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六年這個時候,波及全國的轟轟烈烈的下崗大潮已經開始湧向高峰了。


    這是一次涉及全國的專門針對工人階層的一場大浩劫,從九三年開始,到九九年達到高峰。搞了幾十年奉獻,最終落得個兔死狗烹。


    大量踏實肯幹的,默默辛勤的,忠誠可靠但是沒有關係沒有人脈沒有發聲渠道的工人紛紛被辭退,帶著惶恐和迷茫被推向未知。


    他們成為腐爛墮落僵化的充斥著裙帶關係的管理體係的犧牲品。


    在這場浩劫當中幸存下來的,隻有造成這個結果的那群人,還有他們的七大姑八大姨情人和施賄者,一腳踏進了權力和財富的圈子。


    從九三年到兩千零三年,全國下崗職工七千多萬人,東北占三分之一掛零。官方統計數據是不到三千萬,因為它隻計算國有企業正式職工。


    也就是全民工人。


    那個時候的職工可不隻是全民工,還有合同工,大集體,小集體,鄉鎮企業和三級工廠。


    這個數據事實上就和現在的失業率大同小異,反正我不統計它就肯定不存在,不隻是好看,還省事兒。


    下崗潮波及最深的三個地區,就是東北,西北和西南,成都也在其中。


    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裏,成都和渝城都是相當重要的工業地區,工業產業不計其數。


    下崗潮的原因是體製僵化管理無力設備老化產品落後,還有所謂的負擔太重……說退休職工和職工福利拖累了工廠的變革和進步。


    好家夥,對體製和管理層是隻字不提,人家拍拍屁股換個地方繼續享福去了,啥也不耽誤,就好像所有的事情都是工人幹的似的。


    那就真的沒有解決辦法?怎麽可能,解決的辦法千萬條,關鍵是不能去解決。


    解決了,那這些人怎麽辦?這些趴在工廠上麵作威作福的人們怎麽辦?這是大局。再說了,多麻煩啊。


    每天處心積慮的迎來送往蠅營狗苟諂左媚右就夠累的了,哪有時間和精力嘛。要理解,困難熬一熬就過去了,要懂事兒。


    都是社會人,全是麵子事兒,要懂得進退不是。


    話說東方這幾年在沈陽和大連大力打造工業園區,吸收兼並重組了大量的各型工廠,又組建了各種服務公司來分流工人,成效相當顯著。


    作為工業全國第三的成渝那能不眼紅?那能不羨慕?那能不琢磨擺個什麽姿勢讓東方也來這邊搞一搞?


    何況東方還不隻是在工業方麵實力強悍,在農業牧業商業金融研發哪個方麵拿出來都是巨擘,都有著令人驚歎的成就。


    最關鍵是東方的行事都是相當透明相當公平的,財大氣粗,不管做什麽總是讓人挑不出來毛病,這點就相當舒服。


    不怕留什麽後患。


    ……


    小雨一連下了兩天。是張鐵軍他們到達成都以後又下了兩天,前麵下了多久不知道,也沒問,一直到第三天中午天氣才晴了下來。


    這幾天時間大家都在忙。


    蔣衛紅去了安全廳,李樹生去了安保基地,檢查工作也順便安排一些工作,黃文芳在忙著審閱處理投資合作的各種計劃規劃。


    張紅豔上傳下達東方來往京城和各省的文書文件,秦哥繼續埋在文件堆裏不可自拔。


    張鐵軍和徐熙霞在忙著參觀遊覽,謝書記的秘書還有軍區兩位同誌全程陪同。


    張鐵軍也終於弄明白了為什麽感覺這麽冷,今年成都下雪了,二月底還下了場大雪,聽人說那雪下的老厚。


    也不知道這個老厚有多厚。


    在這一點上東北人和成都人明顯有著相當巨大的認知差異。


    “雪下的很大嗎?”張鐵軍好奇的問章秘書,他兩輩子加起來來了成都無數次,從來也沒見過成都下雪。


    章秘書想了想,伸手比了一下:“是有點大,有恁個厚。”


    96年,成都大雪


    張鐵軍看了看,這比劃的厚度足有三厘米,那是不小,對於這邊來說,這確實屬於是大雪了,據說是停了好幾天。


    其實這邊一直都有下雪的,隻不過都在比較高的地方,像成都對麵千年不化的大雪山。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說的就是這裏。


    可惜是張鐵軍他們來晚了,都江堰龍池那邊從九五年開始有個冰雪節,從每年十二月到次年三月份,什麽冰雕雪雕舞龍滑雪的不少項目。


    95年,龍池冰雪節,舞龍


    張鐵軍的旅覽沒有什麽目的,就是亂逛,看哪裏有興趣就多看幾眼,看路上行人哪個有眼緣就叫住人家隨便說上幾句,或者給徐熙霞買點街頭小吃。


    成都做為後來的美食聖地,該說不說小吃是確實多,還是有那麽多好吃的東西。


    因為四川飯店的關係,川菜是繼魯菜之後在全國輻射區域最廣的菜係,知名度相當高,對很多地方的當地飲食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


    這個確實是沒辦法,誰讓人家這地方出了那麽多的老前輩呢,茅台酒,紅燒肉不也都是這麽流行起來的嘛。


    同樣影響巨大的還有粵菜,不過粵菜那就比較晚了,是九十年代才隨著港商和廣東的興起流行起來的。


    不過它的流行並沒有普及性,就和西餐差不多,新奇,但接受程度就一般。


    反正就知道它貴。


    就像九六九七這幾年北方烘焙店蛋糕店比較興起,各種麵包蛋糕進入了北方老百姓的日常,就包括粵式茶餐的蛋撻。


    大家都認識,都知道,但是買的就比較少。一個蛋撻兩三塊錢,你還是去搶吧。


    主要還是飲食習慣上的差異太大了,那邊是西式飲食文化,講的是少食多餐,人的胃口都不大,所以放到北方來就不大合適。


    進了一環路才像進了城,一環內的變化就大了,馬路很寬,高樓很多而且密集。


    成都是平原城市,整個城市都相當平整,眾多的水係對城市的分割影響也並不大,所以自行車三輪車這種就特別多。


    這會兒走在成都的大街上,首先滿眼的就是這兩種東西,自行車的存車處隨處可見,街邊到處都是三輪車的影子。


    人民大道的自行車存車處,96年


    對了,今年馬拉多那會帶著他的青年隊來成都進行表演賽,會留下一張他在錦江賓館門口蹬三輪的照片廣為流傳。


    小馬騎三輪


    “叔叔阿姨,買一瓶汽水吧,兩毛錢一瓶,天橋集資,利國利民。”


    幾個係著紅領巾的小學生抬著裝滿了汽水的塑料籃子攔住了幾個人,熱情的推銷著,稚嫩的小臉上帶著汗水,大眼睛又靈動又精神。


    張鐵軍往遠處看了看,這樣的小分隊還不少,都在盡力的向走在街上的市民們推銷著汽水。還有四處收集舊報紙破紙箱和飲料瓶子的。


    都是中小學生。這真的是,物盡其用啊,確實是這個時代的特點。


    其實一直也都是這樣,張鐵軍小學的時候還經常被捐款呢,老師定下來數額讓學生回家去要,然後統一交上來。


    隻能多不能少哈,少了老師不幹,要罵人的。糧票啊,錢啊,時不時的就搞一把。至於為什麽捐捐給誰誰也不知道。


    總之一個聽話就完事了,問太多遭人煩。


    “叔叔阿姨,買一瓶吧,天橋集資利國利民,學雷風做好事惠及後代。”


    章秘書就感覺略有尷尬,咳了一聲擺擺手,想把幾個孩子趕走,被張鐵軍攔了下來。


    張鐵軍奇怪的看了章秘一眼。先不說這事兒後麵亂七八糟的那些事兒,孩子是單純的,熱情的,是一心一意在做事的。


    這種積極性需要鼓勵,需要讚揚和支持。


    “你看看我們一共幾個人,他們要是都同意我就買多少瓶,好不好?”張鐵軍蹲下來給打頭的小丫頭正了正紅領巾。


    這邊的孩子從小就是女生比男生活躍有勇氣,搞活動也是衝鋒在前,敢說敢做,也就難怪人家長大了會強勢了。


    “好,謝謝叔叔。”小丫頭響亮的答應了一聲,就轉著大眼睛去數人。


    張鐵軍,徐熙霞,章秘書,兩位軍區的保衛幹事,六名安保員,小丫頭一邊數一邊笑起來,這可是大客戶,十好幾個人。


    她扭頭給同伴使了個眼色,那個也是個機靈的,馬上就去拿汽水,起開蓋子就往手裏塞:“喝汽水吧,可甜了,天橋集資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大家都接過來,張鐵軍也拿了一瓶。是天府的桔汁汽水。


    這邊也有北冰洋汽水,要三毛錢。這會兒成都的大街上有不少路邊汽水攤子,賣冰棍雪糕汽水可樂這些,生意都相當好。


    雖然說天府是指四川,渝城也是天府一個部分吧,但是在成都喝渝城產的天府汽水,這個多少還是有一點點比較奇怪的感覺。


    至於這邊還有北冰洋,甚至比天府還貴……好吧,也沒什麽奇怪的,北冰洋的銷售還是做的相當 不錯的,全國基本都有。


    “你們這一天能賣多少?”張鐵軍喝了口汽水,和小丫頭聊天。一口汽水下去就忍不住打了一個嗝出來。氣太足了。


    兩個小丫頭捂著嘴眯眯笑,感覺這個叔叔特別有意思,親切。


    “我們今天已經賣了兩箱。”打頭的那個小姑娘舉手比了比,一臉的自豪:“老師說我們賣的最多,在我們班最多。”


    “厲害。”張鐵軍比了比大拇指,由心的誇了一句。


    不過這個汽水他確實是有點喝不下去了,氣太足了,殺嘴。


    而且裏麵有香精。他對香精這東西有點敏感,不是說不能吃,是吃了嘴裏全是香精味,不舒服。


    他這個人其實很喜歡吃麵包蛋糕,但是平時就很少吃,就是因為吃過以後那種殘留的添加劑味道會讓他感覺難受。


    曾經有老師傅說張鐵軍天生就適合幹廚師和烘焙師,就是他這個味覺感官太合適了。


    幾個孩子仰著頭,帶著希望的大眼睛看著十幾個大人在這喝汽水,然後大家一起你一個我一個的開始打嗝。


    連徐熙霞也不能幸免,誰喝誰打。


    這種汽水要的就是這個勁兒,打個嗝出來就特別舒爽,就好像把胸裏的暑氣一下子全都釋放出來的那種感覺。


    十一瓶汽水,兩塊二。


    汽水一箱是二十四瓶,他們這一下子就幹掉小半箱,也難怪幾個小同學笑的那麽開心了。她們每賣掉一瓶汽水,就能獲得四分錢的捐款。


    不過這個錢也太少了點兒,一整箱才九毛六,她們賣了兩箱都不到兩塊錢。難怪說這次集資捐款有五十來萬人參加。


    五十來萬人參加也不都是買汽水,賣汽水隻是小學生們參與的一個活動,大部分人都是直接捐款,還有專門納捐的小組。


    這次活動一共獲得了多少捐款誰也不知道(據說是三十一萬三),反正這架人行天橋說是花了三十一點六萬,取名叫未來號。


    (其實這事兒是八七年發生的,借用一下)


    主要還是靠捐款,這次活動是成都共青團號召的,要求全市中小幼兒學生每人五毛,小朋友們有賣汽水的,有撿紙箱的,有回家向大人要的。各顯神通。


    還可以交牙膏皮。


    家裏沒有牙膏皮怎麽辦?把牙膏擠出去就有了。不過少不了要挨頓胖揍。那個時候的牙膏皮是鉛的,回收價還挺高。


    零三年天橋拆除,網友留言


    因為參與的人多,幾十幾百捐款的人也不少,天橋建成以後一度成為明星橋,大家紛紛跑過來參觀打望。


    但是隨著時間越久,城市發展車輛增加,這座天橋就有點不利於交通:當初設計建造的時候沒考慮到位,橋身矮了。


    於是零三年,這座信仰之橋被拆掉了。據說橋上拆下來的鋼鐵賣了二十多萬,在青白江龍王鎮建了一座希望小學。


    不知道當初設計這座橋的人後來看到無人機會有什麽想法,會不會感覺是竅取了他的創意。


    未來號天橋


    也是當休息了,大家慢慢喝完汽水把瓶子還給眼巴巴的小姑娘,張鐵軍一摸兜,扭頭看向徐熙霞。


    靠的了,他身上就沒有零錢。


    徐熙霞笑著拿出自己的零錢包,從裏麵找了兩塊兩毛錢出來。


    “謝謝阿姨。”小姑娘笑的眼睛都眯起來了,接過零錢,仔細的收到包包頭,用小手拍了拍。


    汽水錢付過,瓶子也還了(原來喝汽水都要還瓶),張鐵軍這才掏出錢包,想了想抽出來五百遞給小姑娘:“這是我們捐的。”


    不是不能給多,不合適。


    他這個錢也不是拿給這座橋的,是給這幾個小姑娘的辛苦和善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過去,我做曹賊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溪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溪仁並收藏重回過去,我做曹賊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