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太君幽會
複仇毒妃強勢來襲,撩翻禁欲皇叔 作者:西湖牛肉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四月十五這一日,京都的廟會極為隆重,香客如織,人山人海。
不少小攤商販瞄準了這天,兩邊街市擠滿了大大小小的攤位。
即便到了傍晚,人潮依舊沒有消減。
流珠向來貪嘴好玩,對這樣的熱鬧自是見怪不怪,向她家小姐解釋了一番。
“小姐您不知道,這兒的廟會有一個習俗,叫作‘擠神仙’,傳聞這一天廟裏的神仙會下凡扮做凡人混在人群裏,所以大家都想沾沾這位神仙的仙氣,人越多越擠,就代表這一日沾染的福澤越深厚。”
葉蟬衣望了一眼黑壓壓的人群,打趣道:“那你不去擠擠?”
流珠垂眸望了一眼嶄新的衣裳,連忙搖頭道:“奴婢不去。”
紫鳶抿唇笑道:“小姐,流珠是害怕擠壞了您賞她的衣裳呢。”
主仆三人說說笑笑,順著人流前行。
剛才被打趣了,注意到紫鳶有些泛紅的眼睛,流珠覺得自己“報仇”的機會來了,於是別有深意地開口。
“紫鳶姐姐,以後做鞋子就光明正大些,別晚上熬夜了。你看眼睛都熬得快跟兔子一樣了。”
“你這丫頭……少胡說!”
紫鳶臉上泛起可疑的紅暈,眼裏是遮不住的嬌羞。
看到紫鳶的反常,葉蟬衣心中一動,忍不住詢問道:“紫鳶,你是缺鞋子嗎?明日你挑好看的花樣買兩雙,回頭找我報銷。”
紫鳶的臉色更紅了,連忙搖頭道:“多謝小姐,奴婢不缺鞋子。”
流珠頓時笑嘻嘻地爆料道:“小姐,您不知道,紫鳶姐姐是給姑爺身邊的暗朔做鞋子呢。”
“你……你這嘴碎的丫頭,看我不撕爛你的嘴!”
紫鳶羞赧無比,作勢就要去抓流珠,後者輕巧地躲過。
“小姐,就是前一陣子奴婢出府采買,正遇上暗朔在外麵抓捕王府逃犯,奴婢恰好幫了他。他就送了奴婢一枚發簪作為謝禮。”
紫鳶說到這裏,下意識伸手扶了扶鬢間的鏤空春藤發簪,上麵墜著一顆寶石藍珠子,倒與紫鳶清冷的氣質十分相允。
“奴婢就覺得總該回禮吧。所以便想著還一雙鞋子。”紫鳶說完,垂著眼一臉嬌羞。
葉蟬衣的唇角勾起一抹和煦的笑意,不禁唏噓起來。
男女間的緣分,不就是從瓜葛中開始的麽。
對於暗朔,她還是十分認可的。
畢竟能作為蕭雲寒的貼身侍衛,人品和性情方麵絕對不會有問題。
葉蟬衣淺笑開口,“紫鳶,你年紀也不小了,先和暗朔處著,等時機成熟了,你想嫁人了,記得知會我一聲,到時我會送你一份體麵的嫁妝,也好圓了我們主仆之情。”
紫鳶聞言,頓時著急地表態,“小姐,奴婢和暗朔侍衛清清白白,奴婢要一直侍奉小姐,一輩子不嫁人。”
葉蟬衣抿唇笑道:“你嫁了人照樣可以待在我身邊。再者如果你真跟暗朔走到了一起,豈不是更方便了。畢竟以後我也是要搬進寒王府的。”
紫鳶一時間竟不知如何回話了,小臉憋得跟紅透的柿子一樣。
看到一旁的流珠全程一副看戲的表情,葉蟬衣又打趣起流珠來。
“流珠,你也一樣,日後有心儀的男子,若想嫁人了,告訴我一聲,我一定也讓你風風光光地出嫁。”
“哎呀,小姐,咱們不是在說紫鳶嘛,怎麽又說到了奴婢這裏。”流珠麵皮薄,當下連耳根子都紅了。
葉蟬衣抿唇一笑,也不再說了,心裏卻在暗暗計劃。
今後她一定得潛移默化教導這兩個丫頭一定要自尊自愛,莫要當那不管不顧的戀愛腦。
這個時代依舊秉承的是男人是天,男人可以掌控一切,女人當然也算在其中。她就是要打破這種陋習。
主仆三人說話間,一抬頭便看到特意為葉老太君建立的祠堂就在前麵。
恰好離此不遠有個賣包子的攤子,主仆三人便坐了下來。從這裏正好可以看到祠堂進入的情況。
為了供人瞻仰葉老太君的忠貞高潔,所以祠堂每日都很晚才關門,然而今日不到戌時便已經緊閉大門。
“小姐,方才出府之前,玉屏過來稟報,說老太君今日特意打扮了一番,想來十有八九會來祠堂的。”流珠咬了一口包子,小聲說道。
“就怕她不來。”葉蟬衣的唇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冷笑。
她轉而看向紫鳶,紫鳶會意,立刻答道:“小姐放心,已經派人準備妥當了。”
主仆三人點了兩籠包子,剛吃了一半,就看到有輛馬車停在了祠堂邊,先下車的是個年長的嬤嬤。
隨後下來的人身著黑色鎏羽鬥篷,篷帽遮住了眉眼,隻露出半截高挺的瓊鼻,以及緊抿的充滿威嚴的緋唇。
“小姐,是崔嬤嬤。”流珠壓低聲音道。
崔嬤嬤是葉老太君的心腹,如今崔嬤嬤現身,那另外一個藏頭藏尾的不是葉老太君,又會是何人?
“不急,吃完我們再過去。”
葉蟬衣夾包子的動作微微一頓,眼裏閃過一抹勢在必得的笑意。
再說葉老太君那邊,下了馬車後崔嬤嬤上前叩門,大門很快從裏麵打開。
葉老太君快速進入,隨即大門重新關上,而崔嬤嬤和車夫和往常一樣,自個尋了去處。
“蘭兒,真是想死我了!”
葉老太君剛進去,便被一個小她十歲的強壯男人抱了個滿懷。
蘭兒是葉老太君的閨名。
自從侯老太君離世後,她的閨名也就隻能從這個男人的口中聽到。
葉老太君推開男人,摘下篷帽,露出一張雖上了年紀但保養得宜的麵容。
葉老太君脫下鬥篷,隨意往旁邊一扔,眉眼低垂間,媚態十足。
男人彪悍挺拔,長眉如鬢,眼似寒星,渾身上下充斥著濃烈的陽剛之氣。
葉老太君凝望著眼前的男人,眼裏露出一抹縹緲之色,就像是透過眼前之人在看另外一人。
當初老侯爺去世沒多久,那一年北方大旱,導致顆粒無收,許多災民逃生到京都,她在一次侯府施粥時恰好看到了這個男人。
眼見他與老侯爺有六七分的相似,於是將人留了下來。
不少小攤商販瞄準了這天,兩邊街市擠滿了大大小小的攤位。
即便到了傍晚,人潮依舊沒有消減。
流珠向來貪嘴好玩,對這樣的熱鬧自是見怪不怪,向她家小姐解釋了一番。
“小姐您不知道,這兒的廟會有一個習俗,叫作‘擠神仙’,傳聞這一天廟裏的神仙會下凡扮做凡人混在人群裏,所以大家都想沾沾這位神仙的仙氣,人越多越擠,就代表這一日沾染的福澤越深厚。”
葉蟬衣望了一眼黑壓壓的人群,打趣道:“那你不去擠擠?”
流珠垂眸望了一眼嶄新的衣裳,連忙搖頭道:“奴婢不去。”
紫鳶抿唇笑道:“小姐,流珠是害怕擠壞了您賞她的衣裳呢。”
主仆三人說說笑笑,順著人流前行。
剛才被打趣了,注意到紫鳶有些泛紅的眼睛,流珠覺得自己“報仇”的機會來了,於是別有深意地開口。
“紫鳶姐姐,以後做鞋子就光明正大些,別晚上熬夜了。你看眼睛都熬得快跟兔子一樣了。”
“你這丫頭……少胡說!”
紫鳶臉上泛起可疑的紅暈,眼裏是遮不住的嬌羞。
看到紫鳶的反常,葉蟬衣心中一動,忍不住詢問道:“紫鳶,你是缺鞋子嗎?明日你挑好看的花樣買兩雙,回頭找我報銷。”
紫鳶的臉色更紅了,連忙搖頭道:“多謝小姐,奴婢不缺鞋子。”
流珠頓時笑嘻嘻地爆料道:“小姐,您不知道,紫鳶姐姐是給姑爺身邊的暗朔做鞋子呢。”
“你……你這嘴碎的丫頭,看我不撕爛你的嘴!”
紫鳶羞赧無比,作勢就要去抓流珠,後者輕巧地躲過。
“小姐,就是前一陣子奴婢出府采買,正遇上暗朔在外麵抓捕王府逃犯,奴婢恰好幫了他。他就送了奴婢一枚發簪作為謝禮。”
紫鳶說到這裏,下意識伸手扶了扶鬢間的鏤空春藤發簪,上麵墜著一顆寶石藍珠子,倒與紫鳶清冷的氣質十分相允。
“奴婢就覺得總該回禮吧。所以便想著還一雙鞋子。”紫鳶說完,垂著眼一臉嬌羞。
葉蟬衣的唇角勾起一抹和煦的笑意,不禁唏噓起來。
男女間的緣分,不就是從瓜葛中開始的麽。
對於暗朔,她還是十分認可的。
畢竟能作為蕭雲寒的貼身侍衛,人品和性情方麵絕對不會有問題。
葉蟬衣淺笑開口,“紫鳶,你年紀也不小了,先和暗朔處著,等時機成熟了,你想嫁人了,記得知會我一聲,到時我會送你一份體麵的嫁妝,也好圓了我們主仆之情。”
紫鳶聞言,頓時著急地表態,“小姐,奴婢和暗朔侍衛清清白白,奴婢要一直侍奉小姐,一輩子不嫁人。”
葉蟬衣抿唇笑道:“你嫁了人照樣可以待在我身邊。再者如果你真跟暗朔走到了一起,豈不是更方便了。畢竟以後我也是要搬進寒王府的。”
紫鳶一時間竟不知如何回話了,小臉憋得跟紅透的柿子一樣。
看到一旁的流珠全程一副看戲的表情,葉蟬衣又打趣起流珠來。
“流珠,你也一樣,日後有心儀的男子,若想嫁人了,告訴我一聲,我一定也讓你風風光光地出嫁。”
“哎呀,小姐,咱們不是在說紫鳶嘛,怎麽又說到了奴婢這裏。”流珠麵皮薄,當下連耳根子都紅了。
葉蟬衣抿唇一笑,也不再說了,心裏卻在暗暗計劃。
今後她一定得潛移默化教導這兩個丫頭一定要自尊自愛,莫要當那不管不顧的戀愛腦。
這個時代依舊秉承的是男人是天,男人可以掌控一切,女人當然也算在其中。她就是要打破這種陋習。
主仆三人說話間,一抬頭便看到特意為葉老太君建立的祠堂就在前麵。
恰好離此不遠有個賣包子的攤子,主仆三人便坐了下來。從這裏正好可以看到祠堂進入的情況。
為了供人瞻仰葉老太君的忠貞高潔,所以祠堂每日都很晚才關門,然而今日不到戌時便已經緊閉大門。
“小姐,方才出府之前,玉屏過來稟報,說老太君今日特意打扮了一番,想來十有八九會來祠堂的。”流珠咬了一口包子,小聲說道。
“就怕她不來。”葉蟬衣的唇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冷笑。
她轉而看向紫鳶,紫鳶會意,立刻答道:“小姐放心,已經派人準備妥當了。”
主仆三人點了兩籠包子,剛吃了一半,就看到有輛馬車停在了祠堂邊,先下車的是個年長的嬤嬤。
隨後下來的人身著黑色鎏羽鬥篷,篷帽遮住了眉眼,隻露出半截高挺的瓊鼻,以及緊抿的充滿威嚴的緋唇。
“小姐,是崔嬤嬤。”流珠壓低聲音道。
崔嬤嬤是葉老太君的心腹,如今崔嬤嬤現身,那另外一個藏頭藏尾的不是葉老太君,又會是何人?
“不急,吃完我們再過去。”
葉蟬衣夾包子的動作微微一頓,眼裏閃過一抹勢在必得的笑意。
再說葉老太君那邊,下了馬車後崔嬤嬤上前叩門,大門很快從裏麵打開。
葉老太君快速進入,隨即大門重新關上,而崔嬤嬤和車夫和往常一樣,自個尋了去處。
“蘭兒,真是想死我了!”
葉老太君剛進去,便被一個小她十歲的強壯男人抱了個滿懷。
蘭兒是葉老太君的閨名。
自從侯老太君離世後,她的閨名也就隻能從這個男人的口中聽到。
葉老太君推開男人,摘下篷帽,露出一張雖上了年紀但保養得宜的麵容。
葉老太君脫下鬥篷,隨意往旁邊一扔,眉眼低垂間,媚態十足。
男人彪悍挺拔,長眉如鬢,眼似寒星,渾身上下充斥著濃烈的陽剛之氣。
葉老太君凝望著眼前的男人,眼裏露出一抹縹緲之色,就像是透過眼前之人在看另外一人。
當初老侯爺去世沒多久,那一年北方大旱,導致顆粒無收,許多災民逃生到京都,她在一次侯府施粥時恰好看到了這個男人。
眼見他與老侯爺有六七分的相似,於是將人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