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搞個漂流項目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劉仁賢這麽支持,劉曉玲感謝道:“要得。那就謝謝叔叔了。”
“都喊叔叔了,還那麽客氣做啥。”劉仁賢擺擺手。
“曉玲,今後有啥子打算?”
“我準備多把精力放在農機廠,爭取多開發些新產品出來。”劉曉玲道。
“也是。農機廠全都是賺的外匯。嘿,下飯菜現在也都賣出國了?”
“嗯,包裝改了檔次一下子就上去了撒。”劉曉玲道。
劉仁賢在任時辦的農機廠,這是他最拿得出手的政績。
“有你看著農機廠,我也放心了。”劉仁賢道。
這是他的實話。
農機廠在名義上是向陽公社辦的企業,但劉家壩小隊是絕對大股東,公社背個名方便工商登記而已。農機廠都是劉仁友在具體負責,農機廠的人對公社都不太理睬。
劉仁友知道外行不管內行的事,主要還是張院長和陳院長在自治。不過劉仁友也不是完全放手不管,至少農機廠財務室的出納是他親自安排的。
公社拿農機廠的人沒辦法,想管也不懂也不敢去亂來。。
省、市和縣三級領導對這個創匯大戶又十分看重,誰都不敢亂來。萬一農機廠停產兩月不能按時交貨,這個損失哪個負責?哪個又負得起這個責?
所以,向陽農機廠就是個獨立王國,劉曉玲去那裏也是比較合適的。
這兩件事都算是解決了,劉曉玲又去找劉鎮長。
前兩天答應了幾個小隊長,準備給他們找點事做。劉曉玲回家後也想了下,定下來一件事。
剛才沒有給劉仁賢講,是因為劉仁賢馬上就要調走了。再一個,劉曉玲準備把這件事告訴劉鎮長,也想為劉鎮長增添點政績。
劉鎮長在辦公室接見了小劉同誌。
這又是個本家伯伯。
劉曉玲看了看本家伯伯劉鎮長,心裏麵突然有些為他抱不平,也不知道這情緒是怎麽來的。
劉家壩從一開始建知青罐頭廠就得到了劉鎮長的支持,隨後建養老院、幼兒園、果園……,一直到經濟園區征地等。
劉仁賢作為向陽公社的書記,因為這些工作成績被提拔到了鎮上,現在又要上調縣裏,劉鎮長卻一點進步都沒有。
“劉鎮長,今天確實是有點事來麻煩您。”劉曉玲坐下對劉鎮長道。
“嗬嗬,曉玲。還用得著那麽客氣?”劉鎮長也知道劉曉玲辭職回鄉的消息,不過他沒有主動問這件事。
“有啥子事你就說嘛。”
“劉鎮長,我聽說公社好幾個小隊的日子依舊過得不是很好。除了一些年輕人進廠上班,小隊的收入不高,年底的分配趕劉家壩差很多。”劉曉玲道。
“哦,你有想起啥子辦法了麽?”劉鎮長有些感興趣了。
“我是想了個辦法,您聽下看要得不?”
這附近有兩條小河,其中鎮上的自來水廠和劉家壩水廠恰好都在一條小河上。劉曉玲的想法就是利用另外一條小河搞一個漂流項目。
“劉鎮長,這個漂流的路線可以經過兩個公社,如果再長一點可以流經三個公社,所以,必須得鎮上牽頭。投入也不多,就是沿線的小隊負責把河邊尖銳、突出的石頭給削一削,打一打。兩頭平整點地出來,方便開車來的遊客,也方便社員擺攤。再就是采購一些橡皮船。沿途安排一些懂水性的社員當安全員就可以了。”
劉鎮長還是第一次聽說漂流,聽起來自己都有些向往。
“鎮上不管收入,隻需要收兩樣錢。門票提成跟兩頭地塊的停車位和攤位費。”劉曉玲道。
“曉玲,我大概是明白了。我從上遊飄流到下遊後,不想走路回鎮上咋個辦?”劉鎮長問道。
劉曉玲沒想到劉鎮長一下子還提出了自己開始遺漏的問題來,看來劉鎮長是認真聽了這件事。
“劉鎮長,可以在起點和終點之間把路平整好,購買幾台電瓶車作為交通車。願意坐車的適當收點費用。”劉曉玲想也沒想道。
這些都是劉曉玲親自玩過的,稍一回憶就想起了。
本來因為果園和養老院還有電梯房等景點,日常來白林鎮上遊玩的人就不少,特別是橘柑樹花期和結果期遊客最多。現在又多了漂流的項目,白林鎮妥妥就是旅遊景點了。
基本上可以說是投入不多,一本萬利。
“曉玲,這個想法好。你這兩天能不能寫個計劃書之類的,把方案和好處這些都列出來,我怕開會的時候說不全。”劉鎮長笑著對劉曉玲道。
“要得。我建議漂流的起點在白林鎮上遊一點,車子可以停在鎮外,來的遊客在鎮上就能看得到遊客漂流經過。保證讓沒有漂流的這些人心欠欠的。”劉曉玲笑道。
“嗯,位置這些你也寫到方案裏麵。”劉鎮長完全支持劉曉玲這個想法。
劉曉玲跟劉鎮長又聊了一會就直接回了家。
劉仁賢帶著劉仁友出麵找了國土、房管所等部門協調關係。大家都知道劉仁賢要調到縣裏工作了,這個麵子還是給的。在向陽公社提供了相關申請等手續後,那片石穀子地終於能夠建電梯房了。
當然,電梯房的建造還是要按規矩流程流程來建。
再就是劉仁友帶著幾個小隊長去了白馬村,把代工的事情也定下來了。
這些人回到向陽公社,就有了對漆書記和王小兵不好的傳言。沒多久兩人也都知道了,暗罵有些人多事,表麵上也沒有啥舉動。
劉鎮長得到劉曉玲寫的計劃書,認認真真看了幾遍,在鎮辦公會上提出了開發本地小河漂流這個旅遊項目的意見。
鎮上通過後,又通知相關公社的領導去鎮上開會,把小河漂流項目的相關工作事項安排了下去。
知道劉曉玲回來了劉家壩,張文浩、李小鵬也來見了麵。
張文浩對劉曉玲道:“劉廠長,要不是看在當年自己一手一腳建成的這個廠,老早輩子我就離開了。”
這個話,讓劉曉玲聽出了張文浩對盧彩霞的不滿。
“都喊叔叔了,還那麽客氣做啥。”劉仁賢擺擺手。
“曉玲,今後有啥子打算?”
“我準備多把精力放在農機廠,爭取多開發些新產品出來。”劉曉玲道。
“也是。農機廠全都是賺的外匯。嘿,下飯菜現在也都賣出國了?”
“嗯,包裝改了檔次一下子就上去了撒。”劉曉玲道。
劉仁賢在任時辦的農機廠,這是他最拿得出手的政績。
“有你看著農機廠,我也放心了。”劉仁賢道。
這是他的實話。
農機廠在名義上是向陽公社辦的企業,但劉家壩小隊是絕對大股東,公社背個名方便工商登記而已。農機廠都是劉仁友在具體負責,農機廠的人對公社都不太理睬。
劉仁友知道外行不管內行的事,主要還是張院長和陳院長在自治。不過劉仁友也不是完全放手不管,至少農機廠財務室的出納是他親自安排的。
公社拿農機廠的人沒辦法,想管也不懂也不敢去亂來。。
省、市和縣三級領導對這個創匯大戶又十分看重,誰都不敢亂來。萬一農機廠停產兩月不能按時交貨,這個損失哪個負責?哪個又負得起這個責?
所以,向陽農機廠就是個獨立王國,劉曉玲去那裏也是比較合適的。
這兩件事都算是解決了,劉曉玲又去找劉鎮長。
前兩天答應了幾個小隊長,準備給他們找點事做。劉曉玲回家後也想了下,定下來一件事。
剛才沒有給劉仁賢講,是因為劉仁賢馬上就要調走了。再一個,劉曉玲準備把這件事告訴劉鎮長,也想為劉鎮長增添點政績。
劉鎮長在辦公室接見了小劉同誌。
這又是個本家伯伯。
劉曉玲看了看本家伯伯劉鎮長,心裏麵突然有些為他抱不平,也不知道這情緒是怎麽來的。
劉家壩從一開始建知青罐頭廠就得到了劉鎮長的支持,隨後建養老院、幼兒園、果園……,一直到經濟園區征地等。
劉仁賢作為向陽公社的書記,因為這些工作成績被提拔到了鎮上,現在又要上調縣裏,劉鎮長卻一點進步都沒有。
“劉鎮長,今天確實是有點事來麻煩您。”劉曉玲坐下對劉鎮長道。
“嗬嗬,曉玲。還用得著那麽客氣?”劉鎮長也知道劉曉玲辭職回鄉的消息,不過他沒有主動問這件事。
“有啥子事你就說嘛。”
“劉鎮長,我聽說公社好幾個小隊的日子依舊過得不是很好。除了一些年輕人進廠上班,小隊的收入不高,年底的分配趕劉家壩差很多。”劉曉玲道。
“哦,你有想起啥子辦法了麽?”劉鎮長有些感興趣了。
“我是想了個辦法,您聽下看要得不?”
這附近有兩條小河,其中鎮上的自來水廠和劉家壩水廠恰好都在一條小河上。劉曉玲的想法就是利用另外一條小河搞一個漂流項目。
“劉鎮長,這個漂流的路線可以經過兩個公社,如果再長一點可以流經三個公社,所以,必須得鎮上牽頭。投入也不多,就是沿線的小隊負責把河邊尖銳、突出的石頭給削一削,打一打。兩頭平整點地出來,方便開車來的遊客,也方便社員擺攤。再就是采購一些橡皮船。沿途安排一些懂水性的社員當安全員就可以了。”
劉鎮長還是第一次聽說漂流,聽起來自己都有些向往。
“鎮上不管收入,隻需要收兩樣錢。門票提成跟兩頭地塊的停車位和攤位費。”劉曉玲道。
“曉玲,我大概是明白了。我從上遊飄流到下遊後,不想走路回鎮上咋個辦?”劉鎮長問道。
劉曉玲沒想到劉鎮長一下子還提出了自己開始遺漏的問題來,看來劉鎮長是認真聽了這件事。
“劉鎮長,可以在起點和終點之間把路平整好,購買幾台電瓶車作為交通車。願意坐車的適當收點費用。”劉曉玲想也沒想道。
這些都是劉曉玲親自玩過的,稍一回憶就想起了。
本來因為果園和養老院還有電梯房等景點,日常來白林鎮上遊玩的人就不少,特別是橘柑樹花期和結果期遊客最多。現在又多了漂流的項目,白林鎮妥妥就是旅遊景點了。
基本上可以說是投入不多,一本萬利。
“曉玲,這個想法好。你這兩天能不能寫個計劃書之類的,把方案和好處這些都列出來,我怕開會的時候說不全。”劉鎮長笑著對劉曉玲道。
“要得。我建議漂流的起點在白林鎮上遊一點,車子可以停在鎮外,來的遊客在鎮上就能看得到遊客漂流經過。保證讓沒有漂流的這些人心欠欠的。”劉曉玲笑道。
“嗯,位置這些你也寫到方案裏麵。”劉鎮長完全支持劉曉玲這個想法。
劉曉玲跟劉鎮長又聊了一會就直接回了家。
劉仁賢帶著劉仁友出麵找了國土、房管所等部門協調關係。大家都知道劉仁賢要調到縣裏工作了,這個麵子還是給的。在向陽公社提供了相關申請等手續後,那片石穀子地終於能夠建電梯房了。
當然,電梯房的建造還是要按規矩流程流程來建。
再就是劉仁友帶著幾個小隊長去了白馬村,把代工的事情也定下來了。
這些人回到向陽公社,就有了對漆書記和王小兵不好的傳言。沒多久兩人也都知道了,暗罵有些人多事,表麵上也沒有啥舉動。
劉鎮長得到劉曉玲寫的計劃書,認認真真看了幾遍,在鎮辦公會上提出了開發本地小河漂流這個旅遊項目的意見。
鎮上通過後,又通知相關公社的領導去鎮上開會,把小河漂流項目的相關工作事項安排了下去。
知道劉曉玲回來了劉家壩,張文浩、李小鵬也來見了麵。
張文浩對劉曉玲道:“劉廠長,要不是看在當年自己一手一腳建成的這個廠,老早輩子我就離開了。”
這個話,讓劉曉玲聽出了張文浩對盧彩霞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