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當副鎮長?沒空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曉玲沒把競選副鎮長這件事放心上,自己還要搞企業呢,去當什麽副鎮長?不過劉仁賢能提前告訴自己,這個情還是要記住的。
兩人離開鎮政府,劉曉玲回農機廠,劉仁友眼珠一轉又跑回去找劉仁賢。
劉曉玲在農機廠四處轉了轉,見張院長、陳院長他們都在各自做自己的事就回了辦公室。
吃過晚飯,劉曉玲把張院長和陳院長請到了自己辦公室。
“陳院長、張院長,有件事需要先給您們兩個交個底。”劉曉玲為兩人泡好茶水。
“劉廠長太客氣了,有事你就說。”張院長道。
“前麵我說過,盧總很歡迎你們去港島進行研究,委托我跟你們商量一下關於專利權的事。”
“不是以前都說好了嘛,專利歸投資方,我們參與研究的人不要。”張院長道。
“我跟盧總表達過你們的意思,他說不合規矩。專利歸屬是約定好的,共同署名,這裏就不討論了。現在說的是如果專利商業化了,各位研究人員的付出,他這裏是必須要給錢的。”劉曉玲堅持道。
看劉曉玲的態度堅決,陳院長攔住了還要說話的張院長,問劉曉玲道:“我們該怎麽做?”
“如果是個人研究的成果,錢直接給到個人。如果是集體研究出來的,陳院長,麻煩您和張院長到時按照貢獻擬個名單。”
陳院長也不廢話點頭表示明白了。
晚上,在翻閱資料的時候,劉曉玲看見了一篇回憶錄,講的是一個團隊研製出新方法生產維生素的故事。
第二天,劉曉玲到了辦公室就給蘇東來打電話,說是準備了一個製藥廠的項目。
“哦,建藥廠?”蘇東來就喜歡劉曉玲的善解人意。
利安縣經濟園區現在隻有遙控器廠和洗衣機廠兩個企業,對於蘇東來講,現在最需要的是再找幾家企業進駐。
目前來看,國有國營的企業不會安排進經濟園區。省裏麵利用引進的技術另外建了變壓器廠、打火機廠,但都不在園區內。外來企業似乎也隻有普華公司?
所以,劉曉玲現在說又有了新項目,蘇東來非常高興。
“一個製藥廠。肯定又是賺外匯的那種。嗯,國內也需要。其他項目的容我再想。總歸會把園區占滿就是,您一點都不用擔心。”劉曉玲道。
“好。”
在農機廠待了兩天,這天下午劉曉玲接到盧俊的電話,他正從港島趕回來的途中,預計晚上能到省城。
劉曉玲看看時間,現在從劉家壩坐班車肯定趕不回省城,看來無人機又要派上用場。
前段時間,陳院長通過自己的學生郭副院長,已經和西昌某研究所電話聯係過,表示了要與研究所開展合作的想法。
條件是向陽農機廠每年給研究所提供不低於千萬元的研究經費,不參與具體研究過程。研究所把一些能夠民用的研究成果授權給向陽農機廠使用。
隨後,劉曉玲這邊還送過去了兩台實驗室設備。
表麵上看,西昌這邊的研究所與農機廠的合作中沒有任何實質義務,平白無故的就多了上千萬元的研究經費。研究所沒法拒絕這樣天大的好事,在請示了上級有關部門後,終於得到了同意兩家進一步商議的批複。
劉曉玲來到陳院長辦公室,告訴陳院長和田誼準備好後天在省城匯合,然後去蜀西出差。
晚上,劉曉玲回到省城。
“你個大忙人終於回來了!”劉曉玲進門,看著抱著冬兒的盧俊道。
“嗯啊,這次真有了效果。數控車床的電子芯片設計出來了,通捷公司正在製造芯片。”盧俊笑嗬嗬道。
劉曉玲聽了也很激動,農機廠這些專家終於可以去港島,接觸最新的數控技術了。
“盧俊,陳院長和張院長他們什麽時間過去?”劉曉玲覺得身上寒氣沒有這麽重了,就過去把在盧俊懷裏亂蹬的冬兒抱了過來。
“我這裏聽你的安排。你說可以了,我就安排小肖和夏陽把他們都送過去。”盧俊笑著對劉曉玲道。
“嗯,這些人過去後把身份掩藏好,就說是普華公司的人。可能還要購買些實驗室設備。”
“好的。你把清單給我,我就安排陳院長他們去港島的事。”
盧俊拿出對講機跟常駐省城的肖秉誌聯係,做準備送人去港島的安排。
第二天,老田同陳院長來省城跟劉曉玲會合。
這個研究所位於蜀西的西昌,後世衛星發射基地所在地。
研究所的馬院長和陳院長的學生郭副院長接待了陳院長、劉曉玲一行。
雙方在之前已經有了一致的意向,這次見麵不存在商談的情形,就是細化條款雙方形成書麵的協議。
農機廠每年給研究院不低於1千萬元的研究經費,去處不問。研究院得了農機廠經費還不用對農機廠承擔任何義務。
看起來農機廠吃虧不小,但盧俊在一旁聽了,發現這個合作中農機廠占了大便宜。畢竟這個研究院屬於國字號實力很強,手底下漏一點成果給你,你就受用不盡。
如果研究所真的一年都不漏點民用的技術給農機廠,能保證明年還能得到這筆資金不?
“馬院長,實驗室需要的這些設備我回去後就安排人采購。當然,要有才行哈。”劉曉玲對研究院的馬文才院長道。
“小劉,這些都是我們翻閱資料搜集到的設備名單,國內肯定沒有。但從你們送來的兩台設備來看,你們有能力采購到這些新設備。
錢可以算你們的投資,隻不過可能不夠哈。”馬院長知道他這次想購買的設備價格不菲。
以前沒有資金,知道有這些實驗設備也隻能望洋興歎,現在財神爺當麵又有采購的路子,這時不提要求何時才提。
劉曉玲點點頭,伸手把設備清單接了。
錢多錢少無所謂,隻要能把雙方關係建立起來就好。劉曉玲真沒想著從研究所淘點新技術開工廠,她不缺賺錢的新項目,支持國家的科學研究才是她的想法。
馬院長又看看陳院長,對劉曉玲懇求道:“能不能讓陳院長暫時留下來一段時間,一起研究你們這次帶來的資料?到時候我們會派人把陳院長送回省城。”
作為電子機械領域的大拿,陳院長被留下來一起研究資料也很正常。
把陳院長和田誼留下來後,馬院長派車把劉曉玲和盧俊送回縣城,已是下午四點多。
出車站來到街上,看見不少的少數民族,他們穿著民族服裝,皮膚黝黑,腳下是自製的馬靴,腰帶上插著匕首,個個氣宇軒揚的樣子。
兩人離開鎮政府,劉曉玲回農機廠,劉仁友眼珠一轉又跑回去找劉仁賢。
劉曉玲在農機廠四處轉了轉,見張院長、陳院長他們都在各自做自己的事就回了辦公室。
吃過晚飯,劉曉玲把張院長和陳院長請到了自己辦公室。
“陳院長、張院長,有件事需要先給您們兩個交個底。”劉曉玲為兩人泡好茶水。
“劉廠長太客氣了,有事你就說。”張院長道。
“前麵我說過,盧總很歡迎你們去港島進行研究,委托我跟你們商量一下關於專利權的事。”
“不是以前都說好了嘛,專利歸投資方,我們參與研究的人不要。”張院長道。
“我跟盧總表達過你們的意思,他說不合規矩。專利歸屬是約定好的,共同署名,這裏就不討論了。現在說的是如果專利商業化了,各位研究人員的付出,他這裏是必須要給錢的。”劉曉玲堅持道。
看劉曉玲的態度堅決,陳院長攔住了還要說話的張院長,問劉曉玲道:“我們該怎麽做?”
“如果是個人研究的成果,錢直接給到個人。如果是集體研究出來的,陳院長,麻煩您和張院長到時按照貢獻擬個名單。”
陳院長也不廢話點頭表示明白了。
晚上,在翻閱資料的時候,劉曉玲看見了一篇回憶錄,講的是一個團隊研製出新方法生產維生素的故事。
第二天,劉曉玲到了辦公室就給蘇東來打電話,說是準備了一個製藥廠的項目。
“哦,建藥廠?”蘇東來就喜歡劉曉玲的善解人意。
利安縣經濟園區現在隻有遙控器廠和洗衣機廠兩個企業,對於蘇東來講,現在最需要的是再找幾家企業進駐。
目前來看,國有國營的企業不會安排進經濟園區。省裏麵利用引進的技術另外建了變壓器廠、打火機廠,但都不在園區內。外來企業似乎也隻有普華公司?
所以,劉曉玲現在說又有了新項目,蘇東來非常高興。
“一個製藥廠。肯定又是賺外匯的那種。嗯,國內也需要。其他項目的容我再想。總歸會把園區占滿就是,您一點都不用擔心。”劉曉玲道。
“好。”
在農機廠待了兩天,這天下午劉曉玲接到盧俊的電話,他正從港島趕回來的途中,預計晚上能到省城。
劉曉玲看看時間,現在從劉家壩坐班車肯定趕不回省城,看來無人機又要派上用場。
前段時間,陳院長通過自己的學生郭副院長,已經和西昌某研究所電話聯係過,表示了要與研究所開展合作的想法。
條件是向陽農機廠每年給研究所提供不低於千萬元的研究經費,不參與具體研究過程。研究所把一些能夠民用的研究成果授權給向陽農機廠使用。
隨後,劉曉玲這邊還送過去了兩台實驗室設備。
表麵上看,西昌這邊的研究所與農機廠的合作中沒有任何實質義務,平白無故的就多了上千萬元的研究經費。研究所沒法拒絕這樣天大的好事,在請示了上級有關部門後,終於得到了同意兩家進一步商議的批複。
劉曉玲來到陳院長辦公室,告訴陳院長和田誼準備好後天在省城匯合,然後去蜀西出差。
晚上,劉曉玲回到省城。
“你個大忙人終於回來了!”劉曉玲進門,看著抱著冬兒的盧俊道。
“嗯啊,這次真有了效果。數控車床的電子芯片設計出來了,通捷公司正在製造芯片。”盧俊笑嗬嗬道。
劉曉玲聽了也很激動,農機廠這些專家終於可以去港島,接觸最新的數控技術了。
“盧俊,陳院長和張院長他們什麽時間過去?”劉曉玲覺得身上寒氣沒有這麽重了,就過去把在盧俊懷裏亂蹬的冬兒抱了過來。
“我這裏聽你的安排。你說可以了,我就安排小肖和夏陽把他們都送過去。”盧俊笑著對劉曉玲道。
“嗯,這些人過去後把身份掩藏好,就說是普華公司的人。可能還要購買些實驗室設備。”
“好的。你把清單給我,我就安排陳院長他們去港島的事。”
盧俊拿出對講機跟常駐省城的肖秉誌聯係,做準備送人去港島的安排。
第二天,老田同陳院長來省城跟劉曉玲會合。
這個研究所位於蜀西的西昌,後世衛星發射基地所在地。
研究所的馬院長和陳院長的學生郭副院長接待了陳院長、劉曉玲一行。
雙方在之前已經有了一致的意向,這次見麵不存在商談的情形,就是細化條款雙方形成書麵的協議。
農機廠每年給研究院不低於1千萬元的研究經費,去處不問。研究院得了農機廠經費還不用對農機廠承擔任何義務。
看起來農機廠吃虧不小,但盧俊在一旁聽了,發現這個合作中農機廠占了大便宜。畢竟這個研究院屬於國字號實力很強,手底下漏一點成果給你,你就受用不盡。
如果研究所真的一年都不漏點民用的技術給農機廠,能保證明年還能得到這筆資金不?
“馬院長,實驗室需要的這些設備我回去後就安排人采購。當然,要有才行哈。”劉曉玲對研究院的馬文才院長道。
“小劉,這些都是我們翻閱資料搜集到的設備名單,國內肯定沒有。但從你們送來的兩台設備來看,你們有能力采購到這些新設備。
錢可以算你們的投資,隻不過可能不夠哈。”馬院長知道他這次想購買的設備價格不菲。
以前沒有資金,知道有這些實驗設備也隻能望洋興歎,現在財神爺當麵又有采購的路子,這時不提要求何時才提。
劉曉玲點點頭,伸手把設備清單接了。
錢多錢少無所謂,隻要能把雙方關係建立起來就好。劉曉玲真沒想著從研究所淘點新技術開工廠,她不缺賺錢的新項目,支持國家的科學研究才是她的想法。
馬院長又看看陳院長,對劉曉玲懇求道:“能不能讓陳院長暫時留下來一段時間,一起研究你們這次帶來的資料?到時候我們會派人把陳院長送回省城。”
作為電子機械領域的大拿,陳院長被留下來一起研究資料也很正常。
把陳院長和田誼留下來後,馬院長派車把劉曉玲和盧俊送回縣城,已是下午四點多。
出車站來到街上,看見不少的少數民族,他們穿著民族服裝,皮膚黝黑,腳下是自製的馬靴,腰帶上插著匕首,個個氣宇軒揚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