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軍在本市待到了十八號。


    陪爸媽,陪於家娟,中間和王玉剛,常中文,許小峰還有麗君兩口子小聚了一下,去佟玉剛的文化商店看了看。


    又和佟姐姐溫存了一個下午。


    這次才發現佟姐姐那麽溫柔被動的性子,其實也是包藏著火熱的,還主動說想他了。所以說不管是什麽性格,主要還是在於開發。


    沒和劉燕見麵。小明兩口子在礦區,他也沒特意回去看看。


    小黃這幾天晚上都沒回家,極盡了溫柔和手段的陪著張鐵軍,把全身的解數都拿出來了。


    其實張鐵軍有點想去看看徐熙鳳,最後還是沒去,忍住了。


    現在徐熙鳳一家三口已經搬到了街裏,每天在南山市場上班,工作做的很不錯。


    張鐵軍覺得和她之間還是正常點好,真沒必要刻意去做什麽擾亂她的正常生活。


    南山市場每個月的收入,除去耗費和人員工資,再留一點備用金,剩下的結餘還是都給了周可心的,直接存到她卡上。


    至於她和李美欣怎麽分張鐵軍沒管過,也沒問過。


    鄭瑩那邊,上次見過以後,差不多也就是這樣了,每個人都是過客,每個人一生中也都被別人路過。


    相見是緣,不見也是緣。


    王玉剛和洪飛已經在談婚論嫁,兩個人已經見過家長了,準備在明年五月完成人生大事。


    到時候能不能回來張鐵軍這會兒也不敢給什麽保證,但是禮物和祝福肯定會到。


    十九號,張鐵軍告別了父母和女人們,返回了沈陽。


    和省裏碰了一下,開了個辦公會,然後帶著蔣衛紅和張紅燕去了大連。那邊已經在催了。


    橡膠廠的搬遷合並工作正在進行,化工學院的搬遷已經結束,全新的大橡和大連化工在十一月下旬這麽寒冷的日子裏一片火熱。


    說是合並,其實就是人,二橡和保橡的職工全部遷到大連,和原大橡的職工組成新的大橡廠,入住了全新的家屬區。


    設備什麽的都是就地處理了,這邊全部上新。新設備新儀器也有新的工藝。


    在整個九十年代,其實最大的損失不是關閉了那麽多研究所,也不是破產消失了那麽多工廠,是流失了大量的熟練產業工人。


    再一個就是打亂了國人幾百上千年的農耕習慣和飲食結構。


    飲食結構的破壞其實才是最嚴重的事情,隻是從來都沒有人關注,這也是後來發病率越來越高的關鍵原因。


    那些叫著喊著歡迎新事物,誇著捧著享受西式餐飲的高級的人,後來哪個不是醫院的大客戶,終生vip。


    不信你看看,越發達越繁榮的城市,各種疾病的發病率越高,而且大都是特別不好醫治的器官性疾病。


    為什麽呢?就是水土不服罷了。


    就像吃肉的老虎和狼,你天天給它吃上營養豐富的蔬菜水果試試,就像那條西藏的小狐狸,被一群所謂充滿愛心的人士活活給喂死掉。


    仲市長陪著張鐵軍參觀了一下新大橡的新廠區,到全新的家屬區裏轉了轉,看了一下搬遷過來的這些職工的生活情況。


    職工家屬區外麵就是幼兒園和小學,初中,商場超市菜市各種配套都已經到位,一部分是廠子的,一部分是東方搞的。


    大鋼和五二三廠的搬遷也已經開始了,大量的工人和車輛像螞蟻一樣拆卸運輸著設備儀器。


    張鐵軍的要求是拆卸不能造成破壞,這多多少少的給拆卸運輸造成了一些難度,有些影響速度,不過還是值得的。


    大化還沒搬。


    因為行業的特殊性,大化的新廠址最終沒和另外兩個廠放在一起,這會兒還沒有建成,涉及到一些產業升級的問題。


    它需要有自己的港口,又有一定的危險性和汙染性,經過討論,把廠址定在了大孤山島,包括大窯灣一帶。


    化工廠,煉油廠,貯存庫,發電廠,汙水處理廠和港口同時開建。


    九四年這個時候大連的城建工作其實才剛剛開始,不過因為幾個開發區和港口的建設,汙水處理工作的壓力已經很重了。


    這會兒整個大連市區隻有一座春柳河汙水處理廠,處理能力六萬噸,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城市需求。


    本來大連正在和日本談貸款,準備貸四個億用來升級春柳河汙水處理廠,同時建設馬欄河處理廠。


    同時,大連政府也在大力促進民營資本在汙水處理方麵的投入,鼓勵企業自建小型處理站和其他裝置,想以此來緩解壓力。


    在規劃上,大連已經劃定了春柳河,馬欄河,老虎灘,寺兒溝,付家莊,淩水,三道溝和大連灣八個排汙處理區。


    計劃需要資金最低三十億。起。


    不過張鐵軍知道,這個規劃,或者說計劃並沒有實現,主要就是資金問題,國家在這方麵的支持幾乎沒有。


    一直到零三年,大連的汙水處理能力僅完成了日排量的百分之三十,為了緩解汙水壓力,隻好用管道把汙水直接送進一兩公裏處的深海。


    每天接近五十萬噸,這其中百分之八十幾都是工業汙水,希望通過大海的自潔和稀釋作用來搞定汙水。


    雖然禁止了在排放口附近的海洋養殖,但水是流動的,周邊的漁業和海養業多少也受到了一些影響。


    主要是那個時候老仲已經走了,就再也沒有人願意在這個吃力不討好的項目上花心思,直接一排萬事大吉。


    大海那麽大,哪差這一點點汙水,對吧?


    事實上,這個時候全國的城市管理者們都是這麽想的,也都是這麽做的,包括沈陽和本市,九十年代生活汙水直接排放就不算啥事兒。


    然後到了九十年代末,全國上下一片臭氣熏天,從大海大湖到大江大河再到小河溝,就沒有能逃得脫的。


    而且九十年代,我們的城市貸款幾乎都來自於小日子,所以才能被它在方方麵麵那麽肆意的各種滲透,指手劃腳。


    張鐵軍不是放話說凡是向小日子和世界銀行請求貸款的都可以來找東方投資找渣打銀行嘛,老仲就記住了。


    建大孤山島的時候就把汙水處理規劃拿了出來。這是明謀。


    除了汙水處理,還有港口、公路和發電廠。


    東方投資和渣打這邊商量了一下,就聯手把事情都接了過來,該投資的投資,該貸款的貸款。


    不怕還不上。


    大孤山島這會兒還基本上是個荒島,童牛嶺還是座荒山,填海的那一片都還不存在,南大圈還是漂在海裏的小島。


    不來這邊看一眼,張鐵軍還真不知道,原來後來看到的那些海港碼頭,那些平地,大多都是填出來的。


    這會兒也正在填。碼頭港口和一般的填海造陸還不一樣,用的是大石和鋼筋混凝土像搭積木一樣壘疊起來。


    所以不用像填海造陸一樣有一個漫長的等待過程。


    圍著半島海岸線,巨大綿長的工地一眼看不到頭,一直延伸到幾公裏以外去了。


    張鐵軍就被允許在開發區這邊遠遠的看了幾眼,沒讓他往裏麵去。


    施工場地人多車多亂七八糟,也沒有正兒八經的路,誰也不敢讓他往裏進。


    “你還是別特麽嚇唬我,等弄好了,起碼路修好了以後再看吧,反正都是你的又跑不了。”


    老仲拽著張鐵軍上車:“咱們商量商量大鋼和五二三老廠那邊兒,這頭先不用看。”


    “那有什麽商量的?”


    張鐵軍本來也不會給大家找麻煩,一片工地又不是黃花大閨女不看不行,跟著老仲上車:“五二三留著,那片不動。


    鋼廠這邊……得設計一下,保留一部分有意議有價值的,剩下的拆掉。”


    “那,就準備開始搞這個濱海公園了唄?”


    “嗯,可以開始了,等該拆的拆完把設計調整一下就開動,還得摸一下淺水區水底的情況。”


    “那個有,我找人給你拿一下,這邊基本上感覺可以利用的地方我都找人摸過,海床,深度,坡度,潮汐什麽的。”


    張鐵軍給了老仲一根大拇指。實幹家。


    什麽是實幹家?


    他的一個規劃能讓人改無可改持續執行三十年,不管對他本人是什麽態度,能讓一座城市平穩穩定的發展下去。這就是實幹家。


    回到市政府,老仲向張鐵軍匯報了一下這次自糾自查行動的執行情況。


    大連實際上是遊離在全省其他城市之外的這麽一個特殊存在,計劃單列嘛,省裏的事兒他想摻和就摻和,不想摻和誰也管不著。


    之所以要把人弄到這邊來審,也就是因為這座城市的特殊。找省裏沒用。


    不過,這事兒畢竟是張鐵軍挑起來的,老仲肯定是要給麵子,要響應一下,也正好順手整理整理隊伍。


    吃了午飯休息一會兒,張鐵軍到棒槌島賓館,和這邊的工作組一起開了個會,聽了一下匯報,對後麵的工作進行了安排。


    第二天,二十號是星期天。


    老仲和張鐵軍一起來到一分為二的大船廠參觀了一下,看了看進度,又到已經落成的研發基地裏轉了轉。


    研發基地之所以叫基地,是因為大,包含了研發中心,試驗中心,材料中心,生產中心和住宅為一體的這麽一個大家夥。


    裏麵還有一個安保的訓練場,總占地接近九百畝,已經可以說是一座城了。


    老廠和新廠之間,海上距離隻有一點二公裏,但是從陸地上走的話要繞一個灣,將近四公裏多。


    巨大的製造碼頭走在上麵有一種螞蟻上了樓頂的感覺,巨大的幹濕船塢,封閉船塢,高大的龍門吊,密密麻麻的設備設施,巨大的材料庫。


    雖然感覺渺小,但是並不影響心情的激動和心潮的澎湃,連灌進耳朵裏的巨大的噪音都感覺是那麽的悅耳。


    “這段時間可有不少人往這裏鑽。”


    仲市笑著對張鐵軍說:“也不知道是碰著誰的神經了,抓了二十多個了,哪個國家的都有。”


    “保密工作還要加強,”張鐵軍點點頭:“不過也不能守的太緊,該露還是要露一點,那艘要拆的可以開始動手了,大大方方的拆給他們看。”


    仲市長咂了咂嘴:“感覺太可惜了,有點舍不得。真要拆?”


    “那肯定的,還指望它掙錢呢,我這濱海公司可沒搞太多的收費項目,全指它抬人氣了,有什麽可惜的?咱們以後造更大的。”


    “就是不知道得多長時間,拆著快,搞起來可就慢了。”


    “沒事兒,也快,咱們又不缺錢。隻要前麵的幾關過了後麵就是下餃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過去,我做曹賊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溪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溪仁並收藏重回過去,我做曹賊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