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定情同居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一晃幾人就在省城過了十多天。
新學年就要開始了。
劉曉玲這次不是一個人去的魔都學校。
盧俊沒能親自去送劉曉玲上大學,春節又要安排藏南的一些事項,還要趕到魯南陪父母過年。心裏牽掛著今後自己以及二百多手下的將來,過了春節沒幾天就直接朝渝都趕,終於在劉曉玲上學前趕到了。
“曉玲,這次我送你去學校,順便你再給我仔細說說去港島的事情。”
劉曉玲不說話,看著盧俊。
在她上一世的記憶裏,23~24歲的青年也不過是剛跨出大學校門的的大學生,盧俊肩頭上則已經扛起了二百多個家庭。他從不誇誇其談,踏實、有擔當……嗯,還相當英俊。
嗨!瞎想什麽呢。
“哦,好的。”劉曉玲幾乎沒聽到盧俊剛才說的什麽,見他好像在等著自己說什麽,順口道。
冬天裏,劉曉玲還是喜歡坐船,活動空間大,一路悠閑。況且下水的航班時間也不是太長。
長航客船的二等票艙跟火車臥鋪車廂差不多,在船艙裏說不了什麽悄悄話。都是允許上甲板的時候兩人談論幾句,這時候甲板上也都是人。
盧俊記得,上一次劉曉玲說過當她上大學後會請老師幫著設計一些東西,這些東西能夠讓他和藏南的弟兄們改變現在的生活。看起來一路上也沒法討論這些事,隻能等到到了魔都後再詢問劉曉玲了。
每天都能陪在劉曉玲身邊,一起起床、一起洗漱、一起吃飯、一起在甲板上看兩岸的風景,盧俊隻願這航程更遠、時間更長。
上一次聽劉曉玲講過港島對藏南眾人的重要性後,盧俊就注意起與港島藥商李玉明的交往。在交往中了解到港島李家實際上有許多的生意,李玉明負責的中藥材這塊並不是李家的商業重點,隻是用來給家中小輩曆練的生意中的一項。
李玉明還抱怨自己長期得不到家族的重視,中藥材的生意交給他已經5年多了,至今沒有讓他參與家族中心業務的意思。
盧俊試探地說自己在藏南發展已經到了瓶頸,想去港島發展實業。李玉明十分讚同盧俊的想法,但又提醒盧俊如果手裏沒有出色的產品,還是不要去競爭激烈的港島市場。尤其是成衣和金銀等行業。
他要把這些都告訴劉曉玲,看她有啥安排。
“明天就能到魔都了。”依著甲板欄杆,盧俊道。
兩人剛吃了中午飯,來到了二樓艉部。
江風寒冷,願意出來吹風的旅客不多,現在就隻有他們兩個。
劉曉玲用一個手肘靠著欄杆,身體伏在欄杆看著剛剛經過的金陵城。
船舷上方有幾隻江鷗輕巧地掠過,江風拂過劉曉玲的臉龐,掀起幾縷青絲……
“曉玲……”
“嗯?”劉曉玲仰頭看向身邊的盧俊,高原的陽光與淩冽的雪風,讓盧俊的臉龐有些黑,透露出堅毅。
此刻,在盧俊目光的注視下,一瞬間,劉曉玲有些恍惚。
“我不在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我?”盧俊突然輕聲問道。
這就是表白了嗎?貌似不應該是這樣開始的,省了好多過程也太直白。
劉曉玲還沒從恍惚中出來,耳邊傳來盧俊的低語。
“嗯,想的……”劉曉玲恍惚中點頭應道。
受不了劉曉玲清澈目光的對視,盧俊伸手攬過劉曉玲的頭在懷中。
“做我的女朋友。”
這家夥,居然把“好嗎”給省掉了。
“……”劉曉玲已經習慣了身邊這個男人,哪怕一年見不到幾次。每一次的再次相見,絲毫沒有覺得有一點的生疏。
劉曉玲頭靠在盧俊寬闊雄厚的胸膛上,點了點頭。
“嗯!”
這一聲嗯,撫平了盧俊心中所有的忐忑。
“答應了,就是一輩子哦!”
遠處,剛剛在眼前消失的是六朝的古都,這一輩子又有多長?
“嗯!”
劉曉玲進了艙室,在自己的行李中摸出相機,兩人再一次回到了甲板上。
“你兩個,快點進去。”三樓駕駛室旁邊過道上,有人招呼這兩個進去又出來的男女,不要他們站到甲板上。就看到其中那個男人朝上麵望了一眼,舉起手中的相機朝他喊道:“師傅,我剛才求婚了,來幫我們照張合影吧。”
“我……”
駕駛室門邊喊話的人是個年輕人,這次是跟著學駕照的。正要繼續喊兩人回艙,結果就聽到師傅笑道:
“去吧。”
兩張年輕的笑顏,背景有翻飛的江鷗與江岸,這一刻定格在1966年2月26日。
下午一點多,客船到了魔都港。
下了船,站在江邊沙灘上,劉曉玲摸出吳婆婆寫給她的地址。
“跟我去一個地方。”
雖然相差幾十年,劉曉玲也是在這個城市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人,對於後世的老城區也是相當熟悉的。
出租屋在石庫門附近。
站在一個小院前,劉曉玲四處打量了一番。看四處無人,在一個花盆下摸出了一把鑰匙。盧俊在一旁提著行李,看著劉曉玲的動作,心裏猜測著院子的來曆。
兩個人一前一後進了院子,劉曉玲等盧俊進了院子就把院門關上。
這是個極小的院子,除了一幢兩層小樓,院內的空地隻有4~50來個平方。
一樓有一間臥室,一個帶衛生間的小客廳。靠樓梯還有一間不大的廚房。二層樓有兩間臥室和一個小小的樓梯間。
小院雖小,但是有市政下水,這樣洗澡跟上廁所就很方便,不用每天一早起來就去倒夜香。
劉曉玲太過於關注看房,完全忽略了跟在後麵的盧俊。
在吳婆婆存放房產證的地方,劉曉玲還看到了一起存放的五根小金條。
如果劉曉玲真是有告發吳婆婆的心,現在也沒了。萬一吳婆婆供認說有二十根小金條,劉曉玲都找不到喊冤的地方。
“盧俊,我知道你現在很奇怪,但現在我得抓緊收拾一下,你要去附近買一些床上用品跟廚具。有什麽話回來再說。”劉曉玲摸出些魔都的票證交給盧俊。
盧俊沒說話,點點頭接過票證就出去了。
劉曉玲也是第一次到這裏,她也不知道附近哪裏有供銷社或百貨公司。
剛才看屋子時並沒有打開櫃子,劉曉玲看盧俊走了,趕緊從空間裏拿了一些跟現在風格差不多的被褥墊絮和枕頭這些出來放進櫃子。
忘了叫盧俊帶點菜回來。
來到廚房,又在廚房的一角堆了二十來塊蜂窩煤。想了想,還是不行,又收回了空間。剛才鍋碗瓢盆都沒有,現在擺上去也說不清楚。劉曉玲隻得放棄了在家裏做飯的打算。
樓下的小客廳這些先不打掃,先把二樓的兩間臥室打掃出來。
劉曉玲端了一盆水上了二樓。吳婆婆才打掃過,兩間臥室都很幹淨,讓劉曉玲輕鬆了不少。幹脆又去樓下把樓下的臥室跟小客廳也打掃出來。
正在打掃樓下臥室的時候,盧俊回來了。
盧俊很聰明,東西多了還知道叫個板車。
劉曉玲幫著把板車上的東西抱進一樓臥室,盧俊給了拉板車的力錢也抱著一大堆東西跟了進來。
看劉曉玲在鋪一樓的床鋪,盧俊微微一笑抱著一堆東西上了二樓。
等劉曉玲把一樓床鋪鋪好,又把一樓剩下的抱上二樓,就看見盧俊已經把二樓的一間臥室鋪得差不多了。
看見劉曉玲,盧俊笑道;“這一間屋是我的。”
劉曉玲上一世可是有過一個上大二的兒子,見盧俊有些賴皮的樣兒還不知道他在想啥,也沒理他,轉身去了隔壁收拾另外一間臥室。
等三間屋的床鋪收拾好,兩人來到一樓小客廳坐下休息。
“這小院是別人的。”劉曉玲看了眼盧俊道;“時間不早了。我們還得出去買些洗漱的用具。要不晚上沒水喝還沒法洗臉。”
“其他的回來再說。”
兩人出門采購不提。
這下再看小院,煤爐上麵燒著開水,空著的洗臉盆架放著臉盆、腳盆,兩邊還掛著毛巾……小院裏一下就有了勃勃生氣。
“這個院子是我在省城讀高中時認識的一位吳婆婆的家。她現在還在省城工作。這間屋的租戶年前搬走了,她一下又找不到新租戶,正好遇到了我,我就租了下來。”
“這小院很好。”盧俊進來時就看過了,隻有院門處的圍牆稍微低點,因為房屋的遮擋,小院的私密性很好。
“曉玲,這租金不便宜吧。要不我出租金?”盧俊問劉曉玲。
“我媽的生意你看到的,哪裏需要你出錢?”劉曉玲道。
“剛才出去看菜市場也不遠,你說是去外麵吃還是在家裏吃?”劉曉玲看鍋碗瓢盆基本上齊了,也不容易見到盧俊,心裏還是想給他做頓好吃的,犒勞犒勞他。
盧俊看著房屋,正在體會家的感覺,聞言立馬決定在家裏吃曉玲親手給自己做的飯。
“那好,馬上第三次出門。你去買菜,我去買佐料。”
菜好買佐料難買,劉曉玲買佐料無非又是想從空間裏偷拿一些。
盧俊高高興興站起來,兩人又出門開始今天的第三次采購。
新學年就要開始了。
劉曉玲這次不是一個人去的魔都學校。
盧俊沒能親自去送劉曉玲上大學,春節又要安排藏南的一些事項,還要趕到魯南陪父母過年。心裏牽掛著今後自己以及二百多手下的將來,過了春節沒幾天就直接朝渝都趕,終於在劉曉玲上學前趕到了。
“曉玲,這次我送你去學校,順便你再給我仔細說說去港島的事情。”
劉曉玲不說話,看著盧俊。
在她上一世的記憶裏,23~24歲的青年也不過是剛跨出大學校門的的大學生,盧俊肩頭上則已經扛起了二百多個家庭。他從不誇誇其談,踏實、有擔當……嗯,還相當英俊。
嗨!瞎想什麽呢。
“哦,好的。”劉曉玲幾乎沒聽到盧俊剛才說的什麽,見他好像在等著自己說什麽,順口道。
冬天裏,劉曉玲還是喜歡坐船,活動空間大,一路悠閑。況且下水的航班時間也不是太長。
長航客船的二等票艙跟火車臥鋪車廂差不多,在船艙裏說不了什麽悄悄話。都是允許上甲板的時候兩人談論幾句,這時候甲板上也都是人。
盧俊記得,上一次劉曉玲說過當她上大學後會請老師幫著設計一些東西,這些東西能夠讓他和藏南的弟兄們改變現在的生活。看起來一路上也沒法討論這些事,隻能等到到了魔都後再詢問劉曉玲了。
每天都能陪在劉曉玲身邊,一起起床、一起洗漱、一起吃飯、一起在甲板上看兩岸的風景,盧俊隻願這航程更遠、時間更長。
上一次聽劉曉玲講過港島對藏南眾人的重要性後,盧俊就注意起與港島藥商李玉明的交往。在交往中了解到港島李家實際上有許多的生意,李玉明負責的中藥材這塊並不是李家的商業重點,隻是用來給家中小輩曆練的生意中的一項。
李玉明還抱怨自己長期得不到家族的重視,中藥材的生意交給他已經5年多了,至今沒有讓他參與家族中心業務的意思。
盧俊試探地說自己在藏南發展已經到了瓶頸,想去港島發展實業。李玉明十分讚同盧俊的想法,但又提醒盧俊如果手裏沒有出色的產品,還是不要去競爭激烈的港島市場。尤其是成衣和金銀等行業。
他要把這些都告訴劉曉玲,看她有啥安排。
“明天就能到魔都了。”依著甲板欄杆,盧俊道。
兩人剛吃了中午飯,來到了二樓艉部。
江風寒冷,願意出來吹風的旅客不多,現在就隻有他們兩個。
劉曉玲用一個手肘靠著欄杆,身體伏在欄杆看著剛剛經過的金陵城。
船舷上方有幾隻江鷗輕巧地掠過,江風拂過劉曉玲的臉龐,掀起幾縷青絲……
“曉玲……”
“嗯?”劉曉玲仰頭看向身邊的盧俊,高原的陽光與淩冽的雪風,讓盧俊的臉龐有些黑,透露出堅毅。
此刻,在盧俊目光的注視下,一瞬間,劉曉玲有些恍惚。
“我不在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我?”盧俊突然輕聲問道。
這就是表白了嗎?貌似不應該是這樣開始的,省了好多過程也太直白。
劉曉玲還沒從恍惚中出來,耳邊傳來盧俊的低語。
“嗯,想的……”劉曉玲恍惚中點頭應道。
受不了劉曉玲清澈目光的對視,盧俊伸手攬過劉曉玲的頭在懷中。
“做我的女朋友。”
這家夥,居然把“好嗎”給省掉了。
“……”劉曉玲已經習慣了身邊這個男人,哪怕一年見不到幾次。每一次的再次相見,絲毫沒有覺得有一點的生疏。
劉曉玲頭靠在盧俊寬闊雄厚的胸膛上,點了點頭。
“嗯!”
這一聲嗯,撫平了盧俊心中所有的忐忑。
“答應了,就是一輩子哦!”
遠處,剛剛在眼前消失的是六朝的古都,這一輩子又有多長?
“嗯!”
劉曉玲進了艙室,在自己的行李中摸出相機,兩人再一次回到了甲板上。
“你兩個,快點進去。”三樓駕駛室旁邊過道上,有人招呼這兩個進去又出來的男女,不要他們站到甲板上。就看到其中那個男人朝上麵望了一眼,舉起手中的相機朝他喊道:“師傅,我剛才求婚了,來幫我們照張合影吧。”
“我……”
駕駛室門邊喊話的人是個年輕人,這次是跟著學駕照的。正要繼續喊兩人回艙,結果就聽到師傅笑道:
“去吧。”
兩張年輕的笑顏,背景有翻飛的江鷗與江岸,這一刻定格在1966年2月26日。
下午一點多,客船到了魔都港。
下了船,站在江邊沙灘上,劉曉玲摸出吳婆婆寫給她的地址。
“跟我去一個地方。”
雖然相差幾十年,劉曉玲也是在這個城市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人,對於後世的老城區也是相當熟悉的。
出租屋在石庫門附近。
站在一個小院前,劉曉玲四處打量了一番。看四處無人,在一個花盆下摸出了一把鑰匙。盧俊在一旁提著行李,看著劉曉玲的動作,心裏猜測著院子的來曆。
兩個人一前一後進了院子,劉曉玲等盧俊進了院子就把院門關上。
這是個極小的院子,除了一幢兩層小樓,院內的空地隻有4~50來個平方。
一樓有一間臥室,一個帶衛生間的小客廳。靠樓梯還有一間不大的廚房。二層樓有兩間臥室和一個小小的樓梯間。
小院雖小,但是有市政下水,這樣洗澡跟上廁所就很方便,不用每天一早起來就去倒夜香。
劉曉玲太過於關注看房,完全忽略了跟在後麵的盧俊。
在吳婆婆存放房產證的地方,劉曉玲還看到了一起存放的五根小金條。
如果劉曉玲真是有告發吳婆婆的心,現在也沒了。萬一吳婆婆供認說有二十根小金條,劉曉玲都找不到喊冤的地方。
“盧俊,我知道你現在很奇怪,但現在我得抓緊收拾一下,你要去附近買一些床上用品跟廚具。有什麽話回來再說。”劉曉玲摸出些魔都的票證交給盧俊。
盧俊沒說話,點點頭接過票證就出去了。
劉曉玲也是第一次到這裏,她也不知道附近哪裏有供銷社或百貨公司。
剛才看屋子時並沒有打開櫃子,劉曉玲看盧俊走了,趕緊從空間裏拿了一些跟現在風格差不多的被褥墊絮和枕頭這些出來放進櫃子。
忘了叫盧俊帶點菜回來。
來到廚房,又在廚房的一角堆了二十來塊蜂窩煤。想了想,還是不行,又收回了空間。剛才鍋碗瓢盆都沒有,現在擺上去也說不清楚。劉曉玲隻得放棄了在家裏做飯的打算。
樓下的小客廳這些先不打掃,先把二樓的兩間臥室打掃出來。
劉曉玲端了一盆水上了二樓。吳婆婆才打掃過,兩間臥室都很幹淨,讓劉曉玲輕鬆了不少。幹脆又去樓下把樓下的臥室跟小客廳也打掃出來。
正在打掃樓下臥室的時候,盧俊回來了。
盧俊很聰明,東西多了還知道叫個板車。
劉曉玲幫著把板車上的東西抱進一樓臥室,盧俊給了拉板車的力錢也抱著一大堆東西跟了進來。
看劉曉玲在鋪一樓的床鋪,盧俊微微一笑抱著一堆東西上了二樓。
等劉曉玲把一樓床鋪鋪好,又把一樓剩下的抱上二樓,就看見盧俊已經把二樓的一間臥室鋪得差不多了。
看見劉曉玲,盧俊笑道;“這一間屋是我的。”
劉曉玲上一世可是有過一個上大二的兒子,見盧俊有些賴皮的樣兒還不知道他在想啥,也沒理他,轉身去了隔壁收拾另外一間臥室。
等三間屋的床鋪收拾好,兩人來到一樓小客廳坐下休息。
“這小院是別人的。”劉曉玲看了眼盧俊道;“時間不早了。我們還得出去買些洗漱的用具。要不晚上沒水喝還沒法洗臉。”
“其他的回來再說。”
兩人出門采購不提。
這下再看小院,煤爐上麵燒著開水,空著的洗臉盆架放著臉盆、腳盆,兩邊還掛著毛巾……小院裏一下就有了勃勃生氣。
“這個院子是我在省城讀高中時認識的一位吳婆婆的家。她現在還在省城工作。這間屋的租戶年前搬走了,她一下又找不到新租戶,正好遇到了我,我就租了下來。”
“這小院很好。”盧俊進來時就看過了,隻有院門處的圍牆稍微低點,因為房屋的遮擋,小院的私密性很好。
“曉玲,這租金不便宜吧。要不我出租金?”盧俊問劉曉玲。
“我媽的生意你看到的,哪裏需要你出錢?”劉曉玲道。
“剛才出去看菜市場也不遠,你說是去外麵吃還是在家裏吃?”劉曉玲看鍋碗瓢盆基本上齊了,也不容易見到盧俊,心裏還是想給他做頓好吃的,犒勞犒勞他。
盧俊看著房屋,正在體會家的感覺,聞言立馬決定在家裏吃曉玲親手給自己做的飯。
“那好,馬上第三次出門。你去買菜,我去買佐料。”
菜好買佐料難買,劉曉玲買佐料無非又是想從空間裏偷拿一些。
盧俊高高興興站起來,兩人又出門開始今天的第三次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