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溫了,重慶的天氣啪嘰一下就冷了,大家注意保暖莫要感冒)


    經過一番公開平等的友好交流,張鐵軍和市裏達成了共識,他出錢,渝城這邊出力(搖旗呐喊),進行若幹項目的合作。


    開玩笑。


    張鐵軍會在兩年內幫市裏協調城市規劃中五座大橋以及附屬道路的資金。


    市裏規劃中的兩江大橋一共有十一座,張鐵軍隻答應了五座,畢竟錢是要還的,是低息貸,具體還款方式到是可以協商。


    張鐵軍除了國家劃撥的五塊土地外,又拿了打銅街,十八梯,伍家巷和南岸一大片土地,包括老街和一些曆史建築。


    93,伍家巷


    代價是兩座大橋和一條從彈子石到鵝公岩的沿江公路。


    加上這兩座大橋,那就是將要新建七座跨江橋,建成以後已經可以在極大程度上解決市區的交通問題了。


    “其實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張鐵軍對劉市長說:“現在市裏最大的問題就是解決越來越緊張的居住和越來越擁擠的交通,對吧?”


    劉市長點頭,看著張鐵軍。這個還用說?


    “這幾年,尤其是市中區這邊的變化相當大,”張鐵軍說:“蓋樓成為了一種潮流,市裏也在建,市直單位也在建,大小企業都在建。


    可是,我就是有點奇怪哈,為什麽不趁著這股大家都要蓋房子的風,把一些企業單位從市中區遷出去呢?


    他們要蓋樓得市裏批準吧?得批地辦手續吧?直接在江北規劃好的地塊給他們劃一塊不就行了?兩邊都得到解決。”


    “還能這麽幹嗎?”


    “為什麽不能這麽幹呢?市中區就這麽大,隻會越來越擠,往外疏散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那為什麽不能這麽幹?


    保留商業和一部分居住,還有一部分市直功能,把沒必要的企業單位,小工廠,一部分居住條件特別惡劣的市民遷去江北,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其實不隻是市中區,我認為九個區的工廠單位都應該考慮考慮搬遷的問題了,這是早早晚晚的事情,先騰空,再回來考慮城建不是更好?”


    “那,需要的資金可不是小數目啊。”孫書記搓了搓下巴,看了看劉市長:“要是把企業工廠都往外挪……你說是不是?”


    “原址可以變現。”張鐵軍說:“那邊給一塊地,這邊的土地讓他變現,這不就解決掉一大塊了?”


    “這到也是個想法。”孫書記點了點頭,琢磨起來。


    “這個工程可就太大了,”劉市長也在搓下巴:“你這是又提出來一個大難題呀,關鍵是確實有些道理,有點心動。”


    “城市的發展其實首先要明確功能,”張鐵軍說:“土地永遠是有限的,我們要關照每一個角度,所以功能性是必須要考慮清楚的。


    政務區,旅遊區,商業區,居住區,教育,曆史人文,景觀,工業區農業區,功能定下來,按照相關功能再去考慮發展擴建就不會亂。”


    “那,張主任你認為工業往哪裏集中比較好?”劉市長問。


    “我?”張鐵軍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這個我不好說什麽吧?”


    “沒事兒,我感覺你肯定是有所考慮,說一說當個借鑒也是好的嘛,你這個以功能劃區的說法就很新穎,我感覺是個好方向。”


    張鐵軍想了想,說:“那我就抖膽說一下,我還真考慮過這個問題,我覺得就渝城總體來說,比較適合建設工業園區的地方有兩個,壁山和涪陵。


    距離主城區不遠,交通便利,水陸鐵路交通都方便,有空間,有基礎,也有帶動相關區域的發展建設。”


    孫書記和劉市長,林司令員都笑起來,孫書記說:“好家活,你這是給我和老劉加擔子呢,把涪陵都劃過來了。”


    張鐵軍一愣,想了一下,我靠,這會兒涪陵和黔江還是地區呢,還不歸渝城管轄。


    不過錯誤是不能承認的:“我隻是說出我的看法,我認為這兩個地方合適,別的到是沒想那麽多。”


    涪陵,原來叫枳縣,五二年成立四川省,設涪陵專區。


    六八年改稱涪陵地區,轄黔江、酉陽、秀山、彭水、石柱,枳縣、南川、豐都、墊江和武隆。


    八八年,黔江、酉陽、秀山、彭水、石柱五縣被劃出,成立了黔江地區。


    九六年,涪陵地區升為地級涪陵市,劃歸渝城管轄。


    壁山原來歸永川地區公署管轄。


    八三年,永川地區行政公署撤銷,轄下永昌、江津、合川、璧山、榮昌、大足、銅梁、潼南8縣劃歸渝城管轄。


    九七年渝城直轄,萬縣市,黔江地區也劃歸渝城管轄,也就是現在渝城市的形狀了。


    “聽說你在沈陽和大連都搞了工業園區。”孫書記看了看張鐵軍:“具體的操作方式能不能說一說?”


    這個到是沒有什麽不能說的,張鐵軍想了想說:“就是由企業投資興建園區,然後單位入駐,由政府和企業共同組建園區管理辦。


    這裏麵,政府這邊主要是行政管理,為企業提供相關服務,企業作為主體管理園區並收取租金。


    當然,如果企業有錢,也可以把廠址一次性買斷,具體條件都可以談,還是相當靈活的。”


    林司令員驚訝了一下:“都是你們投的?那可得不少錢,這個風險還是不小。”


    張鐵軍說:“我到是沒感覺有什麽風險,搬遷正好可以對企業進行一次優化整合,包括設備的更換,各個方麵都會得到提升。”


    “有魄力呀。”劉市長點了點頭:“雖然說收租金,但這個資金的回流速度必定快不了,也就是你們不用貸款,要不然利息的壓力就太大了。”


    “連貸款都沒有嗎?”林司令員驚訝了一下:“張主任,要不你把我們的產業接收了吧?為這點事兒我這段時間一直上火呢。”


    “這事兒不是應該和市裏協商嗎?”張鐵軍記著好像是有這麽個說法。


    “可拉倒,他們不給錢。”林司令員嫌棄的看了劉市長一眼:“那也是我們投入了資金和時間的,而且都在盈利,當初不就是為了解決費用嘛。”


    部隊經商經營企業是八五年的決定,解決軍費不足。


    雖然當時張部長等一批老將一再的反對,但還是實施了,到了九零年,發現不行,亂了,這才要求全麵禁止。


    事實上一直拖到了九八年左右,這事兒才算是基本解決。還不是全麵解決。


    “我什麽時候說不給了?我是說緩一緩,哪裏不用錢?我和老孫一分錢都要掰成幾瓣花。”


    “那不還是不給?”


    孫書記在一邊笑起來。這事兒他們確實是沒打算給錢,反正慢慢拖著唄,肉爛在鍋裏。


    “行不行?”林司令員問張鐵軍:“你也是咱們陸軍的人。我這邊幫你和十三軍通個氣兒,他們手裏也有不少資產要處理。”


    “你們不急吧?”張鐵軍有點奇怪:“不是要求說戰備部隊嘛,你軍分區著什麽急?”


    “早早晚晚的事兒,”林司令員擺擺手:“我實話實說,現在出手還有點價值,等到後麵就不一定是怎麽回事了。


    這錢又不進我私人腰包。”


    張鐵軍想了想點了點頭:“行吧,那你和十三軍那邊說一聲,要收我就一起收了,你們別漫天要價就行。”


    “那不能,那叫什麽事兒?”林司令員搖了搖頭:“就市場價,該多少是多少,行吧?”


    “這個工業園我們能不能合作?”劉市長問。


    “到也不是不能,你們先商量商量吧。”張鐵軍沒答應,但也沒拒絕。渝城這邊的事情沒那麽簡單,兵工企業太多了。


    房門被輕輕敲響,孫書記叫了聲請進。張鐵軍回頭看了一眼,何老板推門走進來。


    “不好意思,”何老板提著個茶壺,說:“外麵有事兒,也沒及時給你們添水,有點慢待了。”


    “今天中午不是沒營業嗎?”劉市長問了一聲。


    “不是營業,”何老板過來給幾個人添水:“都不是我們飯店的事兒,要不我怎麽就生氣呢,這些人有點太不講理了。”


    “怎麽了?”林大校問了一句。


    “衛生局,”何老板說:“說是天府可樂裏加了中藥,要罰沒,你說這事兒他不應該找汽水廠嗎?到我們這算是怎麽回事兒?”


    “罰沒?”孫書記皺了皺眉頭。


    “是撒,說是所有可樂都要沒收,還要罰款。我遇得到。又不是我們生產的,他有賣我就有買嘛,我犯了哪門子法?”


    “你把人叫進來。”劉市長指了指房門:“我問問,怎麽回事兒。”


    孫書記歎了口氣,對張鐵軍說:“輕工部前幾天下了個文件,要求我們汽水廠必須,無條件的和百事可樂進行合資,說是為了保護企業,這事你聽說沒有?”


    張鐵軍搖了搖頭,他確實是沒聽說。不過這事兒他到是知道。


    九三年,輕工總會下了一份文件,要求國內八大飲料廠和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進行合資,還不允許講條件。


    文件說,因為要加入世貿組織,市場的放開將會引起國內品牌和國外品牌的競爭,為了保護國內廠家的利益,必須在限定時間內達成和兩樂的合資事宜。


    不允許拖延,不允許提出不恰當的條件,一切以兩樂的要求為準。


    這裏要說一下,當年相當火爆,占領了國內七成市場的天府可樂,是渝城汽水廠的產品,和成都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些盛極一時的飲料廠在文件的要求下,分別和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達成了合資。


    賤不賤賣就不說了,合資以後都失去了話語權,品牌被擱置。


    幾年以後市場上就再也見不到了它們的影子了,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利用這八家大廠的渠道迅速占領了市場。


    相同的事情還有不少,比如樂百氏,比如沙氏日化,等等。太多了。


    張鐵軍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次針對渝城汽水廠的罰沒,估計就是對他的警告:老老實實合資就完了,別起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過去,我做曹賊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溪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溪仁並收藏重回過去,我做曹賊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