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與張春率領的匈奴重步兵廝殺的秦州兵,回頭看看己方大營,燃起的熊熊大火,紛紛膽寒。


    孫文宇哈哈笑道:“大人,此次夜襲到這裏其實就算成功了。”


    “嗯,隻是這樣麽?”


    李曉明心中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心想,反正指揮的是匈奴人,何必再像以前一樣謹慎?


    按理說,此次夜襲火攻,已經算是成功了,


    至於匈奴人傷亡多少,士兵是死是活,何必在意?


    不妨冒險試試心中的念頭,若是成功了,或許可以挾大勝之功,向劉胤提提條件,


    大家好聚好散,讓我們全身而退,繼續上路出發,向東尋李許和郡主去。


    想到這裏,向眾人說道:“劃著木筏,去到放火箭的那三名校尉那裏。”


    木筏緩緩逼近,待到近前,


    隻見水麵上一字排開的,近二百條木筏上的弓箭手,仍然在沒命地朝著叛軍大營釋放火箭。


    叛軍大營此時已是一片火海,兩百多座營房都在熊熊燃燒,


    北風卷起火焰,盤旋著升到空中,像一道道火龍,十分嚇人。


    多有提著木桶救火的叛軍士兵,逃跑不及,被卷進火海的。


    軍營旁邊有一整廄的戰馬,約有數十匹,因與軍營距離尚遠,被人忽視,未及時放出,


    待到火勢無法控製時,才有叛軍士兵想起,


    人還未跑到,大風卷著烈焰已經襲來,


    馬匹慘叫嘶鳴,數十匹戰馬渾身帶火衝破馬廄,四處亂撞,更添混亂。


    秦州大軍征用的一眾民夫們,率先四散逃跑,


    又有不明所以的叛軍士兵,見整個軍營已被大火吞沒,以為已經打了敗仗,也爭相逃跑。


    場麵極度混亂,現場的將領也製止不住,好端端的一支先鋒大軍,此時已潰散一半。


    李曉明帶著孫文宇、沈寧眾人,正在一大片木筏當中,尋找三名校尉,


    隻聽後麵傳來惶急的呼喊之聲,“陳將軍......陳將軍......”


    李曉明和眾人回頭一看,隻見一條木筏急速劃來,待到近前,卻是塔頓,


    火把光亮的映照下,隻見塔頓臉色蒼白,額頭上掛著豆大的汗珠。


    李曉明疑問道:“你不在前麵支援張春將軍,跑到這裏做什麽?不想要腦袋了麽?”


    塔頓拱手急道:“張春將軍所率之軍,已被敵軍團團圍住,現在撤也撤不下來了,怎麽辦?”


    李曉明聞言一驚,心想,本是個大勝仗,若是張春的一千重步兵折在這裏了,即便仍是個勝仗,終歸有所缺憾。


    略想了想,臉上作色,向塔頓怒道:“讓你支援張春的,你支援的什麽?


    你的五百弓箭手都是飯桶麽?張春他們若是回不來了,你也不用回來了。”


    塔頓聞言,臉色漲紅,額頭上青筋暴起,


    憋了半天,說道:“罷了罷了,我們也上去算了,請將軍看好我們的木筏,我帶人登岸了。”


    說罷,讓手下劃著木筏,火速又回去了。


    李曉明眾人一路搜尋,終於在最東邊的木筏上,看見了那三名校尉,


    這三個家夥,見叛軍二百多座營房俱被燒毀,軍令已經完成,找了個最安全的地方,正聚在一起談笑風生,


    李曉明帶著督戰隊趕到,大吼道:“你們三個混蛋在幹些什麽?


    知不知道前麵的弟兄們,已經被敵軍圍困了?”


    三人見督戰隊到來,都為之一凜,紛紛止住說笑,


    一名校尉拱手道:“將軍,我們放火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敵軍大營已盡被焚毀。”


    李曉明板著臉,沒好氣地說道:“現在又有新命令了,


    本將現令你三人,率領所部兵卒,迅速靠岸,


    每筏隻留一人看守,餘者全部登岸擊敵,救張春將軍之軍脫困,不得有誤。”


    三人麵麵相覷,都不想動,


    先前那人又拱手道:“將軍,我等所率之兵皆是弓箭手,


    一無盔甲在身,二無長槍迎敵,貿然上岸,實是後果難料,請將軍......”


    話還沒說完,李曉明大怒道:“大膽,竟敢臨戰抗命,督戰隊何在?”


    還沒等李曉明下令,沈寧舉著火槍從後麵快步上前,對準此人扣動了扳機。


    “砰”的一聲,這名說話的校尉仰麵朝天,直挺挺地栽倒在木筏之上,


    剩餘兩名校尉,望著地上同伴的屍體,驚的目瞪口呆,


    李曉明指著二人,聲色俱厲地道:“抗命者就地處決。”


    兩人見了棺材才掉淚,紛紛拱手作揖道:“願遵陳將軍之命,立刻率軍登岸。”


    其中一名校尉高聲喊道:“眾軍聽令,隨我登岸擊敵,有敢退後者斬。”


    二人連呼數遍,水麵上的近二百條木筏才慢慢騰騰地開動,向南岸駛去,


    李曉明帶著督戰隊,在後麵連連催促,但凡有劃得慢的、掉隊的,先撿倒黴的用火槍打死一個,


    於是,匈奴眾軍惶恐,爭先恐後地向南岸劃去,


    李曉明跟在後麵,快到岸邊時,就看見張春率領的重步兵,已變為圓陣,


    正被四五千秦州殘兵團團圍困,一千匈奴重甲兵,估計隻剩餘六百人左右。


    那些敵軍將領眼見大營被燒,強行堵截回來這四五千人,失敗的怒火,全發泄在張春的這一千重步兵身上。


    一眾秦州將官手提環首刀,在外圍不停地吆喝督戰,想盡殲這支頑敵,以贖敗軍之罪。


    張春率領的重步兵,幾乎斬殺了與自身同等數量的敵人,


    奈何敵人兵多,殺之不盡,且身上盔甲沉重,雖能抵擋刀槍,但作戰已久,體力消耗巨大,


    這剩餘的六百來人,此刻幾乎隻靠著身上的盔甲,抵擋敵人一輪又一輪的衝擊,


    許多人筋疲力盡,連手裏的長槍都抬不起來了,已是強弩之末。


    塔頓率領的五百人,此刻已經登岸,


    都舉著腰刀在外圍,奮力與敵軍廝殺,想突破敵軍包圍,救張春眾人出來。


    張春見外圍有救兵前來,大吼一聲,親自挺著長槍在前麵狂捅亂刺,


    企圖衝破包圍,與塔頓的五百救兵匯合。


    隻是敵兵是他們人數的七八倍,外圍又有敵軍將官督戰,


    盡管張春和塔頓眾人勇猛殺敵,但敵人就是抵死不退。


    照這樣下去,塔頓所率領的五百人,要麽被趕下水去,要麽也有可能與張春眾人一樣被包圍。


    正在危急關頭,隻聽東邊的水邊,響起震耳欲聾的喊殺之聲,


    敵兵和張春眾人都舉目去看,隻見無數匈奴軍兵揮舞著環首刀,從東邊殺來。


    秦州軍兵大驚,不少人大呼道:“匈奴援軍來啦,匈奴援軍又來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台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台僧並收藏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