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火炮都讓那個狗日的李太守拉走了,剩下一門小炮,也被老蒲打炸了。


    李曉明心裏一直不安穩。


    黑苗族在東晉的祖地可是有一萬多人,萬一卷土重來,沒有火炮這種大殺器,可太不安全了。


    為了加強城防,隻好忍著肉疼,從庫裏拿出六百貫錢,讓蒲榮買來了兩千來斤銅。


    為了買這些銅,涪陵地區各縣幾乎被搜刮一空。


    若是再需要銅,隻能直接熔煉銅錢了,那可真是舍不得了。


    因為之前用五公分炮打船的效果不好。


    這回狠狠心咬咬牙,直接鑄兩門五百斤的八公分炮。


    做好了直接放到城上去,八公分直徑的大鉛蛋子,不信打不壞船。


    再鑄六門二百斤的五公分炮,專打葡萄彈、鉛粒子,用來防禦騎兵和步兵,這炮還可以放在船上。


    原來是一百五十斤,這回為了預防炸膛,每門炮加了五十斤銅。


    最後再鑄三門一百斤的三公分半口徑的小炮。


    販鹽的時候當大噴子用,馬上、船上都能放。


    雖然炮少,但是沒辦法了,縣裏花錢似流水,眼下隻能節省著過日子。


    有過之前的鑄炮經驗了,這回不用李曉明再操心,鐵匠們按部就班的進行工作。


    石硫磺直接用船從阿依河穀運來,從牢裏放十來個犯人出來,用來燒硫磺,硫磺做好沒被毒死的話,減刑。


    順便讓牢裏的陳應虎也立個功,找個理由把他放了,他也夠慘的了。


    陳家寨覆滅,他兄長陳應雲想在城外樹林綁架陳縣令,被縣令用試驗炮打死。


    他老爹送張奎兩個小孩回張家堡時,倒了黴,被曹吉龍斬首。


    同時又讓劉新發動群眾掏糞,昝瑞指導攪屎。


    掏糞、攪屎的工作,劉新和昝瑞早已業務熟練。


    軍民同心,攪的整個縣城香氣四溢,空氣都是甜的。


    熬鹽的大牢盆騰出來幾個用來熬硝,輕車熟路。


    按理說製鹽的時候,就可以同時製硝,硝是鹽的附屬產品。


    可惜從鹽裏分離硝,這個騷操作沒人會,所以該攪屎還是得攪屎。


    現在的縣城人口眾多,屎尿管夠,這回做出的火藥,隻要防著李太守這個老賊,恐怕夠兩年用的。


    鹽坊在劉新的努力下,已經開工熬鹽、曬鹽。


    一個月後就會有兩萬斤左右的鹽巴。


    李曉明必須盡快製造出火槍,組建一支像模像樣的火槍隊。


    然後開始指揮商隊,打通鹽路,把鹽巴換成銅錢。


    槍管已經試製成功了,就差最後的一件關鍵東西了。


    彈簧片。


    燧發槍的燧石夾,需要彈簧片給一個彈力,打在前麵的鐵片子上。


    燧石與鐵片打出火花,點燃引藥,燃燒著的引藥,通過藥孔,點燃槍膛裏的火藥,把子彈發射出去。


    本來想做底火定裝彈,經過李曉明兩夜的輾轉反側,底火還是想不出來怎麽做,隻能做燧發槍。


    彈簧片倒是想到了辦法。


    在做彈簧片之前,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李曉明簡直心急火燎。


    吃豆腐。


    自從那天吃了“朝食”店的豆腐,李曉明對豆腐念念不忘。


    這天一大早就跑到碼頭來,一看“朝食店”開著門,頓時鬆了一口氣。


    他踱步走進店裏,此時因為來的早,店裏有好幾個人,在草席上坐著吃豆腐。


    隻是沒看見那天要帶自己逮海豬子的老王,想必還在江中捕魚,還沒回來。


    隔著竹簾子,一道纖弱的人影正在裏麵忙碌。


    李曉明一陣竊喜,輕輕走過去,想撩開簾子,和她搭訕說話。


    誰知剛好這女子端著一碗熱豆腐,也撩開簾子出來。


    “哎呀”


    那女子被探頭探腦的李曉明嚇了一跳,手裏端著的熱豆腐也打翻在地上了。


    兩人同時蹲下去撿碗,頭碰在一起,女子又“哎喲”一聲,又羞又怒。


    抬頭認出了李曉明。


    拿起地上的碗,轉身氣衝衝的進了裏麵,再也不見出來了。


    “姑娘,我要一碗豆腐。”


    “姑娘……”


    “你快走,不要再來了。”女子在簾子裏麵怒氣衝衝衝說道。


    “唉”


    李曉明歎了口氣,心想,怎麽跟想象中的不一樣呢?


    原本準備了一肚子浪話,硬是一句也沒機會說。


    無奈,隻得在草席上幹坐著,想等那女子出來。


    沒想到女子真生氣了,連店裏來了顧客都不招呼了。


    李曉明心裏暗自後悔,心想早知道不去撩那簾子了,也不會跟她碰個頭,惹她發怒了。


    想起和她碰了頭,情不自禁用手摸了摸頭上碰的地方。


    沒辦法,還有事呢,回去做彈簧片吧!


    李曉明找到正在鑄炮的鐵匠,開始與鐵匠一起,製作彈簧片。


    要在這個時代做彈性金屬,首先需要鋼。


    因為生鐵含碳量太高,質脆,沒有彈性。


    直接煉鋼,沒有技術,辦不到。


    但是可以通過對鐵高溫加熱,然後反複折疊捶打。


    使鐵的表麵不斷氧化而脫碳,分子排列更加緊密,從而產生鋼性。


    這就是漢代的百煉鋼技術。


    把鐵折疊鍛打成百煉鋼後,再一錘一錘,把鋼塊打成薄片。


    說著容易,做著是真難。


    幾個人忙忙碌碌,捶打了半天,累的腰酸背疼,才把一塊鋼打成薄片。


    然後把薄鋼片燒紅,放入冷水中淬火,這個時候薄鋼片會變得很堅硬。


    硬是夠硬了,但是沒有彈性。


    如果這個時候,把薄鋼片再燒紅,放在那裏讓他自己變涼。


    這叫做“退火”,薄鋼片會變軟,但是軟也不是彈性。


    想讓薄鋼片既硬又有彈性,要采取中溫退火的處理,具體是這樣操作的:


    把淬完火的薄鋼片,重新燒紅,埋進炒熱的沙土裏,讓它和熾熱沙土一起慢慢變涼,彈簧鋼就成了。


    這個技術又名“覆土燒”。


    別忘了,李曉明有數控車床中級證,簡單的金屬熱處理技術,也是在技校時的選學內容。


    那個證自從考了之後,就一直放在那裏,從來沒有用過。


    什麽快速定位、直線插補等等的公式程序,早就忘光了。


    虧得他興趣刁鑽,覺得熱處理技術,比較好玩、有意思。


    就在腦海裏記下了,沒想到穿越到這個時代,竟然用上了。


    槍管和彈簧片都有了,最難的兩項已經克服。


    下一步就是零件加工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台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台僧並收藏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最新章節