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舊城改造,親媽幹媽相見(結束章)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劉,雖然是免費提供的,但我對你們還是有個要求,就是必須按時提供。這期間,體委肖主任他們會定期督查進度。第一次參加這麽大型的比賽,責任重大,一點錯都不能有啊。”
“徐主任,您就放心吧。我們保證提前完成。”劉仁友站起身,鄭重地給徐主任下了保證。
徐主任點點頭,對劉仁友和卿學琴還有坐在旁邊沒說話的劉曉玲都笑了笑,然後告辭離開了。
晚上肖國明請三人吃飯,要對向陽服裝廠大力支持體育事業表示感謝。
交錢時劉仁友和肖主任差點幹起來。
肖主任是真的認為服裝廠無償提供服裝花費不少,劉仁友則是自家人知自家事,請了國家隊打廣告沒花錢不說,哪裏還能讓肖主任出錢。
約好第二天劉仁友和卿學琴他們還要去體委,對細節進行調整和確認。
這自然就不關劉曉玲的事。
空閑下來,劉曉玲和盧俊又在京城裏遊玩了幾天,不僅又去了故宮,就連長城也換了一段去遊覽。
到處看看,這都是空間裏的兩個老外要求的。
果然跟著劉,比呆在基地好玩得多。
隻是每天劉要休息睡覺的時候都要關閉空間的視線和聲音功能,說是少兒不宜。
兩個外星生物表示難以理解。
從京城回渝都,劉曉玲發現自己也懷孕了。
兩個外星人感受到了新生命,這才告訴了劉曉玲。
不得不說,意識體這玩意就是牛。
“豔子,你沒有發現這回漲工資後房價都漲了一些?我全力早點還是把房子買了。”劉曉玲對剛匯報完工作的梁豔道。
“真的呀,我一直都沒有考慮這件事。曉玲,你說我買到哪裏好呢?”
梁豔老家是邛海那邊的,要買房自然是考慮在省城,家人往來也方便些。渝都這裏在廣明島上有小二樓,沒有必要還在渝都購房。
“也是哈。”梁豔點頭。
原本曆史上的1月,國內決定在今後三五年內,從國外進口一批大型化學肥料、化學纖維和連續式鋼板軋機等設備。但這個世界裏,劉曉玲看報紙上說國內僅僅決定從國外進口一批大型化學肥料、化學纖維的設備,加以改進後再投產。對連續式鋼板軋機等其他設備並沒有提及。
看來國內在工業上有了較大進步,而化肥、化學纖維等方麵依舊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對此劉曉玲也沒有辦法,就沒有看見過平台上有這些成套設備出售。
現在整天都在廣明島上,兩個外星生物沒兩天便失去了興趣。看空間裏兩個外星生物實在無聊,劉曉玲丟了一副遊戲機給他們,兩人軀殼都不用,直接各自貼上了一個手柄就開幹。
劉曉玲有幸觀看了一場他倆之間的戰鬥,那手速……也不是手速,反正那速度眼睛跟不上。
如以後的競技比賽中有這兩個加入作弊,世界上絕沒有能抗衡的隊伍。
閑下來沒事,劉曉玲和盧俊經常在島上散步,春日不可辜負,蜂蝶都是趣物。到了夏天就隻能早晚時分才能走動了。
某天上午,兩人逛到一半時劉曉玲停住了腳步。
“盧俊。你看下對麵。”劉曉玲朝廣明鎮方向指了指。
“對麵?今天也不趕場,沒啥人。看什麽?”
對麵是廣明鎮,鎮東邊是新建的學校,明光鋥亮;鎮西麵是新建的實驗工廠,還有高聳的電梯房矗立。再加上隔江的研究所,廣明鎮破破爛爛的建築夾在中間,怎麽看怎麽不協調。
“你不覺得廣明鎮太破舊了嗎?”
“確實有點破舊。”盧俊這才注意到了這點。
“要不我們幫著廣明鎮來個舊城改造?”劉曉玲道。
“改天我們去對麵跟他們談談?”劉曉玲道。
“行,又不遠。就是出點錢的事。”盧俊也不以為意。
今天這個會是何副鎮長聯係的,說是對麵研究所的劉所長要和鎮領導談一下舊城改造的事。
都是熟人,也沒有多餘的介紹環節,進了會議室各自坐下。
明書記道:“劉所長,事情先不忙說,您先給我們說一下為啥子要搞舊城改造要得不?”
苟鎮長和何副鎮長都坐直了身子,等著聽劉曉玲的解釋。
“是這樣的,前兩天在廣明島偶爾看了下廣明鎮,發現廣明鎮實在是有些老舊了。我和普華公司的盧總商量了一下,準備為廣明鎮的百姓做點實事,感謝鎮政府和周圍百姓給我們的許多幫助。
做什麽事讓我和盧總想了很久,最終決定為廣明鎮進行舊城改造。”
劉曉玲看了看大家,見大家還在等她說話,就知道大家想知道什麽是舊城改造。
劉曉玲的解釋很費勁。
從改善居民住房條件到保持老街風貌開展旅遊業,劉曉玲自以為已經說得很透徹了,但幾位領導一直心懷疑惑。特別是劉曉玲說保持老街風貌開展旅遊業這項,大家內心都不太認可。
這時候各地鄉鎮的街道基本上都維持著民國以來的樣子,因為不論國家或私人都沒有多餘的錢來新建住房。
劉曉玲看實在沒有辦法,隻得建議鎮房管所和國土所對街上的危舊房進行調查。研究所願意出翻新造價的一半對居民進行補貼。
條件隻有一個,新建房的外觀必須和拆之前一樣。
“劉所長,要建就建樓房撒,拆了還是搞成原來的樣子完全沒得意義嘛。”苟鎮長有些不能理解。這不是糟蹋錢麽?
倒是明書記沒有反對,雖然他跟苟鎮長有同樣的疑惑但他的性格要穩重得多。
“劉所長,就算拆了恢複原樣,這中間就有個問題。”明書記停頓了一下,終究還是把問題說了出來。
“房子重建了,原本租給別人住的房東不願意再租房出來,原來租房的人怎麽辦?”
這個完全有可能。
研究所建在了廣明島,島上還有駐軍。這些人都有消費。等實驗工廠的職工到位後,人流量更是大大增加。加上政策也寬鬆了,今後沿街的這些門麵都能恢複商業功能,租賃房屋的客人多半都要被逐出來。
沒想到明書記想得那麽遠,是個人才啊。
劉曉玲心裏感歎,
“明書記,我們接著商量這些人的去處咋個安排。”劉曉玲道。
“我建議看下廣明鎮的城建規劃圖,選個地方集中建一個小區,兩棟樓、三棟樓都可以。
這件事鎮國土所和房管所都要參與。整地和建築的費用我們研究所可以全墊,不收利息,房屋產權歸政府。新房建好後由房管所出租給需要的居民並收取租金。租金全部轉給研究所作為還款。”
苟鎮長和明書記一聽,鎮上又不出錢,這件事幹得。
總的看下來,研究所出了錢沒有一分錢的好處,確實是在為鎮上的居民做好事。
兩個人也沒有留在鎮政府吃飯,盧俊開電瓶車拉劉曉玲和梁豔回廣明島。
“哎。”劉曉玲歎口氣。
原本她和盧俊商量把廣明鎮的老街門麵房全都翻新重建,結果相去甚遠。
“豔子,這件事跟王主任說一下,由他繼續跟進。”劉曉玲對後排的梁豔交待道。
梁豔現在也看明白了劉曉玲當甩手掌櫃翹腳老板的習慣。回到辦公室就去找王同勝。
現在學校那邊事情不多,加上廖斌在現場守著,王同勝在辦公室的時間也多起來。
吃過中午飯,兩人回到招待所。
“盧俊,幹脆去趟魔都,把冬兒帶上。”
那邊好幾個廠呢,因為劉曉玲懷孕,盧俊一直陪著不敢說出去的話。現在劉曉玲主動提出,他也正好點頭答應。
“問下邊阿姨,看她去不去?”盧俊提醒道。
“嗯,我問下她。”
“曉玲,上一次你給吳婆婆買了冰箱和電視,後來我讓人送了空調過去。”
“啊?幾個空調?”
“三個。”盧俊道。
“那不是還差一個?”
“我怕客廳裏麵的打眼,就沒有考慮。”盧俊解釋道。
劉曉玲打電話給邊月冰,邊月冰有些猶豫。她知道吳婆婆是劉曉玲在魔都讀書時在船上認識的,後來吳婆婆還說把房子過戶給劉曉玲,想來關係非常好。
但是自己去了要喊一個不認識的人叫幹媽,她怕叫不出口。
“媽,去嘛。魔都跟京城不一樣,又是海邊。到時候我們一家子坐船到海裏逛一逛。那才安逸!”
邊月冰被說得心動。
“你把我送吳婆婆的禮物準備起。”
劉曉玲一聽這話,知道老媽答應了。趕緊通知王金玲把各自家裏的事情安排好,過幾天要去魔都。
趙曉淑和黃香玉整天守在辦公室都坐煩了,小孫新找來的三個男船員在王金玲的指導下出航都不用帶她倆。
這一次又可以出任務,還是跟劉所長一道就更加高興。因為劉所長這人大方,每到一個地方必定要吃當地的特色,還給她們零花錢。
隻是這一次出航比以往更加享受。劉所長帶著兒子還要孝敬邊阿姨,到了地方都要住一晚才走。能吃到的、買到的東西就更多了。
一路逶迤而行,花了一個星期時間才到魔都。
邵青鬆開了車來了碼頭。
“青鬆,這段時間你把王姐她們陪好。”盧俊上了車對邵青鬆道。
“是。”
吳婆婆聽見敲門聲,趕緊把身上的圍裙脫下來。
站在院門後,吳婆婆理了理頭發又撣了撣衣服,這才打開了院門。
“吳婆婆,我是曉玲的媽媽,這次來魔都麻煩你了。”邊月冰沒等劉曉玲介紹,自己說道。
吳婆婆伸出手邊月冰趕緊握住,吳婆婆笑道:“不麻煩,不麻煩。”
轉眼看到劉曉玲牽著的冬兒,吳婆婆大喜道:“曉玲,這就是冬兒嗎?”
“冬兒,叫祖祖。”
“祖祖。”冬兒看著眼前慈眉善目的老婆婆,一點沒有畏縮。
“好。乖,乖。”吳婆婆錯開身讓大家進來。
把大家都引入到小客廳坐下,吳婆婆對劉曉玲道:“曉玲,你去廚房看下,灶上還燒起火的。”
劉曉玲點點頭,把挎包放在沙發上出門去了廚房。盧俊也不見外,過去拿了電吹壺試了一下溫度,倒了兩杯涼開水送過來。
“吳婆婆,你的巴蜀話說得好啊。”邊月冰笑著道。
“在巴蜀生活了幾十年,怎麽會說不好。倒是魔都話差點忘了。”吳婆婆笑道。
“盧俊,冰箱裏麵有我給冬兒做的冰糕(冰棍),你拿出來給冬兒。”吳婆婆對盧俊道。
吳婆婆起身去拿了一條新毛巾,順手又從衣兜拿出一個小紙包遞給邊月冰:
“冬兒第一次來,這是見麵禮。”
巴蜀有些地方有個風俗:第一次見小孩要給見麵禮。在家裏見到一般是送一條毛巾,拿點錢也可以。
邊月冰接過來,拉過冬兒讓他謝謝祖祖。
盧俊過來把冰糕遞給冬兒,然後出門去汽車拿行李。
拿完後進客廳坐在一邊陪了會,看吳婆婆和邊月冰談得還可以,盧俊便起身去了廚房。
“我去幫下曉玲。”
進了廚房,就見劉曉玲已經穿上了圍裙正在炒菜。
劉曉玲進廚房看了看擺的,大概知道了吳婆婆想要做什麽菜便上了手。
看見盧俊進來,就詢問客廳的情況。
“沒得事。”
中午吃飯,劉曉玲問盧俊,能不能用公司的名義在這裏申請安一個電話。
“可以試一下。”盧俊道。
“婆婆,這次來你要帶我們到處看看哦。”劉曉玲道。
我婆婆知道劉曉玲這是要帶著她一起玩,笑著點點頭。
這時候的魔都除了商場和外灘,還真沒好多玩的地方。
“婆婆,明天我們出海。”
氣墊船當遊艇,不知道算不算奢華。
在海上呆了大半天,釣了一會魚,什麽也沒釣到。還是碰到了兩個私自下海的漁民買了些雜魚。
當時看到氣墊船朝他們開過來,兩個打魚的農民嚇得夠嗆,直歎運氣不好。
這麽多人都私自打魚,好久都沒聽說有人被抓了,今天自己兩人就那麽倒黴?
結果不僅沒有倒黴,還賣了好價錢。
在崇明島找了個沙灘,一家人野炊過後進了帳篷休息。
下午就在沙灘上玩耍、聊天。
沙灘上,劉曉玲半躺在盧俊的懷中,看著遠處點點的帆影,心靈是從未有的安寧。
“徐主任,您就放心吧。我們保證提前完成。”劉仁友站起身,鄭重地給徐主任下了保證。
徐主任點點頭,對劉仁友和卿學琴還有坐在旁邊沒說話的劉曉玲都笑了笑,然後告辭離開了。
晚上肖國明請三人吃飯,要對向陽服裝廠大力支持體育事業表示感謝。
交錢時劉仁友和肖主任差點幹起來。
肖主任是真的認為服裝廠無償提供服裝花費不少,劉仁友則是自家人知自家事,請了國家隊打廣告沒花錢不說,哪裏還能讓肖主任出錢。
約好第二天劉仁友和卿學琴他們還要去體委,對細節進行調整和確認。
這自然就不關劉曉玲的事。
空閑下來,劉曉玲和盧俊又在京城裏遊玩了幾天,不僅又去了故宮,就連長城也換了一段去遊覽。
到處看看,這都是空間裏的兩個老外要求的。
果然跟著劉,比呆在基地好玩得多。
隻是每天劉要休息睡覺的時候都要關閉空間的視線和聲音功能,說是少兒不宜。
兩個外星生物表示難以理解。
從京城回渝都,劉曉玲發現自己也懷孕了。
兩個外星人感受到了新生命,這才告訴了劉曉玲。
不得不說,意識體這玩意就是牛。
“豔子,你沒有發現這回漲工資後房價都漲了一些?我全力早點還是把房子買了。”劉曉玲對剛匯報完工作的梁豔道。
“真的呀,我一直都沒有考慮這件事。曉玲,你說我買到哪裏好呢?”
梁豔老家是邛海那邊的,要買房自然是考慮在省城,家人往來也方便些。渝都這裏在廣明島上有小二樓,沒有必要還在渝都購房。
“也是哈。”梁豔點頭。
原本曆史上的1月,國內決定在今後三五年內,從國外進口一批大型化學肥料、化學纖維和連續式鋼板軋機等設備。但這個世界裏,劉曉玲看報紙上說國內僅僅決定從國外進口一批大型化學肥料、化學纖維的設備,加以改進後再投產。對連續式鋼板軋機等其他設備並沒有提及。
看來國內在工業上有了較大進步,而化肥、化學纖維等方麵依舊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對此劉曉玲也沒有辦法,就沒有看見過平台上有這些成套設備出售。
現在整天都在廣明島上,兩個外星生物沒兩天便失去了興趣。看空間裏兩個外星生物實在無聊,劉曉玲丟了一副遊戲機給他們,兩人軀殼都不用,直接各自貼上了一個手柄就開幹。
劉曉玲有幸觀看了一場他倆之間的戰鬥,那手速……也不是手速,反正那速度眼睛跟不上。
如以後的競技比賽中有這兩個加入作弊,世界上絕沒有能抗衡的隊伍。
閑下來沒事,劉曉玲和盧俊經常在島上散步,春日不可辜負,蜂蝶都是趣物。到了夏天就隻能早晚時分才能走動了。
某天上午,兩人逛到一半時劉曉玲停住了腳步。
“盧俊。你看下對麵。”劉曉玲朝廣明鎮方向指了指。
“對麵?今天也不趕場,沒啥人。看什麽?”
對麵是廣明鎮,鎮東邊是新建的學校,明光鋥亮;鎮西麵是新建的實驗工廠,還有高聳的電梯房矗立。再加上隔江的研究所,廣明鎮破破爛爛的建築夾在中間,怎麽看怎麽不協調。
“你不覺得廣明鎮太破舊了嗎?”
“確實有點破舊。”盧俊這才注意到了這點。
“要不我們幫著廣明鎮來個舊城改造?”劉曉玲道。
“改天我們去對麵跟他們談談?”劉曉玲道。
“行,又不遠。就是出點錢的事。”盧俊也不以為意。
今天這個會是何副鎮長聯係的,說是對麵研究所的劉所長要和鎮領導談一下舊城改造的事。
都是熟人,也沒有多餘的介紹環節,進了會議室各自坐下。
明書記道:“劉所長,事情先不忙說,您先給我們說一下為啥子要搞舊城改造要得不?”
苟鎮長和何副鎮長都坐直了身子,等著聽劉曉玲的解釋。
“是這樣的,前兩天在廣明島偶爾看了下廣明鎮,發現廣明鎮實在是有些老舊了。我和普華公司的盧總商量了一下,準備為廣明鎮的百姓做點實事,感謝鎮政府和周圍百姓給我們的許多幫助。
做什麽事讓我和盧總想了很久,最終決定為廣明鎮進行舊城改造。”
劉曉玲看了看大家,見大家還在等她說話,就知道大家想知道什麽是舊城改造。
劉曉玲的解釋很費勁。
從改善居民住房條件到保持老街風貌開展旅遊業,劉曉玲自以為已經說得很透徹了,但幾位領導一直心懷疑惑。特別是劉曉玲說保持老街風貌開展旅遊業這項,大家內心都不太認可。
這時候各地鄉鎮的街道基本上都維持著民國以來的樣子,因為不論國家或私人都沒有多餘的錢來新建住房。
劉曉玲看實在沒有辦法,隻得建議鎮房管所和國土所對街上的危舊房進行調查。研究所願意出翻新造價的一半對居民進行補貼。
條件隻有一個,新建房的外觀必須和拆之前一樣。
“劉所長,要建就建樓房撒,拆了還是搞成原來的樣子完全沒得意義嘛。”苟鎮長有些不能理解。這不是糟蹋錢麽?
倒是明書記沒有反對,雖然他跟苟鎮長有同樣的疑惑但他的性格要穩重得多。
“劉所長,就算拆了恢複原樣,這中間就有個問題。”明書記停頓了一下,終究還是把問題說了出來。
“房子重建了,原本租給別人住的房東不願意再租房出來,原來租房的人怎麽辦?”
這個完全有可能。
研究所建在了廣明島,島上還有駐軍。這些人都有消費。等實驗工廠的職工到位後,人流量更是大大增加。加上政策也寬鬆了,今後沿街的這些門麵都能恢複商業功能,租賃房屋的客人多半都要被逐出來。
沒想到明書記想得那麽遠,是個人才啊。
劉曉玲心裏感歎,
“明書記,我們接著商量這些人的去處咋個安排。”劉曉玲道。
“我建議看下廣明鎮的城建規劃圖,選個地方集中建一個小區,兩棟樓、三棟樓都可以。
這件事鎮國土所和房管所都要參與。整地和建築的費用我們研究所可以全墊,不收利息,房屋產權歸政府。新房建好後由房管所出租給需要的居民並收取租金。租金全部轉給研究所作為還款。”
苟鎮長和明書記一聽,鎮上又不出錢,這件事幹得。
總的看下來,研究所出了錢沒有一分錢的好處,確實是在為鎮上的居民做好事。
兩個人也沒有留在鎮政府吃飯,盧俊開電瓶車拉劉曉玲和梁豔回廣明島。
“哎。”劉曉玲歎口氣。
原本她和盧俊商量把廣明鎮的老街門麵房全都翻新重建,結果相去甚遠。
“豔子,這件事跟王主任說一下,由他繼續跟進。”劉曉玲對後排的梁豔交待道。
梁豔現在也看明白了劉曉玲當甩手掌櫃翹腳老板的習慣。回到辦公室就去找王同勝。
現在學校那邊事情不多,加上廖斌在現場守著,王同勝在辦公室的時間也多起來。
吃過中午飯,兩人回到招待所。
“盧俊,幹脆去趟魔都,把冬兒帶上。”
那邊好幾個廠呢,因為劉曉玲懷孕,盧俊一直陪著不敢說出去的話。現在劉曉玲主動提出,他也正好點頭答應。
“問下邊阿姨,看她去不去?”盧俊提醒道。
“嗯,我問下她。”
“曉玲,上一次你給吳婆婆買了冰箱和電視,後來我讓人送了空調過去。”
“啊?幾個空調?”
“三個。”盧俊道。
“那不是還差一個?”
“我怕客廳裏麵的打眼,就沒有考慮。”盧俊解釋道。
劉曉玲打電話給邊月冰,邊月冰有些猶豫。她知道吳婆婆是劉曉玲在魔都讀書時在船上認識的,後來吳婆婆還說把房子過戶給劉曉玲,想來關係非常好。
但是自己去了要喊一個不認識的人叫幹媽,她怕叫不出口。
“媽,去嘛。魔都跟京城不一樣,又是海邊。到時候我們一家子坐船到海裏逛一逛。那才安逸!”
邊月冰被說得心動。
“你把我送吳婆婆的禮物準備起。”
劉曉玲一聽這話,知道老媽答應了。趕緊通知王金玲把各自家裏的事情安排好,過幾天要去魔都。
趙曉淑和黃香玉整天守在辦公室都坐煩了,小孫新找來的三個男船員在王金玲的指導下出航都不用帶她倆。
這一次又可以出任務,還是跟劉所長一道就更加高興。因為劉所長這人大方,每到一個地方必定要吃當地的特色,還給她們零花錢。
隻是這一次出航比以往更加享受。劉所長帶著兒子還要孝敬邊阿姨,到了地方都要住一晚才走。能吃到的、買到的東西就更多了。
一路逶迤而行,花了一個星期時間才到魔都。
邵青鬆開了車來了碼頭。
“青鬆,這段時間你把王姐她們陪好。”盧俊上了車對邵青鬆道。
“是。”
吳婆婆聽見敲門聲,趕緊把身上的圍裙脫下來。
站在院門後,吳婆婆理了理頭發又撣了撣衣服,這才打開了院門。
“吳婆婆,我是曉玲的媽媽,這次來魔都麻煩你了。”邊月冰沒等劉曉玲介紹,自己說道。
吳婆婆伸出手邊月冰趕緊握住,吳婆婆笑道:“不麻煩,不麻煩。”
轉眼看到劉曉玲牽著的冬兒,吳婆婆大喜道:“曉玲,這就是冬兒嗎?”
“冬兒,叫祖祖。”
“祖祖。”冬兒看著眼前慈眉善目的老婆婆,一點沒有畏縮。
“好。乖,乖。”吳婆婆錯開身讓大家進來。
把大家都引入到小客廳坐下,吳婆婆對劉曉玲道:“曉玲,你去廚房看下,灶上還燒起火的。”
劉曉玲點點頭,把挎包放在沙發上出門去了廚房。盧俊也不見外,過去拿了電吹壺試了一下溫度,倒了兩杯涼開水送過來。
“吳婆婆,你的巴蜀話說得好啊。”邊月冰笑著道。
“在巴蜀生活了幾十年,怎麽會說不好。倒是魔都話差點忘了。”吳婆婆笑道。
“盧俊,冰箱裏麵有我給冬兒做的冰糕(冰棍),你拿出來給冬兒。”吳婆婆對盧俊道。
吳婆婆起身去拿了一條新毛巾,順手又從衣兜拿出一個小紙包遞給邊月冰:
“冬兒第一次來,這是見麵禮。”
巴蜀有些地方有個風俗:第一次見小孩要給見麵禮。在家裏見到一般是送一條毛巾,拿點錢也可以。
邊月冰接過來,拉過冬兒讓他謝謝祖祖。
盧俊過來把冰糕遞給冬兒,然後出門去汽車拿行李。
拿完後進客廳坐在一邊陪了會,看吳婆婆和邊月冰談得還可以,盧俊便起身去了廚房。
“我去幫下曉玲。”
進了廚房,就見劉曉玲已經穿上了圍裙正在炒菜。
劉曉玲進廚房看了看擺的,大概知道了吳婆婆想要做什麽菜便上了手。
看見盧俊進來,就詢問客廳的情況。
“沒得事。”
中午吃飯,劉曉玲問盧俊,能不能用公司的名義在這裏申請安一個電話。
“可以試一下。”盧俊道。
“婆婆,這次來你要帶我們到處看看哦。”劉曉玲道。
我婆婆知道劉曉玲這是要帶著她一起玩,笑著點點頭。
這時候的魔都除了商場和外灘,還真沒好多玩的地方。
“婆婆,明天我們出海。”
氣墊船當遊艇,不知道算不算奢華。
在海上呆了大半天,釣了一會魚,什麽也沒釣到。還是碰到了兩個私自下海的漁民買了些雜魚。
當時看到氣墊船朝他們開過來,兩個打魚的農民嚇得夠嗆,直歎運氣不好。
這麽多人都私自打魚,好久都沒聽說有人被抓了,今天自己兩人就那麽倒黴?
結果不僅沒有倒黴,還賣了好價錢。
在崇明島找了個沙灘,一家人野炊過後進了帳篷休息。
下午就在沙灘上玩耍、聊天。
沙灘上,劉曉玲半躺在盧俊的懷中,看著遠處點點的帆影,心靈是從未有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