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出了帳篷,隻見峽穀後方的兩千騎兵,和台源上的步兵、弓箭手,都在向峽穀外麵集結。


    大軍步履雄健,氣勢恢弘,望之,頓感一股肅殺之氣由心而生。


    見昝瑞幾人都背著手,在峽穀邊上看熱鬧,


    李曉明奔過去問道:“怎麽回事,怎麽大軍集結也沒人喊我?”


    昝瑞笑道:“怎地沒人喊你?南陽王一大早就派人過來,


    說你要是醒了,就去前麵找他,今天要與河邊上的秦州叛軍決戰了。”


    李曉明聞言,顧不上洗漱,急急忙忙地尋了盔甲,費了一番功夫套在身上,


    又挑了一匹匈奴大健馬騎上去,讓昝瑞等人都留在峽穀裏不要出來,自己也跟著大軍出了峽穀。


    等出了峽穀,遠遠地看見劉胤和路鬆多等人,都是全身盔甲,正立馬在台源之下,看著大軍結陣。


    李曉明急忙策馬過去,紅著臉向劉胤拱手道:“殿下,卑職來遲,萬望恕罪。”


    劉胤笑道:“快免禮吧,我知你酒醉,本來就沒打算叫你過來,何罪之有呀?”


    路鬆多在一旁陰陽怪氣地笑道:“殿下此言差矣,


    今日如此大的場麵,陳將軍若不在此助助威,我軍怎能大勝?”


    李曉明懶得理他,隻撇撇嘴,不說話。


    抬頭看向三裏之外的叛軍時,隻見渭河之上早已經多了一條浮橋,叛軍已將對岸的數千戰馬牽了過來。


    這下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兵,人數都多於匈奴人了。


    匈奴人正在集結的時候,叛軍也早就看見了這邊的動靜,此時也正在集結。


    劉胤擔心地對路鬆多說道:“叛軍的騎兵遠勝於我們,如此結陣與他們正麵對抗,是否吃虧?”


    路鬆多傲然一笑道:“殿下放心,河岸南北不過數裏,騎兵根本施展不開,不過是擺設罷了,


    此戰仍是以步兵和弓箭手角力,


    我軍昨天打掃戰場時,又得了數百副盔甲,數萬支箭矢,


    加上之前剩餘的,目前我軍有一千多副盔甲,十數萬支羽箭。


    而叛軍箭矢多已用盡,


    況且他們昨日傷亡眾多,哪還有一點士氣,此時正是強弩之末,我料他們必敗無疑,


    今日一戰,必要將他們趕過渭河,以彌補昨日放棄天險之過失。”


    說著又斜著眼瞅了瞅李曉明,鼻子裏哼然有聲。


    少頃,匈奴人集合完畢,路鬆多大吼一聲:“傳我將令,諸軍以鶴翼陣對敵。”


    數名傳令兵立刻飛馬過去高聲傳令,在軍中將校的指揮下,大軍開始變換陣型。


    仍是張春指揮兩千重甲長槍兵,排成兩個長隊,作為對敵的先鋒,


    重甲長槍兵的後麵,是排成兩個半圓隊形的兩千盾刀兵,像是鶴的兩個翅膀,


    既能斬殺突破長槍隊的敵人,又能防備兩翼被敵軍穿插。


    鶴翼後麵,是數千弓箭手方陣,弓箭手的兩側,各有一千手持長槍的騎兵,防備敵軍騎兵包抄。


    最後方,則是個數百精銳步兵組成的圓陣,護衛劉胤、路鬆多等一眾主將。


    匈奴人這邊的鶴翼陣剛剛排列完畢,


    對麵叛軍的陣形也已排好,秦州將領為了發揮人數優勢,用的是最簡單的雁行陣,


    最前麵的一排排,是人數達五六千的長槍陣,後麵兩側一字排開,最前排的是兩排盾刀兵,


    隻是叛軍攜帶的盾牌不多,士兵手裏拿著的,


    多是因昨日吃了匈奴弓箭的大虧,而臨時用木頭粗製的木盾。


    盾刀兵的後麵,又全是橫排的長槍兵,


    最後麵也有兩三千弓箭手組成的弓箭陣,


    軍陣的兩側,各有近兩千的騎兵護衛兩翼。


    李曉明自打穿越到這個時代,雖然也指揮過數場大戰,


    但那些戰事要麽是偷襲,要麽是埋伏,要麽是運動戰,都有投機取巧的成份在裏麵,


    像今天這樣,雙方嚴陣對壘,明刀明槍地,以戰陣對戰廝殺的情景,他還是第一次見。


    看著敵兵人數眾多,不禁心中打鼓,不住地往台塬方向看,


    想找尋個好攀爬的地方,萬一匈奴人潰敗了,自己好一溜煙地爬到台塬上去。


    大戰在即,路鬆多向劉胤拱手道:“兩軍即將開戰,請殿下暫到台塬之上觀戰。”


    劉胤凜然道:“諸位都要與敵拚殺,本王怎能臨戰避開,我與你們幾位,同在後麵圓陣之中吧!”


    路鬆多與李曉明,都苦勸劉胤到後方台塬暫避,劉胤隻是不聽。


    正說著呢,對麵叛軍陣營已經向前緩緩開動,


    路鬆多一聲令下,匈奴人的鶴翼陣也齊頭並進,迎了上去。


    劉胤和路鬆多、李曉明、塔頓等十數名將領,俱都進入後方圓陣之中。


    眼看雙方就要進入弓箭射程,一場殊死大戰即將展開之際。


    隻見對麵的叛軍,突然齊齊地停住腳步,軍陣之中緩緩走出一簇人馬,


    約有數十騎,朝著匈奴人的陣營而來,身後的一眾叛軍卻並未跟進。


    劉胤等人頗覺奇異,路鬆多也下令讓大軍停住,弓箭手戒備,隻待對方一行人進入射程,便放箭射殺。


    正在觀望之際,隻見從那數十騎之中,又縱馬跑出一騎,


    向匈奴人這邊高聲喊道:“不要放箭,我家將軍請南陽王殿下出陣說話。


    不要放箭,我家將軍請南陽王出陣說話,不要放箭,我家將軍請南陽王出陣說話......”


    那人連喊了數聲,方才返回,


    劉胤冷笑道:“先不要放箭,看看他們在搞什麽名堂。”


    叛軍的數十騎騎兵,一直走到距離匈奴軍陣數十步的地方,才勒馬停下。


    從騎兵之中,又緩緩走出一騎將領,這名將領顯然職位不低,左右各有兩名騎兵手舉木盾護住,


    隻聽這名將領一聲高呼:“我乃秦州涼王麾下大將軍陳集,請南陽王劉胤殿下出陣一敘。”


    劉胤對眾將笑道:“走,咱們也出陣看看去。”


    李曉明急忙下馬,到軍中取了一杆長槍,兩麵盾牌,與塔頓二人一左一右地護住劉胤。


    劉胤帶著一眾將校,走到那群騎兵對麵,推開盾牌,


    高聲斥責道:“陳集,陛下委任你兄弟二人鎮守隴右,從未虧待過你們,何故行反叛之事耶?”


    陳集也推天盾牌,露出真容,


    隻見他雖年近半百,但身材緊健,目光炯炯,一雙大手筋骨暴起,看起來十分有力。


    陳集聽了劉胤的話,哈哈笑道:“南陽王殿下此言差矣!


    我兄弟二人原是晉人,自然是效忠於晉國天子,


    反倒是汝等胡虜夷狄,全然忘記了,當初天朝施加與你們的恩惠,


    你們劉氏竊居關中,倒行逆施已久,我今日特奉兄長涼王之命,率領大軍,必要收回故土。


    殿下兵少,我勸殿下引兵退去,可暫保無虞,


    若不聽我良言相勸,一旦開戰,勢必玉石俱焚,到那時,悔之晚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台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台僧並收藏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