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三易其址
重回過去,我做曹賊那些年 作者:南溪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又打算把這買下來重建呐?”徐熙霞看著高高的老城門,扭頭看了看張鐵軍,碰了碰他,問了一句。
張鐵軍笑著搖了搖頭:“沒有,不買。這次要淹掉的老城多了,我也不能每個都弄回來重建吧?哪有那麽多地方啊。”
“為啥?”徐熙霞沒明白:“你看不上它呀?我感覺挺好的呀,比巫山那個氣派。不好嗎?”
“就這麽一座城門,整個縣城裏全是水泥紅磚樓,最老的是四幾年的。”
“哦,這樣啊,我就說嘛。那你不要這城門呐?”
“這座城門這麽有特點,縣裏肯定是會保留的,用不著咱們操心。我和他爭啥?”
“也是。感覺有點可惜了,我看中了。”徐熙霞笑起來:“就是也太高了點,為啥修這麽老高啊。”
“水位不斷下降唄,不就得越來越高了。”
“水,水還能降啊?為什麽會降?那那,那水去哪去了?”
“……我想說去你家了,發現不對勁兒?”張鐵軍笑起來。
“討厭~~。”徐熙霞打了張鐵軍一下,奶凶奶凶的比了比拳頭:“說,水去哪了?你把它弄哪兒去了?”
“夏天水就大點兒,冬天水就少點嘛。”張紅豔接了一句。
張鐵軍說:“長江是有枯水期的,冬天就是枯水期,這會兒水位是在每年的最低點。等到夏天,尤其是夏末秋初的時候會漲到最高點。”
他往兩邊看了看找了找,指給徐熙霞看:“你看那幾塊石頭,那個印子,最高就漲到那個位置,如果你那個時候來梯階就沒有這麽高了,隻有幾米。”
徐熙霞眯著眼睛往那兒看了一會兒:“要漲那麽高啊?那得多了多少水呀?”
是挺多的,冬夏之間水平位差差不多得有十幾米甚至二十米的樣子,所以碼頭的梯階都得修的又高又長才行。
水位上漲就浸入水中,水位下降就冒出來,方便人們上下。枯水期的時候船靠不到岸邊,還要搭浮橋才行。
一般大點的碼頭上都會有躉船,就是為了枯水期人們等船和上下船的安全設置的。
像這會兒正在規劃當中的渝城南岸南濱路,設計的路高就不太夠,結果就是路基下麵沿江的那一排門市年年都要遭水淹一道。
在那裏租門市做生意的人都習慣了,漲水就搬走,水降了再回來開業,好處就是根本用不到裝修,裝了也沒用。
差不多情況的還有嘉陵江南岸,嘉陵江南岸的公路有四層,最下麵那一層也是年年要遭淹,都是一些小工廠什麽的。
“你怎麽就站在這說話?你不是要進城嗎?”說了這麽半天,看了這麽半天江景了,徐熙霞才反應過來,歪頭看了看張鐵軍。
張鐵軍笑著說:“你是我的生活助理,我不得等你安排嗎?”
“哈?”
李樹生在一邊也笑:“老丫你不聽他哄你,蔣哥那邊聯係著呢,咱們不進城。”
徐熙霞就皺鼻子,咬著小白牙嘟囔:“大騙子,你等晚上的,讓你唬我。”
蔣衛紅在船剛到泊靠的時候就已經聯係了縣裏,通知他們到碼頭上來。
老縣城裏麵汽車開不到碼頭這邊來,人過來得走一段路,人又多,所以需要一點時間。
“鐵軍。”
張鐵軍俯在船舷上往下麵看,秦哥站在一條巡邏艇上衝他擺手:“這條行不行?”
“能坐下十來個人就行。”
“那應該差不多,我再問問。”秦哥去了駕駛室。
“要幹啥?”徐熙霞也趴在那往下麵看:“這個船好小啊,你要坐它去玩啊?”
張鐵軍往西邊指了指:“要往上走八九公裏去看一看,新縣城就在那邊江灘上。”
“我去不?”
“那你想去不?”
“那你說我想去不?”
“我怎麽知道你想去不?”
“你怎麽就不知道我想去不?”
“你倆幼不幼稚?”張紅豔整個臉都抽成了一團。
“鐵軍,縣裏人到了。”蔣衛紅走過來小聲報告了一聲,給張鐵軍指了指。
那邊有七八個人正跟著兩個安保員順著高高的石階走下來,一路上行人紛紛避讓。這派頭到是真的挺足的。
其實到也不是說他們有什麽架子,這隻是純樸的山民們最基本的意識。主要是這幾個人穿的一看就不一般嘛,下意識的就避開了。
但這事實上就已經相當說明問題了。
張鐵軍就那麽毫無形象的趴在船舷欄杆上搓著下巴看著這幾個人走下梯階順著浮橋走向遊輪。
徐熙霞捅了張鐵軍一下:“你就在這看著啊?感覺不太好吧?”
“那我還得下去迎一下唄?”
“不是,那也不能就站在這看著啊,多不好。”
“我這叫目迎,鐵道部寫在規定裏麵的。”
“……你就跟我得瑟吧,懶得管你。真是的。”
張鐵軍斜著眼睛看了看徐熙霞,不過還是站直了身體,抻了抻衣服,轉頭回了船艙,下樓來到遊輪中部的會議室。
很快,秦哥把人帶了進來,給張鐵軍介紹了一下。
張鐵軍挨個握了握手,大家坐下,張鐵軍聽了一下關於移民和城建方麵的匯報,初步了解了一下進度和各方麵的情況。
“寶塔坪這邊的建設已經全麵停止了嗎?”
“已經全麵停止了。”
“草堂那邊什麽情況?”
“草堂當初隻是做了部分土地平整,拓了路,還沒進行大量的修建。”
“說說三馬山和劉家包的情況吧。”
奉節這邊,事實上,是三峽大庫區最早進行移民和遷城計劃的地方,沒有之一,遠比其他市縣要更早,八三年就開始了。
到九六年這會兒,已經曆時十三年。
十三年的時間過去了,新縣址才剛剛確定,你們信嗎?但事實就是這個樣子,就相當喜劇。
其實,這麽說並不標準,不完全對。
當初說到遷縣的時候,奉節當地提出了一個三不意見,不離開長江,不脫離曆史背景,不脫離白帝城。
曆史重鎮嘛,鄉民都有著強烈的家鄉榮譽感,另外也是不想脫離長江航道這麽個對發展明顯有利的條件,都可以理解。
他們自己選了寶塔坪到草堂這一帶做為新縣城的地址。
寶塔坪就是現在夔州古城那裏,在老縣城身後的半山坡上。
於是轟轟烈烈的大建設就這麽開始了,新縣城就建在山坡上,裝不下就往草堂那邊延,路也修了。
這一修就是小九年,幾個億砸進去了。
九二年,長江委成立,長江委勘察局對庫區地質進行了1∶精度的地質環境調查,發現寶塔坪不能作為縣城駐址使用。
事實上,這接近九年的施工早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
整個寶塔坪這一塊整個是一個古早時候的滑坡區,地質結構相當不穩定,一挖一個大溶洞。
這麽說吧,除了老縣城,奉節周邊的山體就可以用一個詞兒來形容,破碎。基本上就沒有太穩定的地區,危機重重。
瞿塘關,博物館
要不怎麽說咱們老祖宗厲害呢,人家幾千年前就能把城鎮建在了最安全的地方。
然後專家們給出的新縣址是在老縣城西十幾公裏的朱衣鎮,朱衣河畔,那邊地勢平坦資源也合適,主要是地質結構安全。
但是縣裏不同意。
他們感覺離白帝城太遠了,都已經搬到了山裏,和他們的三不原則不符。
縣裏提出把新縣城建在蓮花寺,也就是老縣城的斜對麵,梅溪河口西側的山上。
不過這個方案很快就被長江委給否掉了,認為太高,建設難度大,建設資金超標。不劃算。
這一扯就是三年多,今年二月才由四川省拍板,最終定址在了劉家包和三馬山,把那兩個山坡做為新縣城駐址。
因為放不下嘛,隻能把老縣城的居民分散消化。
三馬山和劉家包到是沒有溶洞,是一片爛石山,就沒有哪怕一點平溜的地方,但是它就在長江邊上,距離白帝城也不算遠。
於是二月出台的決定,四月這會兒已經展開了基礎建設活動。修路。
“走吧,去看一看。”張鐵軍聽完了匯報,站起來招呼大家一起去新址那邊。
往外走的時候,張鐵軍低聲問秦哥:“勘察局那邊的資料傳過來了沒有?”
“說是已經安排了。一會兒我再催一下。”
“嗯,到了馬上給我。”
大家從遊輪上下來換乘巡邏艇,突突突突的順著長江逆流而上,去往幾公裏外的猴兒石。
猴兒石那裏是一段幾百米的江道,也是這一段最貼近江心的航道。
那裏規劃了港口,長途車站,商業廣場,批發市場和密集的居民社區,是新縣城的核心。
巡邏艇在江麵上劃出一個圓潤的弧線,快速的沿江而上。
長江這個地方,隻是在地圖上照片上看是不行的,必須得親自來體驗才有那種感覺。
坐在船上行駛在江麵,那種寬闊,那種浩蕩,不是文字能夠形容的,那種大自然的壯闊,滔滔江水帶來的壓迫感,文字根本寫不出來。
長江上的巡邏艇
在遊輪上麵徐熙霞還挺從容的,巡邏艇這一跑起來就完全不一樣了,大氣都不敢喘的感覺,一路上都是緊緊的抓著張鐵軍不撒手。
反到是黃文芳沒什麽反應,她從小就在海上坐船,見識過更大的天地,這點風浪早都習慣了。
很快就到了地方,遠遠的就看到熱熱鬧鬧的施工場麵,江邊上土石崩飛亂石堆砌。
船也不敢靠近江邊,就遠遠的在江心這裏來回走了兩趟,讓大家盡量看清楚一點兒。
其實也看不出來個啥,這會兒的長江還在穀底,江麵也就是兩三百米寬,還不是後來那個一公裏的時候。
工地都在半山坡上麵呢。
主要是走個形式。想去到工地上得坐汽車從山裏繞過去,張鐵軍嫌太麻煩太遭罪,提都沒提。
不是他不負責任,而是這邊的情況他心裏都有數,去不去現場沒有任何區別。
回到遊輪上,張鐵軍讓廚房弄飯,招待奉節一行人,又和他們喝著茶坐談了一會兒,問了一些實際問題,困難這些。
“那些遷往高處的村民情況你們都了解嗎?”
“方案都是大家一起製定的,基本情況還是了解,我們也是把這個當做一項重大任務來完成的,一定會把村民的安置工作做好。”
“咱們不是開會,這些麵子上的話就不用說了,我要了解具體情況,具體的資料。這件事誰負責?明天可以吧?”
“可以。”常務副縣長站起來答應了一聲。他到是想說不可以,沒敢。
“好,那咱們明天再談。”張鐵軍點了點頭:“吃飯吧,我請客,咱們一起嚐嚐這個遊輪上的飯菜,也正好給他們提提意見。”
縣裏的書記表示這頓飯得他們請,被張鐵軍拒絕了。
“我年紀小,不太適應那一套,也沒人被人請客接風的習慣,來到我的地盤上都是我請。
巫山的同誌也是一樣的,大家一視同仁。”
大家一起到餐廳用餐。
這船上的飯菜吧,怎麽說呢?也就那樣,談不上好也說不出壞,畢竟條件就這樣,不可能和陸地上的大飯店比。
同樣沒有安排酒。
張鐵軍笑著搖了搖頭:“沒有,不買。這次要淹掉的老城多了,我也不能每個都弄回來重建吧?哪有那麽多地方啊。”
“為啥?”徐熙霞沒明白:“你看不上它呀?我感覺挺好的呀,比巫山那個氣派。不好嗎?”
“就這麽一座城門,整個縣城裏全是水泥紅磚樓,最老的是四幾年的。”
“哦,這樣啊,我就說嘛。那你不要這城門呐?”
“這座城門這麽有特點,縣裏肯定是會保留的,用不著咱們操心。我和他爭啥?”
“也是。感覺有點可惜了,我看中了。”徐熙霞笑起來:“就是也太高了點,為啥修這麽老高啊。”
“水位不斷下降唄,不就得越來越高了。”
“水,水還能降啊?為什麽會降?那那,那水去哪去了?”
“……我想說去你家了,發現不對勁兒?”張鐵軍笑起來。
“討厭~~。”徐熙霞打了張鐵軍一下,奶凶奶凶的比了比拳頭:“說,水去哪了?你把它弄哪兒去了?”
“夏天水就大點兒,冬天水就少點嘛。”張紅豔接了一句。
張鐵軍說:“長江是有枯水期的,冬天就是枯水期,這會兒水位是在每年的最低點。等到夏天,尤其是夏末秋初的時候會漲到最高點。”
他往兩邊看了看找了找,指給徐熙霞看:“你看那幾塊石頭,那個印子,最高就漲到那個位置,如果你那個時候來梯階就沒有這麽高了,隻有幾米。”
徐熙霞眯著眼睛往那兒看了一會兒:“要漲那麽高啊?那得多了多少水呀?”
是挺多的,冬夏之間水平位差差不多得有十幾米甚至二十米的樣子,所以碼頭的梯階都得修的又高又長才行。
水位上漲就浸入水中,水位下降就冒出來,方便人們上下。枯水期的時候船靠不到岸邊,還要搭浮橋才行。
一般大點的碼頭上都會有躉船,就是為了枯水期人們等船和上下船的安全設置的。
像這會兒正在規劃當中的渝城南岸南濱路,設計的路高就不太夠,結果就是路基下麵沿江的那一排門市年年都要遭水淹一道。
在那裏租門市做生意的人都習慣了,漲水就搬走,水降了再回來開業,好處就是根本用不到裝修,裝了也沒用。
差不多情況的還有嘉陵江南岸,嘉陵江南岸的公路有四層,最下麵那一層也是年年要遭淹,都是一些小工廠什麽的。
“你怎麽就站在這說話?你不是要進城嗎?”說了這麽半天,看了這麽半天江景了,徐熙霞才反應過來,歪頭看了看張鐵軍。
張鐵軍笑著說:“你是我的生活助理,我不得等你安排嗎?”
“哈?”
李樹生在一邊也笑:“老丫你不聽他哄你,蔣哥那邊聯係著呢,咱們不進城。”
徐熙霞就皺鼻子,咬著小白牙嘟囔:“大騙子,你等晚上的,讓你唬我。”
蔣衛紅在船剛到泊靠的時候就已經聯係了縣裏,通知他們到碼頭上來。
老縣城裏麵汽車開不到碼頭這邊來,人過來得走一段路,人又多,所以需要一點時間。
“鐵軍。”
張鐵軍俯在船舷上往下麵看,秦哥站在一條巡邏艇上衝他擺手:“這條行不行?”
“能坐下十來個人就行。”
“那應該差不多,我再問問。”秦哥去了駕駛室。
“要幹啥?”徐熙霞也趴在那往下麵看:“這個船好小啊,你要坐它去玩啊?”
張鐵軍往西邊指了指:“要往上走八九公裏去看一看,新縣城就在那邊江灘上。”
“我去不?”
“那你想去不?”
“那你說我想去不?”
“我怎麽知道你想去不?”
“你怎麽就不知道我想去不?”
“你倆幼不幼稚?”張紅豔整個臉都抽成了一團。
“鐵軍,縣裏人到了。”蔣衛紅走過來小聲報告了一聲,給張鐵軍指了指。
那邊有七八個人正跟著兩個安保員順著高高的石階走下來,一路上行人紛紛避讓。這派頭到是真的挺足的。
其實到也不是說他們有什麽架子,這隻是純樸的山民們最基本的意識。主要是這幾個人穿的一看就不一般嘛,下意識的就避開了。
但這事實上就已經相當說明問題了。
張鐵軍就那麽毫無形象的趴在船舷欄杆上搓著下巴看著這幾個人走下梯階順著浮橋走向遊輪。
徐熙霞捅了張鐵軍一下:“你就在這看著啊?感覺不太好吧?”
“那我還得下去迎一下唄?”
“不是,那也不能就站在這看著啊,多不好。”
“我這叫目迎,鐵道部寫在規定裏麵的。”
“……你就跟我得瑟吧,懶得管你。真是的。”
張鐵軍斜著眼睛看了看徐熙霞,不過還是站直了身體,抻了抻衣服,轉頭回了船艙,下樓來到遊輪中部的會議室。
很快,秦哥把人帶了進來,給張鐵軍介紹了一下。
張鐵軍挨個握了握手,大家坐下,張鐵軍聽了一下關於移民和城建方麵的匯報,初步了解了一下進度和各方麵的情況。
“寶塔坪這邊的建設已經全麵停止了嗎?”
“已經全麵停止了。”
“草堂那邊什麽情況?”
“草堂當初隻是做了部分土地平整,拓了路,還沒進行大量的修建。”
“說說三馬山和劉家包的情況吧。”
奉節這邊,事實上,是三峽大庫區最早進行移民和遷城計劃的地方,沒有之一,遠比其他市縣要更早,八三年就開始了。
到九六年這會兒,已經曆時十三年。
十三年的時間過去了,新縣址才剛剛確定,你們信嗎?但事實就是這個樣子,就相當喜劇。
其實,這麽說並不標準,不完全對。
當初說到遷縣的時候,奉節當地提出了一個三不意見,不離開長江,不脫離曆史背景,不脫離白帝城。
曆史重鎮嘛,鄉民都有著強烈的家鄉榮譽感,另外也是不想脫離長江航道這麽個對發展明顯有利的條件,都可以理解。
他們自己選了寶塔坪到草堂這一帶做為新縣城的地址。
寶塔坪就是現在夔州古城那裏,在老縣城身後的半山坡上。
於是轟轟烈烈的大建設就這麽開始了,新縣城就建在山坡上,裝不下就往草堂那邊延,路也修了。
這一修就是小九年,幾個億砸進去了。
九二年,長江委成立,長江委勘察局對庫區地質進行了1∶精度的地質環境調查,發現寶塔坪不能作為縣城駐址使用。
事實上,這接近九年的施工早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
整個寶塔坪這一塊整個是一個古早時候的滑坡區,地質結構相當不穩定,一挖一個大溶洞。
這麽說吧,除了老縣城,奉節周邊的山體就可以用一個詞兒來形容,破碎。基本上就沒有太穩定的地區,危機重重。
瞿塘關,博物館
要不怎麽說咱們老祖宗厲害呢,人家幾千年前就能把城鎮建在了最安全的地方。
然後專家們給出的新縣址是在老縣城西十幾公裏的朱衣鎮,朱衣河畔,那邊地勢平坦資源也合適,主要是地質結構安全。
但是縣裏不同意。
他們感覺離白帝城太遠了,都已經搬到了山裏,和他們的三不原則不符。
縣裏提出把新縣城建在蓮花寺,也就是老縣城的斜對麵,梅溪河口西側的山上。
不過這個方案很快就被長江委給否掉了,認為太高,建設難度大,建設資金超標。不劃算。
這一扯就是三年多,今年二月才由四川省拍板,最終定址在了劉家包和三馬山,把那兩個山坡做為新縣城駐址。
因為放不下嘛,隻能把老縣城的居民分散消化。
三馬山和劉家包到是沒有溶洞,是一片爛石山,就沒有哪怕一點平溜的地方,但是它就在長江邊上,距離白帝城也不算遠。
於是二月出台的決定,四月這會兒已經展開了基礎建設活動。修路。
“走吧,去看一看。”張鐵軍聽完了匯報,站起來招呼大家一起去新址那邊。
往外走的時候,張鐵軍低聲問秦哥:“勘察局那邊的資料傳過來了沒有?”
“說是已經安排了。一會兒我再催一下。”
“嗯,到了馬上給我。”
大家從遊輪上下來換乘巡邏艇,突突突突的順著長江逆流而上,去往幾公裏外的猴兒石。
猴兒石那裏是一段幾百米的江道,也是這一段最貼近江心的航道。
那裏規劃了港口,長途車站,商業廣場,批發市場和密集的居民社區,是新縣城的核心。
巡邏艇在江麵上劃出一個圓潤的弧線,快速的沿江而上。
長江這個地方,隻是在地圖上照片上看是不行的,必須得親自來體驗才有那種感覺。
坐在船上行駛在江麵,那種寬闊,那種浩蕩,不是文字能夠形容的,那種大自然的壯闊,滔滔江水帶來的壓迫感,文字根本寫不出來。
長江上的巡邏艇
在遊輪上麵徐熙霞還挺從容的,巡邏艇這一跑起來就完全不一樣了,大氣都不敢喘的感覺,一路上都是緊緊的抓著張鐵軍不撒手。
反到是黃文芳沒什麽反應,她從小就在海上坐船,見識過更大的天地,這點風浪早都習慣了。
很快就到了地方,遠遠的就看到熱熱鬧鬧的施工場麵,江邊上土石崩飛亂石堆砌。
船也不敢靠近江邊,就遠遠的在江心這裏來回走了兩趟,讓大家盡量看清楚一點兒。
其實也看不出來個啥,這會兒的長江還在穀底,江麵也就是兩三百米寬,還不是後來那個一公裏的時候。
工地都在半山坡上麵呢。
主要是走個形式。想去到工地上得坐汽車從山裏繞過去,張鐵軍嫌太麻煩太遭罪,提都沒提。
不是他不負責任,而是這邊的情況他心裏都有數,去不去現場沒有任何區別。
回到遊輪上,張鐵軍讓廚房弄飯,招待奉節一行人,又和他們喝著茶坐談了一會兒,問了一些實際問題,困難這些。
“那些遷往高處的村民情況你們都了解嗎?”
“方案都是大家一起製定的,基本情況還是了解,我們也是把這個當做一項重大任務來完成的,一定會把村民的安置工作做好。”
“咱們不是開會,這些麵子上的話就不用說了,我要了解具體情況,具體的資料。這件事誰負責?明天可以吧?”
“可以。”常務副縣長站起來答應了一聲。他到是想說不可以,沒敢。
“好,那咱們明天再談。”張鐵軍點了點頭:“吃飯吧,我請客,咱們一起嚐嚐這個遊輪上的飯菜,也正好給他們提提意見。”
縣裏的書記表示這頓飯得他們請,被張鐵軍拒絕了。
“我年紀小,不太適應那一套,也沒人被人請客接風的習慣,來到我的地盤上都是我請。
巫山的同誌也是一樣的,大家一視同仁。”
大家一起到餐廳用餐。
這船上的飯菜吧,怎麽說呢?也就那樣,談不上好也說不出壞,畢竟條件就這樣,不可能和陸地上的大飯店比。
同樣沒有安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