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君和司小鳳排在了第四輪。看著四處敬酒的劉義祥跟春香,司小鳳兩眼放光。


    “義君。我們結婚的時候也要在這裏辦酒。”


    “沒得問題。這裏又不要錢。”


    “我是說,也要辦流水席。”


    “小鳳,明天後天都是祥娃子的流水席。你確定要辦三天?你曉得要花多少錢不?”


    ……


    司小鳳徹底懵了。她算不過來,三天的流水席要花多少錢,劉仁友會不會出這麽多的錢。她曉得,她未來的老公公因為她慫恿劉義君搬出來,還在記恨她喃。


    第二天依舊是流水席。好在這裏的席桌每天隻有兩頓,上午十點和下午四點。


    一般流水席到後麵兩天客人會越來越少,但劉義祥的婚禮相反。流水席辦到後來人卻是越來越多。


    春節期間,大家都沒啥事。一場婚禮給大家提供了一個聚會休閑又有吃有喝的地點,大家到了飯點自然就來了。


    因為要操辦劉義祥的婚禮,邊月冰沒能在春節前回娘家。在劉義祥婚禮後,邊月冰一家人才跟著邊守嗣一同回白馬村過年。


    邊執禮出去了一趟明顯變得成熟了許多。


    遞了一包外煙給姑爹劉仁貴,一邊跟劉曉玲和劉曉軍打招呼。


    自從失蹤之後,邊執禮還是第一次與姑爹見麵,滿嘴都是道歉的話。


    “過去了的事就不要再說了,人沒事就好。”劉仁貴不願意說這些事,擺擺手道。


    “聽說你都走了好多個國家了,曉玲也出過國,曉軍如果不是……也能出國。就剩我們這些老人沒出去見過世麵了。”


    “姑爹,要說還是你最先出國啊。你忘了?雄赳赳氣昂昂……”邊執禮馬上接過話道。


    “是哈。我也是出過國的。”劉仁貴也想起了他是援過朝的,心情大好。雖然他出國的那段日子艱苦,還有生命安全的危險,但現在也是好好的,老婆兒女一家人都齊齊整整。


    邊執禮看見老漢從廚房過來,站起來道:“我去弄菜,等會再陪你們說話。哦,曉玲、曉軍你們也有禮物的。”


    邊守嗣過來坐下,看了眼劉仁貴又看了眼劉曉玲,終於還是忍不住道:“仁貴、曉玲,我這裏有句話想問下。”


    末了還補充道:“這是我們公社褚書記讓我問曉玲的。”


    “哦,啥子事嘛?”劉仁貴跟劉曉玲都有些好奇。


    白馬村這邊的公社褚書記他們兩個都見過,路上看見了也是能點頭說話聊天的那種。


    “褚書記說能不能問問曉玲,白馬村這邊能不能搞啥子多種經營?我反正是不太懂,轉個話。”邊守嗣知道劉曉玲能幹,在劉家壩管著一個罐頭廠,卻不知道他外侄女的名聲在附近幾個縣都傳開了。


    劉曉玲也沒想到還遇到了個突然襲擊,看著大舅道:“大舅,我對這邊也不熟悉,也不知道這裏有啥特色的產出。不過有兩件事你們現在就可以做。”


    “哦?你說嘛,哪兩件事?”邊守嗣也沒想到劉曉玲一下就能說出來。


    “兩件事都跟種植有關。一是栽種青菜頭和辣椒,二是栽種橘柑跟橙子,收了以後都能送到劉家壩換錢。隻是栽種果樹見效慢一點,前期投入更大。但是果樹後期隻要管理好年年都有收益相對又要鬆活些。我覺得白馬村這裏可以先種青菜頭跟辣椒,等集體有了些收入後再栽種橘柑這些。”劉曉玲巴不得家鄉周圍都是向陽公社的原材料基地。


    “好,我這就跟褚書記說。”邊守嗣完成了一件任務心裏也輕鬆下來。


    “大舅,我看村子後麵就有山地,不曉得是不是有鬆蘑、蘑菇這些?”


    “有啊,還不少。不過那個東西有季節的,過了季節就莫得了。”


    “你跟褚書記說,能不能找人研究下,自己種植那些鬆蘑、蘑菇?如果研究成功了,村裏麵也多一項收入。”


    邊守嗣連連點頭。


    中午吃過飯,邊守嗣就去把褚書記請了過來。


    褚書記也是50來歲的樣子,臉上有很深的皺紋,精精幹幹的一個小老頭。


    聽邊守嗣說小財神劉曉玲就在他家裏,急忙跟著就過來了。


    跟劉仁貴和邊月冰打過招呼,褚書記就不管他兩人了,隻管一個勁的跟劉曉玲擺談。


    劉曉玲提議的種植青菜頭和辣椒的事,褚書記沒多想就讚成了。種出來就有銷路的事還有啥子不能幹的?倒是集體確實沒有本錢,柑橘、橙子的種苗錢拿不出來,隻能暫時放在一邊。


    村後的山坡林木當中,每年都有鬆蘑跟其他的蘑菇,都是天生天長的,農戶們誰也不知道咋個人工種植。


    “褚書記,我們也不知道咋個種,又咋個製作成飲料和罐頭。但是有人會啊。我們就請了省農學院的老師到公社,按月給工資請他們指導我們。”劉曉玲道。


    “唉,要不咋個說老師有文化喃,我也去打聽下,哪裏有這種老師。就怕不好找啊。”褚書記剛激動完就覺得找人是件難事。


    “褚書記,你留個電話給我,我幫你問。問到了就給你打電話。”劉曉玲想起工宣隊的董隊長,打聽下有沒有會種蘑菇的老師,不過就是一個電話的事情,也不麻煩。


    旁邊的邊執禮急忙站起身進屋找紙筆去了。


    褚書記看劉曉玲不僅一下子就給指點了財路,還熱心主動地要幫他們打聽會種蘑菇的老師,心裏頭也是很感激。等到記好聯係號碼,褚書記就告辭要走。


    邊守嗣急忙過來攔褚書記,說無論如何也要吃了晚飯再走撒,褚書記說有事,非得走。


    幾人拗不過褚書記,想他或許真的有事,也就沒有再攔。誰知道要到吃晚飯的時候,褚書記又來了,身邊還跟著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肩上扛著一個大口袋。


    剛才褚書記堅持要走,其實是去村民家中收集幹鬆蘑和幹菌去了。村民們知道是給邊守嗣的那個外侄女家送的,為了感謝人家給白馬村指了兩條財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