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設備,極大地加快了各研究機構的研究進展。比如:原本在明年8月,才能完成的1.8埃豬胰島素晶體結構的測定工作於明年的2月完成,提前了整整半年。


    還有,1964年開始研製的655型集成電路計算機,該機本該於明年試製成功,運算速度達每秒100萬次,內存容量字節。計算機所在收到分配的電子計算機後,停止了研究。包括原定的後續013型集成電路計算機和109丙機計劃也被取消。計算機所組織所有人員對分配到手的電子計算機開始分拆研究。


    化學所有關研究室承擔了返回式衛星用膠片研製任務。由於先進、新型的實驗設備的參與,改變了測試方法,在乳劑配方、化學增感、光學增感、塗布工藝、顯影加工等方麵都有改進和提高。提前一年安排試生產,並生產出正式樣片。正式樣片的性能大大超過了原本製定的指標。


    在這裏還要補充幾句。


    原本1976年至1978年,中國科學院組織院屬研究所和教育部6所大學的600餘位科研人員,對富鐵礦的分布規律、形成條件、找礦標誌等理論進行研究。同時組織了6個野外地質隊,在16個省、自治區進行鑽探,冶金部地質係統也參加了會戰。但富鐵礦會戰未能達到預想的目的。1978年10月,富鐵礦辦公室撤銷。


    劉曉玲提供全國礦產資源分布圖後,冶金部於1972年底,派出了6個野外地質隊,對分布圖上礦產地進行了調查。


    所有野外地質調查隊都在相應的位置發現了鐵礦。旋即,冶金部開始安排地質調查隊開始依據礦產資源分布圖開始了“核實”工作。


    總之,這兩艘貨輪的設備,極大推進了國內各項研究的速度和進程。國內科研的水平在極速前行,趕上並領先世界水平的項目與領域越來越多。


    一時間,世界為之側目。


    由於電腦的操作係統太過敏感,劉曉玲提供給國內的電腦一共隻有七台,除了鄺院長保留了兩台,其餘五台交給了華東計算機所進行研究。


    華東計算機所保留兩台電腦處於工作狀態,其他的都被分拆進行研究。


    劉曉玲大大的伸了個懶腰,看了看窗外白茫茫的天空。


    昨天晚上她睡得很好,今天起來精神飽滿。


    她都不記得有多久沒去劉家壩了,今天她準備去劉家壩上班。


    在廚房,劉曉玲看見了一個扣著的瓷碗,這才想起青魚石還泡在油裏的。急忙揭開碗,把青魚石拿了出來。


    據說還要陰幹一段時間,劉曉玲找了個陰涼處把青魚石放好。


    出門在街上吃過早餐,劉曉玲發動汽車。


    到了農機廠,把車停在院壩中,劉曉玲習慣性地掃了玻璃研究室一眼。


    一間房門打開著,劉曉玲皺了皺眉。


    李子建他們去了長春,劉曉玲還特意給了經費讓他們旅遊一趟然後自己回家,春節後再來上班。這時候研究室應該沒人,不應該有房門打開。


    走到門口,劉曉玲聽見裏麵傳出來說話的聲音。


    “李老師,怎麽回廠來了?”劉曉玲走了進去。


    剛才在門外她就聽見了李子建的聲音。


    房間內不光是李子建,還有辛美玲。兩人不知道在爭論什麽,看見劉曉玲進來都停止了交談。


    “劉廠長,您好。”辛美玲對劉曉玲道。李子建不知道為什麽,臉色有些紅,胸脯還在起伏不定,好像剛才被什麽氣壞了的樣子。


    “李老師,不是讓您們都回家休息,春節後再來上班嗎?”


    “咳咳。回家也不得消停,還不如回來上班。”李子建道。


    劉曉玲看看辛美玲,看她又是如何答複。


    “唉,回家真沒意思。周圍朋友、以前的同事,家裏親戚都沒人理你。”辛美玲道。


    辛美玲看看劉曉玲道:“知道李老師有了收入,他前妻要李老師每月給30元作為孩子的生活費。劉廠長,你知道李老師的兒子李順成現在也在研究所,哪裏還需要給生活費呢?他前妻天天上門吵鬧,李老師不勝其煩,便提前回來了。”


    劉曉玲心道:“這些事你辛美玲又是如何知道的?”


    “既然這樣,李老師回來也好,清靜些。”劉曉玲道。


    “長春那邊事情辦得怎樣?”


    “劉廠長,長春那邊的研究所得到了鏡頭配方很高興,說是雪中送炭,正是他們需要的。不過聽說了我們的實驗設備後,也想要一套,我們沒敢答應。”辛美玲道。


    見劉曉玲依舊看著她,辛美玲才想起事情還沒說完。


    “劉廠長,他們答應隻是自己研究用配方,不會交給別人使用。協議在李老師那裏。”辛美玲趕緊補充道。


    劉曉玲這才點點頭,小聲問辛美玲道:“李老師的兒子一道回來沒?”


    “回來了。在宿舍休息。”


    劉曉玲總覺得辛美玲和李子建之間怪怪的,知道了兩人回廠的緣故,又勸慰了李子建兩句就回了自己辦公室。


    在辦公室坐了沒一會,居然接到了尚書文的電話。


    “曉玲,搜集到的老物件怎麽給你?”


    “嗯……前井胡同。元旦和春節期間裏麵沒有人,放東西進去前給我打電話,我來京城接收。”


    劉曉玲對現在的狀況很滿意。


    自己沒有被當成小白鼠解剖,而且還成了國家正式幹部。交接貨也不用藏藏躲躲,上麵對自己也沒有硬性要求……


    “曉玲,上一批東西各部委都覺得還不太夠。上麵想你能不能盡快再采購一批。”尚書文道。


    “嗬嗬,這是趕著自己幹活啊。是誰剛才還說自在沒硬性要求的?”劉曉玲心裏暗道。


    “好的。尚叔叔,我這就來京城。”


    “不用,還有些東西在收,而且這時候前井胡同還有人住著。”尚書文道。


    對呀,自己這麽著急幹什麽。


    這幾天,劉曉玲在平台掛著的古董都過了鑒定期,成交量上來了,劉曉玲一下子又有了巨額收入,又可以在平台上大肆采買。


    “尚叔叔,上一批設備中有沒有急需要的,給我個清單好重點優先采購。”


    “那你等等,這幾天我去問問,過幾天我再聯係你。”尚文書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