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去揚州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次梁豔出麵幫周化英在三樓開了房間,很清靜。
周化英正睡得稀裏糊塗。
剛一睜開眼,周化英看見了劉曉玲。
在劉曉玲麵前,周化英一通撒嬌賣萌是免不了的,還夾著一通埋怨。
“曉玲,我才不去那個什麽打工子弟學校,我就在對麵的新學校上班。”周華英道。
“你不怕好久才看得見一回勞新了?”梁豔笑道。
“曉玲,你讓我住在島上嘛,我太喜歡了!”周化英狡黠地對劉曉玲道:“你讓勞新去對麵的廠上班不就行了?”
劉曉玲對於自己的同學是沒有多少抵抗力的,尤其是這耍賴的周化英。
將來未必不可以這樣安排。
“英子,這個暑假完了後劉家壩那個學校就要開學,你還是先去那邊幹著。這邊……這邊還夠得等,建好了後再說。”
周化英這下子高興了,開始換睡衣。
“豔子,空調還沒有送來?”
“才送來沒兩天。因為小樓正在裝修,隨行的安裝師傅說先給小樓安裝,有什麽不合適的,正好讓裝修的改改結構。”
“天氣熱了,對那些師傅好一點。不是有冰櫃了嗎,做點老蔭茶和冷飲備在一邊。”
“嗯。曉得了。”
等周化英換好衣褲,三人一道出了招待所。
梁豔要回辦公樓,劉曉玲帶著周化英去了小碼頭。
氣墊船不在,旁邊站崗的士兵說一大早王金玲她們就出去試航去了,中午回來吃飯下午休息。
劉曉玲已經看見崗樓外的空調外機,知道崗樓已經先安裝好了空調。
“英子,我記得你不暈船哈。”
“嗯。”周化英突然興奮道:“曉玲,好久走老大那裏去?”
“就這幾天。”
“我想明天就出發,人家已經等不及了。”周化英道。
“你呀,就是個三腳貓的脾性,一點都穩不住。”劉曉玲笑笑道。
“我出去了半個月昨天才回來,你讓我跟娃兒再多住一天要得不?”
“行。暑假我也回趟老家,把勞坤接到劉家壩,我自己帶。”
勞坤比冬兒大,應該有3歲了。周化英如果去劉家壩學校,正好有幼兒園,自己帶孩子就沒有問題。
中午一起吃飯,劉曉玲安排王金玲找兩張涼板丟到船艙裏麵。駕駛室後麵的客艙麵積有那麽大,除了坐椅擺兩張涼板還有空的。
“對了,這回要走長途,東西都準備齊全些。我也在船上多準備點東西。”
吃完飯,劉曉玲來到了碼頭,氣墊船就停靠在那裏。
上船後把艙門關了,劉曉玲來到後麵客艙。
客艙前後都有安裝的壁櫃,劉曉玲拿出鑰匙,朝裏麵裝散裝的方便麵和浴巾、毛巾和香皂、洗發水和沐浴露等等。
最後還放了幾盒晾衣繩,就是可以拉出細鋼絲晾曬衣物的那種。
這時,劉曉玲就覺得艙裏有些熱了。
在一個櫃子裏又放了些風油精、仁丹、十滴水之類防中暑的藥。
想了想,又專門找了個櫃子收拾了一下,把衛生護理用品裝滿了。
回到辦公室,劉曉玲讓梁豔安排人把庫房裏的冰箱抬一個上船。
“空調要不要裝?”梁豔問。
在預計總數的時候,劉曉玲特地多算了幾台空調。現在梁豔問起來了,那就抬個櫃機和兩個分體式。
這幾樣東西占地就大了。好在氣墊船專門有存放貨物的船艙,這幾樣不用擺在客艙。
想起到了揚州後不好運這幾樣大件,劉曉玲又問梁豔能不能把電瓶車開到船甲板上。
梁豔說不知道,下午電瓶車把東西送去碼頭的時候可以順便試試。
事無巨細都考慮過了,劉曉玲便告訴梁豔自己後天一早再來,到時候去揚州。
“豔子,你想去不?”劉曉玲問。
“算了,下回再說。”梁豔想了想道。
她現在也知道了島上有一種叫監控的東西,而且也知道將來島上除了駐軍,研究所自己還要組建一個物業管理的部門。
她很想向劉曉玲推薦讓老李來這個物業管理的部門工作,但又怕老李不能勝任。據說就一個監控都得是王博這些計算機專家才能搞得懂。
這話也是沒跟劉曉玲說,如果說了怕劉曉玲會齒冷三天。看個監控而已,哪裏需要那麽高的文化。
在家裏又陪了冬兒兩天,劉曉玲來了廣明島。
走揚州去牟鳳至那裏,劉曉玲現在還不能帶冬兒,年紀小,水上也不安全。
王金玲、趙曉淑和黃香玉早就非常激動了。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稍微讀過一點書都知道這句,可以消費十萬貫的地方,想來都很繁榮。
王金玲三人都準備了一些資金,準備在揚州大肆開啟剁手模式。
從廣明島水路至揚州很遠,粗略算下來有1700到1800公裏的水路,路上預計得航行2天。
越到中下遊,江麵更加寬闊,但相應的江麵上船舶也更多。為了航行安全,氣墊船根本跑不出它的速度來。
第一次跑長途,劉曉玲也不敢讓王金玲他們疲勞駕駛,每天趕路的時間並不長。
幸好氣墊船上的空調給力,這一路上雖然甲板都被曬燙了,但艙內的溫度一直都很舒適。
第三天上午,劉曉玲他們才趕到了揚州碼頭。
揚州港也分長航公司和輪渡公司兩個碼頭。劉曉玲也不知道眼前越來越近的這個躉船屬於哪個公司,隻是因為遠處看起來這會沒有船停靠。
然而半路上被港監的小船攔住了。
劉曉玲讓王金玲停下船,把證明文件拿給了港監的工作人員。
“對不起,這兩個碼頭都很忙,你們不介意的話我們帶你們去那邊貨運碼頭停靠。”一位四十來歲的港監人員道。
“謝謝你。我們可能要在這停靠幾天。”劉曉玲道。
“我知道了。”港監工作人員點頭道:“慢慢跟著我們這條船。”
船停在了一個貨物碼頭,正好解決了電冰箱和空調的搬運工作。劉曉玲給了裝卸工人搬運費,仔細地檢查了捆紮的狀況。
“這位同誌,麻煩您們幫著照看下船隻。晚上我們會有人來船上的。”
“晚上我們也有人換班,晚上也可以幫你們照看一下的。”揚州港港監的人很熱情。
周化英正睡得稀裏糊塗。
剛一睜開眼,周化英看見了劉曉玲。
在劉曉玲麵前,周化英一通撒嬌賣萌是免不了的,還夾著一通埋怨。
“曉玲,我才不去那個什麽打工子弟學校,我就在對麵的新學校上班。”周華英道。
“你不怕好久才看得見一回勞新了?”梁豔笑道。
“曉玲,你讓我住在島上嘛,我太喜歡了!”周化英狡黠地對劉曉玲道:“你讓勞新去對麵的廠上班不就行了?”
劉曉玲對於自己的同學是沒有多少抵抗力的,尤其是這耍賴的周化英。
將來未必不可以這樣安排。
“英子,這個暑假完了後劉家壩那個學校就要開學,你還是先去那邊幹著。這邊……這邊還夠得等,建好了後再說。”
周化英這下子高興了,開始換睡衣。
“豔子,空調還沒有送來?”
“才送來沒兩天。因為小樓正在裝修,隨行的安裝師傅說先給小樓安裝,有什麽不合適的,正好讓裝修的改改結構。”
“天氣熱了,對那些師傅好一點。不是有冰櫃了嗎,做點老蔭茶和冷飲備在一邊。”
“嗯。曉得了。”
等周化英換好衣褲,三人一道出了招待所。
梁豔要回辦公樓,劉曉玲帶著周化英去了小碼頭。
氣墊船不在,旁邊站崗的士兵說一大早王金玲她們就出去試航去了,中午回來吃飯下午休息。
劉曉玲已經看見崗樓外的空調外機,知道崗樓已經先安裝好了空調。
“英子,我記得你不暈船哈。”
“嗯。”周化英突然興奮道:“曉玲,好久走老大那裏去?”
“就這幾天。”
“我想明天就出發,人家已經等不及了。”周化英道。
“你呀,就是個三腳貓的脾性,一點都穩不住。”劉曉玲笑笑道。
“我出去了半個月昨天才回來,你讓我跟娃兒再多住一天要得不?”
“行。暑假我也回趟老家,把勞坤接到劉家壩,我自己帶。”
勞坤比冬兒大,應該有3歲了。周化英如果去劉家壩學校,正好有幼兒園,自己帶孩子就沒有問題。
中午一起吃飯,劉曉玲安排王金玲找兩張涼板丟到船艙裏麵。駕駛室後麵的客艙麵積有那麽大,除了坐椅擺兩張涼板還有空的。
“對了,這回要走長途,東西都準備齊全些。我也在船上多準備點東西。”
吃完飯,劉曉玲來到了碼頭,氣墊船就停靠在那裏。
上船後把艙門關了,劉曉玲來到後麵客艙。
客艙前後都有安裝的壁櫃,劉曉玲拿出鑰匙,朝裏麵裝散裝的方便麵和浴巾、毛巾和香皂、洗發水和沐浴露等等。
最後還放了幾盒晾衣繩,就是可以拉出細鋼絲晾曬衣物的那種。
這時,劉曉玲就覺得艙裏有些熱了。
在一個櫃子裏又放了些風油精、仁丹、十滴水之類防中暑的藥。
想了想,又專門找了個櫃子收拾了一下,把衛生護理用品裝滿了。
回到辦公室,劉曉玲讓梁豔安排人把庫房裏的冰箱抬一個上船。
“空調要不要裝?”梁豔問。
在預計總數的時候,劉曉玲特地多算了幾台空調。現在梁豔問起來了,那就抬個櫃機和兩個分體式。
這幾樣東西占地就大了。好在氣墊船專門有存放貨物的船艙,這幾樣不用擺在客艙。
想起到了揚州後不好運這幾樣大件,劉曉玲又問梁豔能不能把電瓶車開到船甲板上。
梁豔說不知道,下午電瓶車把東西送去碼頭的時候可以順便試試。
事無巨細都考慮過了,劉曉玲便告訴梁豔自己後天一早再來,到時候去揚州。
“豔子,你想去不?”劉曉玲問。
“算了,下回再說。”梁豔想了想道。
她現在也知道了島上有一種叫監控的東西,而且也知道將來島上除了駐軍,研究所自己還要組建一個物業管理的部門。
她很想向劉曉玲推薦讓老李來這個物業管理的部門工作,但又怕老李不能勝任。據說就一個監控都得是王博這些計算機專家才能搞得懂。
這話也是沒跟劉曉玲說,如果說了怕劉曉玲會齒冷三天。看個監控而已,哪裏需要那麽高的文化。
在家裏又陪了冬兒兩天,劉曉玲來了廣明島。
走揚州去牟鳳至那裏,劉曉玲現在還不能帶冬兒,年紀小,水上也不安全。
王金玲、趙曉淑和黃香玉早就非常激動了。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稍微讀過一點書都知道這句,可以消費十萬貫的地方,想來都很繁榮。
王金玲三人都準備了一些資金,準備在揚州大肆開啟剁手模式。
從廣明島水路至揚州很遠,粗略算下來有1700到1800公裏的水路,路上預計得航行2天。
越到中下遊,江麵更加寬闊,但相應的江麵上船舶也更多。為了航行安全,氣墊船根本跑不出它的速度來。
第一次跑長途,劉曉玲也不敢讓王金玲他們疲勞駕駛,每天趕路的時間並不長。
幸好氣墊船上的空調給力,這一路上雖然甲板都被曬燙了,但艙內的溫度一直都很舒適。
第三天上午,劉曉玲他們才趕到了揚州碼頭。
揚州港也分長航公司和輪渡公司兩個碼頭。劉曉玲也不知道眼前越來越近的這個躉船屬於哪個公司,隻是因為遠處看起來這會沒有船停靠。
然而半路上被港監的小船攔住了。
劉曉玲讓王金玲停下船,把證明文件拿給了港監的工作人員。
“對不起,這兩個碼頭都很忙,你們不介意的話我們帶你們去那邊貨運碼頭停靠。”一位四十來歲的港監人員道。
“謝謝你。我們可能要在這停靠幾天。”劉曉玲道。
“我知道了。”港監工作人員點頭道:“慢慢跟著我們這條船。”
船停在了一個貨物碼頭,正好解決了電冰箱和空調的搬運工作。劉曉玲給了裝卸工人搬運費,仔細地檢查了捆紮的狀況。
“這位同誌,麻煩您們幫著照看下船隻。晚上我們會有人來船上的。”
“晚上我們也有人換班,晚上也可以幫你們照看一下的。”揚州港港監的人很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