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細碎車間,四班
重回過去,我做曹賊那些年 作者:南溪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天是禮拜天。
但是一線生產車間的職工是沒有禮拜天的,每天都要上班,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去上班的路上,不管是禮拜天還是節假日,包括過年。
車間主任是有禮拜天的。一線生產車間也有長白班班組,像張爸那樣的修理班,還有車間的幹部,科員,技術員,工會主席等等。
他們工資高,福利高,獎金也比工人高,每天白天過來晃八個小時,節假日該休息休息,沒事了還可以用學習考察或者公務的理由出門去旅遊一下。
就相當嗨皮。
當工人的沒有人想到破碎車間來,但是當幹部大家都是搶著想來。這邊的獎金是全廠,或許也是全公司最高的地方。
九零年每個職工的月獎金就有兩三百塊了,幹部拿職工的1.6到2.4。二點四倍。而且獎金這件事,大有內情。
順著磚場,沙場,煤場,焦炭場的邊上走過,拐過鍛造車間,左邊就是廠區的中心,是大浴池和大食堂,電業還有倒班工人臨時宿舍。
從這裏開始上坡,坡度不算大,左邊是中碎,右邊是三選別。
走到中碎,細碎,三選別中間的十字路口,前麵的斜坡突然就陡了起來,水泥紅磚的皮帶道橫架在半天空上。
這就是那個張鐵軍每年冬天都要獻上膝蓋的大坡了,直接上去就是四選別。
順著這個大斜坡往上走五十米,走到細碎車間的廠房後麵,就是四選別的兩個巨大的沉澱池,三個人從這裏右拐,從沉澱池的邊上走過去。
在第二個沉澱池的南側有一個兩層的小樓,那裏就是細碎車間的辦公樓了。在細碎新廠的後麵。
走到這裏,地麵上就不隻是泥土磚石了,有一層厚厚的礦粉,踩上去有些鬆軟,像走在沙漠的感覺,就是下了雨以後會很泥濘。
空氣中也飄浮著一股子礦粉的味道。那是粉塵的氣息。後世所謂的n95來到這裏完全沒有作用。
車間辦公室在二樓,一樓是工人的休息室,大門在樓的另外一側。
三個人順著鐵板焊製的樓梯咚咚的走上樓,來到辦公室。也可以叫小會議室。都是廠裏的孩子,不用打聽都能找得到。
車間主任好像興致不太高,板著個臉坐在主位上,打量了一眼走進來的張鐵軍他們三個人,點了點頭:“坐吧,稍等一會兒。”
也是,好好的禮拜天不能在家摟媳婦兒,要起早跑到廠裏來,放到誰身上都會有那麽一點情緒。車間主任也是人嘛,和大家都一樣。
隋紹斌已經來了,衝張鐵軍他們三個點了點頭。他爸是車間工會主席,這裏是他的主場。不知道他爸爸今天來沒來。應該不會來。
張鐵軍打量了一下坐著的幾個人,一班那幾個分到碎細的幹部子弟都還沒到。他們住的遠,在甩灣子那邊,到車間至少有三公裏多,屬於機修廠片區。
還有幾個家裏是住在礦山片區的,更遠,有五公裏多。
張鐵軍還意外,其實並不意外的看到了劉彪和孫旭民。意外是說他們並不應該出現在這裏,不意外是因為上輩子已經見過了。
他們兩個也是頂著技校畢業分配的名義進來的,不過事實上都不是。
劉彪是個混混,初中的時候和張鐵軍一屆,他要是能考上技校張鐵軍就敢把後麵六十米直徑的沉澱池裏的選礦水喝幹。
孫旭民的到是不混,不過和混混們的關係都比較好,學習也比他們強一點。他爸爸是商業局街裏副食商店的主任,是張鐵軍小學到初中的同學。
但是他也沒考上技校,是加持了爸爸光環來的。
劉彪的家庭到是沒有孫旭民這麽‘顯赫’,就是一個普通貧窮的工人家庭,不過他堂哥是細碎車間的副工段長。這就是縣官不如現管了。
這個時間下麵一樓工段組正在交等班,大家坐在這裏一個是等分配的同學,另外也是等工段長上來。包括幾個今天不上班的工段長。
細碎車間一共四個生產班組,一個班組大概有四十多個人,都是男的。碎礦不需要女人,整個車間四百多人隻有一個女的,是車間會計。也姓柳。
選廠這邊好像姓柳的有點多,張鐵軍認識的就有三個,二選車間的會計,細碎車間的會計,還有工會小柳幹事。而且實話實說,這三棵小柳長的都挺好看的。
邪惡一點琢磨,是不是因為好看她們才當上會計的?如果不好看她們還能不能當上會計或者幹事?
八點十幾分,分配過來的同學陸陸續續的都到了,在家休息的幾個工段長也到了,又等了一會兒,交接班的兩個工段長一起走進會議室。
這哥倆這會兒的穿著打扮冷丁一看像美國大兵似的,全副武裝,一身灰土,交班的那個臉上還像特種兵一樣塗著黑色和黃色,髒兮兮的豬八戒口罩掛胸前,腳上是黑色的高幫雨靴。
“怎麽樣?”車間主任問了一聲。
“還那樣唄,還能怎麽樣?正常。”交班的工長答應了一句,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出了口粗氣:“累呀,這特麽一天天的,回家都爬不上炕。”
“老廠那邊主任你得說說,”接班的工長給主任遞了根煙,又給交班工長發了一根:“那邊沉積太特麽多了,都不收拾,以後那怎麽弄?就等著誰倒黴唄?”
“那特麽誰收拾得起?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交班的工長不在意的接了一句:“壓住再說唄,現在怎麽弄?停車?那邊的皮帶道那麽窄那麽長,不停車沒法整。”
張鐵軍知道他們說的那地方,是二選別車間的供料皮帶,也是細碎車間最長的一根供料皮帶道,有接近一公裏長,橫跨了大半個廠區。
那邊是老廠,還是小日本建的,建於一九一二年,到這會兒已經七十多年了。第一和第二選別車間也是日本人建的。
這會兒二選別運轉的設備裏還有當時幸存下來的老貨呢,幾十年了也沒有更換。沒錢換,錢都上交了。
至於一選別車間,這個時候是全新的,比五廠還新,原來的老一選已經連設備帶工人全部遷走了,五十年代遷去了河北,組建成立了邯鄲鋼鐵廠。
新的一選別車間是選廠大集體綜合廠建的,這會兒才投產不到一年,鄭瑩和薑玉英就是新一廠的職工,看球磨機的。
“行了,那些話以後再說,平時多注意吧。”車間主任打斷了兩個工長的話,看了看下麵坐著的這些畢業生:“那就把人分一下,新人要多帶,安全工作要保證。”
“那就分唄,我們聽著就行了。”
車間主任從桌子上拿起一張紙看了看:“我念一下名單,工長直接把人領回去,該發的勞動保護發下去,自己安排好上班時間。”
張鐵軍點了根煙安靜的坐在那聽著,一切都是人家定的,不安靜也沒有毛用。
並沒有什麽意外,和上輩子一毛一樣,幹部子弟也和大家一樣分在一線,隻有隋紹斌一個在檢修班。不過,也是隻有他一個真上班,那幾個根本就不來。
第一個點名分到一線班組的就是綜合廠廠長的兒子,也就是被做個表率的作用,用來堵一些人的嘴。
這點事情大家都懂,知道分到一線生產他們也不可能上班,誰還能說什麽?敢說什麽?就在這掛著,一兩年以後自然就去了別的地方。
張鐵軍無所謂,反正他也沒打算認真上班。當然了,有所謂也沒毛用。
瑞斌和孫中科和上輩子一樣,分到了一班和三班,張鐵軍是四班,正好和他們兩個交接班。和張鐵軍一樣分到四班的是王玉剛和劉彪。
孫旭民,薑延虎也還在三班,還有幾個在二班的,大概率以後也就見不到麵了。大家的工作時間正好錯開。
一個生產班組三個新人,檢修組兩個。
“好了,就這樣了,以後大家就是正式全民工人了,要認真工作認真學習,安全方麵不能馬虎大意,命是自己的。”
車間主任講了幾句:“有事情可以隨時來車間找我。今天就到這,都跟著工長去班組吧。有通勤的同誌在工長那報備一下,好統計發票。”
大家亂糟糟的起來,跟著各自的工長下樓去班組。
生產班組的休息室就在一樓,門在樓的另一麵,要下樓再繞過來,樓裏麵是不通的,廠子裏所有的辦公樓都沒有內置樓梯。
張鐵軍,王玉剛和劉彪三個人跟著四班邢工長繞到前麵來到四班的休息室。今天四班是甲班,剛剛交了班。
一進大門迎麵就是澡堂子,拐過來是一段走廊,就是四個生產班組的休息室了,四班在右手邊第一個門。
這個時候四班的工人已經走了大部分了,隻有幾個洗澡慢的還在屋裏穿衣服,看到邢工長帶著人進來看了一眼:“來新人啦?有老廠的沒?”
邊上有人接話:“新人去老廠,找死啊?肯定得在新廠這邊。再說缺的是前麵這邊,他們又幹不了。”
“你們趕緊穿衣服滾蛋,”工長罵了一句:“下班也不著急回家,特麽昨晚媳婦摟的誰都不一定呢,還有閑心在這磨嘰。”
“摟的不是你就行,嘿嘿,”徐大個呲著大黃牙笑了一聲:“怎麽的,來新人了你得瑟起來了唄?”
徐老四在一邊張羅:“有打麻將的沒?去俺家支一鍋去不去?反正回去也睡不著。”
邢工長去打開更衣箱,拿豬八戒口罩,淲芯淲布,手套毛巾肥皂還有普通無紡布夾芯多層口罩遞給張鐵軍他們三個:“這是勞保,都拿好,以後上班口罩必須得戴好。”
但是一線生產車間的職工是沒有禮拜天的,每天都要上班,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去上班的路上,不管是禮拜天還是節假日,包括過年。
車間主任是有禮拜天的。一線生產車間也有長白班班組,像張爸那樣的修理班,還有車間的幹部,科員,技術員,工會主席等等。
他們工資高,福利高,獎金也比工人高,每天白天過來晃八個小時,節假日該休息休息,沒事了還可以用學習考察或者公務的理由出門去旅遊一下。
就相當嗨皮。
當工人的沒有人想到破碎車間來,但是當幹部大家都是搶著想來。這邊的獎金是全廠,或許也是全公司最高的地方。
九零年每個職工的月獎金就有兩三百塊了,幹部拿職工的1.6到2.4。二點四倍。而且獎金這件事,大有內情。
順著磚場,沙場,煤場,焦炭場的邊上走過,拐過鍛造車間,左邊就是廠區的中心,是大浴池和大食堂,電業還有倒班工人臨時宿舍。
從這裏開始上坡,坡度不算大,左邊是中碎,右邊是三選別。
走到中碎,細碎,三選別中間的十字路口,前麵的斜坡突然就陡了起來,水泥紅磚的皮帶道橫架在半天空上。
這就是那個張鐵軍每年冬天都要獻上膝蓋的大坡了,直接上去就是四選別。
順著這個大斜坡往上走五十米,走到細碎車間的廠房後麵,就是四選別的兩個巨大的沉澱池,三個人從這裏右拐,從沉澱池的邊上走過去。
在第二個沉澱池的南側有一個兩層的小樓,那裏就是細碎車間的辦公樓了。在細碎新廠的後麵。
走到這裏,地麵上就不隻是泥土磚石了,有一層厚厚的礦粉,踩上去有些鬆軟,像走在沙漠的感覺,就是下了雨以後會很泥濘。
空氣中也飄浮著一股子礦粉的味道。那是粉塵的氣息。後世所謂的n95來到這裏完全沒有作用。
車間辦公室在二樓,一樓是工人的休息室,大門在樓的另外一側。
三個人順著鐵板焊製的樓梯咚咚的走上樓,來到辦公室。也可以叫小會議室。都是廠裏的孩子,不用打聽都能找得到。
車間主任好像興致不太高,板著個臉坐在主位上,打量了一眼走進來的張鐵軍他們三個人,點了點頭:“坐吧,稍等一會兒。”
也是,好好的禮拜天不能在家摟媳婦兒,要起早跑到廠裏來,放到誰身上都會有那麽一點情緒。車間主任也是人嘛,和大家都一樣。
隋紹斌已經來了,衝張鐵軍他們三個點了點頭。他爸是車間工會主席,這裏是他的主場。不知道他爸爸今天來沒來。應該不會來。
張鐵軍打量了一下坐著的幾個人,一班那幾個分到碎細的幹部子弟都還沒到。他們住的遠,在甩灣子那邊,到車間至少有三公裏多,屬於機修廠片區。
還有幾個家裏是住在礦山片區的,更遠,有五公裏多。
張鐵軍還意外,其實並不意外的看到了劉彪和孫旭民。意外是說他們並不應該出現在這裏,不意外是因為上輩子已經見過了。
他們兩個也是頂著技校畢業分配的名義進來的,不過事實上都不是。
劉彪是個混混,初中的時候和張鐵軍一屆,他要是能考上技校張鐵軍就敢把後麵六十米直徑的沉澱池裏的選礦水喝幹。
孫旭民的到是不混,不過和混混們的關係都比較好,學習也比他們強一點。他爸爸是商業局街裏副食商店的主任,是張鐵軍小學到初中的同學。
但是他也沒考上技校,是加持了爸爸光環來的。
劉彪的家庭到是沒有孫旭民這麽‘顯赫’,就是一個普通貧窮的工人家庭,不過他堂哥是細碎車間的副工段長。這就是縣官不如現管了。
這個時間下麵一樓工段組正在交等班,大家坐在這裏一個是等分配的同學,另外也是等工段長上來。包括幾個今天不上班的工段長。
細碎車間一共四個生產班組,一個班組大概有四十多個人,都是男的。碎礦不需要女人,整個車間四百多人隻有一個女的,是車間會計。也姓柳。
選廠這邊好像姓柳的有點多,張鐵軍認識的就有三個,二選車間的會計,細碎車間的會計,還有工會小柳幹事。而且實話實說,這三棵小柳長的都挺好看的。
邪惡一點琢磨,是不是因為好看她們才當上會計的?如果不好看她們還能不能當上會計或者幹事?
八點十幾分,分配過來的同學陸陸續續的都到了,在家休息的幾個工段長也到了,又等了一會兒,交接班的兩個工段長一起走進會議室。
這哥倆這會兒的穿著打扮冷丁一看像美國大兵似的,全副武裝,一身灰土,交班的那個臉上還像特種兵一樣塗著黑色和黃色,髒兮兮的豬八戒口罩掛胸前,腳上是黑色的高幫雨靴。
“怎麽樣?”車間主任問了一聲。
“還那樣唄,還能怎麽樣?正常。”交班的工長答應了一句,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出了口粗氣:“累呀,這特麽一天天的,回家都爬不上炕。”
“老廠那邊主任你得說說,”接班的工長給主任遞了根煙,又給交班工長發了一根:“那邊沉積太特麽多了,都不收拾,以後那怎麽弄?就等著誰倒黴唄?”
“那特麽誰收拾得起?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交班的工長不在意的接了一句:“壓住再說唄,現在怎麽弄?停車?那邊的皮帶道那麽窄那麽長,不停車沒法整。”
張鐵軍知道他們說的那地方,是二選別車間的供料皮帶,也是細碎車間最長的一根供料皮帶道,有接近一公裏長,橫跨了大半個廠區。
那邊是老廠,還是小日本建的,建於一九一二年,到這會兒已經七十多年了。第一和第二選別車間也是日本人建的。
這會兒二選別運轉的設備裏還有當時幸存下來的老貨呢,幾十年了也沒有更換。沒錢換,錢都上交了。
至於一選別車間,這個時候是全新的,比五廠還新,原來的老一選已經連設備帶工人全部遷走了,五十年代遷去了河北,組建成立了邯鄲鋼鐵廠。
新的一選別車間是選廠大集體綜合廠建的,這會兒才投產不到一年,鄭瑩和薑玉英就是新一廠的職工,看球磨機的。
“行了,那些話以後再說,平時多注意吧。”車間主任打斷了兩個工長的話,看了看下麵坐著的這些畢業生:“那就把人分一下,新人要多帶,安全工作要保證。”
“那就分唄,我們聽著就行了。”
車間主任從桌子上拿起一張紙看了看:“我念一下名單,工長直接把人領回去,該發的勞動保護發下去,自己安排好上班時間。”
張鐵軍點了根煙安靜的坐在那聽著,一切都是人家定的,不安靜也沒有毛用。
並沒有什麽意外,和上輩子一毛一樣,幹部子弟也和大家一樣分在一線,隻有隋紹斌一個在檢修班。不過,也是隻有他一個真上班,那幾個根本就不來。
第一個點名分到一線班組的就是綜合廠廠長的兒子,也就是被做個表率的作用,用來堵一些人的嘴。
這點事情大家都懂,知道分到一線生產他們也不可能上班,誰還能說什麽?敢說什麽?就在這掛著,一兩年以後自然就去了別的地方。
張鐵軍無所謂,反正他也沒打算認真上班。當然了,有所謂也沒毛用。
瑞斌和孫中科和上輩子一樣,分到了一班和三班,張鐵軍是四班,正好和他們兩個交接班。和張鐵軍一樣分到四班的是王玉剛和劉彪。
孫旭民,薑延虎也還在三班,還有幾個在二班的,大概率以後也就見不到麵了。大家的工作時間正好錯開。
一個生產班組三個新人,檢修組兩個。
“好了,就這樣了,以後大家就是正式全民工人了,要認真工作認真學習,安全方麵不能馬虎大意,命是自己的。”
車間主任講了幾句:“有事情可以隨時來車間找我。今天就到這,都跟著工長去班組吧。有通勤的同誌在工長那報備一下,好統計發票。”
大家亂糟糟的起來,跟著各自的工長下樓去班組。
生產班組的休息室就在一樓,門在樓的另一麵,要下樓再繞過來,樓裏麵是不通的,廠子裏所有的辦公樓都沒有內置樓梯。
張鐵軍,王玉剛和劉彪三個人跟著四班邢工長繞到前麵來到四班的休息室。今天四班是甲班,剛剛交了班。
一進大門迎麵就是澡堂子,拐過來是一段走廊,就是四個生產班組的休息室了,四班在右手邊第一個門。
這個時候四班的工人已經走了大部分了,隻有幾個洗澡慢的還在屋裏穿衣服,看到邢工長帶著人進來看了一眼:“來新人啦?有老廠的沒?”
邊上有人接話:“新人去老廠,找死啊?肯定得在新廠這邊。再說缺的是前麵這邊,他們又幹不了。”
“你們趕緊穿衣服滾蛋,”工長罵了一句:“下班也不著急回家,特麽昨晚媳婦摟的誰都不一定呢,還有閑心在這磨嘰。”
“摟的不是你就行,嘿嘿,”徐大個呲著大黃牙笑了一聲:“怎麽的,來新人了你得瑟起來了唄?”
徐老四在一邊張羅:“有打麻將的沒?去俺家支一鍋去不去?反正回去也睡不著。”
邢工長去打開更衣箱,拿豬八戒口罩,淲芯淲布,手套毛巾肥皂還有普通無紡布夾芯多層口罩遞給張鐵軍他們三個:“這是勞保,都拿好,以後上班口罩必須得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