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咋個花錢都要學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一次社員們集資給知青罐頭廠添置設備的集資款已經全部歸還,剩下的雞鴨跟肉豬也全部處理完畢,小隊的收入還有很大部分是來自罐頭廠的勞務收入。
勞務的項目有點多,裝卸、夥食團、洗瓶、果樹管理、水果清洗、渣滓轉運等等。
隊部,劉仁友看了今年人均的分配數一時不知道說啥子才好。
“曉玲,你看是不是一人少發點,多存點在集體賬上?”
“十一伯你說了算。”劉曉玲不會在集體分配上參言,自己的位置要認清。
“我覺得隻要跟知青那邊大致平衡就可以了。集體存留的也要考慮用出去,用在改善社員生活這些方麵。
比如孤寡的老人小隊可以養起來,這也是體現社會主義製度優越性嘛。每月小隊拿出一點錢交給食堂,食堂做好飯菜後,每樣打點出來送到隊部讓他們來吃。
等以後罐頭廠把集體宿舍建好,楊教授他們搬出來。再把他們那屋改造一下,讓孤寡社員都搬進去住到一處,派個把社員輪流照顧就很好。”
“哎,還是多讀點書好啊,格局就是大,看得明白。”劉仁友誇讚道。
是呀,劉曉玲一個小孩都能看得到的,自己沒想到。
這就是水平上的差距啊。
劉仁友自己做了一番反思,就在想今後集體留存的錢應該用在何處。
“你可以多問下劉書記,有些錢的用處,不僅要花還要在花錢的時候有收益。”
是嘛,罐頭廠燒鍋爐需要煤炭,公社有幾個小隊就有了賣煤的收入;因為大批量購買了煤炭,又低價倒貼賣給社員,讓社員得到實惠不說,還減少了對灌木的砍伐。需要水果,公社就動員其他小隊在石穀子地上建果園,公社其他小隊又多了個進項。罐頭廠把清洗水果、食堂、貨物的裝卸等外包給了小隊,小隊也多了收入。
劉仁友順著這思路就開始思考起來。
大年初二,邊月冰帶著全家回娘家,整整呆了5天。
以前都是回家就呆在屋頭陪媽老漢,這回回去,邊月冰在家裏呆不住,領著曉軍村子裏亂逛,就為了展示下自己的幺兒。聽到別人的恭喜,邊月冰美滋滋的。
劉曉玲表示理解但堅決不參與。
一個農村婦女,養大了兒女。兒女有了出息,就是她最大的臉麵和成就。
從娘家回來後,兩口子跟著曉軍去了省城。知青們也逐漸回歸,罐頭廠再一次開工了。
陳斌教授被縣農辦的人接走了,去看看全縣的大好河山,選擇適合經濟作物種植的山地、河灘。其實是一個調查。短期內回不了劉家壩。照看果園的社員也都有一些果樹種植的經驗,至少這期間不會讓果樹枯死掉。
張文浩在知青裏麵選了三個人又去渝都,采購原料的事刻不容緩。
年後,劉家壩分來了整整20個知青,差一點就是過去幾年的總和。
這一批知青年紀更小,大部分都在14、5歲,初中畢業或沒畢業。
我的媽,分這麽多人來也不提前打個招呼。
關鍵是沒得住處。
暫時把人安排到“專家屋”剩餘的三間擠著住下,劉仁友就找劉曉玲詢問好久開始修罐頭廠的集體宿舍。
劉仁友的想法簡單明白。罐頭廠集體宿舍建好,現在的知青點就騰出來了,新來的知青就能住下。
“十一伯,把奎叔叫來,我們議一下。”劉曉玲又叫過隔壁辦公室的盧彩霞來自己辦公室。
“彩霞,這一次知青宿舍的建造我準備全部交給你來完成,你等會注意聽哈。”
卿先奎還沒來,盧彩霞急忙回辦公室拿了紙筆又來劉曉玲辦公室。
卿先奎到了,看著劉曉玲就笑。
“奎叔你笑啥子?”劉曉玲問。
“嘿嘿,找我就說明小隊又要有新動作。社員就希望你們的動作越多越好,大家日子就越過越好。”卿先奎道。
仔細一想是這麽個理。
劉家壩的社員對劉仁友和劉曉玲充滿了信任,你看小隊有了點錢,就把孤寡的趙五嬸子和劉禮元、劉禮金給養起來了。這倆個(指劉仁友、劉曉玲)都是好的,不管他倆咋個安排跟著幹就是了。
“先奎,你看這回來了恁麽多的知青沒法安排,隻有請你出馬蓋房子了撒。”劉仁貴道。
“蓋哪樣的房子?”卿先奎問。
劉曉玲從抽屜裏拿出幾張紙擺在桌子上,示意卿先奎看看。
卿先奎伸手拿起一張瞄了一眼又放回去。
“曉玲啊,你曉得奎叔沒文化,這種圖我咋個看得懂?”
劉曉玲瞟一眼旁邊的盧彩霞,對卿先奎道:“奎叔,不是我故意的,隻是這房子以後會越建越複雜,你不能看圖可不行。”
劉曉玲站起身,拿起鉛筆和紙開始解說集體宿舍樓的建法。
宿舍樓共3層,中間內走廊,單邊7間房,一層就有14個房間。每層檔頭有1間隔開一半,外麵洗衣槽,裏麵是洗澡間。隔著內走廊對麵是廁所,采用旱廁的方式。槽帶坡度,槽麵貼瓷磚,保證衝水的順利。廁所和洗衣洗澡間走各自的排汙管道。廁所的汙水進入幾十米外的化糞池。
劉曉玲一邊解說一邊隨手畫著示意圖。
原本劉曉玲想建一個6層高的樓,但是樓高3層以上要報有關部門批,圖紙也要過審。
其實這些手續也不難辦,主要的是錢不趁手。
卿先奎不愧經驗老道,一會就聽明白了。
“曉玲,這樓頂畫了兩道線,是要雙層頂麽?”
“嗯,磚房本來就薄不經曬,樓頂不做成雙層頂太熱,夏天住起來遭不住。”
“廁所跟洗澡間為啥子不共用一個排水?還得修兩個池子?”
“廁所排出去的汙水進化糞池,能當肥料,洗衣粉含有一些化學物質,用來澆地不好。”
……
一樓和二樓做成套間,除去檔頭的廁所、洗漱間,隻能住6戶,三樓直接就是12間單工宿舍,每間住4個人,能住48個單身知青。
要是能建個6層高的,除去1、2層,就有48個房間,能住將近200個單身知青……
貌似還是有些緊張啊。
算了,以後有錢了再建就是了。
勞務的項目有點多,裝卸、夥食團、洗瓶、果樹管理、水果清洗、渣滓轉運等等。
隊部,劉仁友看了今年人均的分配數一時不知道說啥子才好。
“曉玲,你看是不是一人少發點,多存點在集體賬上?”
“十一伯你說了算。”劉曉玲不會在集體分配上參言,自己的位置要認清。
“我覺得隻要跟知青那邊大致平衡就可以了。集體存留的也要考慮用出去,用在改善社員生活這些方麵。
比如孤寡的老人小隊可以養起來,這也是體現社會主義製度優越性嘛。每月小隊拿出一點錢交給食堂,食堂做好飯菜後,每樣打點出來送到隊部讓他們來吃。
等以後罐頭廠把集體宿舍建好,楊教授他們搬出來。再把他們那屋改造一下,讓孤寡社員都搬進去住到一處,派個把社員輪流照顧就很好。”
“哎,還是多讀點書好啊,格局就是大,看得明白。”劉仁友誇讚道。
是呀,劉曉玲一個小孩都能看得到的,自己沒想到。
這就是水平上的差距啊。
劉仁友自己做了一番反思,就在想今後集體留存的錢應該用在何處。
“你可以多問下劉書記,有些錢的用處,不僅要花還要在花錢的時候有收益。”
是嘛,罐頭廠燒鍋爐需要煤炭,公社有幾個小隊就有了賣煤的收入;因為大批量購買了煤炭,又低價倒貼賣給社員,讓社員得到實惠不說,還減少了對灌木的砍伐。需要水果,公社就動員其他小隊在石穀子地上建果園,公社其他小隊又多了個進項。罐頭廠把清洗水果、食堂、貨物的裝卸等外包給了小隊,小隊也多了收入。
劉仁友順著這思路就開始思考起來。
大年初二,邊月冰帶著全家回娘家,整整呆了5天。
以前都是回家就呆在屋頭陪媽老漢,這回回去,邊月冰在家裏呆不住,領著曉軍村子裏亂逛,就為了展示下自己的幺兒。聽到別人的恭喜,邊月冰美滋滋的。
劉曉玲表示理解但堅決不參與。
一個農村婦女,養大了兒女。兒女有了出息,就是她最大的臉麵和成就。
從娘家回來後,兩口子跟著曉軍去了省城。知青們也逐漸回歸,罐頭廠再一次開工了。
陳斌教授被縣農辦的人接走了,去看看全縣的大好河山,選擇適合經濟作物種植的山地、河灘。其實是一個調查。短期內回不了劉家壩。照看果園的社員也都有一些果樹種植的經驗,至少這期間不會讓果樹枯死掉。
張文浩在知青裏麵選了三個人又去渝都,采購原料的事刻不容緩。
年後,劉家壩分來了整整20個知青,差一點就是過去幾年的總和。
這一批知青年紀更小,大部分都在14、5歲,初中畢業或沒畢業。
我的媽,分這麽多人來也不提前打個招呼。
關鍵是沒得住處。
暫時把人安排到“專家屋”剩餘的三間擠著住下,劉仁友就找劉曉玲詢問好久開始修罐頭廠的集體宿舍。
劉仁友的想法簡單明白。罐頭廠集體宿舍建好,現在的知青點就騰出來了,新來的知青就能住下。
“十一伯,把奎叔叫來,我們議一下。”劉曉玲又叫過隔壁辦公室的盧彩霞來自己辦公室。
“彩霞,這一次知青宿舍的建造我準備全部交給你來完成,你等會注意聽哈。”
卿先奎還沒來,盧彩霞急忙回辦公室拿了紙筆又來劉曉玲辦公室。
卿先奎到了,看著劉曉玲就笑。
“奎叔你笑啥子?”劉曉玲問。
“嘿嘿,找我就說明小隊又要有新動作。社員就希望你們的動作越多越好,大家日子就越過越好。”卿先奎道。
仔細一想是這麽個理。
劉家壩的社員對劉仁友和劉曉玲充滿了信任,你看小隊有了點錢,就把孤寡的趙五嬸子和劉禮元、劉禮金給養起來了。這倆個(指劉仁友、劉曉玲)都是好的,不管他倆咋個安排跟著幹就是了。
“先奎,你看這回來了恁麽多的知青沒法安排,隻有請你出馬蓋房子了撒。”劉仁貴道。
“蓋哪樣的房子?”卿先奎問。
劉曉玲從抽屜裏拿出幾張紙擺在桌子上,示意卿先奎看看。
卿先奎伸手拿起一張瞄了一眼又放回去。
“曉玲啊,你曉得奎叔沒文化,這種圖我咋個看得懂?”
劉曉玲瞟一眼旁邊的盧彩霞,對卿先奎道:“奎叔,不是我故意的,隻是這房子以後會越建越複雜,你不能看圖可不行。”
劉曉玲站起身,拿起鉛筆和紙開始解說集體宿舍樓的建法。
宿舍樓共3層,中間內走廊,單邊7間房,一層就有14個房間。每層檔頭有1間隔開一半,外麵洗衣槽,裏麵是洗澡間。隔著內走廊對麵是廁所,采用旱廁的方式。槽帶坡度,槽麵貼瓷磚,保證衝水的順利。廁所和洗衣洗澡間走各自的排汙管道。廁所的汙水進入幾十米外的化糞池。
劉曉玲一邊解說一邊隨手畫著示意圖。
原本劉曉玲想建一個6層高的樓,但是樓高3層以上要報有關部門批,圖紙也要過審。
其實這些手續也不難辦,主要的是錢不趁手。
卿先奎不愧經驗老道,一會就聽明白了。
“曉玲,這樓頂畫了兩道線,是要雙層頂麽?”
“嗯,磚房本來就薄不經曬,樓頂不做成雙層頂太熱,夏天住起來遭不住。”
“廁所跟洗澡間為啥子不共用一個排水?還得修兩個池子?”
“廁所排出去的汙水進化糞池,能當肥料,洗衣粉含有一些化學物質,用來澆地不好。”
……
一樓和二樓做成套間,除去檔頭的廁所、洗漱間,隻能住6戶,三樓直接就是12間單工宿舍,每間住4個人,能住48個單身知青。
要是能建個6層高的,除去1、2層,就有48個房間,能住將近200個單身知青……
貌似還是有些緊張啊。
算了,以後有錢了再建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