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兄妹齊聚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盧嬌嬌這裏安定下來,邊月冰那裏情況也不錯。
外婆身體不好,確實是歲數大了身體底子差、天氣又太熱造成的。
邊月冰及時帶了豬肉和高脂奶粉等回來,夥食開得好,每天又把川貝枇杷膏兌水喝,外婆身體狀況明顯好轉,就連長期的咳嗽症狀也減輕了許多。
邊月冰那麽好強的人也想通了,還是老人的健康重要,不再掛念隊上的工分,安安心心住下來,專心照顧兩個老人的起居生活。
“小弟,你這回了農村,你丈母娘那裏會不會扯啥子拐哦?”邊月冰很擔心。
從小到大,邊守德都是讀書,沒做過農活。在農村怎麽生活還是個未知。
他老婆這次留下來留在廠裏上班,丈母娘住在廠裏,照看他們的獨生子邊無涯。邊守德如果長期在農村老家務農,真不知道這個家會有啥變化。
“到了這一步了,還能咋樣?聽天由命吧。哦,姐夫也該回來了,又是好久沒見。”邊守德一臉頹廢的樣子。
既然把握不住生活的方向,還不是隻能信馬由韁、隨波逐流。
以大女子的本事,娘家人的吃穿用度,邊月冰能夠包起來。但是涉及到工作問題以及幺弟的家庭,邊月冰也想不出轍。
“還要過幾天仁貴才回來,到時候你來劉家壩喝酒。那時媽老漢的身體也要好些咯。”
大哥邊守嗣話不多,就在一邊看著二妹跟小弟。他從小就在外麵混,沒啥文化,看著眼前的二妹和小弟,時光恍惚又回到了從前。
皎潔的月光下,三兄妹在院壩中擺談,不時拿手裏的蒲扇驅趕下煩人的蚊蠅。
盧俊還是跟劉曉玲說好了,這段時間盧嬌嬌交夥食費跟他們一起吃。今後是不是搭夥,等邊月冰回來商量。
“嬌嬌沒有煮過飯,這段時間就讓她跟你學學。萬一邊阿姨不願意搭夥,到時候也能自己弄點簡單的。……我經常過來也不方便。”
“知道了。”
經過幾天的交流,劉曉玲對盧嬌嬌是個什麽樣的人心中有了數。
品行不錯,也沒有驕傲看不起農村人,喜歡擺談聊天。除了不怎麽說家裏的事,也擺些京城裏麵的新聞舊趣。
“我今後也要去京城讀書,讀大學。”劉曉玲道。
跟盧嬌嬌的言談中,劉曉玲也知道盧家的父親在京城也算是高幹。隻是兩個孩子都沒留下來讀大學,感到有些詫異。交淺不能言深,劉曉玲也沒問。
“嗯,等你長大讀大學時,國家的情況應該好轉了。”
說完,兩人扳起手指頭算起劉曉玲高中畢業的時間來。
“暈了!”
劉曉玲突然發現,自己高二那年,國家正好停止高考。
十一妹在上一世因為弟弟曉軍頂父親的班,她在家照顧邊月冰,根本沒考慮讀書的事,所以對高考什麽時候停止招生的並不關注。劉曉玲也沒注意,瀏覽十一妹記憶的時候一掠而過。
躺在空間裏,劉曉玲再一次把十一妹這段時間的記憶捋了一遍。
十一妹在上一世跟盧俊、盧嬌嬌沒有啥關聯,這是目前最大的改變。劉曉玲猜測劉仁貴的工傷死亡,讓邊月冰鬱鬱一生,是十一妹感到遺憾的一部分。
現在,劉曉玲已經打定了主意,不會再讓劉仁貴工傷死亡。但那樣,曉軍也沒了頂班的可能。
這時還沒有頂替的政策,有頂替的現象也是在供銷社、百貨公司和一些街道小廠實行。直到八十年代,才有了農村戶口子女頂替父母工作的政策。
為了父母跟曉軍,劉曉玲顯然不能一直呆在農村等待改革開放後再來發展。
接近二十年的時間,劉曉玲不想這麽虛度。
那至少要跳兩級才能趕上高考末班車。
外婆身體不好,確實是歲數大了身體底子差、天氣又太熱造成的。
邊月冰及時帶了豬肉和高脂奶粉等回來,夥食開得好,每天又把川貝枇杷膏兌水喝,外婆身體狀況明顯好轉,就連長期的咳嗽症狀也減輕了許多。
邊月冰那麽好強的人也想通了,還是老人的健康重要,不再掛念隊上的工分,安安心心住下來,專心照顧兩個老人的起居生活。
“小弟,你這回了農村,你丈母娘那裏會不會扯啥子拐哦?”邊月冰很擔心。
從小到大,邊守德都是讀書,沒做過農活。在農村怎麽生活還是個未知。
他老婆這次留下來留在廠裏上班,丈母娘住在廠裏,照看他們的獨生子邊無涯。邊守德如果長期在農村老家務農,真不知道這個家會有啥變化。
“到了這一步了,還能咋樣?聽天由命吧。哦,姐夫也該回來了,又是好久沒見。”邊守德一臉頹廢的樣子。
既然把握不住生活的方向,還不是隻能信馬由韁、隨波逐流。
以大女子的本事,娘家人的吃穿用度,邊月冰能夠包起來。但是涉及到工作問題以及幺弟的家庭,邊月冰也想不出轍。
“還要過幾天仁貴才回來,到時候你來劉家壩喝酒。那時媽老漢的身體也要好些咯。”
大哥邊守嗣話不多,就在一邊看著二妹跟小弟。他從小就在外麵混,沒啥文化,看著眼前的二妹和小弟,時光恍惚又回到了從前。
皎潔的月光下,三兄妹在院壩中擺談,不時拿手裏的蒲扇驅趕下煩人的蚊蠅。
盧俊還是跟劉曉玲說好了,這段時間盧嬌嬌交夥食費跟他們一起吃。今後是不是搭夥,等邊月冰回來商量。
“嬌嬌沒有煮過飯,這段時間就讓她跟你學學。萬一邊阿姨不願意搭夥,到時候也能自己弄點簡單的。……我經常過來也不方便。”
“知道了。”
經過幾天的交流,劉曉玲對盧嬌嬌是個什麽樣的人心中有了數。
品行不錯,也沒有驕傲看不起農村人,喜歡擺談聊天。除了不怎麽說家裏的事,也擺些京城裏麵的新聞舊趣。
“我今後也要去京城讀書,讀大學。”劉曉玲道。
跟盧嬌嬌的言談中,劉曉玲也知道盧家的父親在京城也算是高幹。隻是兩個孩子都沒留下來讀大學,感到有些詫異。交淺不能言深,劉曉玲也沒問。
“嗯,等你長大讀大學時,國家的情況應該好轉了。”
說完,兩人扳起手指頭算起劉曉玲高中畢業的時間來。
“暈了!”
劉曉玲突然發現,自己高二那年,國家正好停止高考。
十一妹在上一世因為弟弟曉軍頂父親的班,她在家照顧邊月冰,根本沒考慮讀書的事,所以對高考什麽時候停止招生的並不關注。劉曉玲也沒注意,瀏覽十一妹記憶的時候一掠而過。
躺在空間裏,劉曉玲再一次把十一妹這段時間的記憶捋了一遍。
十一妹在上一世跟盧俊、盧嬌嬌沒有啥關聯,這是目前最大的改變。劉曉玲猜測劉仁貴的工傷死亡,讓邊月冰鬱鬱一生,是十一妹感到遺憾的一部分。
現在,劉曉玲已經打定了主意,不會再讓劉仁貴工傷死亡。但那樣,曉軍也沒了頂班的可能。
這時還沒有頂替的政策,有頂替的現象也是在供銷社、百貨公司和一些街道小廠實行。直到八十年代,才有了農村戶口子女頂替父母工作的政策。
為了父母跟曉軍,劉曉玲顯然不能一直呆在農村等待改革開放後再來發展。
接近二十年的時間,劉曉玲不想這麽虛度。
那至少要跳兩級才能趕上高考末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