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鳥脫牢籠
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 作者:明台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曉明此番和楊初來校場演武,本就是為了逃跑,
因此,事先便穿好了全套的盔甲,為的是防止匈奴追兵放箭,
又不恥下問,連遭遇追兵時的射箭姿勢,也問的清清楚楚,
又現學現賣地,在教場上練了兩把,大差不差,
反正身上有盔甲,這東西在作戰之時,真是極其重要,
穿了這個玩意,就算半瓶子醋,也能上陣殺敵了,
就算打不贏,策馬逃跑也沒有問題了,不擔心做刺蝟。
正欲不告而別,策馬逃跑,哪知道最後讓楊初幫忙拿麻袋時,竟讓這家夥給識破了。
他不禁心中大驚,咽了咽口水,忽悠楊初道:“就算沒了老師,
你就照著我剛給你說的步驟,一直練下去,早晚能成的。”
楊初臉紅道:“老師,你都教全我了麽?還有沒有......”
李曉明急道:“當然都教給你了,若不信時,你和我一起走。”
“我是走不了,若是走了,怕是匈奴人隨時都有借口出兵仇池了。”
楊初將手裏的麻袋遞給李曉明,又從旁邊槍架上拿過一杆長槍,一並交給他,
失魂落魄地說道:“老師,您保重吧!”
李曉明接過麻袋,隔著袋子摸了摸裏麵的寶貝,
對楊初說了聲:“賢徒,咱們後會有期了。”
正欲拍馬衝門而去,隻聽楊初又在後麵小聲的地提醒道:“老師可從西門而出,先向西邊走,
那邊是秦州陳安的底盤,匈奴人不敢追過去。”
李曉明拱手謝過,撥轉馬頭,猛地一拍馬,驟然加速向校場西門疾馳而去。
那邊十多名匈奴人看這情景不大對頭,都跑了過來,
問楊初道:“姓陳的蠻子怎地騎馬出去了?”
楊初隨口說道:“陳將軍出去練習騎射去了。”
匈奴兵中的一名領頭的驚道:“看他這副模樣,不像是練習騎射,隻怕是逃跑了吧?”
別一個也附和道:“這蠻子八成是闖關要跑,各位,趕緊騎上馬追將上去,
實在不行就射翻他,有具屍體在,總能向上麵交差,比讓他跑了強。”
一眾匈奴兵正要去牽馬,楊初突然出手,一把攥那個領頭的匈奴人,
責問道:“我是校尉,你剛剛和我講話時,為何不行軍禮,是哪個教你們如此無法無天的?”
“哎......哎......楊校尉,你這是幹嘛呢......”
這人見他突然較起這個真來了,一時反應不過來,支支吾吾地說不出來話。
旁邊的人勸解道:“楊校尉,咱們私下裏不都是這樣麽?怎地今天突然如此計較?”
楊初又一把攥住這人的衣領,怒道:“放屁,軍法大如山,你們眼裏還有沒有軍法了?
走走走,我帶你們兩個去見你們將軍,我倒要看看他是如何帶的兵。”
十幾名匈奴人都聚了上來,有勸解的,也有想將三人拉開的。
楊初隻是拿著雞毛當令箭,不依不饒,死攥著二人要去見他們的上官說理。
其人被他攥住的一人,按耐不住,怒道:“楊校尉,你給我放手,
我看你是一向囂張慣了,別以為我們怕你,
便是跟你去見了路鬆多將軍,你又能怎麽地?”
楊初針鋒相對的冷笑道:“好呀,我今天倒要看看,你們在路鬆多將軍麵前,到底有多大麵子?”
漸漸地,連軍營裏的人也都跑上來圍住看熱鬧。
這邊李曉明背著弓箭,提著長槍,急急慌慌地向校場西門衝了過去,
守門的匈奴士兵見他全副武裝,還有全盔,以為是個有緊急公務的將領,
不但無人攔阻,反而遠遠地就為他移開拒馬,打開營門,
李曉明就這樣快速地出了轅門,瘋狂地向西奔逃,
原以為,後麵肯定會有一群窮凶極惡的匈奴兵來追他,
哪知奔逃了個把時辰,並不見後麵有一個追兵。
看看匈奴駿馬已經累的口吐白沫,
他心想,可別把馬給累死了,
要是沒了馬,自己人生地不熟的,徒步在胡人的底盤上行走,那可太危險了。
於是將速度降下來,慢慢地向前又走了一段路,看到了一條涇河的支流小河溝,
他下了馬,將馬牽到河溝邊上飲水,飲足了水,又將馬牽到路邊的麥田裏,讓馬吃飯。
看著大口咀嚼麥苗的駿馬,他在心裏盤算,
往西邊進入秦州,至少也有一二百裏,雖然能躲過匈奴人的追捕,
但王吉、沈寧眾人,還有公主、郡主眾人,可是都在東邊扶風郡那一帶,
若去了秦州,豈不是與眾人背道而馳,越來越遠?
再說了,秦州那邊也是胡人,以氐人居多,恐怕並不比匈奴人溫和。
想來想去,還是覺得盡快尋到自己人最要緊,
他打算向南過了渭河,仍然從羌人的底盤,一路向西而去,
打定了主意,於是費勁找了個高坡,站在高坡上麵上了馬,
又向西走了一段路,終於看到個向南的黃土小道,便撥轉馬頭,向南往渭河方向而去。
如今調轉了方向,便是再有追兵,恐怕也難以再追上自己,
李曉明為了節省馬力,讓馬緩緩而行,隻比步行略快些,
如此一直走到傍晚,前麵看見一座城池,估計是個縣城,
李曉明見這座縣城,大開著城門,門口人來人往,一派祥和景象。
他這一天,又是練箭,又是逃亡的,忙碌了一下午,此時又疲乏又饑渴,
便想進城去吃喝一頓,睡上一覺,隻是沒有路引文書,也不知道能不能進的去城裏。
他從懷裏捏了塊碎銀子,牽了馬,慢慢地走到城門口,
原以為守城門的胡人士兵,肯定要盤問他一番,要萬一不讓進城,他打算給塊銀子賄賂賄賂士兵。
哪知那兵卒遠遠地掃了他兩眼,露出些自卑的神情,低下頭,並不說話。
李曉明莫名其妙地徑直入了縣城,
邊走邊想,估計胡人軍隊中,有全副盔甲穿的都是大官,小兵不敢為難。
向路邊擺攤的胡人小販打聽了,
原來此地名為陰密縣,屬安定郡管轄範圍,
前天匈奴兵對奔逃的氐族百姓,大殺大搶的雍縣,就在東邊數十裏處,
李曉明在縣城裏轉悠了一會,
見陰密縣城雖大,卻是一派蕭條,商販行人屈指可數,遠不如成國的縣城繁華熱鬧,
心中不由得歎息,原本關中之地是最富庶繁華的,
如今淪為胡人之手後,弄的生民凋零,百業不興,
估計路邊寥寥的幾間店鋪,也是當初最先入關的胡人,從漢人手裏搶奪來的。
.
因此,事先便穿好了全套的盔甲,為的是防止匈奴追兵放箭,
又不恥下問,連遭遇追兵時的射箭姿勢,也問的清清楚楚,
又現學現賣地,在教場上練了兩把,大差不差,
反正身上有盔甲,這東西在作戰之時,真是極其重要,
穿了這個玩意,就算半瓶子醋,也能上陣殺敵了,
就算打不贏,策馬逃跑也沒有問題了,不擔心做刺蝟。
正欲不告而別,策馬逃跑,哪知道最後讓楊初幫忙拿麻袋時,竟讓這家夥給識破了。
他不禁心中大驚,咽了咽口水,忽悠楊初道:“就算沒了老師,
你就照著我剛給你說的步驟,一直練下去,早晚能成的。”
楊初臉紅道:“老師,你都教全我了麽?還有沒有......”
李曉明急道:“當然都教給你了,若不信時,你和我一起走。”
“我是走不了,若是走了,怕是匈奴人隨時都有借口出兵仇池了。”
楊初將手裏的麻袋遞給李曉明,又從旁邊槍架上拿過一杆長槍,一並交給他,
失魂落魄地說道:“老師,您保重吧!”
李曉明接過麻袋,隔著袋子摸了摸裏麵的寶貝,
對楊初說了聲:“賢徒,咱們後會有期了。”
正欲拍馬衝門而去,隻聽楊初又在後麵小聲的地提醒道:“老師可從西門而出,先向西邊走,
那邊是秦州陳安的底盤,匈奴人不敢追過去。”
李曉明拱手謝過,撥轉馬頭,猛地一拍馬,驟然加速向校場西門疾馳而去。
那邊十多名匈奴人看這情景不大對頭,都跑了過來,
問楊初道:“姓陳的蠻子怎地騎馬出去了?”
楊初隨口說道:“陳將軍出去練習騎射去了。”
匈奴兵中的一名領頭的驚道:“看他這副模樣,不像是練習騎射,隻怕是逃跑了吧?”
別一個也附和道:“這蠻子八成是闖關要跑,各位,趕緊騎上馬追將上去,
實在不行就射翻他,有具屍體在,總能向上麵交差,比讓他跑了強。”
一眾匈奴兵正要去牽馬,楊初突然出手,一把攥那個領頭的匈奴人,
責問道:“我是校尉,你剛剛和我講話時,為何不行軍禮,是哪個教你們如此無法無天的?”
“哎......哎......楊校尉,你這是幹嘛呢......”
這人見他突然較起這個真來了,一時反應不過來,支支吾吾地說不出來話。
旁邊的人勸解道:“楊校尉,咱們私下裏不都是這樣麽?怎地今天突然如此計較?”
楊初又一把攥住這人的衣領,怒道:“放屁,軍法大如山,你們眼裏還有沒有軍法了?
走走走,我帶你們兩個去見你們將軍,我倒要看看他是如何帶的兵。”
十幾名匈奴人都聚了上來,有勸解的,也有想將三人拉開的。
楊初隻是拿著雞毛當令箭,不依不饒,死攥著二人要去見他們的上官說理。
其人被他攥住的一人,按耐不住,怒道:“楊校尉,你給我放手,
我看你是一向囂張慣了,別以為我們怕你,
便是跟你去見了路鬆多將軍,你又能怎麽地?”
楊初針鋒相對的冷笑道:“好呀,我今天倒要看看,你們在路鬆多將軍麵前,到底有多大麵子?”
漸漸地,連軍營裏的人也都跑上來圍住看熱鬧。
這邊李曉明背著弓箭,提著長槍,急急慌慌地向校場西門衝了過去,
守門的匈奴士兵見他全副武裝,還有全盔,以為是個有緊急公務的將領,
不但無人攔阻,反而遠遠地就為他移開拒馬,打開營門,
李曉明就這樣快速地出了轅門,瘋狂地向西奔逃,
原以為,後麵肯定會有一群窮凶極惡的匈奴兵來追他,
哪知奔逃了個把時辰,並不見後麵有一個追兵。
看看匈奴駿馬已經累的口吐白沫,
他心想,可別把馬給累死了,
要是沒了馬,自己人生地不熟的,徒步在胡人的底盤上行走,那可太危險了。
於是將速度降下來,慢慢地向前又走了一段路,看到了一條涇河的支流小河溝,
他下了馬,將馬牽到河溝邊上飲水,飲足了水,又將馬牽到路邊的麥田裏,讓馬吃飯。
看著大口咀嚼麥苗的駿馬,他在心裏盤算,
往西邊進入秦州,至少也有一二百裏,雖然能躲過匈奴人的追捕,
但王吉、沈寧眾人,還有公主、郡主眾人,可是都在東邊扶風郡那一帶,
若去了秦州,豈不是與眾人背道而馳,越來越遠?
再說了,秦州那邊也是胡人,以氐人居多,恐怕並不比匈奴人溫和。
想來想去,還是覺得盡快尋到自己人最要緊,
他打算向南過了渭河,仍然從羌人的底盤,一路向西而去,
打定了主意,於是費勁找了個高坡,站在高坡上麵上了馬,
又向西走了一段路,終於看到個向南的黃土小道,便撥轉馬頭,向南往渭河方向而去。
如今調轉了方向,便是再有追兵,恐怕也難以再追上自己,
李曉明為了節省馬力,讓馬緩緩而行,隻比步行略快些,
如此一直走到傍晚,前麵看見一座城池,估計是個縣城,
李曉明見這座縣城,大開著城門,門口人來人往,一派祥和景象。
他這一天,又是練箭,又是逃亡的,忙碌了一下午,此時又疲乏又饑渴,
便想進城去吃喝一頓,睡上一覺,隻是沒有路引文書,也不知道能不能進的去城裏。
他從懷裏捏了塊碎銀子,牽了馬,慢慢地走到城門口,
原以為守城門的胡人士兵,肯定要盤問他一番,要萬一不讓進城,他打算給塊銀子賄賂賄賂士兵。
哪知那兵卒遠遠地掃了他兩眼,露出些自卑的神情,低下頭,並不說話。
李曉明莫名其妙地徑直入了縣城,
邊走邊想,估計胡人軍隊中,有全副盔甲穿的都是大官,小兵不敢為難。
向路邊擺攤的胡人小販打聽了,
原來此地名為陰密縣,屬安定郡管轄範圍,
前天匈奴兵對奔逃的氐族百姓,大殺大搶的雍縣,就在東邊數十裏處,
李曉明在縣城裏轉悠了一會,
見陰密縣城雖大,卻是一派蕭條,商販行人屈指可數,遠不如成國的縣城繁華熱鬧,
心中不由得歎息,原本關中之地是最富庶繁華的,
如今淪為胡人之手後,弄的生民凋零,百業不興,
估計路邊寥寥的幾間店鋪,也是當初最先入關的胡人,從漢人手裏搶奪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