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官聞言亦是大怒,罵李曉明道:“不識抬舉的東西,


    四殿下是陛下之子,以後登基了,不管是漢中還是成都,都是殿下的,誰能管得著?


    來人,給我圍起來,一個也別想走。”


    這邊眾人一見形勢不對,急忙掣出火槍,架上火炮,準備動手。


    李許在馬車裏按捺不住,又要衝出去打耳光。


    拓跋義律急忙拉住他道:“殿下不可出去,看李霸手下這般囂張光景,


    顯然已經不把你們成國朝廷放在眼裏,此人必是已下決心要起事造反,


    你若出去亮明身份,正如羊入虎口。”


    李許聽這話有理,隻得忍住脾氣,暫觀其變。


    隨著那將官的一聲令下,眾人四周呼啦啦地,圍上來一、二百號手持長槍的士兵,


    看此情景,李曉明不禁頭皮發麻,


    心想,這樣的近戰,火槍火炮已失去優勢,


    況且此時在對方城中,人家便是再調來一兩千人,也是一句話的事,這可怎麽辦?


    那將官嘿嘿冷笑,指著李曉明道:“我好心留你們在漢中吃飯,你剛才卻敢罵我,等下看我怎麽收拾你。”


    李曉明大窘,形勢逼人,再也逞不得強,


    急忙又陪上笑臉道:“將軍,你看這話怎麽說的?剛剛不是不認識您嗎?


    既是將軍要留我們,我們就在此當兵算了,正好不去北方冒那險了。”


    “嘿嘿嘿,剛剛不是挺硬氣的?這會服軟也晚了,


    來人,將他們全部綁上,一個個吊起來,先打上五十軍棍,打的服帖了再當兵也不遲。”


    眾人一聽這話,個個紅了眼珠,都抄起家夥要拚命,


    李曉明見事已至此,也急忙退後兩步,拔出腰間手銃,


    準備先打死此人,再亮出身份,震懾士兵。


    正在劍拔弩張之時,李曉明隊伍後麵走出一人,


    向這名囂張地將官笑道:“討逆將軍,別來無恙呀!”


    那將官看到此人,不覺一愣,驚疑地問道:“這不是武丁關的李虎校尉麽?你怎麽來我沔陽城了?”


    原來這名將官,正是李霸的心腹,討逆將軍李世。


    先前劍門關偏將軍李濤口中所說,他在漢中有個好朋友馬尚,正是與這討逆將軍李世不和。


    李虎向李世抱拳道:“李將軍,這商隊的老板李大,乃是我家明威將軍的摯友,所以特派我一路護送他們出關,


    今日還請行個方便,就讓我們離去吧!”


    李世警惕道:“我沔陽城與你們武丁關井水不犯河水,你李校尉要走,盡可離去,


    隻是最近四皇子征兵之任極重,他們這些人先在我這裏充幾天人頭吧!


    算是幫我的忙了,日後我自會放了他們。”


    李虎笑道:“李將軍,您也知道咱們兩城,向來互不幹涉的,若是今日將軍必要扣留明威將軍的朋友,


    我也無話可說,隻好回去如實稟報就是了,


    隻不過,不知道李將軍在成都的家人,若是要來看望將軍,


    走不走這金牛道,過不過我們武丁關?”


    李世聞言大驚,


    心想,四皇子從成都回來後,強硬攤派征兵任務,必是要起事了,


    我這幾天正要遣人去成都,搬取家小過來,若是與武丁關守將結了仇,那我這一家老小可算完了。


    想到此處,連忙換上一副笑臉,說道:“李校尉言重啦!我不過是開個玩笑罷了,


    明威將軍的朋友,誰敢扣留?


    李校尉,你們是吃了飯再走,還是現在就要趕路?”


    李虎拱手道:“不敢叨擾,我們這就出發,前去陳倉道。”


    李世將手一揮,一眾士兵讓開道路,於是眾人脫身,急急忙忙地出了沔陽城。


    李世呆呆地看著商隊離去的背影,


    旁邊一名副將道:“將軍,成都那邊不是說,商隊裏有李許麽?


    您這樣將他們放走了,咱們怎麽向四皇子交待?”


    “如何不能交代?刺殺的不也失敗了麽?


    記住,月末了,後天回南鄭見了殿下,若是問起來了,


    就說武丁關的明威將軍,派了一兩千人護送商隊,咱們沒法下手。”


    “諾,可是......”


    李世見手下執迷不悟,拍著他的肩膀,悄悄地說道:“咱們能跟著四皇子起事,已經足夠義氣了,


    這種事哪有一定成的?萬一敗了呢?


    到時候本該砍頭的事,就因為在咱們手上,殺了太子的兄弟,恐怕要族誅了。”


    他背著手原地轉了一圈,


    又小聲補充道:“況且,這是他們皇子之間的爭鬥,爭來的皇位,又不讓咱坐,


    左右咱們也就隻是個將軍,何苦幹這事?


    今天的戲也做得足了,隨他去吧!”


    手下副將這才恍然大悟。


    李曉明一行人出了沔陽城,金牛道至此算是終於走完了。


    眾人站在金牛道上的,最後一處小山坡上,向東望去,


    一條漢水緩緩流淌在碧綠的豆苗麥浪之間,隻見遠處一馬平川的漢中盆地,盡收眼底。


    往遙遠的北方看看,天邊的秦嶺山峰連綿不絕,若隱若現。


    李許拉住武丁關的佐軍校尉李虎,在一邊嘀嘀咕咕的,不知道說些什麽。


    李曉明也懶得摻和,隻靜靜地等他們說完。


    不一會,隻見那校尉李虎,遠遠地朝眾人拱了拱手,徑直帶著他的十幾人往漢中東邊去了。


    他的人,隻留下了兩個,立在李許身邊。


    李曉明好奇起來,走過去問李許道:“大老板,李虎校尉怎麽不回武丁關?往東去幹嘛了?”


    李許表情十分興奮,重重地拍了拍李曉明的肩頭,說道:“哈哈,他去辦事去了。”


    說著徑回馬車上去了,不一會又從車上露個頭出來,


    說道:“司賬先生,咱們快些走吧!


    再趕一段路,今晚找個山坡紮營,明天晌午能到陽安關(今陽平關)呢!”


    陽安關是陳倉道的入口關卡。


    李曉明一路上都在擔心,李許因被李霸派人刺殺,會去漢中南鄭找李霸冒險報複。


    現在看他直接讓商隊去陽安關,顯見是不打算在漢中停留,要直接走了,


    他向來不願冒險,心中不禁大喜,總算鬆了口氣。


    漢中的治所是南鄭,往南鄭去是向東走。


    去陳倉道需要先往西邊折行,出陽安關後,再進入陳倉道向北行進。


    一行人晚上就在一處山坡的荒林中,紮營過夜,


    漢中的治安不算差,且民風淳樸,李曉明剛穿越過來的時候,體驗過,


    他和昝瑞從河溝村出發,去南鄉縣城好幾次,從未遇見過山匪強盜。


    唯一作惡的,就是此地的統治者,李霸和他的官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台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台僧並收藏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