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捐資助學修公路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曉玲想從西昌開始修路直到瀘沽湖,因為西昌到鹽源的路就不好走,要不來時怎麽會走五天的時間。但這條路距離遠,建下來的費用確實有些高。
接著還有幾個研究所要去,如果能談成合作的話,考慮到購買、更新儀器設備、研究經費,還可能涉及到工廠的技改等,更要投入不少錢。
接下來便是純純的旅遊。有老曹作為向導,劉曉玲一行人在瀘沽湖的遊玩共花費了四天時間。
期間,把當地的豬槽船用樹幹綁紮成木排的樣子,劉曉玲他們還去了雲省那邊。
圍著瀘沽湖走了大半圈,看過當地農戶的生活,劉曉玲更堅定了要在這裏修建小學的決心。
盧俊對老曹那天晚上拿出來的自釀酒很是好奇。那效果真是立竿見影杠杠的。在付出兩條煙和又一個一次性打火機的代價後,盧俊終於得到了藥酒配方。
盧俊套取藥酒配方的行為老曹心中有數。不過這幾天的接觸下來,老曹把盧俊幾人都當成了朋友。把這個泡藥酒的方法告訴朋友,老曹並沒有什麽舍不得。
至於兩條煙,更像是朋友之間的玩笑。
對岸雲省轎車開不過去,加上有了在瀘沽湖修建小學的設想,要去跟鹽源縣商量,劉曉玲和盧俊選擇了原路返回。
汽車在鹽源縣政府門口停下,盧俊和劉曉玲下了車。
進了大院,向人打聽了縣教委之後,兩人來到二樓的一間辦公室。
“兩位有什麽事嗎?”一個四旬的眼鏡中年男人看著兩人的衣著,低聲問道。
“我們是省城那邊的人,想找縣教委的魏主任商量一件事。”盧俊道。
“坐下說,坐下說。我就是魏永開。”魏主任見盧俊和劉曉玲還站著,就請兩人在一個格柵長條椅坐下。
“魏主任,我們剛從瀘沽湖那邊回來。看那邊的孩子沒有上學,就想跟縣教委一起在那裏建兩個小學。”
魏主任沉默了一小會,道:“兩位從那邊過來,自然是知道這個交通有多不方便。就算學校建好了,也找不到老師願意過去。”
“這個情況我們也考慮過了,確實有點為難過去的老師。去了學校就很難回家一趟。”盧俊道。
“實話跟魏主任您說吧,我不是內地人,我在港島經商,這些年也賺了點錢。我願意拿錢出來修建縣城到瀘沽湖的道路,學校和教師宿舍樓也由我來負責出資。您看行不行?”
魏主任一聽,敢情麵前這位年輕人還是個港島商人。隻是,私人助學和修路都不是他一個教委主任能決定的。
“這位先生怎麽稱呼?”魏主任問盧俊。
“鄙人盧俊。”盧俊道。
“盧先生你們請等下,我去給王書記匯報……您有什麽身份證明?”
盧俊掏出一張名片,雙手遞給魏主任。
看魏主任接過去了,盧俊又拿出港島身份證給魏主任看。
魏主任急急地走了,剩下兩個人坐在辦公室裏等。
不一會外麵腳步聲響起,魏主任帶著一個身材高大的人走了進來。
“這是盧先生,這是王書記。”魏主任給雙方介紹後,請王書記在自己座位坐下,又去隔壁辦公室給自己搬了一把木凳過來。
王書記的個頭足有一米九多,黑紅臉堂,一看就是當地人,往那裏一坐,感覺非常威嚴。
“盧先生,魏主任剛才給我說了一下情況。首先感謝……”
王副書記分管文教衛生,當麵跟盧俊表態,隻要能建好兩個學校,縣教委一定會動員教師過去教學,所以師資力量不用擔心。現在他擔心的是修路的問題,這不歸他管。
現在隻要盧俊當麵表示願意無償修建學校,他便帶盧俊去找分管交通的賴書記和縣一把手張書記。
接下來,盧俊和劉曉玲見了賴書記之後一起又去了張書記辦公室。
聽聞港島商人要無償助學、修建道路的事,張書記非常意外。要知道這兩件事需要的錢加起來不是小數目,就連鹽源一縣財政之力,都要仔細掂量。至少在沒有上級的專項撥款時,縣政府沒有能力建這條水泥路。
“盧先生,當地的情況不用我說您也看過了。當地學校建起來,未必招得到學生。除了習慣當地還是太窮。”張書記道。
“我們有個助學的計劃。我們會拿一筆錢存在省城,每年的對困難學生提供學習和生活補貼……”劉曉玲在一旁補充。
“如果助學的效果好,今後還會考慮在當地再建一所小學和一至兩所中學。”
張書記和賴書記、王書記相互看了一眼,都在點頭。張書記便對盧俊道:“盧先生,那就這麽定了?”
“定了。”盧俊也幹脆。
雙方立馬就草簽了協議。
晚上,張書記宴請盧俊和劉曉玲,感謝愛國港商捐資助學。
王書記是當地人,號稱王三斤。
工作是一回事,喝酒是不是豪爽才是當地交友的標準。
王書記和盧俊連喝三杯之後就決定要和盧俊交朋友,然後王三斤……醉趴下了。
開始張書記和賴書記還參與戰鬥,後來見機得快,紛紛高舉免戰牌。
一米九多的王大漢被幾個服務員喊著號子抬到隔壁招待所睡覺,盧俊卻渾然無事的樣子。
“張書記。”盧俊也有了些醉意的樣子,拍了拍張書記的肩膀。
張書記打個哆嗦,一口氣堵在喉嚨口,再喝怕就要吐了。
賴書記在一旁見了,勉為其難地伸手去抓酒杯,準備幫領導頂一下。
“張書記,這次我回到省城後就派人過來簽訂正式的協議。道路勘測、電力供應還有道路施工這些就拜托張書記了。”
“這些本就是我們該做的。”張書記見不是喝酒,說話立馬利落了許多。
“工程圖紙出來,我們進行預算後,資金會分批打到專門的賬戶上。公司會派人過來管理和監督資金的使用……”
張書記聽後不住點頭。
資金數量這麽大,還是你自己管著穩當些。要是拿給縣裏管,萬一有人手腳不幹淨,這丟人丟大了,會有國際影響。
至於工程之中有沒有虛報支出和偷工減料,就要靠雙方的監督。
接著還有幾個研究所要去,如果能談成合作的話,考慮到購買、更新儀器設備、研究經費,還可能涉及到工廠的技改等,更要投入不少錢。
接下來便是純純的旅遊。有老曹作為向導,劉曉玲一行人在瀘沽湖的遊玩共花費了四天時間。
期間,把當地的豬槽船用樹幹綁紮成木排的樣子,劉曉玲他們還去了雲省那邊。
圍著瀘沽湖走了大半圈,看過當地農戶的生活,劉曉玲更堅定了要在這裏修建小學的決心。
盧俊對老曹那天晚上拿出來的自釀酒很是好奇。那效果真是立竿見影杠杠的。在付出兩條煙和又一個一次性打火機的代價後,盧俊終於得到了藥酒配方。
盧俊套取藥酒配方的行為老曹心中有數。不過這幾天的接觸下來,老曹把盧俊幾人都當成了朋友。把這個泡藥酒的方法告訴朋友,老曹並沒有什麽舍不得。
至於兩條煙,更像是朋友之間的玩笑。
對岸雲省轎車開不過去,加上有了在瀘沽湖修建小學的設想,要去跟鹽源縣商量,劉曉玲和盧俊選擇了原路返回。
汽車在鹽源縣政府門口停下,盧俊和劉曉玲下了車。
進了大院,向人打聽了縣教委之後,兩人來到二樓的一間辦公室。
“兩位有什麽事嗎?”一個四旬的眼鏡中年男人看著兩人的衣著,低聲問道。
“我們是省城那邊的人,想找縣教委的魏主任商量一件事。”盧俊道。
“坐下說,坐下說。我就是魏永開。”魏主任見盧俊和劉曉玲還站著,就請兩人在一個格柵長條椅坐下。
“魏主任,我們剛從瀘沽湖那邊回來。看那邊的孩子沒有上學,就想跟縣教委一起在那裏建兩個小學。”
魏主任沉默了一小會,道:“兩位從那邊過來,自然是知道這個交通有多不方便。就算學校建好了,也找不到老師願意過去。”
“這個情況我們也考慮過了,確實有點為難過去的老師。去了學校就很難回家一趟。”盧俊道。
“實話跟魏主任您說吧,我不是內地人,我在港島經商,這些年也賺了點錢。我願意拿錢出來修建縣城到瀘沽湖的道路,學校和教師宿舍樓也由我來負責出資。您看行不行?”
魏主任一聽,敢情麵前這位年輕人還是個港島商人。隻是,私人助學和修路都不是他一個教委主任能決定的。
“這位先生怎麽稱呼?”魏主任問盧俊。
“鄙人盧俊。”盧俊道。
“盧先生你們請等下,我去給王書記匯報……您有什麽身份證明?”
盧俊掏出一張名片,雙手遞給魏主任。
看魏主任接過去了,盧俊又拿出港島身份證給魏主任看。
魏主任急急地走了,剩下兩個人坐在辦公室裏等。
不一會外麵腳步聲響起,魏主任帶著一個身材高大的人走了進來。
“這是盧先生,這是王書記。”魏主任給雙方介紹後,請王書記在自己座位坐下,又去隔壁辦公室給自己搬了一把木凳過來。
王書記的個頭足有一米九多,黑紅臉堂,一看就是當地人,往那裏一坐,感覺非常威嚴。
“盧先生,魏主任剛才給我說了一下情況。首先感謝……”
王副書記分管文教衛生,當麵跟盧俊表態,隻要能建好兩個學校,縣教委一定會動員教師過去教學,所以師資力量不用擔心。現在他擔心的是修路的問題,這不歸他管。
現在隻要盧俊當麵表示願意無償修建學校,他便帶盧俊去找分管交通的賴書記和縣一把手張書記。
接下來,盧俊和劉曉玲見了賴書記之後一起又去了張書記辦公室。
聽聞港島商人要無償助學、修建道路的事,張書記非常意外。要知道這兩件事需要的錢加起來不是小數目,就連鹽源一縣財政之力,都要仔細掂量。至少在沒有上級的專項撥款時,縣政府沒有能力建這條水泥路。
“盧先生,當地的情況不用我說您也看過了。當地學校建起來,未必招得到學生。除了習慣當地還是太窮。”張書記道。
“我們有個助學的計劃。我們會拿一筆錢存在省城,每年的對困難學生提供學習和生活補貼……”劉曉玲在一旁補充。
“如果助學的效果好,今後還會考慮在當地再建一所小學和一至兩所中學。”
張書記和賴書記、王書記相互看了一眼,都在點頭。張書記便對盧俊道:“盧先生,那就這麽定了?”
“定了。”盧俊也幹脆。
雙方立馬就草簽了協議。
晚上,張書記宴請盧俊和劉曉玲,感謝愛國港商捐資助學。
王書記是當地人,號稱王三斤。
工作是一回事,喝酒是不是豪爽才是當地交友的標準。
王書記和盧俊連喝三杯之後就決定要和盧俊交朋友,然後王三斤……醉趴下了。
開始張書記和賴書記還參與戰鬥,後來見機得快,紛紛高舉免戰牌。
一米九多的王大漢被幾個服務員喊著號子抬到隔壁招待所睡覺,盧俊卻渾然無事的樣子。
“張書記。”盧俊也有了些醉意的樣子,拍了拍張書記的肩膀。
張書記打個哆嗦,一口氣堵在喉嚨口,再喝怕就要吐了。
賴書記在一旁見了,勉為其難地伸手去抓酒杯,準備幫領導頂一下。
“張書記,這次我回到省城後就派人過來簽訂正式的協議。道路勘測、電力供應還有道路施工這些就拜托張書記了。”
“這些本就是我們該做的。”張書記見不是喝酒,說話立馬利落了許多。
“工程圖紙出來,我們進行預算後,資金會分批打到專門的賬戶上。公司會派人過來管理和監督資金的使用……”
張書記聽後不住點頭。
資金數量這麽大,還是你自己管著穩當些。要是拿給縣裏管,萬一有人手腳不幹淨,這丟人丟大了,會有國際影響。
至於工程之中有沒有虛報支出和偷工減料,就要靠雙方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