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才說都是老頭,這不是就有一個年輕的?


    “等一分鍾。王主任,成家沒有?”


    “沒。如果成了家我就把她帶來請領導解決工作了。”王同勝老實回答道。


    “那有對象沒有?”


    “也沒有。有對象的話這歲數早被家裏逼著成家了。”


    “哦。”劉曉玲想也確實是這麽個道理。


    “要不要我幫你介紹一個?喏,就是梁助理的姐妹,廣明廠上班的。”


    王同勝扭頭朝那群姑娘看了一眼,低聲道:


    “可以。”


    劉曉玲讓王同勝在這等一下,揮手把梁豔招了過來。


    “豔子,王主任還沒對象呢,你問下王主任喜歡哪一個。然後你幫著介紹一下。”


    劉曉玲讓梁豔幫王同勝介紹對象,也是想通過這件事讓梁豔和王同勝的關係更融洽一些。


    這兩人都太聰明,劉曉玲怕他倆今後會相爭起來,不如讓梁豔先給王同勝一個人情。


    梁豔聽說要她給王同勝介紹對象,先是愣了一下,立馬就反應了過來。


    “王主任,不知道您看好哪一個?”


    劉曉玲對王同勝點點頭,轉身去了李連長那桌。


    李連長的這幾個戰友,沒有分配小二樓的資格,所以暫時沒必要介紹給這些姐妹。劉曉玲心裏還是內外有別的。


    萬連長喝得差不多了,劉曉玲心裏暗笑。


    就算你一次隻來一個主官,晚上指導員也喝麻了還不是一個樣。


    下午,王同勝還是去了工地。


    梁豔不會當著這些姑娘說我給你們當中的某某介紹了一個對象,就是住小二樓的,那才是真的得罪完了姐妹。


    王同勝看上的姑娘也是聰明的,同意了和王同勝相處一點沒有聲張。他們兩人的往來必須是要過一段時間才能開始,不能把梁豔和劉曉玲賣了。


    晚上十點來鍾,島上的暑氣消退的差不多了,劉曉玲帶著姑娘們來到了江邊沙灘。


    以往這些姑娘都去過廠裏的江邊,但今天同樣在沙灘上坐著,心裏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裏麵有個內心狂喜的幸運兒就不說了,其他姑娘看著天上的月亮突然發現這個世界真的有些地方不一樣。到底是哪裏不一樣,好像又說不出來。


    陽光房還沒建好,但選址是因為旁邊這兩棵大樹。所以大家夥現在就在大樹下坐著聊天。


    一個人發現了水泥砌的燒烤台子,便詢問梁豔這是拿來做什麽的。


    劉曉玲在廠的時候,電話班這些姑娘的接觸不多。燒烤也主要是在校友之間流行。


    “老李在不在?”劉曉玲扭頭問。


    “沒有,應該是帶人巡邏去了。”梁豔道。


    “我去找下老李,讓他找幾個人來搞個篝火燒烤晚會。我們幾個今天晚上瘋一回。”


    劉曉玲站起身就走,梁豔想攔住她自己去,劉曉玲不幹。


    劉曉玲還要準備點紅酒,不走開一趟怎麽拿出來。


    果然李連長正帶著人巡邏,被劉曉玲碰上了。


    “老李,今天就不巡邏了。你帶人去食堂看下,拿些菜和木材,等會我們要在陽光房那邊搞個篝火燒烤。”


    原本以為就她們幾個在這燒烤,結果篝火一燃,喜歡熱鬧的人也跑了過來。


    “紅酒是給女同誌喝的,男同誌自己去食堂打白酒。”劉曉玲不得不叫住了要在姑娘手中搶紅酒喝的幾個人。


    晚上又有意外之喜,年紀最小最會來事的劉光恩現場“勾搭”上了一位電話班的姑娘。


    一時間這位姑娘被其他姑娘又嫉又羨。


    這就不關劉曉玲的事了。


    劉曉玲還專門把劉光恩拉過來,問了王博他們幾個人是否成家。可惜,隻有劉光恩一個人還是單身。


    這一下,所有小二樓的名額占滿。


    這時候,劉曉玲又為趙曉淑和黃香玉兩人感到了遺憾。俗話說近水樓台先得月,不過緣分這東西,誰又能說得清?


    第二天中午,還能喝酒的人就不多了。


    下午兩點多,下水船到了。梁豔沒讓電話班的姑娘走,而是吃了晚飯後請王金玲用氣墊船送她們回了廣明廠。


    當然,晚上動船征得了劉曉玲的同意。王金玲說她們練過幾次夜航,距離又短沒有問題。


    休息了一天。星期二的上午,劉曉玲帶著梁豔和三位老師啟程去了京城。


    劉曉玲、梁豔和廖海榮住在前井胡同家中,原本在給曉軍買的房子讓曾澤蘭和李浩老師去住。


    雖然今後廠子建在巴蜀,但是現在很多的事情卻要在京城開始。


    劉曉玲帶著三位老師去見了鄺院長,然後鄺院長把院裏安排的人也叫了出來和廖老師他們認識。


    按照分工,幾位老師和專家去了其他辦公室商量具體事情,劉曉玲留在鄺院長辦公室聊天。


    “曉玲,我給你看個好東西。上一次你走的時候都還沒正式通過驗收,就沒跟你說。”鄺院長拉開抽屜拿出一個小靈通遞給劉曉玲。


    “鄺院長,現在整個小靈通的係統能自產了?”劉曉玲問。這也太快了吧。


    “嗬嗬,豈止是小靈通啊。這是衛星電話。”


    “……”這下子輪到劉曉玲驚訝,被震住了。


    “這麽小巧?”劉曉玲翻來覆去地看。


    “主要是電子芯片小了嘛。喏,就是用那台光刻機加工的芯片。”鄺院長低聲道。


    怪不得!


    這時候已經有所謂的手機即移動式電話。這個所謂的移動式電話需要安裝在大卡車上才能實現移動通訊。直到1985年,才出現了一個人能隨身帶的移動電話。因為電源和天線裝在一起重達3公斤,隻能用背包背在身上,俗稱肩背電話。


    劉曉玲拿過挎包在裏麵掏呀掏,從裏麵拿出個最初版本的智能手機來。


    按下電源,隨著音樂聲,一個彩屏顯示出來。


    “鄺院長,有沒有興趣把衛星電話升級成這個樣子?”劉曉玲問。


    鄺院長接過手機就亞麻呆了。


    劉曉玲手中的新鮮玩意太多了。


    “有,有興趣!”


    劉曉玲接著掏呀掏,又拿出三台同款的智能手機交給鄺院長。


    “鄺院長,這都是樣機。”想起某摩牌手機電話依靠依星衛星通信係統,忽視了地麵基站而進行通訊的商業競爭,結果因為通訊成本特別高,導致虧損巨大的事例,劉曉玲不得不提醒鄺院長。


    “那個……鄺院長,今後移動通信的商業化還得多考慮建地麵基站,直接通過衛星來實現移動通訊的話成本太大。”劉曉玲道。


    “嗯,現在是算解決了有和無的問題。依靠數字程控電話係統和高性能的電子計算機,移動通信未來可期。”鄺院長把衛星電話收進抽屜高興的道。


    也不知道鄺院長聽進去沒有,以後再多提醒幾次算了。


    梁豔剛才跟著廖海榮去了另外辦公室,為了今後的工作想聽聽談話的內容,結果聽了滿腦瓜的漿糊。


    沒辦法,文化程度還是差了一些,不像廖老師解釋一下還有幾分明白。


    這時來到鄺院長辦公室坐下,有些鬱悶。


    “小……梁助理,怎麽嘴上都能掛油瓶了,剛才誰把你得罪了麽?”鄺院長開玩笑道。


    “鄺院長,沒有哪個得罪我。主要是廖老師他們說的我都聽不懂,覺得自己無用。”


    “嗬嗬,豔子。各行其是各司其職,你幹好你自己的事就好了,鄺院長還不是有不擅長的。”


    “哦?”劉曉玲這話一出,兩個人都把劉曉玲看著。


    “真的。”劉曉玲笑著對鄺院長道:“酸菜魚會做不?”


    鄺院長搖搖頭道:“不會。”


    劉曉玲接著又問道:“烤鴨會做不?”


    鄺院長還是搖頭。


    “對了嘛。豔子啊,這就是各做各的,把本職工作做好就對了。”劉曉玲勸慰梁豔道。


    梁豔點點頭,鄺院長在一旁看著笑了。


    因為研究所現在跟鄺院長他們是合作關係,劉曉玲他們有鄺院長帶路能進辦公室。但今後有大量往來,如果鄺院長不在,站崗的軍人不一定會讓研究所的人進去。


    “鄺院長,幹脆我們在近郊找個地盤單獨起一棟樓。今後廖老師他們來京城直接就去那裏好了。”


    中科院這條粗腿劉曉玲是抱定了,合作建一棟辦公樓就是把關係套牢的好辦法。


    以後自己研究所就有了駐京辦,審批地皮的手續還不用自己去辦。


    鄺院長一想到自己研究院和劉曉玲研究所那麽多的合作項目,也覺得建一個共同辦公的大樓很有必要。


    “行,我負責申請曉玲你負責出錢哈。”鄺院長笑道。


    “沒問題。產權一家一半。”劉曉玲答應的更是爽快。


    劉曉玲在島上的研究所性質也是國有,和中科院下麵的分院合作沒有任何障礙。


    中午,大家一起去外麵街上吃飯。


    “鄺院長,辦公樓沒建起來之前還是在附近租一間房來辦公吧,進出確實不方便。”


    “可以啊。你們人生地不熟的,房間就由我們出麵去找。”鄺院長點頭道。


    劉曉玲想到下午廖老師他們都還要留下來,而自己和梁豔好像沒啥事了。


    “鄺院長,下午我和梁豔就不去研究院了。廖老師他們麻煩您安排個人帶他們走一次前井胡同,幫他們認下路。”


    昨天晚上,劉曉玲就已經把小車變出來了。


    吃完飯,劉曉玲開車帶著梁豔回了前井胡同。


    “豔子,好像我的預估有錯。其實我兩個留在京城真的沒啥用處。”劉曉玲道。


    “嗯啊。總不能留下來幫他們煮飯吧。”梁豔是巴不得回渝都。


    “也是。梁助理煮飯確實有些大材小用。”劉曉玲道。


    “給你三天的假,自己在京城采買點東西。回渝都後就跟老李回老家辦正式的婚禮。我想上魔都去看看。”劉曉玲道。


    廖老師他們沒一個人會開車,要不劉曉玲就把車掛在鄺院長研究院,讓他們當交通車。


    時間還早,劉曉玲也不管梁豔了,拿了一些錢給她自己去了什刹海。


    昨天晚上到的京城,安排食宿打掃衛生,劉曉玲還沒有去看自己的兒子呢。


    在家陪了冬兒三天,終於又是要回渝都了。


    “明天一早我和梁助理就回渝都了。每個月的工資和出差補貼還有夥食費這些都打到曾老師的賬戶上。這裏的事情就拜托各位老師辛苦。”


    劉曉玲對三位老師道。


    “或許這裏也待不了好久。”廖老師道。


    曾澤蘭和李浩也是點頭。


    “不用呆很久當然最好。將來你們回渝都的時候起碼要有生產工藝,生產流程布置,廠房的規劃還有配套材料、電子元件的供應等資料,我們才能正式申請項目的立項。”劉曉玲道。


    劉曉玲這邊說話,梁豔在一邊拿個筆記本在記錄。


    三位老師都說知道了。


    劉曉玲又請尚書文幫忙,購買了回渝都的臥鋪票。


    冬兒跟爺奶熟悉了,也不太想離開。駱慧明一個人白天帶孩雖然很是辛苦卻也不願放冬兒回渝都。


    劉曉玲確實有必要去魔都。魔都那邊今後還要安排人去管理工廠,雖然廖老師沒說,但劉曉玲看得出來,對於剩下的幾位老師,廖老師並不願推薦。


    這一次去魔都要找幾個不是劉曉玲老師的老師——廖老師推薦的。


    還要去看看吳婆婆。


    上一次劉曉玲離開的時候,吳婆婆就說了要把房契無償轉給她。


    雖然劉曉玲沒有接受,但這樣一個無兒無女的老人,一個人這樣生活還對自己表示出了善意,劉曉玲希望能勸說她到廣明島上來住。


    盧俊來機場接了劉曉玲。


    “去哪裏?”盧俊問。


    因為劉曉玲說過要去看吳婆婆。


    “去吳婆婆那裏。”


    劉曉玲並不想去浦東工地,有什麽看的?


    出了大廳上車,開車的是邵青鬆。


    “青鬆,先回工地然後我再開車。”


    聞言劉曉玲看了一眼盧俊。


    邵青鬆沒說話,啟動了小車。


    等到了浦東換盧俊開車,劉曉玲問道:“你怎麽不直接開車過來,還讓青鬆開這麽一趟?”


    “這幾天沒休息好。工地出事故死了一個人,家屬鬧得厲害。”盧俊道。


    工地出事故那是誰都避免不了的,但事故中死了人確實就很麻煩。


    現在又沒有完善的工傷死亡的補償規定,魔都人又特別會算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