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爾斯基看看佟副部長和郭所長道:“據說這項生產專利更加安全環保,所以我方才下決心購買生產專利。現在貴方漫天要價,我方或許就要考慮是否僅僅為了安全環保付出這麽多是否值得。”


    作為副手的安德裏亞斯也發言道:“這項專利也就是對我們集團公司和德國、小日子等三家製藥公司還有吸引力。而且我們三家企業向來合作的關係不錯。希望貴方還是再考慮下價格。”


    佟副部長聽過翻譯之後依舊沒有說話。


    劉曉玲道:“我國的市場就十分龐大,每年需要進口vc數量驚人。就算沒有這筆專利權轉讓費,用不了幾年這幾百萬米元也能節省下來。所以,專利權能否轉讓對我們而言並不是多迫切的需要。”


    波多爾斯基才不相信劉曉玲的說法。


    據他了解的情況,從60年代起,中國開始在西方采購成套生產設備、高精密度儀器儀表、電子工業設備和技術資料等。除了技術資料,其他設備訂貨時大多都是延期付款,而且高達75%的貨款是在交貨以後分五年付清。


    可以明顯看出,當時的中國有多缺乏外匯。


    隻是代表國家的副部長先生為什麽沒有阻攔研究所的報價?研究所真有自主談判的權利?


    來自資本主義的瑞士代表們不了解這個紅色帝國,在他們的概念裏,研究所對自己的專利成果確實應該有著自己處分的權利。


    波多爾斯基和安德裏亞斯小聲商議了一下,提出休會並得到了允許。


    佟副部長帶著郭所長和劉曉玲去了一間辦公室。


    “郭所長,這次你的報價跟上次給我的說法有很大距離啊。”佟副部長請兩人坐下,然後向郭所長詢問道。


    郭所長給自己以前的報價可以理解為底價,今天報價可以理解為漫天要價落地還錢,但數額相差太大,讓佟副部長察覺到了異常。


    “佟部長,郭所長今天的報價是我說的數目。”劉曉玲道。


    “哦?”佟副部長並不認識劉曉玲,隻是聽郭所長匯報相關研發過程時才知道vc的研發過程中還有一家製藥廠參與,提供了大部分的研發經費。


    “你們的底價是多少?”休會時間短暫,佟副部長不想多說,直接向劉曉玲問道。


    “我們的底價就是這個底價,除非瑞士製藥集團答應我們一個條件,轉讓費可以降到600萬左右。”劉曉玲道。


    “哦,什麽條件?”佟副部長問道。


    “這一次隻轉讓國外的生產授權,不包括國內的生產。”劉曉玲剛說完,郭所長也補充道:


    “國內幾億人口對於vc的需求太大,不能這裏賣出去專利然後又花高價購買藥品回來。這家瑞士製藥集團和其他兩家製藥廠對於這個產品處於國際壟斷的地位。如果我們不能自行生產,到時他們要什麽價格我們都隻能給什麽價。”


    佟副部長聽後點點頭道:“幸虧沒有由我們來敲定價格,還是得由專家出麵才行。接下來就按你們商議的來談。國內生產權一定要保留下來。”


    佟副部長和郭所長他們在這商議,波多爾斯基帶著製藥集團的一幫人也在商議。


    “安德裏亞斯,你有什麽看法?”


    安德裏亞斯想了想道:“中國需要大量的外匯到我們西方購買新設備和材料是肯定的。現在不能肯定的是中國到底有多缺外匯。


    世界上能生產vc的製藥廠就這麽幾家,賣多少的價格還不是我們幾家說了算。就算比以前預估的費用高上幾百萬,抵不過一年提高價格銷售的收入。”


    “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句俗語並不是隻有中國才有,瑞士也一樣有。


    “好吧,我也是這個意思。其他人有不同的說法沒有?”波多爾斯基看向其他代表,眾人都搖頭表示沒有意見。


    會議接著進行。


    談過幾輪之後,郭所長這裏同意降到700萬米元,但有個條件。這次生產技術專利的轉讓隻涉及到中國之外,國內的生產權不在此次轉讓之中。


    波多爾斯基和安德裏亞斯再次小聲商議,都認為以中國國內生產能力,完全沒辦法影響他們在世界上的壟斷銷售,決定同意國內保留生產權。


    不過波多爾斯基提出,中國保留vc生產權,意味著瑞士製藥集團少了中國這數億人口的市場,要求郭所長再次降價。


    商議的最終轉讓價格為600萬米元。


    最終,vc生產專利轉讓價格超過了佟副部長心裏的成交底線,更何況還保留了國內生產的權利。


    這筆600萬米元的交易額,是建國迄今為止最大的單筆外匯收入。也比原本曆史上多了50萬米元。


    慶功宴上大家都很高興,認為這件事辦得非常順利。不僅專利賣了外匯,國內這12家製藥廠還能繼續生產vc保證國內的需求。


    劉曉玲主動提出,這筆外匯收入山海製藥廠不要分毫,全部交給國家。


    劉曉玲從京城回到省城的飛機上,劉曉玲看到了一則消息:國內宣布國產光刻機的製程達到了1微米。相較於這世界最為先進的3微米製程,可謂是一步登天。


    劉曉玲可以想象得出,世界會為這2微米之差造成怎樣的瘋狂。


    到了省城的家,劉曉玲給沈春木打了電話,告訴他自己這次去京城的事,讓沈春木去京城完成剩下的手續。又和劉仁友、褚書記和陳光輝分別聯係,確認照相機廠征地和日化廠、養豬場的進展情況。


    得到的消息都是在逐步推進當中,劉曉玲放下心來,開始考慮遊戲機廠的選址。


    下午4點過,盧俊開車回家。


    “曉玲,有件事我要問下你的意見。”盧俊剛跨進門看見了劉曉玲便說道。


    “什麽事這麽急?”


    “陳院長說他們想回來。”盧俊在院子裏找了把椅子坐下。接著道:“通捷公司也在聯係我,說是讓我聯係國內,看哪裏能設計加工1微米的電子芯片。”


    “哦?通捷公司的消息還很靈通嘛,我都是今天看了報紙才知道國內突破了1微米製程的電子芯片加工技術。”劉曉玲笑笑。


    哪裏就有這麽快生產1微米電子芯片的,這才宣布突破,距離建廠加工電子芯片還不知道要多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