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就在合資廠圍牆外麵不遠,外表看就是一個大院,圍牆裏有兩棟樓。


    一棟辦公室和一棟宿舍。


    現在這時間專家們都在合資廠上班,院子裏沒人,隻有一個門衛。這門衛也是原來的退伍軍人,自然是認識老王的。


    老王不管數控機床合資廠的事,也不進院子。劉曉玲便讓老王先走,自己則進去在辦公樓一樓的一個房間等著專家們下班。


    看見劉廠長親自來了港島,陳院長和一幹專家都十分高興。


    說實話,他們在農機廠研究這麽久真沒搞出什麽名堂。來到港島後,陳院長、錢守正他們以普華公司技術人員的身份參與到了數控機床的芯片設計工作。


    通捷公司方的技術人員覺得普華這些人水平和能力確實有些差,在驚訝的同時又覺得有些理所當然。畢竟通捷公司的技術水平處於世界領先。


    就這樣陳院長、錢守正他們白天去合資廠,晚上回到研究所大家一起討論今天的心得。


    半年時間不到,陳院長他們對於數控機床的設計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劉廠長,現在如果能聯係上鄺院長就好了。”陳院長有些遺憾道。


    他和錢守正兩人是目前進步最快的兩人,一個是集成電路設計,一個負責研究計算機編程。再有個帶隊製造出光刻機的鄺院長就好了。


    要說光刻機的研究製造跟數控機床一樣,我國的起步並不晚。


    1965年的時候,我國就研製出了第一台接觸式光刻機。這時能製造生產光刻機的也不過就米國和我國。


    1985年,我國又研製出了第一台分布式投影光刻機,但這不過是最後的曇花一現。隨著可以外購光刻機和研究光刻機的機構無力繼續投入資金,這才被其他國家拋在了後麵。


    陳院長所說的鄺院長就是中科院某分院的院長鄺耀衡。


    “陳院長,這個鄺院長沒有被下派吧?”劉曉玲問道。


    “應該沒有,據說他們一直都還在研究光刻機。對了,如果你有能力,可以考慮給他們投點資金。”陳院長對劉曉玲道。


    陳院長認為,鄺院長那裏一直在研究光刻機,基礎型的設備這些應該有,劉曉玲投資給那邊要比重打鑼鼓另開張投給自己能省下巨額資金。


    “陳院長,這個事情我考慮一下。您看在港島這邊需要待多久?”


    “這個我說不準。隻要港島這邊第一台數控機床投產,那時我和小錢就可以回內地了。”陳院長對自己和錢守正有這個信心。


    陳院長繼續對劉曉玲講道,光是自己和錢守正回去還不行,最好是能跟鄺院長的研究團隊一起才能發揮作用。


    想起後世國內每年支付的巨額芯片采購費用還要被國外瘋狂卡脖子,劉曉玲說什麽也要支持這件事。


    “陳院長,相信我。我會竭盡全力的支持。”


    劉曉玲又向陳院長詢問了一下其他專家的情況,有沒有什麽不便等等。


    晚上,劉曉玲和專家們一起吃飯,跟大家進行了交流。並且宣布專家們在港期間,除去工資,每天有20元的出差補助。


    一個月補助都有600元,這在內地是什麽待遇?這時港島的飯館服務員就是700元起薪,工廠的工人月薪最高也不過1500元左右。到了70年代中後期,港島經濟騰飛,gdp超過千億,平均工資才上了2000元。


    一下子專家們看著劉曉玲都有此生遇伯樂的感覺。


    “張院長,您們不要這樣看我。說實話,我還是覺得不夠高。聽說這個廠裏麵的工人月薪都是千元左右……”劉曉玲笑著道。


    “劉廠長,話不能這樣說。這裏普通吃個午飯就要花費5、6元,早餐也要1、2元。這邊物價高,實際到手的並不多。我們一天三頓都是免費的。”專家中就有人說道。


    他們其實並沒有被嚴格限製不準出去,街上的物價還是知道的。隻是大家除了工作時間平常很少上街,多半都在研究討論技術上的問題。


    這一談就很晚了,劉曉玲走出院子就看見老王帶著兩個人等在門外。


    盧俊在蓄電池廠的辦公室是套間有寢室,劉曉玲就去了蓄電池廠休息。


    第二天一早,劉曉玲上街找了公用電話給尚書文打電話,說是有信件寄給他,詢問一個收信的地址。


    尚書文現在的日子好過多了,職務沒了待遇恢複。每天上班和另外一個人守著這個電話,其他事都不用做。


    接到劉曉玲電話,尚書文讓劉曉玲稍等,去一邊打了個電話請示。


    劉曉玲記下地址後掛斷了電話。


    “電話是哪裏打來的?”軍裝老人問小孫。


    “港島。核實後發現是一個公用電話。”小孫回答道。


    “你去吧。”老人眼神湛然,心中也滿是期待。


    尚書文這條線帶來了太多的好東西,不知道這一次會是什麽。


    劉曉玲準備寄出去的是幾張圖紙。這幾張圖紙在後世都能見到,是1比4千萬的國內煤、石油、氣資源分布圖。


    這幾張圖標注了後世勘查發現的煤、石油和天然氣的具體位置,為國家減少了大量的勘查成本和時間。可以說這幾張圖的價值不可估量。


    當然,上麵的許多改過的地名又被劉曉玲改回了舊稱。譬如,原來的渡口市被改成了攀枝花市,劉曉玲在掃描圖紙後又改回了舊稱渡口市。


    類似於這張圖的各種資源分布圖劉曉玲還有。不過劉曉玲不想一次性寄出,準備過段時間再說。


    劉曉玲站在關口,突然心中仿佛有警鈴響起。


    自己來到港島,期間在港島打了電話給尚書文。劉曉玲不相信自己沒有被納入過上麵的視線。如果再被核實何時離開的港島,嫌疑更大。今後的一舉一動或許都要被監視。


    現在該怎麽辦?


    劉曉玲轉身又回到了送她的車上。


    邵青鬆依舊負責劉曉玲的安保,剛才劉曉玲沒走,車就在原地沒動。


    “去半山。”劉曉玲對邵青鬆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