市場就能亂動。這種人該殺。”


    “我看過你寫的一些文章,從你的一些論斷中能看得出來,你對教育醫療和房子的態度都很堅決,……有些悲觀。”


    “可以預見的將來,想高興也高興不起來呀。其實我就是鹹吃蘿卜淡操心,和我個人和我家庭又沒什麽關係。忍不住。”


    “你對城市發展怎麽看?”宋省長換了個話題。


    張鐵軍看了看他:“您老人家真沒有別的事兒嗎?工作這麽清閑?”


    “臭小子。”宋省長拍了張鐵軍一下:“工作什麽時候也做不完,但是能和你聊一聊的機會可不多,我也是真想聽聽你的一些看法。”


    “我的看法有什麽用?即不現代化也不國際化。我的看法就是每一座城市都應該敬畏曆史,盡最大可能的保留曆史。


    城市的發展不一定非得要拆掉舊的蓋新的,還可以擴張,可以建設新城區,但是曆史拆了就沒有了。這也是正是人家想看到的。”


    “可是事情總是在發展的,過去的很多東西確實限製了發展。”


    “誰限製的?是法律有機關規定市府廣場旁邊的單位不能遷到五桂橋不能搬到南站以南?還是有條文規定所有單位必須原址擴建?


    大把的單位隻管自己從來不考慮其他,這就是發展?市政規劃就不敢把筆落到二環以外?別說什麽交通問題,單位上哪個沒有車?


    有些人就知道盯著那幾棟老房子幾條老街道,感覺把它拆了毀了那就是政績,就是發展,我感覺……說這些沒意思。”


    他想說那簡直就是腦袋被驢踢了,沒敢。他怕萬一宋省長也是這麽想的容易削他。


    這個時候的主流觀點就是拆了舊的蓋上新的,現代化的,國際化的,感覺這就是發展,這就是前進。


    當然,那些老舊的城區棚戶區確實應該拆掉或者進行改造,可事實上呢?被拆掉的是啥?反正十幾二十年以後棚戶區還是棚戶區。


    宋省在這陪著張鐵軍聊了一會兒,確實也是有事,就先走了。


    張鐵軍帶著楊兮月隨便在周邊溜達了一圈,心裏琢磨著怎麽規劃。


    “這裏以後就都是你的啦?”領導都走了,楊兮月頓時活潑起來,也敢說過了。


    “嗯,都是我的了,我厲害不?”


    “厲害。你要在這裏蓋房子?”


    “嗯,那邊會建一個生活區,大概要建七百棟樓,還要建單位用房公園醫院和學校什麽的,剩下的都是廠子。”


    “這地不要錢哪?”


    “怎麽可能,他到是巴不得白給我,我可不占這點便宜,不劃算。”


    “要多少錢?”


    “估計得二十幾個億吧,現在這邊的土地不值什麽錢。”


    “你怎麽這麽有錢呐?”


    “掙的唄,肯定不是大風刮來的。錢這東西越有掙的越快,其實沒啥區別,吃飯穿衣能用多少?”


    “我也想有錢,我同學家裏就有錢,我可羨慕了。人家天天穿新衣服。”


    “你現在就可以天天穿新衣服,還羨慕什麽?給你的就是給你花的,想吃就吃,想穿就穿,花完了再管我要。”


    “那你就這麽養著我呀?憑什麽呀?你是不是喜歡我?”


    “養著唄,養你又用不了多少。……我說我不喜歡你信不?我肯定不能把錢給我討厭的人花吧?但是和你想的可能有點不一樣。”


    “啥?你說你不是想泡我唄?”


    “我都結婚有兒有女了,我泡你幹什麽?我跟你說啊,有家室的人你都給我離遠點兒,別人家兩句好話你就迷糊,這邊爛人太多了。”


    “那咱倆算什麽?就因為我小姑姑啊?”


    “咱倆就非得算點什麽唄?那我算你哥哥,你算我妹妹,行不行?”


    “我就是有點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就不想,早早晚晚還不是能明白過來?你現在就是好好學習,準備好來這邊上學就行了……說實話我對讓你來這邊上學還真有點不放心。”


    “有啥不放心的?”


    “你太好騙了唄,都不會分個好賴話,幾天就得讓人家把褲衩子都得給哄沒了。”


    “你才傻呢。”楊兮月打了張鐵軍一下,看了看他,伸手把他的胳膊抱在懷裏:“那我就聽你的,行吧?”


    張鐵軍撇了撇嘴:“我到是想信,可惜你做不到啊。愁人。”


    “把我說的像個傻子似的,我才不傻呢。”


    “……聰明人哪個會反複強調自己不傻?”


    楊兮月也不生氣,就嘿嘿樂,心情可好了:“那我問你,等我從這邊畢業了去幹啥?還當老師不?”


    “看你自己吧,想當老師就去當,不想當老師就幹別的,開心了算。”


    “那我要是什麽也不想幹呢?我就想天天躺著,想吃啥就吃啥,想買衣服就買衣服,還沒有人成天管著我。”


    張鐵軍笑起來:“那不成了養豬了?什麽也不幹可不行,別累著幹點喜歡的事兒。再說你不掙錢,不想管你父母和弟弟啦?”


    “也是哈,那得管。我還想將來讓我爸媽過上好日子呢。”


    “你得把你弟弟盯緊點,讓他好好學習。”


    “夠嗆,感覺他不是那塊料。”咦?這個眼光還是蠻準的。


    “不聽話就揍,沒聽說打弟弟要趁早啊?不聽你話就得揍他,然後拿零花錢吊著,兩手準備。”


    “聽話就給錢,不聽話就揍唄?”楊兮月比了比小拳頭,有點躍躍欲試的。


    事實上這家夥就是個紙老虎,別說打架,罵人她都不會,被人欺負了就知道哭。就是瞎厲害。


    “讓你弟弟好好學學外語,你也學學,找個家庭老師好好輔導一下。”


    “你感覺學外語有用啊?”


    “學什麽學好了都有用,外語學好了將來工作能輕鬆一點兒,起碼掙錢養家不是問題。”


    她們家人的天賦點也全都是點偏了的,都在音樂上了,不過他弟弟的外語挺不錯的,都沒怎麽正經學過就能和老外聊天,不趁小逼著學學可惜了。


    楊兮月的語言天賦也是相當不錯的,普通話特別標準,外語也可以。


    “那我回家我爸說說。”


    “和你爸說有什麽用?……要不,讓你弟弟來渝城念書吧,到冠軍學校來,我叫人看著他點兒。”


    “那我以後就去你那個學校上班得了。”


    “行,到時候你想去就去,現在說也沒用,好幾年時間,誰知道到時候你又改成什麽主意了。”


    “那我以後怎麽找你?”楊兮月抬頭看向張鐵軍。


    “打電話唄。對了,等我給你拿個手機,以後和家裏聯係也方便點兒。”


    “那我能去找你玩不?我還哪都沒去過呢。”


    “有時間到不是不行,不過你可不能自己一個人去,到時候你。我給你存兩個電話在手機裏吧,到時候你聯係他們,聽他們安排。


    記住沒?自己哪也不準去,不準瞎跑,現在外麵可不穩當,亂的很,什麽事都有。”


    “哪有你說的那樣。”


    “你就說你能不能聽話吧。”


    “嗯。聽就聽唄。手機是啥?”


    “就是移動電話,我這麽說習慣了。”


    測會負責人走過來:“領導,這邊還得弄幾天,我們一定加快速度把結果做出來,到時候我把表格給您送過去您看怎麽樣?”


    張鐵軍點點頭:“你直接聯係省裏吧,各個流程報表這些都由省裏批辦,我就是過來看看熱鬧。對了,那邊的水是從哪來的?”


    地塊西側和中部有一些水塘,有小溪但溪流不大。像這種有些地方是活水,有些地方是死水,也說不明白是怎麽形成的。


    丘陵地帶死水塘特別多,誰也說不清楚水是從哪來的,反正它就在那了,也不幹也不少的,就在那慢慢的腐敗。


    如果是活水,或者明顯有地下湧出的地方,這個水源不管大小都有保留利用的價值,但有一些死水塘就隻能填上了。


    張鐵軍打算如果有活性水源的話,就直接開一條引渠把整個工業園地塊圍起來,在中間修點水景什麽的,植樹栽花的都方便。


    成都的東側缺水,雖然也有沙河小沙河這些府河的支流細流,但是遠遠不夠,主要水源是五六十年代人工開鑿的東風渠。


    事實上,沙河和它的支細流也都是人工引河,不過曆史比較早,到這會兒已經是自然河流了。


    沙河在洞子口從府河分流出來,繞經二環路沿線下來,在火車南部東側回歸府河。


    東風渠是在郫都安靖人工開鑿引水,一路向東到龍泉驛這邊再南下,一直修到眉山黑龍灘,中間蓄養了好幾個水庫。


    一條人工渠灌溉了近三百萬畝土地,控灌區近九百萬畝,可以說是十分偉大的工程。


    如果地塊西側這邊的水流水塘不是活水源的話,那麽整個地塊想要引水就隻能靠東風渠了,就是操作起來估計有些麻煩。


    畢竟不是自然河流,任何引流操作都需要報批,都需要計算影響。


    “辣邊哪?”負責人抓著腦皮往西邊看了看:“曉得喲,應該是沙河出來的水撒,應該是。是活水。我叫人給看看嘛。”


    “行,你叫人幫忙看看,要是活水源的話我把它引過來,在那邊弄個濕地公園。”


    “要得,沒得啥子。我記到應該是沙河出來的活水。”


    那就相當好了,省了不少事兒。這麽大一塊土地沒有活水是肯定不行的,以後還要花時間精力和費用來弄。


    “我們就在這看哪?”轉了這麽一會兒,楊兮月待不住了,感覺沒意思。


    “走吧,不用看。”張鐵軍也知道估計是她待鬧心了想走。


    “去哪?”楊兮月就高興起來,過來抱住張鐵軍的胳膊:“咱們進城看看行不行?我都沒來過。”


    “行,那就進城。”張鐵軍看了看楊兮月,樂得滿足她這一點點小願望。


    這丫頭花錢沒概念,手裏有錢也不大會花,買東西買衣服全看心情和眼緣,具體多少錢從來都不在意,隻要喜歡二十也行,看不上的兩萬也不感覺好。


    其實這一點蠻好的,這才是正常人的消費行為。


    兩個人上輩子在一起那十幾年,中間的時候經濟條件還是相當可以的,掙錢比較快,張鐵軍也從來不限製她花錢。


    她拿著錢到是舍得花,從來不會猶豫來猶豫去的,但是從來不會去買什麽奢侈品那些,她看不上,感覺不好看質量也不好。


    她寧可花在吃上,花在玩上,對出去旅遊的興趣遠遠要超過什麽奢侈品。


    兩個人的錢大部分都是花在了吃和玩上,雖然也是花了,但是留下了很多開心的記憶,豐富了各自的人生旅程。


    那個時候國內的主流消費觀就已經歪了,小姑娘們舍不得吃啥不得穿,餓著肚子也得買驢牌,買迪奧,背著幾萬的包包擠公交。


    二十幾歲正是青春靚麗滿臉膠原蛋白的時候,一個一個非得要去拚去比,花著大價錢買什麽彩妝奢侈化妝品來禍害自己的皮膚。


    事實上,反而特別讓人看不起,也並沒有變漂亮,隻不過是一種自我陶醉。商業洗腦相當可怕。


    被商家哄騙的都不會活了。


    兩個人回到車上,直接去了市區。


    這會兒成都市區還沒有後來那麽大變化,幾個所謂的大商圈也都還不存在,最熱鬧的也就是天府廣場和春熙路了。


    哦,這會兒還叫人民南路廣場。


    春熙路這會兒有著名的路中路,青年路市場,也是成都最熱鬧的市場,這裏誕生了成都的第一批萬元戶。


    繁榮的春熙路


    九二年這裏辦起了夜市,使這裏的繁榮更上一個台階,九六年這會兒一個夜市攤位的手續就能賣到十幾萬塊。


    隨著太平洋百貨,伊藤洋華堂和王府井百貨的相繼入駐,徹底使春熙霞成為了商業的中心。


    不管白天還是晚上,這裏都是一副人潮洶湧的樣子,各種飯店歌廳娛樂場所也緊跟著紛紛開業,加入繁華大軍。


    張鐵軍拉著楊兮月在幾個安保員哀怨的小眼神中走進春熙路口。


    按條例,他們得阻止張鐵軍隨意進入這樣的地方,可是阻止不住。


    春熙路巴客火鍋店招,96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過去,我做曹賊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溪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溪仁並收藏重回過去,我做曹賊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