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哥劉義祥還沒回來,春香住在公公婆婆家裏,看見劉曉玲他們過來也很高興。


    劉義祥在外工作,大伯也有收入,春香手裏又有積蓄,家裏生活並不難過。所以冉婆婆現在不去小隊上工,專門在家照顧春香的飲食起居。


    春香懷孕也不過半年多,從小農村長大,除了婆婆不許她去做的事,家裏麵的活路依舊自己在做。


    冉婆婆又是個心善的,和春香的關係相當融洽。


    大家一起聊天,爺爺婆婆也問起劉曉玲在廠裏的情況,劉曉玲都撿好聽的說,兩個老人都很高興。


    農村人家裏有個大學生是非常自豪和驕傲的事,有個吃公家糧的,家家都羨慕。老人在外麵走動,也更受人尊敬。


    一家人其樂融融,劉仁貴和二伯、二伯媽也過來了。


    劉義信和劉曉梅元旦節前回來,說三嬸的飯館不開了,讓自己和曉梅自己找地方自己開飯館。


    劉曉蘭跟周誌堅分手後,就不想在劉家壩待。知道大哥和三妹要自己開飯館,說什麽也要參加。


    在渝都開飯館是劉曉蘭建議的,兩地都不熟悉還不如去渝都,起碼還有個楊柳的姨爹能幫著照看一下。


    況且,三嬸飯館的那些菜比較適合渝都人的口味,在省城就不一定有那麽多人喜歡。


    劉曉蘭去找楊柳時,劉曉玲和邊月冰都離開了渝都,雙方沒有見著。


    楊柳的姨爹答應幫忙,條件當然還是楊柳能去幫工。


    在劉曉蘭看來這都不算條件,原本就要請人的,他們三兄妹也忙不過來。


    這段時間渝都市場上管得又有點緊,特別是米糧和油料的渠道開始了一次大規模清查,讓一些飯館關了門。


    楊柳的姨爹負責市場管理,這些消息自然知道,不久就幫著在南岸這邊找了個門麵。


    門麵的位置在南岸,但這時渝中半島過來南岸卻沒有橋梁,隻有輪渡。雖然有些不方便,但是距離近,好些食客還是願意坐船到南岸來吃飯。


    輪渡要晚上10點才收,三兄妹有信心把生意做好。


    三兄妹商量,決定不回家了馬上開業。趁著春節這段時間大家手裏有點閑錢又願意消費,賺一波快錢,順便把名聲打出來。


    “老漢、媽。春節的時候月冰大哥的兒子結婚,四妹又在那邊過年,我們家的團年飯要提前辦,您們看哪天合適?”劉仁貴問劉禮才和冉婆婆。


    “你們自己看嘛,等祥娃子回來就行。”劉禮才道。


    大人商量團年飯的事,劉曉玲突然想起劉欣欣還拜托自己幫她聯係夏陽的事,就問二伯媽劉欣欣現在的情況。


    “你說欣欣啊,這不國慶節就嫁人了嘛,男人就是鎮上的,說是在水廠上班。”二伯媽很奇怪劉曉玲突然問起劉欣欣,兩個人聽說關係不好得嘛。


    “沒事,好久沒看到,我就是突然想起她隨口問下。”劉曉玲道。


    劉曉玲想起那天劉欣欣來找自己時那張緋紅的臉來。這樣也好,免得自己看到她還要給她解釋。


    巴蜀人就是說不得。


    離開老屋,一家人朝自己家走的路上,劉曉玲碰到了劉欣欣。


    劉欣欣現在劉家壩小隊上工,下午收工就走路回鎮上的家,正好經過這裏就看見劉曉玲。


    劉欣欣其實很滿意現在的生活。當然,自己也能在鎮上有份工作就更好了。但這有些不切實際,而劉欣欣不是不切實際的那種人。否則,她也不會答應嫁給比她大11歲的這個水廠職工。


    現在這條路是回鎮上的必經之路,兩人在這裏遇到再正常不過。


    “曉玲。”劉欣欣喊了聲,又跟劉仁貴他們打了招呼,劉曉玲隻得站住。


    家裏人回應了劉欣欣幾句話,然後繼續朝家裏走。


    “欣欣,聽說你結婚了?”劉曉玲主動出擊,她不想劉欣欣扭著她問夏陽的事。


    “嗯,今年國慶結的婚。”劉欣欣一邊回答劉曉玲的話一邊打量劉曉玲的穿著。


    “現在還好吧?”劉曉玲問得有點忐忑,生怕劉欣欣撲上來責問自己,為什麽不幫自己聯係夏陽。


    然而沒有。


    劉欣欣表示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要是能解決個工作不下地就最好了。


    對那個曾經讓她夢見過無數次的英俊退伍軍人,她都不想問劉曉玲了。


    因為,退伍軍人回鄉後,跟她一樣,也就是個刨土的農民。在劉家壩刨土也就罷了,畢竟年底分配比罐頭廠的知青還高,但其他的公社能跟劉家壩比……劉欣欣可不願意。


    “欣欣,等到公社農機廠這些建起來,你應該能有個工作的。”劉曉玲完全沒有騙劉欣欣的意思。


    公社農機廠和水電設備廠廠建起來後肯定是要招工的,劉欣欣作為有文化的年青人必定最先招工進廠。


    “哦,我曉得廠裏麵有宿舍……”劉欣欣道。


    “聽說是單工宿舍……”劉曉玲提醒道。


    其實就劉曉玲所知,劉欣欣這種鎮上有住房的並不會分房。


    ……


    回到家,劉曉玲都沒想到兩人居然談得風生水起,直到劉欣欣想起她該回去煮飯兩人才散。


    晚上吃過飯,盧彩霞來了。


    盧彩霞現在是知青罐頭廠的廠長,工作兩、三個月,大家的反映不錯。依舊很注意知青和社員之間的關係,這都是剛才大伯跟二伯他們說的。


    “彩霞,現在都還順利?”兩人在堂屋坐下來,中間是劉仁貴剛生好火的火盆。


    “還好,蕭規曹隨。嗬嗬。”盧彩霞在劉曉玲麵前比以前放的開了些。


    “又分知青來沒有?”


    “咋個會沒有?現在王小兵跟以前劉書記一樣,極個別的小隊分了些知青後,剩下的都丟給我們了。”盧彩霞笑道。


    “我給王小兵說了,年後請他去趟宏光廠,聯係代培這些知青。將來的農機廠要不少工人的,我們罐頭廠真容納不下這麽多人了。”


    代培知青的事是農機廠的事,盧彩霞讓王小兵去聯係也是應該的。看盧彩霞不動聲色地就把這群人又踢回給了王小兵,劉曉玲也覺得盧彩霞真的成熟了許多。


    盧彩霞對劉曉玲在工廠的生活和工作情況很是好奇,問了許多,又請劉曉玲到罐頭廠去看下。


    劉曉玲沒答應,請盧彩霞給春節值班的知青說一下,春節期間自己可能會去打幾個電話。


    盧彩霞當然滿口答應,還說會放一把自己辦公室的鑰匙在值班室。


    第二天上午,劉仁友也過來了,他要跟劉曉玲談談。


    “十一伯,君哥結婚沒能參加得上,真是有些遺憾……”劉曉玲道。


    劉仁友手一揮道:“錯過了就錯過了,還有幾個崽兒喃。嗬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