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裏糊塗拿了煙喝了茶吃了熱騰騰的餃子,臨出門還給塞了一袋子的水果。


    三個民警出來以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起來。


    好像要是都這麽違反規定也挺好的,這班加的就挺驚喜,那點大年三十不能在家陪老婆孩子的怨氣兒也散了。


    這邊。都回屋吃上餃子了,張爸張媽才反應過來。


    張爸看了看張鐵軍:“京城不是禁止放鞭了嗎?我才反應過來。這麽放沒事兒啊?”


    東北這會兒還沒禁鞭,老趙和老範都沒有這個概念,也是聽了張爸的話才反應過來,都看向張鐵軍。


    “沒事兒,”張鐵軍笑著說:“我讓人把罰金都準備好了,還給準備的煙和水果,餃子,大過年的不放鞭哪來的喜慶勁兒?”


    “那也不好,”張爸吧嗒吧嗒嘴:“把這事兒給忘了,要不介肯定不能讓你放,這成了什麽事了?傳出去多不好。”


    “我就是故意的。”張鐵軍給張爸夾了塊豬爪:“好好的就不讓放了,純屬胡扯,這事兒我肯定得想法給他扳過來。


    這幾年有些人跳的厲害,這事那事的反正就是不幹正事兒,想方設法的搞事情。”


    “那玩藝兒不放就不放唄,還能怎麽的?至於嗎?”張媽看了看兒子:“值當不?”


    “怎麽不值當?”張鐵軍給姥姥,老媽和老趙,老範倒滿酒杯,把酒壺遞給周可麗:“傳統,明白不?傳統是不絕對不能丟的。


    很多東西感覺上好像不是啥大事兒,但其實都是大事兒,要不然外麵那些人為什麽會盯上?”


    “不放鞭其實也好,”張爸說:“多鬧啊,弄的到處都是硝煙味兒,滿地的鞭皮子紙殼子的,還得收拾。”


    “不是說空氣汙染嗎?”老趙問了一句。


    “屁個汙染。”張鐵軍搖了搖頭:“一年到頭就這麽半個小時,汙染哪了?再說鞭炮裏大量的都是硫磺,汙染什麽?


    放鞭這個習俗其實是對一些傳染性疾病的防治手段,就像川渝地區吃花椒一個意思。


    就算沒有這些作用,幾千年的習俗就改了?就扔了?如果都不放鞭了,都不過年了,你們琢磨琢磨,結果是什麽。


    很多時候因為習慣我們感知裏的小事兒,其實都不是小事兒,都是民族意識的重要一環,正在被人家處心積慮的慢慢破壞。


    燒秫稈,上墳,過年,體育,文藝,樂器,中醫,服裝,往深了說還有教育和意識層麵。”


    “這家夥,你這是層次高了,說的我都不懂。”張爸笑起來:“來來來,啃豬爪,餃子輕點咬別硌了牙,看看今年誰能發財。”


    大家哈哈一樂,這事兒也就不提了。


    張爸每年都喜歡在餃子裏包幾個鋼鏰,這也算是東北和京城地區的一個傳統,誰吃到了寓意著新年大運。就是討個吉利。


    幾個媳婦兒都不敢讓孩子直接咬了,都是先拿筷子紮一紮,怕硌了孩子的小門牙。反正紮著了這也算。


    不過不能亂紮,要吃哪個夾回來了再紮。


    結果第一個鋼鏰是老趙吃到的,硌的哢一聲,把馬嫂子弄的哭笑不得:“你說你這麽大人了,都說了有鋼鏰你就不會試驗著點咬?”


    “也沒想到啊,誰知道我能吃著?這玩藝兒不都是孩子吃嗎?”老趙笑著把鋼鏰吐出來:“這個我得留著,壓錢包。”


    “小趙今年肯定肯定是要發。”張媽笑著舉了舉杯:“來,我敬一個,祝你們今年財源滾滾,生幾個大胖小子。來小範兒。”


    “那必須發,”老趙端起杯:“都發,老範也發,咱們借著鐵軍的運道來,想不發都不好使。”


    妞妞默默的吐出來一個鋼鏰,斜了小柳一眼。你不是紮了嗎?紮哪了?


    小柳笑起來,去女兒小臉上親了幾口:“咱們妞妞也有財運,擋都擋不住。我明明紮了呀,沒紮著啊,這怎麽就吃出來了呢?”


    “就你那,餃子皮都沒紮破,也不知道紮了個啥。”張鳳抽了抽臉。


    樂樂和豆豆沒功夫搭理這些大人,一人抱著半個豬爪啃的滿臉都是。


    張爸相當擅長做這些鹵貨,還有灌製各種腸,弄的就特別有滋味兒,肥而不膩軟而不趴,大人孩子都愛吃。


    這邊過年吃豬爪寓意能劃拉錢,發財的意思,每年年底豬爪都能賣到脫銷。


    吃完年夜飯,簡單收拾了一下,給幾個孩子洗手洗臉從裏到外換上新衣服,樂樂和妞妞拉著小手在地下跳圈:踩小人兒,踩小人兒。


    奶奶,小人兒是誰呀?為啥要踩他?


    豆豆摸著身上衣服的圖案看著哥哥姐姐在一邊給加油,小腿兒亂蹬:踩,踩洗。


    今年家裏沒有過本命年的,不用準備紅褲衩紅秋衣和紅襪子,大人就簡簡單單換雙新襪子是那麽個意思。


    張媽和小柳幫著老太太換上襪子,給穿上繡花的新襖褲,全家老小給老太太拜年。


    張爸張媽鞠躬,張鐵軍帶著媳婦們磕頭,然後是張鐵兵。


    張鐵兵磕完了,換三小隻過來一個一個磕頭,說一聲太姥新年好。


    張鐵軍再帶著媳婦們給張爸張媽鞠躬拜年,張鐵兵磕頭,三小隻過來磕頭。


    三小隻給爸爸媽媽磕頭,給老叔鞠躬。一個一個磕的不明不白,鞠的暈頭轉向,也不知道是為了啥,喊的到是響。


    磕了頭發紅包。


    老太太給張鐵兵和三小隻發壓祟錢。


    張爸張媽,張鐵軍給老太太上壓歲錢,張鐵軍給爸媽上壓歲錢。


    然後張爸張媽給張鐵兵和兒媳婦,孫子孫女發壓祟錢,張鐵軍再給媳婦,弟弟還有兒子女兒發壓祟錢。


    樂樂和妞妞已經知道錢是什麽了,拿了紅包就往小兜裏揣,豆豆還完全不明白怎麽回事兒,樂樂就小聲忽悠弟弟把紅包給他。


    “真沒想到,我們年年還有紅包。”小柳拿著紅包笑的百花盛開的。


    其實都沒有多少錢,張媽從張鐵軍張鐵兵小時候就有這個習慣,年前去銀行換一些挨號的新錢回來,給孩子們發紅包壓腰。


    這兩年都是一百。


    往年也就是五塊錢,還是一塊一塊的五張,畢竟原來家裏條件也就那樣。


    張鐵軍第一次收紅包還是七八年,他自己記的清清楚楚的,在那以前家裏並沒有發紅包的習慣。


    七八年的時候,隔壁郭奶奶給了張鐵軍一塊錢壓祟錢,那也是張鐵軍第一次接觸到那麽老大麵值的錢,興奮的不行。


    回家了他就拿出來顯擺。


    那時候一塊錢確實是大錢了,能買好多東西,二斤肉,二十多個雞蛋,二十斤玉米,六斤六兩油條,九根麻花,八盒半經濟煙。


    張媽聽了以後就很沉默,默默的抹眼淚,從那以後就開始年年給張鐵軍和張鐵兵哥倆發紅包了。


    從七九年到八五年,都是一塊錢,從八五年開始漲到了五塊,五塊錢就發了三年,沒了。張鐵軍上班有工資了。


    東北這邊並不以結婚做為發不發紅包的分界,而是以工資。掙錢了就沒了。


    到是張鐵兵一直都有,而且張鐵軍有了工資以後也會給他。


    現在老張家有錢了,紅包已經不在錢多錢少,發的是一份祝福和心意。


    最關鍵是,老張家也沒有父母幫兒女‘攢著’的習慣,給了就是給了,自己收著,是花是留的都不管。


    包括現在的三小隻,他們的紅包也沒人收。樂樂和妞妞都有好幾百了,都有個小錢包。


    老趙帶著媳婦,還有老範,也給老太太和張爸張媽拜年,老太太樂嗬嗬的給了馬嫂子一個紅包,張媽也給了個一個。


    “我還有紅包啊?”馬嫂子又開心又有點不好意思。


    “俺家媳婦都有。”張鳳美滋滋的擺了擺手裏的紅包。雖然就一百塊錢,但是心裏那種滿足和幸福不是錢能衡量的。


    “小範替你媳婦拿回去,等哪天帶過來家裏吃飯。”張媽又拿了兩個紅包遞給老範。


    “那我就不客氣了。”老範笑著替媳婦接過來,也感覺心裏熱熱的。


    “行了,年也拜了,能守夜的守夜,想睡覺的睡覺。”張媽拍了拍手看向孫子孫女:“這幾個小東西今天也不困了。”


    東北有守夜的習慣,大年三十這一天的晚上屋裏所有的燈都點著,人們坐在一起說話嗑瓜子吃花生,熬到天亮。


    不過這個也不是強製的,熬不住了後半宿就睡一會兒,也沒有太多的講究。


    今天晚上整個十八號院裏的燈光全都打開了,從大門口的門燈洗牆燈到花園裏庭院裏的路燈景觀燈,各個房間的照明燈,都亮著。


    正大門,北門南門,各個院子的院門,回廊的廊柱翹簷下都掛著大紅燈籠。


    燈火輝煌,燦如白晝,把這一大片的天空都照亮了。


    ……


    大年初二,老趙兩口子和老範回沈陽去了。


    張鐵兵也跟著回去了,他迫不及待要去遼陽。孩子大了養不住了。


    本來初三是回門日,周可麗和張鐵軍應該回沈陽去給周爸周媽拜年,可是張鐵軍走不開,隻能打個電話表達歉意。


    全民放假的七天,張鐵軍幾乎一天都休不到,得跟著到處走訪慰問。


    好在強度不大,也不用出遠門,就在京城四周晃一晃,一天一兩個活動。


    這些人是不放假的,甚至比平時更忙。


    大年初一就開始忙,開會,審議,協商,走訪,慰問,探望。


    張鐵兵是初六回來的,拐來了一臉羞意的小楊雪。老楊家現在也是不管了,反正也滿意,這個姑爺子認下了。


    張爸初七下午回了本市,張媽沒回去,打算在這待到十五。


    張鐵軍初七在家裏設宴,招待自己的秘書,助理和一眾大將們。張英從年前到年後終於露麵了。


    你還不能問,一問她就炸毛。


    初七晚上在這邊過了一個沒羞沒臊的夜晚然後就跑去了總部園。


    初八,年假休完,全國人民重新返回工作崗位,開始了新一年的奮鬥,張鐵軍也終於能休息幾天不用出去跑參加各種茶話會了。


    初九,嫂子帶著小土豆回到京城。


    休息的日子總是過的賊快,轉眼就是正月十五,年就算過完了,張媽回了本市,這邊各大院校也紛紛開學。


    張鐵兵和楊雪和周可麗已經回學校報到開始了新學期。


    小柳,張鳳和徐熙霞也開始上班。


    今年基金這邊要擴大辦學助學還有寄讀學校的規模,要增加農村和山區基礎交通和醫療方麵的投資,事情一下子多了起來。


    張鐵軍也開始正常辦公。


    年初還是挺忙的,各個公司還有幾個辦公室的計劃都要批閱,相關的任務,人員物資以及資金的調撥,都需要過一下目。


    還有張英,這小娘皮這一年多自己和自己別扭,心裏的怨氣兒,又加上有一段時間沒和張鐵軍在一起了,有點瘋。


    不過還好,她可能是最開始打開的方式有點特殊,對手動檔的興趣更大一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過去,我做曹賊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溪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溪仁並收藏重回過去,我做曹賊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