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周化英約定的時間到了,劉曉玲由劉仁貴陪著,帶著行李,上了輪渡公司的船。


    輪渡公司的船大概隻有150到200的噸位,小兩層。機艙在船中間,前後甲板有些木條椅,骨架是鐵條焊在船甲板上。二樓駕駛室後麵也有幾排條椅,一次滿載能裝兩百來人。


    長航集團的船稍微大點,每段航程都要比輪渡公司長一些。


    這時候公路交通不發達,渝都下遊城市要到渝都市中心,很多人都是坐船。


    船上滿滿當當都是人,這也是長江客運的黃金時期。


    公路交通慢慢發達起來,通車的地方越來越多,趕時間的人都去坐車,坐船的人越來越少。先是沿途減少了停靠的碼頭與班次。最後虧本的厲害,兩家公司無以為繼,相繼關閉航線。就連劉曉玲上大學時多次乘坐的渝都到魔都的航線都關閉十數年。


    後來有了兩地間的旅遊航班。幾千塊一個人的船費就不是一般乘客能夠接受得了的了。沾上旅遊兩個字後就變成一個字“貴”。


    劉曉玲和劉仁貴的行李占了兩個座位,兩個人就不好意思再去坐位置,就站在行李旁聊天。


    船要開的時候,又上來一群人挑著大大的竹筐,裏麵滿是雞鴨的糞便,一股味道大得熏人。


    “哎,你們上船的時候就不能再江邊把筐子洗一下啊?上來的時候裝得有雞鴨就不說了,空起的也不曉得搞幹淨點?”一個坐在座位上的中年婦女大聲說起這些雞鴨販子來。


    幾個雞鴨販子被說了,也不回嘴,這事確實辦得不地道。


    “大姐對不起。剛才你也看到的,差點沒趕上船。沒搞得贏哈。”


    一個年歲大點的販子解釋道。


    中年婦女想起是這麽回事,剛才確實是幾個人喊著跑過來的。


    中年婦女不說話了,他旁邊那個男人卻不樂意了,站起身道:“現在船也上了,可以拿到船邊洗下了撒。”


    幾個雞鴨販子隻得提起竹筐,分別去船邊把竹筐放到江水裏,手上使勁地抖幾下,算是洗筐。


    這下,味道果然是小了許多。加上船已出發,風從船艏吹過來帶著一點水腥味,再也沒有剛才難聞的味道。


    從穿著上看,這兩個人應該是有工作的人,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廣明廠的。


    畢竟這沿途還有幾個碼頭,不算廣明廠,都還有兩個碼頭附近有工廠。


    一個是造槍彈炮彈的老軍工大廠,一個是長航係統的港口設備廠。


    停靠了幾個碼頭後,劉曉玲能確定了,這兩個人跟自己是一個廠的。


    果然,在廣明廠碼頭,幾個人都在這裏下了船。


    劉曉玲跟劉仁友拿著行李特別打眼,中年婦女就走過來跟劉曉玲打招呼。


    “這位小同誌,你是來廠裏報到的大學生?”


    “嗯。”劉曉玲點點頭。


    中年婦女看著兩人手裏的行李微微皺起了眉頭。


    一個人來,被褥這是拿了至少兩套?


    可不要是嬌滴滴的大小姐。


    劉曉玲觀察到了對麵的微表情,知道不馬上解釋清楚會給人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急忙解釋道:“我有一個同學也來,這是她的那套行李。”


    “哦。”中年婦女點點頭。這不僅不是嬌小姐還是個樂於助人的好同誌啊,差點誤會別人了。


    這下態度也熱情起來。


    “歡迎這位大學生來到這艱苦的環境工作。來,我幫你拿一樣。”說完伸手就要幫劉曉玲提一個包。


    旁邊那個男同誌也向劉仁貴伸出了手。


    劉曉玲怎麽會讓這明顯就是幹部的中年女幫自己拿,急忙躲過了,口中連說不用。


    劉仁貴那裏卻讓男子搶去了大旅行袋。


    劉仁貴力氣大,提著沒啥,那男同誌顯然沒有估計到有這麽重。


    幾個人一路聊著就朝廠裏麵走。


    這一路走,劉曉玲才發現一條公路把廠區和附近農村劃分開了。公路靠廠區這麵還建著一人高的圍牆。


    不多遠就是一個鐵門,有著裝的軍人站崗。


    軍人似乎認識這兩人,點點頭卻把劉曉玲父女攔住。


    劉曉玲遞上登記時給自己的報到通知,又摸出自己的戶口給軍人看。


    也沒個相片這些,劉曉玲也不知道軍人怎麽就相信自己,讓她和劉仁貴進去了。


    劉仁貴看男人提著包有些費力,又去把包搶了回來。


    男人半推半就把旅行包還給了劉仁貴。


    路上幾人也相互做了介紹。


    中年婦女也姓劉,叫劉永瓊,是廠辦的一個副職。男人叫楊宗輝,是辦公室的幹事。兩人去市裏聯係工作,回來遇到了劉曉玲父女。


    幾個人一道走,就到了劉曉玲遠觀時正在建的廠房處。


    劉副主任站住了,對劉曉玲道:“小劉,你們順著路朝左麵走,那裏是人事勞資科的辦公點,我們廠辦在右麵不是一路了。曉玲,來了就好好幹哈,廠裏麵需要你們。”


    劉曉玲和劉仁貴點頭謝了,然後舉手再見。


    朝左麵走就是劉曉玲在船上看到過的沿江修建的那一排平房,右邊廠辦那邊是朝裏麵走,在船上看不到。


    平房有獨立的也有聯排。


    獨棟的多半是辦公場所,連排的應該是住家。因為劉曉玲看到有小孩在那邊玩耍。


    寫著人事勞資科油漆字樣的平房是單獨的兩間。


    汲取剛才的教訓,劉曉玲讓老漢等在了外麵,自己一個人進了屋。


    這一進去才發現,裏麵負責登記的女青年居然是熟人。


    是啊,熟得不能再熟。


    郝敏。


    “哇,郝敏啊。你好久來的?”劉曉玲也是有些驚喜道。


    郝敏難得沒有懟劉曉玲,也是歡喜的道:“我前幾天就到了。”


    旁邊的人看了眼這兩個同學,也沒人說啥。郝敏就是負責登記的,除了這個同學也沒有其他人,說幾句也不耽擱工作。


    郝敏終於坐下來給劉曉玲登記。


    “郝敏,周化英、邱紅梅也來。能不能讓我們幾個又住一起?”劉曉玲悄悄對郝敏道。


    郝敏白了劉曉玲一眼。


    劉曉玲心說,這就對了。這個白眼才是郝敏的正常表情包。


    “大通鋪呢。你在想啥子哦,還要住一起。”郝敏低聲對劉曉玲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