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穿著一件小花裙,紮著一條馬尾辮。容貌嘛看起來繼承母親的多一點,尤其是嘴唇有些偏薄,配上有點顯露的顴骨,給人第一印象漂亮又有些難處的樣子。


    女學生看了眼劉曉玲也沒招呼,而是拉了一把仍在觀察劉曉玲父女的男人,道:


    “快幫我選啊,你看同學都來了,再不選就沒得選了。”


    劉仁貴聽了這句話再看眼前的這一家子就不喜,見靠窗的一個上鋪還空著,直接就把手提的被蓋給扔了上去。


    婦人扭頭看了一眼劉仁貴沒說話,然後伸手指向劉曉玲剛占的床鋪對麵,道:“就是這張床了。”


    劉曉玲也比較喜歡老漢選的位置,靠窗邊通風和光線好,也不受開門關門打擾。


    選定了床鋪,兩家人都開始鋪床整理。整個過程兩家人都沒有交談。


    劉曉玲動作快,收拾完了就拉上劉仁貴出去吃飯。


    學校周邊沒有後世學校周邊旅館、飯店無數的熱鬧場景,除了供銷社等國營飯館,隻有幾家私人的小飯館。


    隨便進了一家點好菜,父女倆開始吃飯。


    “老漢,等會吃完飯我帶你去外灘耍嘛。”


    這時旁邊一個男孩子站起身過來搭訕。


    “你們是巴蜀的?”


    聽口音還真是老鄉哦。


    劉曉玲扭頭一看,一個瘦瘦高高的男孩。


    “嗯。渝都的。”


    “我也是渝都的,大前天到的。”


    “那巧了,我們今天才到,剛把宿舍收拾好。”


    那時渝都到魔都的水路航班要隔三天才有一個航班。


    男孩叫康曠明,家住渝都西區,就在宏光廠那一個區。


    “宏光廠的啊,我曉得。老軍工嘛。”康曠明很善談。“外灘我去過,下午我帶你們去逛嘛。”


    難得遇到老鄉,往後放假回家也有個伴,女孩子一個人確實讓人擔心安全。


    劉仁貴立馬就答應了,康曠明也移過來坐在了一桌。


    康曠明說學校能幫著家長購買回程票。吃了飯,又回了趟學校登記交錢。幫家長買票這個事情放在後世也不多啊,劉曉玲對學校的歸屬感一下就有了。


    下午,三人乘車去了外灘。


    外灘還是那幾棟洋人修建的樓房,浦東還是一片農田。


    逛過南京路,破破爛爛的民居,倒是豫園比較熱鬧。幾人又趕往當時全國人民心向往之的“魔都一百”,買了些不要票證的處理次品,把劉仁貴擠得滿麵通紅,汗流不止。


    “曉玲,夠了。我不去了,太擠了!”


    處理專櫃前擠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人,也隻有劉仁貴這種吃過空間水的,才能夠像常山趙子龍那樣擠個幾進幾出。


    康曠明已經呆住了,化身移動儲物箱,滿手都提著各式的物件。


    “咳咳,劉叔叔。你趕船走的時候喊我一聲,這些東西一個人怕拿不上船。”


    劉曉玲看了看也覺得買得有點多。不過渝都那裏下船就有“棒棒”,乘車也方便,不算麻煩。


    劉曉玲在空間裏搜集了一些魔都的票證,現在康曠明在,不敢拿出來用。


    反正要呆四年,寒暑假回去前再買。


    三天後,正式開學。


    劉仁貴回渝都,康曠明果然請假去送。劉仁貴覺得讓康曠明請假很不好意思,堅持不要劉曉玲去送。


    劉仁貴這神一般的邏輯讓劉曉玲看不懂。


    402宿舍的6個女生全都到齊,和劉曉玲一起挑選床鋪的女生叫郝敏。


    船舶動力裝置專業一共招了2個班,每個班60來人。劉曉玲班上有62人,其中女生12人,正好用掉兩個宿舍。


    船體專業女生更少,平均每個班3個女生都攤不上。


    全校一共6個專業,也就是兩千多學生的規模。


    第一學期開始,郝敏表現得很積極,老師對她的印象十分不錯。不過性子上的問題,跟同學說話常常有居高臨下、頤指氣使的感覺,這讓她跟同學之間關係並不融洽。


    9月11日,全運會終於開始。


    劉曉玲離開渝都前,專門留了一台收音機在家中。邊月冰兩口子每天都要收聽曉軍的比賽消息。


    9歲的曉軍在這屆全運會上,獲得了單杠、跳馬兩個單項冠軍以及自由體操亞軍。


    巴蜀省給予劉曉軍的獎狀也送到了渝都來,宏光廠也給冠軍的父親劉仁貴頒發了獎狀。


    這幾天,劉仁貴出了大大的風頭,不管走到哪裏,隻要是認識他的人都熱情的恭維他,劉仁貴也是笑容滿麵。


    大女子上了名牌大學,幺兒是全國冠軍,還有誰比他更有成就感呢。


    “砰砰砰。”班主任廖海榮使勁敲了幾下桌子,這才把下麵的議論聲止住。


    剛才廖海榮宣布學校要搞個迎新晚會,下麵這些學生就議論開來。


    都是才畢業的,平常的時間都用來看書了,哪有啥時間培養才藝。大城市來的學生還好,有些人小的時候參加過少年宮活動,這些人能表演一下。但你讓這些人自備節目,那就是刁難人。


    “廖老師。”


    郝敏舉手示意有話說。


    “說。”廖老師正在考慮點選幾個學生安排,看見郝敏舉手,便示意她發言。


    “我會拉小提琴,還會其他的樂器,我可以出個節目。”


    “哦。好!”廖海榮很高興。


    對於郝敏家庭背景他知道一些,不愧是大城市幹部家庭出來的子女,多才多藝不說還主動請纓。


    示意郝敏坐下,廖海榮又掃視了眼前這幫學生一下,看還有沒有像郝敏那樣主動舉手的。


    沒有。


    目光掃到劉曉玲,發現這個小姑娘麵目清秀,幹脆點她來個節目,具體安排下來再看。


    劉曉玲有些惶恐,看樣子,廖老師居然準備點她的名。


    算了,劉曉玲一咬牙站起身來,道:


    “廖老師,我會變魔術。”


    劉曉玲主動表示表演魔術,實在是不想起床就跟幾個人一起練唱,吃了晚飯還要去教室練歌。


    報名表演個近景魔術,空間在手,多麽撇脫(方便)的一件事。一點都不耽擱早上睡覺晚上看書的時間。


    “什麽魔術?”廖海榮沒想到還有這種人才。


    跟現在這些人說近景魔術,多半還得繼續解釋。劉曉玲幹脆站起身來,把軍綠色的袖子朝上挽了挽,露出潔白勻稱的一雙小臂。


    全體矚目中,劉曉玲伸出纖蔥玉指將桌上的鋼筆拿起,在手中捧住。


    默念一聲,把鋼筆收進了空間,然後緩緩轉動握住的雙手,慢慢張開……


    沒了?


    交代完空無一物的雙手,劉曉玲將雙手再次一捧,緩慢張開,剛才不翼而飛的鋼筆重又出現在手中。


    “哇!曉玲好棒!”旁邊坐著的周化英激動地拍著手,化身劉曉玲的小迷妹。


    “好!好!好!”廖海榮連說三個好。


    剩下的再來個集體大合唱,準備工作就算完成了。


    “郝敏同學,班委還沒有選,你暫時代著文體委員。這幾天的練習就由你來負責。”


    郝敏很高興,在寢室裏說話都中聽了好多。


    迎新晚會在禮堂舉行。


    傅海山書記講話歡迎新同學。


    當新生代表上台的時候,402室集體懵了,居然是同寢室的郝敏。


    看著在台上情緒高昂、侃侃而談的郝敏,雖說這段時間寢室的同學和郝敏相處得不是很好,但也有一種與有榮焉的感覺。


    沒有電視現場轉播,考慮到演出效果,劉曉玲的魔術表演由近景魔術改成了古戲法,變魚缸。預想會受到熱烈歡迎,廖老師還專門讓劉曉玲準備了一個返場的魔術。


    主持人是一男一女兩位學長,都是大三的學長。彩排的時候才知道他們的名字。男學長叫錢冠群,女學長叫於颺。


    按照要求,劉曉玲和其他幾個人在後台休息等待上場。


    休息室裏,郝敏正在調弦,看不出緊張,想來是經常表演。劉曉玲雖然是第一次在眾人麵前表演,但是空間的特異給了她信心,無論如何也不會演砸。


    倒是旁邊一個表演獨舞的雲省來的小姑娘,有些忐忑不安的樣子。


    “這就是你們民族的服裝?好漂亮!你是第幾個節目?”劉曉玲看過節目表,知道自己是第8個出場,就在這個獨舞的後麵。她見小姑娘緊張,故意和她說話。


    見有人跟自己說話,小姑娘轉移了注意力,跟劉曉玲說起話來。


    小姑娘是雲省人,傣族,姓刀,漢名叫刀沐青,同當時全國聞名的一位少數民族舞蹈演員是家鄉人。也是今年的新生,學船體電子裝置的。


    因為父親在縣城上班,所以是他們家鄉裏少有讀書的女孩。因為從小離開家鄉長大的,接觸本民族舞蹈的時間並不多,隻是會一些基本的動作,這一次也被她班上的老師點選出來表演。


    現在確實有些緊張。


    “單獨跳過舞嗎?”


    “集體舞跟獨舞不一樣!就幾樣簡單的重複動作……”刀沐青訴苦道。


    “嗬嗬。”劉曉玲也不知道這方麵怎麽給建議。


    “你不要看台下就行,自己想著這兩天練習的動作,把動作做完就好了。”


    刀沐青感激地看向劉曉玲,覺得同樣是小姑娘,人家就懂得真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