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就拉你一個人
重回過去,我做曹賊那些年 作者:南溪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路上把張冠軍給憋的呀,臉紅脖子粗的。
有人陪同,很多話都不能說。
到了遙牆機場,和濟南軍區這邊的人見了個麵,陪同人員完成任務告辭,剩下來的事情就是張鐵軍和張冠軍公司內部事務了,終於沒有外人了。
推辭了這邊空司的宴請把人送走,兩個人都舒了一口氣。
“我才發現,想說話說不出來這滋味,挺特麽難受啊。”張冠軍點了根煙吐了個煙圈。
“這不是很正常,所以有話不要急著說,在心裏翻幾個個兒琢磨琢磨,咱們東北人最大的缺點就是嘴比腦子快,在老家還行大家都一樣,出來就吃虧。”
“藏不住事兒唄?”
“是缺心眼兒,什麽都寫臉上了,太直。走吧,把煙掐了,咱們去看看大寶貝。”
太大了。
除了這三個字兒張鐵軍這會兒也想不出來別的形容詞了。
張冠軍就是瞪著大眼珠子一頓臥槽。真沒文化。
暴風雪要小一些,大約隻有747一半大,高度比747矮了有三米,但是造型漂亮,很科幻的感覺。空天飛機嘛,難免看的時候就有點濾鏡。
這東西別看長的小,人家耗油量大呀。在225麵前像個小螞蚱一樣。
兩架飛機的大部分資料都帶過來了,一部分圖紙什麽的,還有保養手冊。雖然不全麵但是也足夠用了。
弄不全,搜集到這個程度就挺不容易了。
225涉及到好幾個設計局幾百家工廠,暴風雪更不用說,二十幾個設計局一千多家工廠。蘇熊的技術巔峰。
其實還有專門配套的火箭,那個是真弄不回來,總不能飛過來吧?可惜了。
三毛子窮,當年就是蘇熊的礦場,什麽都需要國家調劑,現在一當家啥也沒有,發射場根本就沒有人管,好幾千人自生自滅。
原曆史上因為年久失修,十幾年以後發射架倒了,火箭和這架暴風雪都摔碎了。
暴風雪一共生產了三架。
225其實也是三架,是和暴風雪配套的,不過隻生產出來一架,另外兩架一個生產了三分之一,一個還在圖紙上。
後來三毛幾次想把那架給建完,都因為拿不出來錢沒能行,後來拆廢鐵了。二毛比他還痛快,連重建的意思都沒有,軍艦航母都拆了。
最狠的是科瓦基奇中校,因為三年發不出軍餉,這哥們把導彈護衛艦賣了給兄弟們分了,自己跑路。
其實當時這麽幹的人不少,坦克導彈武器什麽的,大甩賣一樣。連南瓜都流出去好幾顆。
張冠軍這次就屬實淘了不少好東西回來,而且還不隻是買東西,資料和人都往家裏劃拉。有錢嘛。接壤的好處在這裏展示的淋漓盡致。
225的貨倉有二百七十五平,一千二百一十一立方,在這裏麵建一棟別墅都夠了。
張鐵軍和張冠軍走進來感覺腳步聲都帶回音兒的,太特麽大了,看數字和看實物的感覺那真的是不一樣。
“值,值了。”張冠軍咧著嘴點頭,看了看張鐵軍:“這玩藝兒,真拿去拉貨呀?”
“它就是拉貨的,不拉貨幹什麽?”
“這特麽這一下子得裝多少東西?有那麽多東西要運?這大玩藝兒動一下得燒多少油啊?你確定能掙錢?不能把褲衩子賠進去?”
“嗬嗬,賠也是先賠你的,你以後就光著吧。”
張冠軍搖搖頭:“太大了。這家夥起飛得費點勁吧?在這能行不?”
“不行,得等咱們自己的機場建起來。”225起飛降落得淨空,影響太大,偶爾一次還行,要是正常營業這會兒哪個機場也受不了。
除非加錢。但是按它需要的這麽個加錢法兒,張鐵軍也受不了。那就真得往裏搭褲衩子了。
“就是得在這擺幾年唄?那特麽不能上鏽啊?鏽爛了個基巴的。”
“你是有多瞧不起蘇熊的偉大科學家?擺十年都沒問題。咱們自己抓點緊唄。等這一波過去,你再派人去溜達溜達,商量商量花點錢把那架造完。”
“他們能幹嗎?”
“能,給錢唄,反正這架也在咱們手裏了。能幹。”
“那就比量比量唄,反正建了倆機場。我現在就是懷疑這機場能不能掙錢。”
“放心吧,就這大家夥要是有兩架,把南北方的東西這麽一換,就沒有虧錢的地方。現在南方的東西過來多貴呀。”
“冬天幹一飛機青菜唄?夏天幹水果?”
“……也不是不行。”
資料也看不懂,飛機上也沒太多東西可看,兩個人轉了一圈從飛機上下來。
“你說,這倆撂一起,不得五十來米高啊?”張冠軍看了看邊上的暴風雪:“操特麽的,想像不出來是怎麽飛起來的。”
張鐵軍往西邊看了看,那邊有幾間巨大的機庫。
張冠軍不知道,這次飛過來的飛機可不是兩架,而是三架。要不說這些人膽子是真的大。出於保密原因,這事兒就不讓張冠軍知道了。
好在能放進機庫,又是和225一起飛的,好處理。這些傻大膽也是鬼精鬼精的,把它躲在225肚子下麵就過來了,神不知鬼不覺的。
淩晨降落的時候嚇了這邊大佬們一跳,那是真嚇了一跳,幸好是警戒了,現場除了軍人隻有幾個電視台的工作人員,他們估計都不認識。
大白鵝,這會兒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快的戰略轟炸機。這玩藝兒要是露出去那就真是要炸天了。
這東西連隱身塗裝都沒有,但是雷達抓不住,太快,是老美的眼中巨釘,一直想除之而後快。
據說聽到消息,光頭曹司令在那蹦了半天,腳都蹦麻了,六十來歲的人像得到玻璃球的小朋友一樣。
要不張鐵軍這倆機場還有航空公司怎麽批的這麽痛快?根本就沒用地方上給意見,誰敢不批老曹就能拎著家夥去幹他。
就這一下,給個特等功臣都不過分。我們琢磨這隻大白鵝可不是一天兩天了,可是人家不賣。一直到大毛站起來了都不賣。
張某軍哥倆現在就是整個軍部的大寶貝,誰敢難為他們得有一群老頭子打上門去。真真的。什麽是愛國,這特麽就是愛國,誰能比?
“還是得給它們搭個蓬子吧?”
下到地麵,張冠軍手搭涼棚往後看了看,感覺擺在這風吹雨淋的有點心疼。
“直接搭機棚,舍不得花錢怎麽的?還搭蓬子。”到不是怕什麽風吹雨淋,是防衛星,而且這事兒都不用他倆操心,軍區那邊已經在行動了。
“那就好。哎呀,好東西呀,機場可得快點幹,我想坐。”
“行,等機場建起來能飛了讓你坐個夠,就拉你一個人。”
想一想,一個人坐在兩百七十多平的大機艙裏也是挺有意思的,張冠軍自己都笑了。
“走吧,去看看咱們的機組。”
這次過來的人會成為冠軍航空的第一批職工,從空勤到地勤全了,一共來了三十多個人,技師就占了一半。
他們會在遙牆機場駐紮配合這邊的地勤還有研究人員,一直等到自己的機場通航。這邊機場會騰出一棟小樓專門做為他們的駐地。
這邊遠離城市,也合適他們掩藏身份,到了幾年以後也就無所謂了。
後麵信和進出口公司會想辦法把他們的家人都接出來,具體在哪裏生活看他們自己的想法。
整個三十多個人,隻有兩個會說英語的,張鐵軍問候了一下大家,給他們講了一下以後的工作和生活,包括對他們家人的安排,讓他們安心。
毛子很重視家人,有濃烈的家庭觀念,也非常看重親友之間的交流和照顧,包括孩子的教育撫養,為了家庭和親人他們相當舍得付出。
簡單點來說,隻要搞定他們的家人,他們就能安心工作並付出忠誠。
“得給他們配上翻譯,安排幾個中文老師。要男的,千萬別整女的過來。”
……
下午的時候,一群老頭子悄悄咪咪的來到了機場,都穿著便裝,悄悄的溜進機庫裏待了一個多小時。不聲不響的。
飛過來又飛走,沒留下任何痕跡。
老頭子們走了以後,張冠軍和遙牆機場簽署了一份合同,把機場北側大概有三百三十五畝的一塊區域給租了下來。
以後這塊地方就是冠軍國際航空運輸公司的地盤了,一切外人禁止入內,包括機場工作人員。
合同簽完,就有人進場安裝圍欄,把這一塊地整個包了起來,開始搭建建築,裏麵的房屋也全部歸這邊使用了。
張冠軍給基地老羅打了個電話,讓他安排人手過來,順便從這邊軍區接收一批複員兵組建安保山東公司,再帶幾個紅湯廚師過來。
老毛子的廚師這會兒在國內不少,挺好找的。
從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國內最火的西餐廳一直是蘇式,從京城到申城,像羅宋湯啊,土豆燒牛肉等一些菜色都成了地方菜。
尤其在東北,蘇式建築蘇式餐廳是最多的,最集中的就是沈陽和哈爾濱,基本上已經成了地方特色了,和朝鮮冷麵韓國狗肉回民羊肉並駕齊驅。
把事情安排好,兩個人出來對視了一眼。
“回去不?”張冠軍打了個哈欠。事情解決了,疲勞的感覺就湧上來了。
“來都來了,去城裏逛逛唄。”
“有啥可逛的?看看天下第一泉唄?聽著感覺有點像吹牛逼。”
“文盲。好不容易來一趟,你不想看看大明湖?”
這會兒還沒有那句,皇上,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大明湖的聲名還不是那麽響亮。
乾隆確實到過大明湖,還不是一次,但是偶遇是不可能偶遇的,別說老百姓,下級官員都見不著他,他寫詩想念的人是孝賢純皇後沙濟富察氏。
在他第一次遊覽大明湖後第三天,陪著他旅遊的沙濟富察氏在東德州病逝了,乾隆扶棺回京。
“大明湖已是銀河,鵲華橋成不再過。付爾東風兩行淚,為添北渚幾分波。”愛新覺羅·弘曆同誌也不是隻會寫一片兩片三四片。
有人陪同,很多話都不能說。
到了遙牆機場,和濟南軍區這邊的人見了個麵,陪同人員完成任務告辭,剩下來的事情就是張鐵軍和張冠軍公司內部事務了,終於沒有外人了。
推辭了這邊空司的宴請把人送走,兩個人都舒了一口氣。
“我才發現,想說話說不出來這滋味,挺特麽難受啊。”張冠軍點了根煙吐了個煙圈。
“這不是很正常,所以有話不要急著說,在心裏翻幾個個兒琢磨琢磨,咱們東北人最大的缺點就是嘴比腦子快,在老家還行大家都一樣,出來就吃虧。”
“藏不住事兒唄?”
“是缺心眼兒,什麽都寫臉上了,太直。走吧,把煙掐了,咱們去看看大寶貝。”
太大了。
除了這三個字兒張鐵軍這會兒也想不出來別的形容詞了。
張冠軍就是瞪著大眼珠子一頓臥槽。真沒文化。
暴風雪要小一些,大約隻有747一半大,高度比747矮了有三米,但是造型漂亮,很科幻的感覺。空天飛機嘛,難免看的時候就有點濾鏡。
這東西別看長的小,人家耗油量大呀。在225麵前像個小螞蚱一樣。
兩架飛機的大部分資料都帶過來了,一部分圖紙什麽的,還有保養手冊。雖然不全麵但是也足夠用了。
弄不全,搜集到這個程度就挺不容易了。
225涉及到好幾個設計局幾百家工廠,暴風雪更不用說,二十幾個設計局一千多家工廠。蘇熊的技術巔峰。
其實還有專門配套的火箭,那個是真弄不回來,總不能飛過來吧?可惜了。
三毛子窮,當年就是蘇熊的礦場,什麽都需要國家調劑,現在一當家啥也沒有,發射場根本就沒有人管,好幾千人自生自滅。
原曆史上因為年久失修,十幾年以後發射架倒了,火箭和這架暴風雪都摔碎了。
暴風雪一共生產了三架。
225其實也是三架,是和暴風雪配套的,不過隻生產出來一架,另外兩架一個生產了三分之一,一個還在圖紙上。
後來三毛幾次想把那架給建完,都因為拿不出來錢沒能行,後來拆廢鐵了。二毛比他還痛快,連重建的意思都沒有,軍艦航母都拆了。
最狠的是科瓦基奇中校,因為三年發不出軍餉,這哥們把導彈護衛艦賣了給兄弟們分了,自己跑路。
其實當時這麽幹的人不少,坦克導彈武器什麽的,大甩賣一樣。連南瓜都流出去好幾顆。
張冠軍這次就屬實淘了不少好東西回來,而且還不隻是買東西,資料和人都往家裏劃拉。有錢嘛。接壤的好處在這裏展示的淋漓盡致。
225的貨倉有二百七十五平,一千二百一十一立方,在這裏麵建一棟別墅都夠了。
張鐵軍和張冠軍走進來感覺腳步聲都帶回音兒的,太特麽大了,看數字和看實物的感覺那真的是不一樣。
“值,值了。”張冠軍咧著嘴點頭,看了看張鐵軍:“這玩藝兒,真拿去拉貨呀?”
“它就是拉貨的,不拉貨幹什麽?”
“這特麽這一下子得裝多少東西?有那麽多東西要運?這大玩藝兒動一下得燒多少油啊?你確定能掙錢?不能把褲衩子賠進去?”
“嗬嗬,賠也是先賠你的,你以後就光著吧。”
張冠軍搖搖頭:“太大了。這家夥起飛得費點勁吧?在這能行不?”
“不行,得等咱們自己的機場建起來。”225起飛降落得淨空,影響太大,偶爾一次還行,要是正常營業這會兒哪個機場也受不了。
除非加錢。但是按它需要的這麽個加錢法兒,張鐵軍也受不了。那就真得往裏搭褲衩子了。
“就是得在這擺幾年唄?那特麽不能上鏽啊?鏽爛了個基巴的。”
“你是有多瞧不起蘇熊的偉大科學家?擺十年都沒問題。咱們自己抓點緊唄。等這一波過去,你再派人去溜達溜達,商量商量花點錢把那架造完。”
“他們能幹嗎?”
“能,給錢唄,反正這架也在咱們手裏了。能幹。”
“那就比量比量唄,反正建了倆機場。我現在就是懷疑這機場能不能掙錢。”
“放心吧,就這大家夥要是有兩架,把南北方的東西這麽一換,就沒有虧錢的地方。現在南方的東西過來多貴呀。”
“冬天幹一飛機青菜唄?夏天幹水果?”
“……也不是不行。”
資料也看不懂,飛機上也沒太多東西可看,兩個人轉了一圈從飛機上下來。
“你說,這倆撂一起,不得五十來米高啊?”張冠軍看了看邊上的暴風雪:“操特麽的,想像不出來是怎麽飛起來的。”
張鐵軍往西邊看了看,那邊有幾間巨大的機庫。
張冠軍不知道,這次飛過來的飛機可不是兩架,而是三架。要不說這些人膽子是真的大。出於保密原因,這事兒就不讓張冠軍知道了。
好在能放進機庫,又是和225一起飛的,好處理。這些傻大膽也是鬼精鬼精的,把它躲在225肚子下麵就過來了,神不知鬼不覺的。
淩晨降落的時候嚇了這邊大佬們一跳,那是真嚇了一跳,幸好是警戒了,現場除了軍人隻有幾個電視台的工作人員,他們估計都不認識。
大白鵝,這會兒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快的戰略轟炸機。這玩藝兒要是露出去那就真是要炸天了。
這東西連隱身塗裝都沒有,但是雷達抓不住,太快,是老美的眼中巨釘,一直想除之而後快。
據說聽到消息,光頭曹司令在那蹦了半天,腳都蹦麻了,六十來歲的人像得到玻璃球的小朋友一樣。
要不張鐵軍這倆機場還有航空公司怎麽批的這麽痛快?根本就沒用地方上給意見,誰敢不批老曹就能拎著家夥去幹他。
就這一下,給個特等功臣都不過分。我們琢磨這隻大白鵝可不是一天兩天了,可是人家不賣。一直到大毛站起來了都不賣。
張某軍哥倆現在就是整個軍部的大寶貝,誰敢難為他們得有一群老頭子打上門去。真真的。什麽是愛國,這特麽就是愛國,誰能比?
“還是得給它們搭個蓬子吧?”
下到地麵,張冠軍手搭涼棚往後看了看,感覺擺在這風吹雨淋的有點心疼。
“直接搭機棚,舍不得花錢怎麽的?還搭蓬子。”到不是怕什麽風吹雨淋,是防衛星,而且這事兒都不用他倆操心,軍區那邊已經在行動了。
“那就好。哎呀,好東西呀,機場可得快點幹,我想坐。”
“行,等機場建起來能飛了讓你坐個夠,就拉你一個人。”
想一想,一個人坐在兩百七十多平的大機艙裏也是挺有意思的,張冠軍自己都笑了。
“走吧,去看看咱們的機組。”
這次過來的人會成為冠軍航空的第一批職工,從空勤到地勤全了,一共來了三十多個人,技師就占了一半。
他們會在遙牆機場駐紮配合這邊的地勤還有研究人員,一直等到自己的機場通航。這邊機場會騰出一棟小樓專門做為他們的駐地。
這邊遠離城市,也合適他們掩藏身份,到了幾年以後也就無所謂了。
後麵信和進出口公司會想辦法把他們的家人都接出來,具體在哪裏生活看他們自己的想法。
整個三十多個人,隻有兩個會說英語的,張鐵軍問候了一下大家,給他們講了一下以後的工作和生活,包括對他們家人的安排,讓他們安心。
毛子很重視家人,有濃烈的家庭觀念,也非常看重親友之間的交流和照顧,包括孩子的教育撫養,為了家庭和親人他們相當舍得付出。
簡單點來說,隻要搞定他們的家人,他們就能安心工作並付出忠誠。
“得給他們配上翻譯,安排幾個中文老師。要男的,千萬別整女的過來。”
……
下午的時候,一群老頭子悄悄咪咪的來到了機場,都穿著便裝,悄悄的溜進機庫裏待了一個多小時。不聲不響的。
飛過來又飛走,沒留下任何痕跡。
老頭子們走了以後,張冠軍和遙牆機場簽署了一份合同,把機場北側大概有三百三十五畝的一塊區域給租了下來。
以後這塊地方就是冠軍國際航空運輸公司的地盤了,一切外人禁止入內,包括機場工作人員。
合同簽完,就有人進場安裝圍欄,把這一塊地整個包了起來,開始搭建建築,裏麵的房屋也全部歸這邊使用了。
張冠軍給基地老羅打了個電話,讓他安排人手過來,順便從這邊軍區接收一批複員兵組建安保山東公司,再帶幾個紅湯廚師過來。
老毛子的廚師這會兒在國內不少,挺好找的。
從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國內最火的西餐廳一直是蘇式,從京城到申城,像羅宋湯啊,土豆燒牛肉等一些菜色都成了地方菜。
尤其在東北,蘇式建築蘇式餐廳是最多的,最集中的就是沈陽和哈爾濱,基本上已經成了地方特色了,和朝鮮冷麵韓國狗肉回民羊肉並駕齊驅。
把事情安排好,兩個人出來對視了一眼。
“回去不?”張冠軍打了個哈欠。事情解決了,疲勞的感覺就湧上來了。
“來都來了,去城裏逛逛唄。”
“有啥可逛的?看看天下第一泉唄?聽著感覺有點像吹牛逼。”
“文盲。好不容易來一趟,你不想看看大明湖?”
這會兒還沒有那句,皇上,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大明湖的聲名還不是那麽響亮。
乾隆確實到過大明湖,還不是一次,但是偶遇是不可能偶遇的,別說老百姓,下級官員都見不著他,他寫詩想念的人是孝賢純皇後沙濟富察氏。
在他第一次遊覽大明湖後第三天,陪著他旅遊的沙濟富察氏在東德州病逝了,乾隆扶棺回京。
“大明湖已是銀河,鵲華橋成不再過。付爾東風兩行淚,為添北渚幾分波。”愛新覺羅·弘曆同誌也不是隻會寫一片兩片三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