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劉曉玲過生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曉玲再次回到劉家壩,她不去知青罐頭廠盧彩霞卻來家裏找到了她。
“劉廠長,鵝廠的朱導演來找你,說是紀錄片的樣片出來了,要你看下。”
“哦,朱導演在哪裏?”
“現在就在罐頭廠你辦公室的。”
劉曉玲雖然不去罐頭廠,但她沒有正式離開之前,那間辦公室怕是沒有人敢搬進去坐。
“走嘛。”劉曉玲跟著盧彩霞去辦公室見朱導演。
朱導演目前很火,但劉曉玲他們不是圈裏的並不知道。電影一經播出,演員跟故事就不說了,漂亮的外景,那些風雨亭、健身器材和園林布置都是實景,在圈內引起的轟動不小於影片在社會上的影響。
誰在農村見過如此風景?
就連一些大領導都在打聽外景地在哪裏。
也是自己的政治敏感性強,早早就把紀錄片的腳本準備好,而且經省裏的相關部門批準開始了拍攝。
現在來劉家壩就是想聽聽劉曉玲有啥意見。
本來照著腳本拍攝,隻要宣傳部門點頭通過就可以了,朱導演覺得來劉家壩一趟還是應該的。
跟劉廠長兩次的交談,朱導演覺得劉廠長年紀雖小,但對最初腳本提的意見和建議都非常有道理,回到廠裏麵真照著修改過。修改過後的腳本拿到上級宣傳部門審核時,劉廠長改過的好幾處都得到了好評。
好評都給了朱導演,朱導演也都全部笑納。劉廠長是個低調的大學生,她應該不會介意這些事。
嗯,她拿這些好評也沒用,劉廠長又不是圈裏的。
晚上,向陽公社養老院的院壩上,兩根水泥電線樁充當了熒幕架子。
露天電影都是在這裏放。
社員們但凡看見水泥樁中間拉上幕布就知道晚上有露天電影看。
晚上七點半,紀錄片正式開始播放。
“我r,劉老五,你咋個在電影裏麵?”
一個社員在熒幕裏麵居然看到了坐在一邊的社員劉老五,驚訝道。
稍後,社員們在熒幕上看到了越來越多的熟人,甚至還看到了自己。
“哎呀,那是我們家。”
又一個社員在熒幕中看到了自己新建的屋。
他們家原來是危房,後來小隊出錢墊支給他家建了新房。紀錄片裏,等會他本人還要出鏡,講述小隊幫他建新房的事……
大家這才明白,今天晚上的電影就是以前在劉家壩拍攝的自家小隊的事。
這下全場都安靜了,就連平常喧鬧的小朋友都聚精會神地看著熒幕。
紀錄片終於結束了,全場的社員似乎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
“劉廠長,還放一次。”
“劉隊長,再放一回!”
開始是少數人在喊,最後演變成全場的呼喊。
朱導演急忙讓工作人員倒片。
因為倒片,暫時看不到電影了,負責的社員就把廣場邊的燈光打開。
社員們也不動窩,就在原地開始聊起來。
“王老二,你丟我們小隊的人了,曉得不?”一個社員道。
王老二不服氣,梗著脖子問道:“我為啥就丟人了?我說的那兩句未必說得不如你嘜?”
“話倒是說得好,就是龜兒子牙齒那麽黃。平常倒沒覺得,電影上就那麽打眼喃?”
王老二正要站起身,聽了這話,頓時就蔫了。他老婆就在旁邊伸手擰他的胳膊……
劉仁友、朱導演和劉曉玲坐在一處。
劉仁友道:“曉玲啊,電影上的你多漂亮,好多電影演員都趕不上你……”
“十一伯,你說些啥子。”劉曉玲有些不好意思,周圍團轉都是劉家壩的社員坐到起的。
“哎呀曉玲,你就不要謙虛了。隊長說得對,就是好看嘛。”旁邊社員聽到了,開口道。
這一下,旁邊就有好事的社員站起來大聲吼道;“曉玲妹兒漂亮不?”
“漂亮!”社員和知青都大聲回答。
“曉玲妹兒乖不乖?”
“乖!”
隨後全場都大笑起來。
劉曉玲聽了隻覺得臉上一陣發燙,可坐在放映機旁,四周都是人,想躲都沒個地方躲。
好在隻吼了兩聲就結束了,社員們又開始聊其他話題。
片子倒完了,關上燈又開始放第二遍。
劉曉玲覺得沒啥說的,紀錄片拍得很好。上一次自己沒說出來的意見,今天依舊不能說,環境使然。
跟朱導演表示了自己的滿意之後,劉曉玲拉了盧彩霞一把,兩人在黑暗中慢慢移出到人群外。
“彩霞,朱導演那裏你安排好,這個紀錄片確實拍得不錯,我沒意見。”劉曉玲道。
“明天我有事早上就走,你幫我給朱導演說聲謝謝。謝謝他把劉家壩拍得那麽美。”
“嗯,我曉得了。”盧彩霞點頭。
踏著溶溶月色,劉曉玲朝自己家走去。
第二天,劉曉玲其實哪裏都沒去,她隻是不想應酬。
劉曉玲在空間裏又開始搜尋資料,看哪些能申請專利,尤其是空調方麵的。到明年5月,這期間劉曉玲不再管罐頭廠的事,時間就多起來。就算農機廠能建起來她也就是提供下機器設備。
現在盡可能多申請些專利,免得以後想幹啥,還得擔心被別人告侵權。
基於上一次跟蘇麗麗的談話,劉曉玲在空間裏找了劉英、劉許妹和吳紅英她們的教材,讓她們自修。
又專門跑了省城一趟,給蘇麗麗送去水粉顏料和教材,也把新型矽鋼片的生產工藝(空間裏搜的,並不完全)資料交給了蘇東來。
中秋節跟國慶節,劉曉玲跟曉軍都回了趟渝都。
十一月底,劉曉玲生日。
一大早,劉曉玲把吳紅英幾個喊起,在街上買了菜準備在自家一起過生。
冉婆婆記得劉曉玲的生日,非要讓大孫女去老宅慶生。也是劉曉蘭嘴快,中午在罐頭廠把劉曉玲過生的事情說出來了。
知青們但凡沒有上班的,也都過來給劉曉玲送上禮物,祝賀她的18歲成年。
劉仁友見知青們成群結隊去劉家老宅,一打聽,才知道大侄女今天滿18歲。急忙通知了公社劉書記,兩人下午的時候也去了劉家老宅。
社員們也知道了。提雞蛋、皮蛋的,提雞鴨鵝的也都來送禮。知道劉家坐不下,進院子把東西放下,說幾句話就走。
馮濤、楊教授、張傳明這幾個專家也來了,坐在堂屋吹牛聊天也不走。
“劉廠長,鵝廠的朱導演來找你,說是紀錄片的樣片出來了,要你看下。”
“哦,朱導演在哪裏?”
“現在就在罐頭廠你辦公室的。”
劉曉玲雖然不去罐頭廠,但她沒有正式離開之前,那間辦公室怕是沒有人敢搬進去坐。
“走嘛。”劉曉玲跟著盧彩霞去辦公室見朱導演。
朱導演目前很火,但劉曉玲他們不是圈裏的並不知道。電影一經播出,演員跟故事就不說了,漂亮的外景,那些風雨亭、健身器材和園林布置都是實景,在圈內引起的轟動不小於影片在社會上的影響。
誰在農村見過如此風景?
就連一些大領導都在打聽外景地在哪裏。
也是自己的政治敏感性強,早早就把紀錄片的腳本準備好,而且經省裏的相關部門批準開始了拍攝。
現在來劉家壩就是想聽聽劉曉玲有啥意見。
本來照著腳本拍攝,隻要宣傳部門點頭通過就可以了,朱導演覺得來劉家壩一趟還是應該的。
跟劉廠長兩次的交談,朱導演覺得劉廠長年紀雖小,但對最初腳本提的意見和建議都非常有道理,回到廠裏麵真照著修改過。修改過後的腳本拿到上級宣傳部門審核時,劉廠長改過的好幾處都得到了好評。
好評都給了朱導演,朱導演也都全部笑納。劉廠長是個低調的大學生,她應該不會介意這些事。
嗯,她拿這些好評也沒用,劉廠長又不是圈裏的。
晚上,向陽公社養老院的院壩上,兩根水泥電線樁充當了熒幕架子。
露天電影都是在這裏放。
社員們但凡看見水泥樁中間拉上幕布就知道晚上有露天電影看。
晚上七點半,紀錄片正式開始播放。
“我r,劉老五,你咋個在電影裏麵?”
一個社員在熒幕裏麵居然看到了坐在一邊的社員劉老五,驚訝道。
稍後,社員們在熒幕上看到了越來越多的熟人,甚至還看到了自己。
“哎呀,那是我們家。”
又一個社員在熒幕中看到了自己新建的屋。
他們家原來是危房,後來小隊出錢墊支給他家建了新房。紀錄片裏,等會他本人還要出鏡,講述小隊幫他建新房的事……
大家這才明白,今天晚上的電影就是以前在劉家壩拍攝的自家小隊的事。
這下全場都安靜了,就連平常喧鬧的小朋友都聚精會神地看著熒幕。
紀錄片終於結束了,全場的社員似乎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
“劉廠長,還放一次。”
“劉隊長,再放一回!”
開始是少數人在喊,最後演變成全場的呼喊。
朱導演急忙讓工作人員倒片。
因為倒片,暫時看不到電影了,負責的社員就把廣場邊的燈光打開。
社員們也不動窩,就在原地開始聊起來。
“王老二,你丟我們小隊的人了,曉得不?”一個社員道。
王老二不服氣,梗著脖子問道:“我為啥就丟人了?我說的那兩句未必說得不如你嘜?”
“話倒是說得好,就是龜兒子牙齒那麽黃。平常倒沒覺得,電影上就那麽打眼喃?”
王老二正要站起身,聽了這話,頓時就蔫了。他老婆就在旁邊伸手擰他的胳膊……
劉仁友、朱導演和劉曉玲坐在一處。
劉仁友道:“曉玲啊,電影上的你多漂亮,好多電影演員都趕不上你……”
“十一伯,你說些啥子。”劉曉玲有些不好意思,周圍團轉都是劉家壩的社員坐到起的。
“哎呀曉玲,你就不要謙虛了。隊長說得對,就是好看嘛。”旁邊社員聽到了,開口道。
這一下,旁邊就有好事的社員站起來大聲吼道;“曉玲妹兒漂亮不?”
“漂亮!”社員和知青都大聲回答。
“曉玲妹兒乖不乖?”
“乖!”
隨後全場都大笑起來。
劉曉玲聽了隻覺得臉上一陣發燙,可坐在放映機旁,四周都是人,想躲都沒個地方躲。
好在隻吼了兩聲就結束了,社員們又開始聊其他話題。
片子倒完了,關上燈又開始放第二遍。
劉曉玲覺得沒啥說的,紀錄片拍得很好。上一次自己沒說出來的意見,今天依舊不能說,環境使然。
跟朱導演表示了自己的滿意之後,劉曉玲拉了盧彩霞一把,兩人在黑暗中慢慢移出到人群外。
“彩霞,朱導演那裏你安排好,這個紀錄片確實拍得不錯,我沒意見。”劉曉玲道。
“明天我有事早上就走,你幫我給朱導演說聲謝謝。謝謝他把劉家壩拍得那麽美。”
“嗯,我曉得了。”盧彩霞點頭。
踏著溶溶月色,劉曉玲朝自己家走去。
第二天,劉曉玲其實哪裏都沒去,她隻是不想應酬。
劉曉玲在空間裏又開始搜尋資料,看哪些能申請專利,尤其是空調方麵的。到明年5月,這期間劉曉玲不再管罐頭廠的事,時間就多起來。就算農機廠能建起來她也就是提供下機器設備。
現在盡可能多申請些專利,免得以後想幹啥,還得擔心被別人告侵權。
基於上一次跟蘇麗麗的談話,劉曉玲在空間裏找了劉英、劉許妹和吳紅英她們的教材,讓她們自修。
又專門跑了省城一趟,給蘇麗麗送去水粉顏料和教材,也把新型矽鋼片的生產工藝(空間裏搜的,並不完全)資料交給了蘇東來。
中秋節跟國慶節,劉曉玲跟曉軍都回了趟渝都。
十一月底,劉曉玲生日。
一大早,劉曉玲把吳紅英幾個喊起,在街上買了菜準備在自家一起過生。
冉婆婆記得劉曉玲的生日,非要讓大孫女去老宅慶生。也是劉曉蘭嘴快,中午在罐頭廠把劉曉玲過生的事情說出來了。
知青們但凡沒有上班的,也都過來給劉曉玲送上禮物,祝賀她的18歲成年。
劉仁友見知青們成群結隊去劉家老宅,一打聽,才知道大侄女今天滿18歲。急忙通知了公社劉書記,兩人下午的時候也去了劉家老宅。
社員們也知道了。提雞蛋、皮蛋的,提雞鴨鵝的也都來送禮。知道劉家坐不下,進院子把東西放下,說幾句話就走。
馮濤、楊教授、張傳明這幾個專家也來了,坐在堂屋吹牛聊天也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