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玲,這是啥子?”劉仁貴把圖紙看了又看表示看不懂。


    劉曉玲在平台上看到的一款純人工的拉動式插秧機,平台上麵隻賣200元不到。看了插秧機的演示視頻,劉曉玲就知道了工作原理跟構造。


    沒事的時候,劉曉玲就畫了一個草圖,等著劉仁貴回來再拿給他。雖然是手繪的草圖,但是該有的節點詳圖都在一邊畫了出來,劉曉玲根據水稻實際的行距和一般人的高度,還把其他尺寸也倒推了出來。


    劉曉玲原本是可以提前拿出來的,但那就沒有劉仁貴啥事了,或許這個發明會落到幺舅的頭上。


    劉曉玲也有她的小心思,去年的雙搶因為製作脫粒機的緣故,劉仁友前期偷過一段時間的懶。這次劉曉玲現在才拿出來,一是要這便宜老漢再出個風頭,把自己隱藏到背後。再一個就是讓老漢能夠再躲個懶。


    “老漢,這是個能自己插秧的機器。一個人在前麵拉著走,一回可以栽四行。”劉曉玲估計後世的拋秧技術現在沒得人會認可,幹脆都不說出來了。


    栽秧是個辛苦活,大熱天就不說了,這個都曉得。主要是彎著身子栽秧,時間長了腰杆實在受不了。


    “可是……”劉仁貴看著手裏的圖紙犯難,自己確實看不懂啊。


    “哎呀,老漢,你還是去趟洪縣找哈幺舅。隻有一條,莫要說是我拿給你的圖,就說是你找宏光廠的技術員給畫的。”


    “這個插秧機簡單不?好久搞得出來?你莫要機器還沒做出來雙搶都搞完了。”劉仁貴還有些擔心,怕這個機器複雜了。


    “嗨,你放心,簡單得很。就算今年錯過了還可以明年用啥。”劉曉玲勸道。


    “那也是哈。”劉仁貴點點頭。


    “那,月冰,明天我就去找守德。”


    邊月冰也不想讓老公那麽辛苦,這次紅英她老漢吳有禮就沒有回來。


    “去吧,你跟小弟兩個抓緊點,莫要真的等到明年才用得上。”


    商量好明天去跟小隊長劉仁友說一聲,報個備。也算是回來參加了雙搶的,該給的工分還是要給。


    第二天一早,兩口子就去找劉家壩的生產小隊長劉仁友。


    “哎呀!有這麽好的機器。為啥子去年你不拿出來?”


    “不是去年沒想好嘜。就這還是請廠裏麵的技術員畫的。”劉仁貴道。


    “哪裏能做?”


    “我想去洪縣機械廠看看,幫到做幾個出來。”劉仁貴道。


    兩人想了下,好像也隻能這樣。不過這個玩意就不像脫粒機,隻要買點軸承、粗鐵絲跟鐵釘就行。


    劉仁友隻得讓劉仁貴拿著圖紙一起去找公社劉書記。


    公社劉書記叫劉仁賢,跟他兩個是一輩的。聽了劉仁貴說的自動插秧機,又看了下圖紙,滿臉都是為難之色。


    按理這是應該支持的事,不過整個公社現在也不過隻有1千塊不到,誰知道這麽個機器要好多錢。集體要用錢的地方還多得很。


    “三哥,你問過那個技術員沒有,做一個機器大概要好多錢?”劉書記問劉仁貴。


    劉仁貴長期不在家,劉仁賢一下子想不起劉仁貴在他們那輩裏的排行,隻得按老劉家的排行來稱呼劉仁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