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資金缺口的問題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白經理也知道了罐頭廠開始技改的事,也知道雷主任被拒,他現在去劉家壩也隻有跟雷主任一樣的結果。
左思右想後,白經理準備找物價局的朋友談談,能不能在定價時給罐頭廠定個極低的價格,自己再以幫忙提高價格為條件,來跟劉曉玲進行談判。
“老白,你這個是開玩笑吧。”聽了白經理的打算,物價局的兄弟夥放下酒杯對白經理道。
“先不說這樣搞傳出去外麵咋個議論,劉廠長萬一把你的說法講給蘇主任,你說蘇主任還看不出當中的問題?人家好歹也是當過廳級領導的。這種事見得太多了。”
被物價局的朋友拒絕,白經理心塞。基於對那朋友的了解,白經理猜想得到,罐頭廠肯定是把工作做到他前麵去了。
對上劉曉玲總有些棋差一招的感覺。
衛生防疫部門肯定不用找了,人家一直都沒有這方麵的問題。你就算花了大力氣把這事辦下來,罐頭廠也最多停業整頓幾天了事,但百貨公司就不要再想拿到一分錢的貨。劃不來!
算了,等幾家一起競標的時候再說。嗯,先去找雷主任,事先對個嘴型也好。
洪縣機械廠。
邊守德身為生產副廠長,把廠裏麵保存的蒸煮釜等圖紙拿出來好好審查了一遍。然後,罐頭廠王小兵、馮濤兩人又趕到了洪縣。馮濤對一些設備又提了一些功能性的要求。
邊守德把圖紙修改過後便安排放樣、下料、切割、曲麵、焊接等工作。
張文浩去車站接了他的朋友王成斌。王成斌還帶著他的同行,渝都川南縣工礦貿易公司的李中原。
王成斌和李中原參觀了知青罐頭廠,想到知青罐頭廠水果飲料跟水果罐頭銷售的火爆,也覺得技改是刻不容緩。
晚上,在職工食堂,劉曉玲請王成斌跟李中原喝酒。
下午的時候兩人就把錢交給了罐頭廠出納,要不劉曉玲才不會請他們。
李小鵬跟盧彩霞作陪,張文浩另外有事。
“這一次我們定製了兩套生產線。設計月產能為飲料3萬瓶,水果罐頭2萬聽。”
也就是說現在手工生產一個月的產量隻相當於技改後2天的產量。
“劉廠長,說句不好聽的話,所有的產品我倆包銷都沒有問題。”王成斌道。
讓他倆包銷是不可能的,除非價格給到了讓劉曉玲不顧一切的程度。
劉曉玲笑了笑。
“原來數量少,都是交給本縣的供銷聯社和百貨公司銷售,他們負責提供輔料。現在產量增大,輔料的需求也增加了。所以,你們兩家能提供多少輔料決定了能拿到多少的貨。”
王成斌跟李中原相互看了一眼。
這個問題他們來的路上就商量過。都是老商貿,一條生產線的產能大家都有數。當時預想的是兩人能從本土商貿部門搶出一半的貨就是勝利,輔料的供應也是準備兩人湊出一半。
現在計劃有變,罐頭廠的產能比他們預計的多出了一倍,兩人也準備各增加一倍。
“不行。輔料的供應要跟產品數量掛鉤。我知道工礦係統的輔料比供銷社和百貨公司要寬裕,隻能提高你們的輔料比率。比如王經理,如果給你四分之一貨,你要負責輔料總量的三分之一。”
王成斌感覺有點冤。
供銷社和百貨公司拿不出相應的輔料,你就少給貨撒,為何要我們來幫他們承擔?
“王經理,我說過的,罐頭廠當初沒有本地這兩家的幫助是辦不成的。這裏麵不僅僅是合作利益還有情分。我希望王經理跟李經理也不願意跟一個隻講利益不講情分的人合作。”
劉曉玲對王成斌和李中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零售的利潤再高劉曉玲也不會涉足,這裏不僅有個公社企業的市場定位的問題還涉及其他的原因。
“那價格咋個說?”李中原看王成斌被劉曉玲用人品給僵住了,隻得變相的提出了條件。
“跟聯社和百貨公司以前的價格一樣。”劉曉玲像是被李中原打了個措手不及,略微想了下,給出了條件。
王成斌跟李中原很想說現在產量高了,成本應該比以前低很多,為啥還是原來的價格?但現在是供方市場,最後還是認了。
當晚,王成斌和李中原住在鎮上供銷社旅館,等著劉曉玲通知他們簽訂合同。
第二天,雷主任和白經理也來了。
對付雷主任和白經理,一個同比例負責輔料的條件他兩個都達不到。主要是技改後的產量太高,供銷聯社和百貨公司的轄區需要白糖、食鹽等輔料的地方太多。
作為讓步,劉曉玲給他們一半的產能,但要求他們兩家保證三分之一的輔料。交換的條件就是在現在的出廠價每瓶增加1分,每聽增加2分。
雷主任跟白經理已經是喜出望外了。當他們知道技改後的產能後,考慮到自己能夠提供輔料的數量,根本就沒有想到還能拿到一半的份額。
雖然價格上不降反升,兩人還是痛快地在合同上簽字蓋章。羊毛出在羊身上,這道理誰都懂。
拿到他們的合同,罐頭廠接著跟王成斌、李中原也簽訂了供貨合同。
至此,所有產能都得到了消化。
盧彩霞、李小鵬全程觀摩了劉曉玲這一次談判的過程。若是王小兵看了,絕對會認為劉曉玲太仁慈了。
張文浩是被趕出來尋找原料的,現在正在渝都到下遊的客船上。
已經過了新年,市場上基本上找不到橘柑、橙子,除非是渝都下遊的偏僻城鄉。這個消息也是劉曉玲告訴他的。
劉曉玲也在思考,春節過後要成立一支專門的采購隊伍。還要給公社劉書記建議,讓公社其他有條件的小隊種植橘柑樹,作為罐頭廠的原料基地。
港島。
盧俊與李家合資的普華蓄電池廠生產的新型蓄電池推入了市場。由於是新產品,沒有知名度,銷售情況一直不是很好。
盧俊決定讓李家派出推廣隊伍,去歐洲與米國。
這隻隊伍已經出發,但是清一色都是李家的人。
盧俊這邊暫時沒有一個人能夠辦理赴歐、赴米的簽證。
左思右想後,白經理準備找物價局的朋友談談,能不能在定價時給罐頭廠定個極低的價格,自己再以幫忙提高價格為條件,來跟劉曉玲進行談判。
“老白,你這個是開玩笑吧。”聽了白經理的打算,物價局的兄弟夥放下酒杯對白經理道。
“先不說這樣搞傳出去外麵咋個議論,劉廠長萬一把你的說法講給蘇主任,你說蘇主任還看不出當中的問題?人家好歹也是當過廳級領導的。這種事見得太多了。”
被物價局的朋友拒絕,白經理心塞。基於對那朋友的了解,白經理猜想得到,罐頭廠肯定是把工作做到他前麵去了。
對上劉曉玲總有些棋差一招的感覺。
衛生防疫部門肯定不用找了,人家一直都沒有這方麵的問題。你就算花了大力氣把這事辦下來,罐頭廠也最多停業整頓幾天了事,但百貨公司就不要再想拿到一分錢的貨。劃不來!
算了,等幾家一起競標的時候再說。嗯,先去找雷主任,事先對個嘴型也好。
洪縣機械廠。
邊守德身為生產副廠長,把廠裏麵保存的蒸煮釜等圖紙拿出來好好審查了一遍。然後,罐頭廠王小兵、馮濤兩人又趕到了洪縣。馮濤對一些設備又提了一些功能性的要求。
邊守德把圖紙修改過後便安排放樣、下料、切割、曲麵、焊接等工作。
張文浩去車站接了他的朋友王成斌。王成斌還帶著他的同行,渝都川南縣工礦貿易公司的李中原。
王成斌和李中原參觀了知青罐頭廠,想到知青罐頭廠水果飲料跟水果罐頭銷售的火爆,也覺得技改是刻不容緩。
晚上,在職工食堂,劉曉玲請王成斌跟李中原喝酒。
下午的時候兩人就把錢交給了罐頭廠出納,要不劉曉玲才不會請他們。
李小鵬跟盧彩霞作陪,張文浩另外有事。
“這一次我們定製了兩套生產線。設計月產能為飲料3萬瓶,水果罐頭2萬聽。”
也就是說現在手工生產一個月的產量隻相當於技改後2天的產量。
“劉廠長,說句不好聽的話,所有的產品我倆包銷都沒有問題。”王成斌道。
讓他倆包銷是不可能的,除非價格給到了讓劉曉玲不顧一切的程度。
劉曉玲笑了笑。
“原來數量少,都是交給本縣的供銷聯社和百貨公司銷售,他們負責提供輔料。現在產量增大,輔料的需求也增加了。所以,你們兩家能提供多少輔料決定了能拿到多少的貨。”
王成斌跟李中原相互看了一眼。
這個問題他們來的路上就商量過。都是老商貿,一條生產線的產能大家都有數。當時預想的是兩人能從本土商貿部門搶出一半的貨就是勝利,輔料的供應也是準備兩人湊出一半。
現在計劃有變,罐頭廠的產能比他們預計的多出了一倍,兩人也準備各增加一倍。
“不行。輔料的供應要跟產品數量掛鉤。我知道工礦係統的輔料比供銷社和百貨公司要寬裕,隻能提高你們的輔料比率。比如王經理,如果給你四分之一貨,你要負責輔料總量的三分之一。”
王成斌感覺有點冤。
供銷社和百貨公司拿不出相應的輔料,你就少給貨撒,為何要我們來幫他們承擔?
“王經理,我說過的,罐頭廠當初沒有本地這兩家的幫助是辦不成的。這裏麵不僅僅是合作利益還有情分。我希望王經理跟李經理也不願意跟一個隻講利益不講情分的人合作。”
劉曉玲對王成斌和李中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零售的利潤再高劉曉玲也不會涉足,這裏不僅有個公社企業的市場定位的問題還涉及其他的原因。
“那價格咋個說?”李中原看王成斌被劉曉玲用人品給僵住了,隻得變相的提出了條件。
“跟聯社和百貨公司以前的價格一樣。”劉曉玲像是被李中原打了個措手不及,略微想了下,給出了條件。
王成斌跟李中原很想說現在產量高了,成本應該比以前低很多,為啥還是原來的價格?但現在是供方市場,最後還是認了。
當晚,王成斌和李中原住在鎮上供銷社旅館,等著劉曉玲通知他們簽訂合同。
第二天,雷主任和白經理也來了。
對付雷主任和白經理,一個同比例負責輔料的條件他兩個都達不到。主要是技改後的產量太高,供銷聯社和百貨公司的轄區需要白糖、食鹽等輔料的地方太多。
作為讓步,劉曉玲給他們一半的產能,但要求他們兩家保證三分之一的輔料。交換的條件就是在現在的出廠價每瓶增加1分,每聽增加2分。
雷主任跟白經理已經是喜出望外了。當他們知道技改後的產能後,考慮到自己能夠提供輔料的數量,根本就沒有想到還能拿到一半的份額。
雖然價格上不降反升,兩人還是痛快地在合同上簽字蓋章。羊毛出在羊身上,這道理誰都懂。
拿到他們的合同,罐頭廠接著跟王成斌、李中原也簽訂了供貨合同。
至此,所有產能都得到了消化。
盧彩霞、李小鵬全程觀摩了劉曉玲這一次談判的過程。若是王小兵看了,絕對會認為劉曉玲太仁慈了。
張文浩是被趕出來尋找原料的,現在正在渝都到下遊的客船上。
已經過了新年,市場上基本上找不到橘柑、橙子,除非是渝都下遊的偏僻城鄉。這個消息也是劉曉玲告訴他的。
劉曉玲也在思考,春節過後要成立一支專門的采購隊伍。還要給公社劉書記建議,讓公社其他有條件的小隊種植橘柑樹,作為罐頭廠的原料基地。
港島。
盧俊與李家合資的普華蓄電池廠生產的新型蓄電池推入了市場。由於是新產品,沒有知名度,銷售情況一直不是很好。
盧俊決定讓李家派出推廣隊伍,去歐洲與米國。
這隻隊伍已經出發,但是清一色都是李家的人。
盧俊這邊暫時沒有一個人能夠辦理赴歐、赴米的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