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知青返城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伯媽,曉蘭跟你說沒有說這個人的成分有點問題哦?”劉曉玲問二伯媽道。
“說了。說是曾經在渝都工作,後來被下派的。不過曉玲你都說沒問題,我也不考慮這些了。再說,我們一家都是農民,隻要人好就行。”二伯媽看來是真的相信劉曉玲,連柳正陽下派人員的身份都不擔心。
聽了這話,劉曉玲覺得肩上的擔子有點重啊。
這邊話說完,兩妯娌跑到一邊聊自己的去了。
第二天,二伯媽非要回劉家壩。劉曉玲想了想也怕夜長夢多,幹脆帶著劉曉蘭三人乘火車回了省城。
到了省城火車站,劉曉玲先帶著二伯媽和曉蘭逛街買了衣服,這才提著菜回到家中。
“大姐,我來弄飯。”劉曉蘭走到哪裏做事都很勤快,主動提出自己下廚。
劉曉玲則陪著二伯媽收拾起剛才買的衣物來。
中午三人正在吃飯,周怡俊來了。
她是聽說劉曉玲家有人回來了,這才過來看看。
前兩天盧俊和劉曉玲在省城時也過來看過的。雖然劉曉玲讓她不用過來,如果真是帶著冬兒回省城常住,肯定會通知她的。但周怡俊不聽,隻要知道劉家有人她都要過來看看。
現在這種情況自然是不需要她上班的,說了兩句話周怡俊就回家去了。
所有認識她的人都說她有運氣,哪怕沒上班主家也發薪水給她。也正因為這樣,周怡俊才覺得對不起主家的薪水,凡是聽說劉家有人她便要過來看看。
吃過飯,洗漱過後,劉曉玲讓二伯媽自己在家裏呆著。她和劉曉蘭換過衣服便開車去了利安縣的工業園區。
先去了洗衣機廠,劉曉玲背著劉曉蘭打電話給柳正陽,詢問他現在的感情情況,也就是是否單身。還好,柳正陽恰還是單身狗一枚。
說了要帶堂妹跟她相親,然後劉曉玲帶著劉曉蘭去了遙控器廠。
劉曉蘭的身高較劉曉玲稍矮,相貌不錯。雖說是農村孩子,但沒經過風吹日曬,皮膚還是非常不錯。
總之外貌條件來說,柳正陽沒得挑。唯一的不好是文化程度相差有點大。隻不過比起自家下派人員的身份,柳正陽也是此一時彼一時不敢托大。
見柳正陽不是很反感,劉曉玲拉著劉曉蘭去了走廊。
劉曉玲正要問曉蘭感觀如何,抬眼一看劉曉蘭就不想問了。這也太明顯了還問啥?
柳正陽本就是帥哥一枚,如果不是下派得及時,恐怕也沒有劉曉蘭肖想的份。
“正陽,就是這樣。隻是文憑相差有點大,你有意見沒有?”劉曉玲簡單直接就問了。
柳正陽確實對劉曉玲的堂妹感覺不錯,但有的也恰是文化相差有點大,怕聊不到一塊,也就是怕沒有共同語言。
“有沒有共同語言隻有交談多了才知道。”劉曉玲下了斷言。
“你家也正在渝都,我曉蘭妹也在渝都開店。你回家勤點順便拐個腳就把曉蘭麵見了。多方便!”劉曉玲道。
“也是。”柳正陽覺得劉曉玲這話真沒毛病。
“你千萬不要因為我的原因違心的答應哦?”劉曉玲又問道。
“沒有,絕對沒有,我是自願的。”柳正陽趕緊站起身出言解釋道。
劉曉玲心中暗笑,點點頭出了辦公室。
把走廊裏的劉曉蘭又拉進來聊天直到下班。
“走,今天帶你們出去吃個飯,就在火車站那邊不遠。”劉曉玲站起身把挎包朝肩上一甩道。
她準備去康曠明家飯館去吃鱔魚,順便讓柳正陽看看開小飯館的人家收入應該還是不錯的。
沒碰到康曠明,陳媛媛的媽媽熱情地招待了劉曉玲三人。
“媛媛呢?”劉曉玲問媛媛媽。
“娃兒小,飯館油煙大,媛媛在家帶娃兒。”媛媛媽滿臉笑容。
吃過飯,柳正陽堅持付了帳。劉曉玲要送柳正陽回廠,柳正陽不幹,堅持要自己回去。
“哎,是有點不方便。”劉曉玲搖搖頭道。
“曉蘭啊,如果你們好事能成,你也在省城買套房子吧。”劉曉玲不動聲色地幫著堂妹凡爾賽了一把。
柳正陽……
劉曉蘭上了車,一直緊張的神經這才鬆弛下來。
回去的路上,劉曉蘭問道:“大姐,是不是還要買車啊?”
“也不是不行。”劉曉玲聽出了劉曉蘭這話是在調侃自己剛才說的買房的話,但一想到離開放也沒幾年了,也不是不行。
回到了家,二伯媽得知劉曉蘭相親順利,立馬就變得話多起來。
“小蘭子,那個人叫啥子名字……有好多歲?好高?……”
“曉蘭,你跟二伯媽住這間,我去洗個澡。”說完,劉曉玲偷偷對劉曉蘭做個鬼臉,跑了。
給曉蘭相親的任務就這樣完成了?
洗完澡路過堂屋,想起老爹老媽肯定還在等這邊的消息呢。
拿起電話給邊月冰報了消息。
盧俊這一走就是半個月。
這半個月,白馬村那邊的日化廠和飼料廠、養豬場都沒問題,隻有照相機廠通過立項後征地流程還在辦理當中。
大量知青開始返城,這些返城的知青都有工作安排。可以想見,今年開始國家的工業產值會增加多少。
盧彩霞終於還是走了,張文浩接任了罐頭廠廠長的職務。水果罐頭廠和豬肉罐頭廠合進行了合並,產品統一采用“知青”作為商標。
劉家壩小隊有許多知青留了下來,這些知青留下來各有原因。大部分是已經在當地安家生子,還有一些是因為合資廠的工資高而願意留下來。
曆史上那種散了家而回城的也有,似乎就無法避免。
其他地方的知青離開後沒有什麽影響,但向陽公社這幾個廠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不得不在全縣範圍內招收城鎮青年進廠當工人。
“曉玲,我把李玉明帶過來了,現在住在省城我們家裏。”盧俊給還在渝都的劉曉玲打來了電話。
劉曉玲隻得再次向老媽請假去了省城。
見到盧俊才知道這一次陳院長他們一起都跟著回到了內地。
“盧俊,陳院長他們現在在農機廠嗎?”劉曉玲問盧俊。
“沒有。我讓他們先回家看看,過段時間再回巴蜀。”盧俊道。
“說了。說是曾經在渝都工作,後來被下派的。不過曉玲你都說沒問題,我也不考慮這些了。再說,我們一家都是農民,隻要人好就行。”二伯媽看來是真的相信劉曉玲,連柳正陽下派人員的身份都不擔心。
聽了這話,劉曉玲覺得肩上的擔子有點重啊。
這邊話說完,兩妯娌跑到一邊聊自己的去了。
第二天,二伯媽非要回劉家壩。劉曉玲想了想也怕夜長夢多,幹脆帶著劉曉蘭三人乘火車回了省城。
到了省城火車站,劉曉玲先帶著二伯媽和曉蘭逛街買了衣服,這才提著菜回到家中。
“大姐,我來弄飯。”劉曉蘭走到哪裏做事都很勤快,主動提出自己下廚。
劉曉玲則陪著二伯媽收拾起剛才買的衣物來。
中午三人正在吃飯,周怡俊來了。
她是聽說劉曉玲家有人回來了,這才過來看看。
前兩天盧俊和劉曉玲在省城時也過來看過的。雖然劉曉玲讓她不用過來,如果真是帶著冬兒回省城常住,肯定會通知她的。但周怡俊不聽,隻要知道劉家有人她都要過來看看。
現在這種情況自然是不需要她上班的,說了兩句話周怡俊就回家去了。
所有認識她的人都說她有運氣,哪怕沒上班主家也發薪水給她。也正因為這樣,周怡俊才覺得對不起主家的薪水,凡是聽說劉家有人她便要過來看看。
吃過飯,洗漱過後,劉曉玲讓二伯媽自己在家裏呆著。她和劉曉蘭換過衣服便開車去了利安縣的工業園區。
先去了洗衣機廠,劉曉玲背著劉曉蘭打電話給柳正陽,詢問他現在的感情情況,也就是是否單身。還好,柳正陽恰還是單身狗一枚。
說了要帶堂妹跟她相親,然後劉曉玲帶著劉曉蘭去了遙控器廠。
劉曉蘭的身高較劉曉玲稍矮,相貌不錯。雖說是農村孩子,但沒經過風吹日曬,皮膚還是非常不錯。
總之外貌條件來說,柳正陽沒得挑。唯一的不好是文化程度相差有點大。隻不過比起自家下派人員的身份,柳正陽也是此一時彼一時不敢托大。
見柳正陽不是很反感,劉曉玲拉著劉曉蘭去了走廊。
劉曉玲正要問曉蘭感觀如何,抬眼一看劉曉蘭就不想問了。這也太明顯了還問啥?
柳正陽本就是帥哥一枚,如果不是下派得及時,恐怕也沒有劉曉蘭肖想的份。
“正陽,就是這樣。隻是文憑相差有點大,你有意見沒有?”劉曉玲簡單直接就問了。
柳正陽確實對劉曉玲的堂妹感覺不錯,但有的也恰是文化相差有點大,怕聊不到一塊,也就是怕沒有共同語言。
“有沒有共同語言隻有交談多了才知道。”劉曉玲下了斷言。
“你家也正在渝都,我曉蘭妹也在渝都開店。你回家勤點順便拐個腳就把曉蘭麵見了。多方便!”劉曉玲道。
“也是。”柳正陽覺得劉曉玲這話真沒毛病。
“你千萬不要因為我的原因違心的答應哦?”劉曉玲又問道。
“沒有,絕對沒有,我是自願的。”柳正陽趕緊站起身出言解釋道。
劉曉玲心中暗笑,點點頭出了辦公室。
把走廊裏的劉曉蘭又拉進來聊天直到下班。
“走,今天帶你們出去吃個飯,就在火車站那邊不遠。”劉曉玲站起身把挎包朝肩上一甩道。
她準備去康曠明家飯館去吃鱔魚,順便讓柳正陽看看開小飯館的人家收入應該還是不錯的。
沒碰到康曠明,陳媛媛的媽媽熱情地招待了劉曉玲三人。
“媛媛呢?”劉曉玲問媛媛媽。
“娃兒小,飯館油煙大,媛媛在家帶娃兒。”媛媛媽滿臉笑容。
吃過飯,柳正陽堅持付了帳。劉曉玲要送柳正陽回廠,柳正陽不幹,堅持要自己回去。
“哎,是有點不方便。”劉曉玲搖搖頭道。
“曉蘭啊,如果你們好事能成,你也在省城買套房子吧。”劉曉玲不動聲色地幫著堂妹凡爾賽了一把。
柳正陽……
劉曉蘭上了車,一直緊張的神經這才鬆弛下來。
回去的路上,劉曉蘭問道:“大姐,是不是還要買車啊?”
“也不是不行。”劉曉玲聽出了劉曉蘭這話是在調侃自己剛才說的買房的話,但一想到離開放也沒幾年了,也不是不行。
回到了家,二伯媽得知劉曉蘭相親順利,立馬就變得話多起來。
“小蘭子,那個人叫啥子名字……有好多歲?好高?……”
“曉蘭,你跟二伯媽住這間,我去洗個澡。”說完,劉曉玲偷偷對劉曉蘭做個鬼臉,跑了。
給曉蘭相親的任務就這樣完成了?
洗完澡路過堂屋,想起老爹老媽肯定還在等這邊的消息呢。
拿起電話給邊月冰報了消息。
盧俊這一走就是半個月。
這半個月,白馬村那邊的日化廠和飼料廠、養豬場都沒問題,隻有照相機廠通過立項後征地流程還在辦理當中。
大量知青開始返城,這些返城的知青都有工作安排。可以想見,今年開始國家的工業產值會增加多少。
盧彩霞終於還是走了,張文浩接任了罐頭廠廠長的職務。水果罐頭廠和豬肉罐頭廠合進行了合並,產品統一采用“知青”作為商標。
劉家壩小隊有許多知青留了下來,這些知青留下來各有原因。大部分是已經在當地安家生子,還有一些是因為合資廠的工資高而願意留下來。
曆史上那種散了家而回城的也有,似乎就無法避免。
其他地方的知青離開後沒有什麽影響,但向陽公社這幾個廠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不得不在全縣範圍內招收城鎮青年進廠當工人。
“曉玲,我把李玉明帶過來了,現在住在省城我們家裏。”盧俊給還在渝都的劉曉玲打來了電話。
劉曉玲隻得再次向老媽請假去了省城。
見到盧俊才知道這一次陳院長他們一起都跟著回到了內地。
“盧俊,陳院長他們現在在農機廠嗎?”劉曉玲問盧俊。
“沒有。我讓他們先回家看看,過段時間再回巴蜀。”盧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