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豆花飯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萍就不用問了,這段時間為了照顧家裏回家的次數比較多。
上水船到了。幾個人上了船在一樓找位置坐下。李東特意招呼了郝敏一聲,讓她過來和大家一起坐。
郝敏看了眼劉曉玲,見劉曉玲似笑非笑地正看著她。郝敏也不回應李東的話,走到樓梯處就上了二樓。
馬麗華抱著李東的胳膊輕輕懟了他一下,李東臉上笑容不變,低頭看了眼馬麗華。
回渝都市是上(逆)水,時間要長一些。四個人一路上說得熱熱鬧鬧,邊上兩個不熟的廠裏青工也過來加入閑聊。
下了船幾個人分開。
馬麗華和陳萍同路走了,劉曉玲一個人走到渝都市中心,買了幾樣小吃就去了十八梯。
第二天一早,又乘車去了西區。
沒辦法,兩邊都是媽老漢,都要伺候。
看著洗了碗陪著邊月冰說話的盧學敏,劉曉玲心中泛起了一個念頭。
因為劉曉玲下午就得走,晚飯提前了一點。
看著劉曉玲要走,邊月冰把劉曉玲拉到一邊。
“大女子,你和盧俊準備好久辦婚禮?”
劉曉玲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辦,因為她的預想是等著懷孕三、四個月時再辦,然後呆在港島。直到生產後一兩個月,再回來上班。
邊月冰聽了就有些不樂意。誰家家長都不樂意自家女兒奉“子”成婚。
劉曉玲隻好拿出上次去港島已經辦好的港島結婚證給邊月冰看。
“我看它做啥子?又不是我們發的。”邊月冰拒絕看港島結婚證。
上次回來走得急,婚紗照照片都沒帶回來。
邊月冰的不滿也能理解,劉曉玲拿老媽沒有辦法。
吃了飯,劉曉玲乘車到了渝都市中心,然後乘車回廣明廠。
到了寢室,邱紅梅三人都不在,應該還在水塔上麵瘋。
劉曉玲看下時間,也才七點不到。
幹脆在空間裏拿了塊肉出來洗了,拿著菜刀和肉就下了樓。
當圍著燒烤的人看到劉曉玲提著一大塊肉出現的時候,全場歡呼聲四起。
這年頭,還有比烤肉更能讓所有人都喜歡的東西?
“小劉,我代表所有的戰士謝謝你。”李連長拉著梁豔來到劉曉玲麵前。
“謝我幹啥,是秦書記和況廠長定的。”劉曉玲謙遜地道。
“還是要謝謝你。我去找過秦書記和況廠長,他們都說是你提醒的。”
燒烤聚會結束,幾個男生幫著把物品搬回到女單工宿舍。
周一中午,郝敏才來上班。
在二食堂吃過早飯,跟邱紅梅順著“三百梯”去上班。
下午下班前,她給喻校長打了電話,說是晚一點準備給他們送幾個台燈和插座過去。
“小劉,你盡量早點來,過來吃飯。”喻校長一直把沒能請小劉吃飯掛在心上。
“嗯。要得。”劉曉玲答應下來。
這一次劉曉玲沒有開卡車,而是開了嘎斯69過去。
雖然這批台燈都是最老式的台燈,下麵一個鐵座子,上麵一個罩子,開關還是左右撥動的那種。但老師們都很開心,尤其是住在學校的幾個年輕老師。
“這下可以趁看得見先打一會籃球,晚上再批改作業。”上次幫著拆拉線開關的老師高興道。
在鄉村學校太無聊,尤其是晚上黑燈瞎火,周邊也沒有人家。打籃球算是年輕人消磨時間的方式也是娛樂活動。
等庫管員把東西都收去庫房,喻校長、何副校長帶著幾個住校的老師請劉曉玲去鎮上吃飯。
“小劉,可以不開車,就是多走幾步路。”喻校長知道劉曉玲不願張揚就提醒她不用開車去鎮上。要知道,鎮上的一把手也沒資格配車。
何況,他們加上幾個老師剛好一桌人,小車也坐不下。
走了一刻多鍾終於來到鎮上,除了接待他們吃飯的小飯館,所有的店鋪都關門了。
“小劉請坐。”喻校長招呼大家坐下,也不點菜,直接就讓上菜。
看得出來飯館的老板跟喻校長他們很熟,也不用多話,一人麵前先擺一碗豆花。
“這是他們飯館的一絕。”喻校長跟劉曉玲介紹道。
劉曉玲這才注意看了下眼前這碗豆花。
土瓷碗,豆花很細嫩的樣子,如同一絲絲的棉線在碗裏漂浮。
“這個拈得起來?”劉曉玲在廣明廠下遊的那個鎮吃過當地出名的豆花,那個就以細嫩出名。
“這家豆花的外號就叫水上漂。”
旁邊有老師去給大家端小盤裝的蘸料油碟。
“你嚐嚐。”喻校長把油碟(蘸料)盤子朝劉曉玲推了推。
劉曉玲剛伸出筷子,喻校長就攔住了她。
“小劉,你這樣是拈不起來的。要這樣……”喻校長一邊示範一邊糾正劉曉玲。
“豆花要拈對麵。”旁邊一位教師道。
劉曉玲好容易拈起一小塊豆花在蘸料上蘸了蘸,將豆花放進嘴裏。
豆花入口即化,口腔裏隻剩下一小股豆腥味夾雜著胡辣椒香味……
“怎麽樣?”喻校長有點急切的等著劉曉玲的評價。
“嫩、香!”劉曉玲點點頭道。
“辣椒麵是把幹紅辣椒先炕過,然後在碓窩裏麵擂碎……”喻校長化身解說員。
他就怕招待不好劉曉玲,人家送出來的東西起碼值好幾千塊。
豆花之後就是鹹菜燒白。
多年之後,這兩樣依舊是渝都豆花飯的標配。
這家還有個特色菜——涼拌毛肚絲。
又上了一盆豆腐鯽魚、兩小盤涼拌折耳根和一個炒小菜。
看得出來,老師們都很照顧劉曉玲這位女性,沒有要酒也沒有人在飯桌上抽煙。
飯桌上,劉曉玲再次請喻校長為她保密。當著這麽多人說,也是提醒下這幾位老師。
“喻校長,謝謝你請吃飯。”劉曉玲坐在駕駛室對窗外的喻校長道。
“不用謝。你做了這麽多,我們是真的不知道怎麽感謝你才是。”喻校長道。
“喻校長,今年秋天我準備再送些棉衣棉褲和鞋襪來,新學年又有新生入學,還要麻煩喻校長統計下。”
“……小劉,為不為難?為難的話就算了。”喻校長道。
“不為難。為難我就不說這件事了。”劉曉玲笑道。
回到寢室,已經是晚上八點過了。
上水船到了。幾個人上了船在一樓找位置坐下。李東特意招呼了郝敏一聲,讓她過來和大家一起坐。
郝敏看了眼劉曉玲,見劉曉玲似笑非笑地正看著她。郝敏也不回應李東的話,走到樓梯處就上了二樓。
馬麗華抱著李東的胳膊輕輕懟了他一下,李東臉上笑容不變,低頭看了眼馬麗華。
回渝都市是上(逆)水,時間要長一些。四個人一路上說得熱熱鬧鬧,邊上兩個不熟的廠裏青工也過來加入閑聊。
下了船幾個人分開。
馬麗華和陳萍同路走了,劉曉玲一個人走到渝都市中心,買了幾樣小吃就去了十八梯。
第二天一早,又乘車去了西區。
沒辦法,兩邊都是媽老漢,都要伺候。
看著洗了碗陪著邊月冰說話的盧學敏,劉曉玲心中泛起了一個念頭。
因為劉曉玲下午就得走,晚飯提前了一點。
看著劉曉玲要走,邊月冰把劉曉玲拉到一邊。
“大女子,你和盧俊準備好久辦婚禮?”
劉曉玲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辦,因為她的預想是等著懷孕三、四個月時再辦,然後呆在港島。直到生產後一兩個月,再回來上班。
邊月冰聽了就有些不樂意。誰家家長都不樂意自家女兒奉“子”成婚。
劉曉玲隻好拿出上次去港島已經辦好的港島結婚證給邊月冰看。
“我看它做啥子?又不是我們發的。”邊月冰拒絕看港島結婚證。
上次回來走得急,婚紗照照片都沒帶回來。
邊月冰的不滿也能理解,劉曉玲拿老媽沒有辦法。
吃了飯,劉曉玲乘車到了渝都市中心,然後乘車回廣明廠。
到了寢室,邱紅梅三人都不在,應該還在水塔上麵瘋。
劉曉玲看下時間,也才七點不到。
幹脆在空間裏拿了塊肉出來洗了,拿著菜刀和肉就下了樓。
當圍著燒烤的人看到劉曉玲提著一大塊肉出現的時候,全場歡呼聲四起。
這年頭,還有比烤肉更能讓所有人都喜歡的東西?
“小劉,我代表所有的戰士謝謝你。”李連長拉著梁豔來到劉曉玲麵前。
“謝我幹啥,是秦書記和況廠長定的。”劉曉玲謙遜地道。
“還是要謝謝你。我去找過秦書記和況廠長,他們都說是你提醒的。”
燒烤聚會結束,幾個男生幫著把物品搬回到女單工宿舍。
周一中午,郝敏才來上班。
在二食堂吃過早飯,跟邱紅梅順著“三百梯”去上班。
下午下班前,她給喻校長打了電話,說是晚一點準備給他們送幾個台燈和插座過去。
“小劉,你盡量早點來,過來吃飯。”喻校長一直把沒能請小劉吃飯掛在心上。
“嗯。要得。”劉曉玲答應下來。
這一次劉曉玲沒有開卡車,而是開了嘎斯69過去。
雖然這批台燈都是最老式的台燈,下麵一個鐵座子,上麵一個罩子,開關還是左右撥動的那種。但老師們都很開心,尤其是住在學校的幾個年輕老師。
“這下可以趁看得見先打一會籃球,晚上再批改作業。”上次幫著拆拉線開關的老師高興道。
在鄉村學校太無聊,尤其是晚上黑燈瞎火,周邊也沒有人家。打籃球算是年輕人消磨時間的方式也是娛樂活動。
等庫管員把東西都收去庫房,喻校長、何副校長帶著幾個住校的老師請劉曉玲去鎮上吃飯。
“小劉,可以不開車,就是多走幾步路。”喻校長知道劉曉玲不願張揚就提醒她不用開車去鎮上。要知道,鎮上的一把手也沒資格配車。
何況,他們加上幾個老師剛好一桌人,小車也坐不下。
走了一刻多鍾終於來到鎮上,除了接待他們吃飯的小飯館,所有的店鋪都關門了。
“小劉請坐。”喻校長招呼大家坐下,也不點菜,直接就讓上菜。
看得出來飯館的老板跟喻校長他們很熟,也不用多話,一人麵前先擺一碗豆花。
“這是他們飯館的一絕。”喻校長跟劉曉玲介紹道。
劉曉玲這才注意看了下眼前這碗豆花。
土瓷碗,豆花很細嫩的樣子,如同一絲絲的棉線在碗裏漂浮。
“這個拈得起來?”劉曉玲在廣明廠下遊的那個鎮吃過當地出名的豆花,那個就以細嫩出名。
“這家豆花的外號就叫水上漂。”
旁邊有老師去給大家端小盤裝的蘸料油碟。
“你嚐嚐。”喻校長把油碟(蘸料)盤子朝劉曉玲推了推。
劉曉玲剛伸出筷子,喻校長就攔住了她。
“小劉,你這樣是拈不起來的。要這樣……”喻校長一邊示範一邊糾正劉曉玲。
“豆花要拈對麵。”旁邊一位教師道。
劉曉玲好容易拈起一小塊豆花在蘸料上蘸了蘸,將豆花放進嘴裏。
豆花入口即化,口腔裏隻剩下一小股豆腥味夾雜著胡辣椒香味……
“怎麽樣?”喻校長有點急切的等著劉曉玲的評價。
“嫩、香!”劉曉玲點點頭道。
“辣椒麵是把幹紅辣椒先炕過,然後在碓窩裏麵擂碎……”喻校長化身解說員。
他就怕招待不好劉曉玲,人家送出來的東西起碼值好幾千塊。
豆花之後就是鹹菜燒白。
多年之後,這兩樣依舊是渝都豆花飯的標配。
這家還有個特色菜——涼拌毛肚絲。
又上了一盆豆腐鯽魚、兩小盤涼拌折耳根和一個炒小菜。
看得出來,老師們都很照顧劉曉玲這位女性,沒有要酒也沒有人在飯桌上抽煙。
飯桌上,劉曉玲再次請喻校長為她保密。當著這麽多人說,也是提醒下這幾位老師。
“喻校長,謝謝你請吃飯。”劉曉玲坐在駕駛室對窗外的喻校長道。
“不用謝。你做了這麽多,我們是真的不知道怎麽感謝你才是。”喻校長道。
“喻校長,今年秋天我準備再送些棉衣棉褲和鞋襪來,新學年又有新生入學,還要麻煩喻校長統計下。”
“……小劉,為不為難?為難的話就算了。”喻校長道。
“不為難。為難我就不說這件事了。”劉曉玲笑道。
回到寢室,已經是晚上八點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