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們協調好後電話通知你,盧俊去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謝謝兩位領導!謝謝尚叔叔和古伯伯!”劉曉玲道。


    “就這麽口頭感謝?”古遠峰拿出長者範來。


    “今天在這裏加班的我都請吃飯,古伯伯您定個地方?”


    “老尚,據說市園林局服務公司的人你熟啊,聯係下來今雨軒飯莊,今天咱們吃大戶就上那裏去吃上一回?”古遠峰對尚書文道。


    劉曉玲還是第一次聽說“來今雨軒飯莊”這個名,不過古遠峰都好似還沒有去吃過,這個年代在京城應該是很有名很上檔次的飯莊吧。自己不知道這個名字,或許是後來沒了呢。


    “我去聯係一下,看有空位沒有。”尚書文出去聯係飯莊,古遠峰抓緊時間問劉曉玲道:“曉玲,你那個同學很驕傲的,我那小兒子已經碰了一次壁了。”


    “哦?”劉曉玲一下子來了興趣。


    “嗨,經過我就不說了,替我小兒子留點臉麵。今後有機會還是幫他一把,我怕他搞不定呢。”古遠峰笑笑道。


    尚書文回來說已經聯係好了來今雨軒飯莊,由小孫開車,劉曉玲和古遠峰、尚文書四個人去了位於中山公園的飯莊。


    進了公園,遠遠看去東南角,一處黑筒瓦歇山卷棚屋麵,大門朝南。廳前有平台周圍砌著不高的花牆,中間堆砌一座太湖石……實在是古色古香。


    劉曉玲奇怪為何後世自己沒有聽說這個飯莊的名字。


    一個中山服的四十來歲的男子,遠遠見著尚書文便迎了過來。


    “老尚,剛好還有一個桌位,再晚一點聯係我可能就沒了。”


    “童經理,這是我曾經的領導來京城,知道飯莊已經交給你們市園林局服務公司管理,所以這才來麻煩您了。”


    童經理微笑著給古遠峰點頭,看對方沒有握手的意思便伸手向前一引,給大家帶路。


    他知道尚書文的工作單位和職級,尚書文的領導肯定地位不低。


    飯莊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飯菜的味道主打川貴風味。


    待童經理找來飯莊經理介紹了菜式之後,又推薦了今晚的菜品。


    見幾人都用眼光看著自己,古遠峰擺擺手笑道:“我對這些並沒有研究,就按經理推薦的來?”


    大家哪裏有不讚成的。


    飯莊經理就要離開,劉曉玲站起身跟著出去。童經理跟大家說了幾句話也起身告辭,古遠峰攔住了他。


    “童經理,今天大家就是來吃飯的,你不用走。今天已經是大大的麻煩了你。”


    古遠峰看見劉曉玲跟著飯莊經理出去的,留下童經理也不怕他中途跑出去買單。


    童經理顯然也是知道有人請客,勉強坐了下來。


    尚書文看出了童經理的拘束,就找些話題來問童經理。


    “這個飯莊名稱的由來,跟唐代大詩人杜甫有關係……”童經理侃侃而談,倒也確實少了些生疏的感覺。


    劉曉玲在外麵把錢、糧票付了,回來時手裏拿了兩瓶習水特曲。


    現在的劉曉玲早就不再背黃挎包,現在背的是正宗的皮質挎包。


    剛介紹完來今雨軒飯莊名稱的由來,童經理就看見劉曉玲手裏拿著的兩瓶習水特曲,眼睛就是一亮。


    “老尚啊,吃貴州菜喝貴州酒,絕配!”童經理不露聲色幫劉曉玲來了一個助攻。


    童經理從劉曉玲手中拿過一瓶習水特曲就給大家斟酒。


    不知道是不是上菜的速度就是這麽快還是因為這一桌有領導,反正不一會他們這桌就開始陸續端上菜來。


    飯莊經理也知道大多數人不太適應貴州菜的酸味型,推薦的菜以川味為主。貴州特色菜就三樣:酸鮓肉、酸湯黑魚和一小盤涼拌折耳根。


    果然,除了劉曉玲,幾個人對酸味型的菜都不大適應,嚐過之後都不怎麽動那幾樣菜。


    “古伯伯,這個魚很好吃哦。”劉曉玲有心作弄古遠峰。


    古遠峰已經嚐過豈會上當,笑著道:“曉玲,喜歡吃就多吃點,大家都給你省著呢。”


    四個人喝了兩瓶高度白酒,都沒事一樣。


    告別了童經理,幾個人上了車,說好了先把劉曉玲送回家。


    “看來我們都沒口福,你看曉玲就吃得多香。”古遠峰對尚書文感歎道。


    “口味不合也沒有辦法。”尚書文道。


    “反正嚐過了,今後我是不會再來這家吃飯了。那個叫折耳根的,現在口裏都是一股味,太上頭了。”


    伴隨著兩人一路的吐槽,劉曉玲的家到了。


    留守的人員出來後,大家看著劉曉玲進院子閂上門,古遠峰對開車的小孫道:“小孫,還要辛苦你一趟。等把我們送回去後,你帶人過來守著院子。那麽多東西,心裏放不下啊。”


    說完,古遠峰看看尚書文,又對小孫道:“明天小劉走了之後你們進去再看看,東西還在不在。”


    “是。”小孫道。


    劉曉玲進了東廂小庫房,四處打量過後,揮手把屋內的東西收進空間。


    回到自己睡覺的東廂房,關上門,劉曉玲就進了空間。


    京城和省城的冷就不是一個等級上的。來回都是坐車,要是走路怕是半路就凍僵了。


    在空間裏緩了一陣,劉曉玲摸出設備清單在平台上開始了采購。


    看著差不多了,劉曉玲又把剛才收進來的古董一件件掛上去拍賣。


    當然,有自己喜歡的或者是覺得後世可能升值較大的暫時先放一邊。或許多放幾年,還會升得更高呢。


    第二天起床。劉曉玲就在猶豫是不是今後再找時間把設備交給組織。想想自己走後古遠峰一定會派人來看東西還在不在,就覺得放不放設備區別不大。


    來到院子裏,劉曉玲把一些較大的設備放在了院子裏,用帆布給罩住。一些不能遇水的設備和小型設備就放在了東廂小庫房裏。


    把棉帽子、圍巾、手套等等裝備檢查了一番,確定都裝備好了,劉曉玲這才出門。


    劉曉玲剛走,迷迷糊糊的小孫就被人推醒了。


    “孫隊長,目標已經離開院子了。”


    “哦,去兩個人進去看看。”


    當古遠峰得到匯報,得知院子和小庫房堆滿了設備,那些古董也不翼而飛,似乎證實了自己的猜想:那個人根本就是劉曉玲本人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